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南花鼓戲農民群像服飾的特點與價值

2024-03-07 08:00劉亞平
遼寧絲綢 2024年1期
關鍵詞:群像現代戲花鼓戲

劉亞平

(長沙學院馬欄山新媒體學院,湖南 長沙 410022)

湖南是農業大省,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南花鼓戲塑造了大量的農民角色,展示了農民對土地和家庭的情感,也反映了湖南地區農村文化的特點和價值觀念。本文以湖南花鼓戲中農民群像中外顯的服飾因子為研究對象,旨在理清其服飾主要特點,進而揭示服飾背后的社會價值。

1 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南花鼓戲農民群像服飾的特點

湖南是農業大省,農民在社會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成為湖南花鼓戲表現的主要對象,常見的花鼓戲農民角色主要分為農村勞動者、農村黨的干部和離開土地的農民三種類型。[1]他(她)們的服飾通常呈現出樸素自然的共同特征,具體到服飾構成要素又各具特色。

1.1 款式變通

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南花鼓戲呈現現代戲、傳統戲與古裝戲三戲并舉的局面,其農民群像服飾款式也就包括現代戲服飾與傳統戲服飾兩個主要類別。

湖南花鼓戲的現代戲服服飾以日常服飾為藍本,追求“似與不似之間”的造型觀。[2]具體來說就是,遵循歷史背景,查找資料,找到最準確最清晰的歷史圖片及文字資料,從中吸取和選出劇中的人物需要的造型和人物原型。根據人物角色找到一款或多款合適或者相近的服裝原型,再用自己的藝術創作手法增、減、結合等創作出最適合這個角色需要的服裝款式。

與現代戲服飾不同,湖南花鼓戲的傳統戲服飾則在戲曲衣箱規制基礎上有所變通?!逗系胤絼》N志5》有這樣一段描述:“長沙花鼓戲未進入城市以前,演兩小、三小戲時,戲班沒有衣箱,演出以便服為主,小丑只套一條紅褲,武生只加一條打帶,旦行系個圍兜……旦角還有向觀眾借衣的習慣……觀眾也有樂于借衣給戲班的習慣,以此來炫耀自己穿的精美?!盵3]可見,在湖南輕松的觀演傳統影響下的湖南花鼓戲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對于服飾并不講究。新中國成立前夕,湖南花鼓戲取得了合法身份進入城市,服飾逐漸講究,從前行內少有的蟒、帔、盔、翎也一應俱全,甚至有的戲班唱武生戲時還扎上了大靠,花鼓戲服飾逐漸向大劇種看齊。值得注意的是,受戲班財力限制,花鼓戲衣箱只能做到相對齊全,不可能完全達到大劇種的水平,大劇種講究的“寧穿破,不穿錯”原則在湖南花鼓戲這里并非嚴格遵守。如果按照京昆衣箱規制來看湖南花鼓戲穿戴,則角色穿錯衣服的情況屢見不鮮,但是以花鼓戲的穿戴規制而論,因為客觀條件限制,觀眾也非常寬容,則大劇種不可容忍的行為在花鼓小戲演出中卻屬于正?,F象。

1.2 色彩熱鬧

由于舞臺演出的特性,演員與觀眾之間距離較遠,當演員穿上特定的角色服裝出現在舞臺上時,觀眾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色彩,因此色彩成為花鼓戲向觀眾表達情緒的重要手段?;ü膽虻姆椛室话忝娣e較大,便于以足夠的分量感向觀眾發送肯定的信息。同時花鼓戲不同角色之間色相形成鮮明對比關系,以便讓觀眾辨別出角色之間的差異,達到容易記住角色的目的。豐富而鮮明的色彩匯聚于花鼓戲的舞臺上,以強烈對比刺激觀眾的視覺感官,傳遞出熱鬧而喜悅的情緒感受,構成花鼓戲的喜劇底色。

