?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青年就業困境及紓解路徑

2024-03-07 18:19田澍
鄉村論叢 2024年1期
關鍵詞:就業共同富裕鄉村振興

田澍

摘要:農村青年作為推動鄉村發展的中堅力量,實現其充分的就業,對促進個人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以及共同富裕都具有積極作用。但在主客觀原因的多重制約下,現階段農村青年就業仍面臨著難尋崗位、難守崗位、難愛崗位的困境。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以政策傾斜、教育固基、思想引領幫助農村青年群體實現就業,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與實現共同富裕目標釋放更多青春活力。

關鍵詞:共同富裕 鄉村振興 農村青年 就業

*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社會主義分配正義視角下的共同富裕問題研究”(編號:22BZZ034)。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進行了系統闡述,并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推動共同富裕實現的關鍵一環,需要農村青年這一發展主體在實現就業的基礎上廣泛參與、積極創造?,F階段農村青年在就業問題上仍面臨諸多問題,促使農村青年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更加關注農村青年所處的就業困境?;诖?,現將18~35周歲的農村戶籍、生于農村、長于農村的青年群體定為農村青年,聚焦農村青年“進城務工”的主流就業方式進行分析,探析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青年就業的新機遇,為推動農村整體發展、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注入更多農村青年力量。

一、農村青年實現就業的重要意義

鄉村振興的實施與推進以實現農民群體發展為目標,同時農民群體也需要發揮主體力量促進鄉村振興的實現。農村青年作為鄉村發展的中堅力量,促進其就業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一)農村青年實現就業有助于獲取財富、豐富精神世界

農村青年實現就業有助于獲取財富、豐富精神世界。首先,農村青年在就業中獲得相對穩定且能維持自身發展的物質需要并能夠積極回饋家庭以緩解家庭經濟負擔,增進家庭福祉。同時在社會勞動中獲取相應的勞動報酬促進了鄉村勞務經濟的增長、提高了農民群體的收入,對鄉村經濟發展、維護社會長期穩定和諧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其次,農村青年在彌補物質基礎上獲得更高的精神追求和價值追求。從物質對意識的決定關系來看,農村青年只有解決了基本的物質需要問題才能為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和價值追求奠定基礎;從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來看,農村青年有了精神支撐和價值追求能夠更好的對就業發揮積極作用。農村青年不僅可以重新樹立自信以更加平等的心態進入社會,有助于加快農村青年從實現就業到高質量就業的發展進程。最后,農村青年能夠在就業中與社會緊密相融。農村青年處于汲取知識階段,思維尚未被固化,就業能使農村青年把科學認知付諸于實踐,不僅可以提高農村青年參與社會的熱情度、提高與社會的交融度,同時可以幫助農村青年培育社會主義建設者、鄉村振興“主人翁”精神,以更高的身份認同和文化自信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

(二)農村青年實現就業有助于推進鄉村振興的實現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泥l村振興總要求指明了新時代鄉村建設發展的道路與目標,農村青年作為主體發展力量,就業的實現能夠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能。產業興旺意味著農村生產力水平的提升,也意味著對擁有專業技能人才的需要,農村青年在就業后自身素質與職業技能得到深化,在此背景下以農村青年為重要推動力,促使鄉村產業發展與農村青年就業相結合,不僅能夠為鄉村產業發展儲備更多青年人力資源、助推鄉村產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也能夠促進城鄉資源雙向流動與城鄉融合發展的進程。經濟收入的穩固與增長是農村實現生活富裕的重要基石,不僅為縮小城鄉收入差距起到積極作用,同時有助于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資源向鄉村下沉,促使鄉村生活富裕躍升新階段,為城鄉共同繁榮打開新局面。新時代鄉村組織建設以治理有效為目標導向,不僅是鄉村振興的重要部分,也是實現鄉村治理現代化和國家治理現代化目標的重要一環。以實現就業的農村青年作為鄉村治理人才協同治理鄉村,為鄉村治理有效開辟新道路。農村青年作為引領鄉風文明新風貌的重要力量,所凸顯的奮斗精神、實干精神、時代精神和文化歸屬,有助于提升鄉村整體文明建設程度。鄉村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中蘊含著對綠色發展的具體要求,農村青年以綠色發展的價值理念和創新的發展思想引領農村,改變鄉村生產結構單一、生產方式落后的現狀,以鄉村創造與創新共建、人文與生態共存、發展與節能并進、綠色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建設鄉村,為鄉村生態宜居營造新景象。

(三)農村青年實現就業有助于推動共同富裕的進程

農村青年就業致富不僅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也是共同富裕目標的應有之義。共同富裕不僅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突出表現。首先,共同富裕的“共同”明確了“富?!钡闹黧w范圍,內在包含了城市居民與鄉村居民的共同繁榮。農村青年作為農村發展的持續推動力,實現就業不僅能夠對提高農民群體的收入水平、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消除城鄉差別起積極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農民群體富裕程度,擴大了共同富裕的主體范圍。其次,共同富裕的“富?!泵鞔_了“共同”的發展程度,中國式現代化的共同富裕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富裕,習近平強調:“只有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順利向前推進”。就業作為農村青年實現自身價值與促進社會聯系的切入點,一方面能夠提高物質富裕程度,另一方面能夠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思想底蘊促進精神富足,以青年復興引領鄉村振興,鄉村振興助力民族復興。最后,以實現農村青年就業為鄉村振興戰略的著力點不僅能夠使農村青年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中大有作為,也能夠為共同富裕的實現注入動能。

綜上所述,共同富裕、鄉村振興、農村青年就業三者構成了動態發展、相互協調、深度交融的有機整體。共同富裕的實現需要以鄉村振興的實現為基礎,而鄉村振興的實現,必須要堅定依靠農村青年的力量。農村青年就業的解決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在任務,同時也為共同富裕的實現提供更多可持續動力。而農村青年作為變量因素,其群體就業程度和發展程度關系到鄉村振興戰略的進程和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

二、農村青年就業困境現狀及原因分析

在城鎮化持續推進與農村“空心化”問題持續加深的現實背景下,農村青年現階段仍以進城務工為主流就業方式,其面臨著難尋崗位、難守崗位、難愛崗位的困境,崗位稀少、技能短缺、傳統思維約束的三重挑戰嚴重阻礙了農村青年實現就業與向好發展。

(一)難尋崗位:農村青年就業機會稀少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與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就業人口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近年來,我國第一產業就業人口比例的降低與第二、三產業就業人口比例穩步上升成為現實趨勢。與自身傳統技能相符的崗位稀缺是造成農村青年難尋崗位的原因之一。從企業資源空間分配來看,中國發達企業多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等一線城市,一線城市象征著頂尖的技術和豐富的資源以及充裕的崗位和更廣闊的晉升空間,同樣也意味著農村青年要面臨著更大的競爭,從2022年我國城鎮與農村的就業人員數量對比發現,城鎮就業人員為45931萬人,農村就業人員為27420萬人,在企業資源空間分配不均情況下城鎮資源偏向于城鎮就業,使農村青年進城務工難度不斷增加。資源的不均與長期重城輕鄉的發展是造成農村青年難尋崗位的原因之一。從進城務工人口素質來看,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得知,在農村人口中大學??萍耙陨系娜丝趦H占8%,在科技快速發展和用工標準提升的背景下,教育程度直接影響就業水平,知識與職業技能的匱乏成為農村青年的就業短板,農村青年普遍缺乏知識與職業素質是造成農村青年難尋崗位的原因之一。

(二)難守崗位:農村青年職業技能短缺

農村青年進城務工所呈現的“短期性”特征是農村青年難守崗位的集中表現。從務工收入角度來看,職業技能的短缺使得大多數農村青年進城務工只能從事強度大而收入低的簡單勞動,如此趨勢直接影響到農村青年就業崗位的選擇和就業思維的轉變,付出與回報間的偏差是農村青年無法長期堅守崗位的原因之一;從就業保障看,農村青年在城市中的權利尚未得到保障,導致農村青年進城務工穩定感較差,就業保障的喪失成為農村青年無法長期堅守崗位的原因之一;從企業用工方面看,企業對勞動力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2021年第三季度百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市場供求狀況分析報告》中指出,城市企業在用人要求上體現著自己的需求,39.1%的市場用人需求對技術等級或職稱有明確要求,其中對技術等級有要求的占25.5%、對職稱有要求的占13.6%,企業對用工側的技能需求與農村青年的素質能力形成強烈反差導致農村青年只能以低素質勞動者的身份進入勞動力市場求職,農村青年群體由于自身綜合能力不足容易被企業替換。