1.3 紋樣質樸

花鼓戲服飾的紋樣分為兩類,一類是通過印花、色織等手段形成的滿地紋樣,另一類是通過刺繡、拼貼等手段形成的局部紋樣。

滿地紋樣主要有條紋、格子、藍印花、其它各色花紋等,常以襯衣、外套、褲子、頭巾、腰巾、袖套、籃子蓋布等形式出現。在傳統戲中,穿著滿地紋樣的角色常常是風流公子、文丑等角色,帶有調笑、貶損非正統價值的傾向。在現代戲中這一層意指被削弱,一般情況下都沒有貶損的意思。條紋、格子、印花等常作為農民的身份標識符號出現,且常帶有質樸、熱烈等褒義。

局部紋樣種類豐富,包括動物、植物、人物、事物、景物等具象類紋樣,以及文字、符號等抽象類紋樣,這些紋樣出現在服飾的各個部位,傳遞出不同的信息。在人體前胸、后背密切相關的肩、胸、腹、背等部位出現的紋樣,常用于提示角色的身份、性格等關鍵信息,而遠離胸背中心之外的紋樣,一般起裝飾作用。與其它劇種服飾相比,湖南花鼓戲農民角色服飾最具特色的便是位于胸、背等主體位置的紋樣,如《劉??抽浴贰断榱稚贰堆a鍋》《扯蘿卜菜》《牛多喜坐轎》《野鴨洲》《蔡坤山耕田》等服裝胸腹處均采用挑花、貼花等形式裝飾,具有濃郁的地域風格(見圖1、圖2)。

圖1 《牛多喜坐轎》劇照

圖2 《蔡坤山耕田》定妝照

通過變通的款式、熱鬧的色彩與質樸的紋樣組合,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南花鼓戲農民群像往往呈現出真實、熱情、接地氣等特點。

2 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南花鼓戲農民群像服飾的價值

2.1 與觀眾情感共鳴的價值

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南花鼓戲通過服飾塑造了農民角色的外部形象,觀眾從中可以看到自己或身邊人的影子,從而產生認同感。這種認同感能夠強化觀眾對角色的關注和情節的投入,提升觀賞體驗的參與度和深度。湖南花鼓戲中的農民群像通常展現了他們的生活困境、辛勤勞作和對家庭的深情厚愛。觀眾可能會因為對農民角色的認同而觸發內心深處關于苦難、喜悅、親情等情感體驗共鳴,并從中獲得情感上的滿足和共享。

2.2 對地方文化傳承的價值

首先,湖南花鼓戲中的農民群像反映了湖南地區農村社會的生活面貌和人文特征,通過研究農民角色的服飾特點,可以還原過去的社會生活場景,保留并傳承湖南地方文化的歷史記憶。其次,湖南花鼓戲作為湖南地方的傳統戲曲劇種,農民群像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研究農民角色的服飾特點,可以傳承湖南花鼓戲的獨特藝術風格,弘揚湖南地方文化,推動湖南花鼓戲的傳統藝術保護和發展。最后,通過比較湖南花鼓戲與其他地方戲曲劇種中的農民群像,在共同點和差異性上進行探討,可以促進文化的多元交流與融合。

2.3 對社會教育啟發的價值

戲曲在娛樂、抒情之上還有一層重要的教育意義,而服飾是禮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南花鼓戲塑造了大量的農民角色,他們用接地氣的服飾語言拉近與觀眾的距離,通過欣賞湖南花鼓戲中農民群像的演繹,觀眾可以獲得社會教育和思想啟迪,包括勞動價值觀、家庭倫理與親情關懷、社會公平與正義意識,以及鄉土文化與地方身份認同。這些價值觀的啟迪對于塑造個人良好品質、促進社會發展與進步都具有積極意義。

3 結論

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南以花鼓戲反映生活并創作了大量的現代戲,其中不乏經典農民角色,觀眾對這些角色的認識始于服飾等外部形象,而終于精神等內部形象,因此進一步研究農民群像服飾,揭示服飾蘊含的社會文化價值,對于塑造個人良好品性與促進社會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

猜你喜歡
群像現代戲花鼓戲
戲曲現代戲創作回顧與反思
資興:花鼓戲進校園
湖南花鼓戲
淺談鑼鼓在花鼓戲中的作用與發展
“一生多旦”與清代“紅樓戲”對十二釵群像的重塑
現代戲的發展路徑與創作走向
詩性現代戲的中國表達——張曼君現代戲創作探要
越劇現代戲 袁雪芬
湖北遠安花鼓戲當代生存狀態思考
群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