(三)難愛崗位:農村青年受傳統思維約束

城鄉二元結構阻擋了城鄉間的良性交流,導致我國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長期發展緩慢甚至出現停滯,農村的貧窮落后嚴重阻礙了農村青年創新思維的發展,傳統的戶籍制度更是把同為青年的群體劃分為城市與農村,忽略了農村青年的身份認同,甚至造成對城市的排斥心理。從城鄉居民收入方面來看,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收入為36883元,其中全國城鎮人均收入為49283元,全國農村人均收入為20133元。農村人均收入未達到全國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物質缺乏對農村青年思想的阻礙是導致農村青年思想守舊和難愛崗位的原因之一;從城鄉居民教育文化娛樂支出來看,農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1683元,城鎮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支出為3050元,城鄉教育文化娛樂支出的巨大差距導致農村青年缺乏先進文化的教育,缺乏創新的思維方式和積極的行動導向,農村教育文化娛樂的匱乏是導致農村青年思想守舊和難愛崗位的原因之一;從農村生活條件來看,農村青年就業以生計為主要目的,不僅導致難以熱愛自己的職業、進而在社會建設與發展的進程中存在感與參與感較低,農村生活條件的落后是導致農村青年思想守舊和難愛崗位的原因之一;從農村青年進城務工的“鄉愁”情感來看,進城務工意味著背離家鄉,遠離家鄉與缺少陪伴是導致農村青年難愛崗位的原因之一。

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青年實現就業的新機遇

農村青年實現就業不僅是擁有機會工作,更代表著農民群體的振興與發展?,F階段進城務工仍是農村青年就業的主流方式,但城市中有限的崗位意味著農村青年就業不能僅依靠城市實現,還應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中得到充分解決。

首先,政策的指引為鄉村振興建設開拓諸多新興產業,為農村青年就業提供更豐富、更多元的就業崗位。其次,在人才下鄉與人才返鄉的進程中鄉村大有可為,農村青年可以運用在城市就業所學習的經驗和積累的資源以及所練就的本領返鄉就業創業,以創業促就業、以就業促發展,為鄉村發展貢獻力量。最后,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下鄉村振興的發展需要城市產業與農村具體情況融合,加速一、二、三產業的協同發展,農村青年可以將自身優勢充分運用,能夠更有針對性、更有效果地推動鄉村振興的實現。

四、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紓解農村青年就業困境的可行途徑

教育是國之大計,就業是國之民生。以政策傾斜、擴大農村青年就業范圍作為源頭,以教育固基、激發農村青年內生力量為活水,以引領農村青年高舉復興旗幟為思想沃土,廣大農村青年方能茁壯成長,為走實鄉村振興進程,加快農業強國建設,推動共同富裕實現增添更多青春力量。

(一)政策傾斜:擴大農村青年就業機會與社會保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不僅助推農村向好發展,同時也為農村青年的發展保留了農村退路,因此制定相關農村青年城市就業優惠政策和就業保障制度成為重要工作之一。農村青年城市就業的進程中要以國企央企牽頭和扶持為主,以城市為中心逐步擴大農村青年就業機會,使農村青年就業形成“中心開花”的局面;同時要做好農村青年城市就業的保障工作,緩解就業負擔,一方面能夠有效防止農村青年因為各種原因的致貧返貧,另一方面能夠緩解農村青年缺乏就業穩定感的問題。

當前,農村建設與發展需要更多的勞動力支持,農村青年在農村領域的獨特優勢是鄉村振興建設的重要動力。促使農村青年成為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就必然需要為農村青年群體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以擴大農村青年本土就業的方式引領就業新主流。首先,應在政策引領下培育農村青年人才隊伍,以農村本地資源為現實基礎,通過職業培訓與系統管理形成系統化產業鏈,在促進城鄉雙方要素良性循環的過程中為農村青年提供更多崗位。其次,應在政策引領下積極建設農村公共基礎設施,一方面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維護可以幫助更多農村青年實現就業,另一方面能夠有效防止農村“空心化”問題的加深。最后,應在政策引領下積極展開農村就業創業工作。近年來,國家始終牢固樹立“創新帶動創業,創業推動創新”理念,以創業促進鄉村就業、以就業帶動鄉村發展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疏解農村青年就業困境的關鍵途徑之一。同時,在處理農村青年創業問題時應做到:確保政策落地以保障創業環境、強化金融支持以減輕經濟負擔、做強職業教育以學習創業本領、開展特色培訓以實現知行合一、實施人才引領以鋪平創業道路、幫助市場開拓以擴大創業機會六個方面,促使農村青年敢于創業、積極創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與農村青年發展提供新途徑。

(二)教育固基:提升農村青年內生力量與職業素質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其中第三章提出促進鄉村振興中對人才支撐的要求:國家健全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培養本土人才,引導城市人才下鄉,推動專業人才服務鄉村,促進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

職業教育區別于普通教育更加側重于勞動者實踐能力與專業技能的培養,以職業教育發展農村本土人才隊伍需要做到“普及”“深化”“順應時代需求”三點標準。

首先,農村職業教育需要實現普及。通過向農村青年群體普及職業教育,引導農村青年了解認可職業教育,使農村青年在就業時更有底氣,同時應降低職業教育學習的門檻,將職業教育普遍化、公益化,吸引更多農村青年參與。其次,農村職業教育需要不斷深化。一方面需要整合社會資源,以建設鄉村優質師資隊伍來培養本土人才隊伍、打造農村現代化教育,另一方面需要注重農村青年技能與精神思想共同發展,幫助樹立農村青年的道德素養,最終達到農村青年綜合素質的提升。最后,農村職業教育需要順應時代需求。通過培養人才隊伍以實現鄉村振興,不僅要擴大農村基礎設施等“硬件”的現代化,還應該實現教育的城市化。農村青年在職業教育的學習中應更加貼合市場需求和時代需要,不僅需要學習農業農村相關知識,同時也應熟悉相關法律法規,了解城市競爭和生活方式等,為實現農村農業現代化、城鄉融合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三)思想指引:呼吁農村青年群體高舉偉大復興旗幟

農村青年始終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先鋒力量,做好農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順利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維護社會和諧、促進農村青年成長的重要保證。引領廣大農村青年就業、愛業,投身社會主義偉大目標的建設應從重塑農村青年自身價值、培育“三農”思想、呼吁農村青年社會參與三個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加強農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應以重塑農村青年自身價值為基礎。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黨和國家應更加注重農村青年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引導全社會肯定農村青年的優勢和價值,促使農村青年以更平等的身份參與經濟社會生活,為新時代農村青年的價值實現奠定良好的輿論環境基礎。其次,應把鄉土文化融入農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以中華優秀鄉村文化滋養農村青年,實現農村青年對于鄉土文化的情感認同,更好地促進農村青年自身價值重塑。第三,幫助農村青年樹立自身身份認同。歷史和現實因素所帶來的思想守舊問題一直是農村青年就業困境的重要因素,要以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為指向,呼吁農村青年進行社會參與,促使農村青年跳出傳統思想和“第二身份”的束縛,以更高的熱情積極走進社會生產生活當中,加速與社會接軌的進程,激發農村青年就業創業的動力。一方面能夠克服農村青年因歷史原因和現實因素所帶來的思想守舊問題,另一方面可以培育農村青年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的優秀品格。第四,應培養農村青年的主人翁意識和建設者意識。一方面,黨和國家應重視培養農村青年的“主人翁”意識,激勵農村青年以主人的身份參與鄉村建設、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另一方面應重視培養農村青年的奮斗精神和責任意識,在深刻理解鄉村振興重要意義的基礎上,激勵農村青年以家鄉的建設者、國家的建設者身份投身鄉村振興的建設。

五、結語

在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中,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在農村,最深厚的基礎、最大的潛力也在農村,農村青年作為鄉村發展的持續動力,加快農村青年實現就業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也是共同富裕的應有之義。青年興則國家興,中國的發展要依靠廣大青年共同努力,需要不斷在探尋農村青年就業困境的紓解途徑中助推農村青年主體力量的崛起,為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實現增添更多青春活力。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 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陳斯詩.城與鄉的反差:農村青年就業的現實審視與調適——基于CGSS2015數據分析[J].青少年研究與實踐,2019,34(04):35-43.

[3]國家統計局.2022年度數據——按城鄉分就業人員數[EB/OL].[2023-10-29].https://data.stats. gov.cn/easyquery.htm?cn=C01,2023-10-29.

[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21年第三季度百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市場供求狀況分析報告[EB/OL].[2023-10-29].http://www.mohrss.gov.cn/xxgk2020/fdzdgknr/jy_4208/jyscgqfx/202111/ t20211119_428225.html.

[5]國家統計局.2022年度數據——全國居民收入情況[EB/OL].[2023-10-29].https://data.stats. gov.cn/easyquery.htm?cn=C01.

[6]國家統計局.2022年度數據——人民生活[EB/OL].[2023-10-29].https://data.stats.gov.cn/ easyquery.htm?cn=C01.

[7]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EB/OL].[2023-10-30].https://www.gov.cn/ xinwen/2021-04/30/content_5604050.htm.

[8]商海巖.農村青年職業化教育的問題及出路[J].河南農業,2021,(36):11-13.

(作者單位:北京建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猜你喜歡
就業共同富裕鄉村振興
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技工院校以就業為導向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
淺談高校輔導員的就業指導力
如何指導大學生提高面試技能
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