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滋病合并血脂異?;颊咧嗅t證候要素因子分析*

2024-03-08 03:09陸中云夏海梅瞿廣城蒲亞萍
中醫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艾滋病證候血脂

陸中云,王 莉,夏海梅,瞿廣城,蒲亞萍,李 韋

(云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23)

近年來,高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廣泛運用使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期不斷延長,艾滋病的治療逐漸進入慢病管理模式,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相關并發癥也日益引起臨床關注。血脂異常是艾滋病臨床治療中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也是心血管事件發生的高危因素之一,HAART方案的運用和HIV感染都可能導致血脂異常。臨床研究表明,艾滋病患者發生血脂異常與抗病毒方案中含有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克力芝)和依非韋倫密切相關[1-3],不管是青年還是老年HIV感染者,其血脂水平異常導致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均高于正常群體[4]。我國初治HIV感染者中血脂異常的發病率為40%~75.4%[5]。有研究[6]表明,HIV感染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是未感染HIV的人群的2倍。目前,他汀類藥物可有效降脂,但其與艾滋病抗病毒藥物(蛋白酶抑制劑)之間存在相互作用[7],并且降脂西藥有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8],臨床運用具有自身局限性。2018年6月—2021年12月,筆者對270例艾滋病合并血脂異?;颊哌M行回顧性研究,探討該類患者的中醫臨床特征及中醫證候要素特點與內涵,為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及相關并發癥提供理論基礎。

1 一般資料

收集2018年6月—2021年12月云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艾滋病門診及云南省某監獄醫院就診的HIV/AIDS合并血脂異?;颊?70例。其中男178例,女92例;漢族174例,彝族56例,哈尼族23例,回族8例,苗族3例,佤族3例,壯族2例,傣族1例;年齡平均(47.65±9.32)歲;抗病毒治療方案中含拉米夫定者265例,含替諾福韋197例,含洛匹那韋/利托那韋126例,含依非韋倫143例,含齊多夫定67例,含奈韋拉平12例。本研究通過云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審批號2021018)。

2 病例選擇標準

艾滋病診斷標準和血脂異常診斷標準分別參照《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9]和《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10]。

正常飲食下2周內進行2次血脂檢測。①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5.2 mmol/L或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1.7 mmol/L;②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3.4 mmol/L;③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1.0 mmol/L;④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4.1 mmol/L。滿足任意1項即可診斷為血脂異常。

HIV/AIDS的診斷需結合流行病學史(包括不安全性生活史、靜脈注射毒品史、輸入未經抗HIV抗體檢測的血液或血液制品、HIV抗體陽性者所生子女或職業暴露史等)、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等進行綜合分析。

3 試驗病例標準

3.1 納入病例標準

①確認HIV陽性且已接受HAART治療者;②年齡18~65歲者;③患者知情同意。

3.2 排除病例標準

①合并嚴重的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血液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疾病者;②重度精神疾病者;③有嚴重外傷未痊愈者;④懷孕或哺乳期婦女;⑤調查指標數據缺失者。

4 數據采集

根據文獻總結和臨床實踐經驗確定條目詞,制定《艾滋病合并血脂異常中醫臨床調查表》。收集患者性別、年齡、民族、HAART開始時間、HARRT治療方案。中醫四診信息包括脾胃、肝部、 心腦、腎部、軀體及其他癥狀,頭面五官、軀體四肢、大小便、聲音氣味等體征,舌色、舌形、舌苔、脈象等。

5 數據統計方法

采用Excel建立數據庫,運用SPSS 26.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癥狀體征用頻數、頻率進行描述,通過因子分析對篩選出的變量進行分析。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6 結 果

6.1 血脂異常情況分布

在納入的270例艾滋病合并血脂異?;颊咧?TC異常者60例,占22.22%;TG異常者156例,占57.78%;HDL-C異常者186例,占68.89%;LDL-C異常者4例,占1.48%。見表1。

表1 血脂異常情況分布表

6.2 臨床癥狀、體征頻次統計

去除≤10%發生率的變量后,在臨床調查表中共得到26個變量,并以此作為觀察指標。結果顯示,50%以上的艾滋病合并血脂異?;颊哂衅7?、頭暈、自汗;30%以上患者有失眠、胸悶、心悸、納呆、腹脹、胸脅竄痛的表現。除此之外,畏寒肢冷、頭重如裹、肌肉關節疼痛、嘔惡痰涎、口苦、口干、口淡、食少、口淡、心煩易怒亦是常見的癥狀和體征。見表2。

表2 臨床癥狀、體征頻數表

6.3 舌象脈象統計

舌象主要以舌淡紅、舌白為主,脈象主要以濡脈、弱脈為主。見表3。

6.4 因子分析

根據多因素分析樣本量估算要求,樣本量應為變數個數的5~10倍,本研究納入分析26個變量,樣本量納入270例,符合統計學要求。采用 KMO與Barlett 球形檢驗法對篩選出來的26個變量進行分析,結果顯示,KMO 統計量為0.657,>0.5,表明變量具有相關性;Barlett 球形檢驗,近似卡方為696,P<0.001,可以做因子分析。特征根>1的公因子有11個,累計貢獻率為62.857%。見表4。

表4 因子分析的各公因子總方差解釋表

6.5 證素確立

經最大方差正交旋轉得出公因子 F1~F11,經過20次迭代獲得出結果。將呈現相似證候的公因子合并,提取各公因子中因子載荷系數>0.3的證候指標(變量),根據《中醫診斷學》[11]、《中醫證候鑒別診斷學》[12]對各患者中醫證候要素進行歸類。見表5。

表5 因子組合及證素確立

7 討 論

血脂異常屬中醫學“痰濕”“血濁”范疇,《黃帝內經》曰:“人有肥有膏有肉。腘肉堅,皮滿者,肥。腘肉不堅,皮緩者,膏。皮肉不相離者,肉?!盵13]張志聰《靈樞集注》 曰:“中焦之氣,蒸津液化,其精微溢于外則皮肉膏肥,余于內則膏脂豐滿?!痹撗芯拷Y果表明,艾滋病合并血脂異常的中醫臨床癥狀特征以疲乏、頭暈、自汗、失眠、胸悶、心悸、納呆、腹脹、胸脅竄痛、畏寒肢冷為主,舌象主要以舌淡紅、舌白為主,脈象主要以濡脈、弱脈為主,中醫證素主要以氣虛、脾虛、痰濕、肝郁為主。多位研究者提出氣虛是 HIV 感染者/AIDS患者的基礎病機,認為正氣不足是發病的內因,邪毒入侵是發病的外因[14-17]。本研究結果與其一致。

血脂異常的病機為本虛標實,內外因共同構成其發病因素。內因為脾虛痰阻,肝失疏泄;外因多為飲食不節。亦有學者[18]認為,血脂異常的主要病機為臟腑氣化失司,氣血津液失常,聚濕成濁,形成血濁。脾氣虧虛是血脂異常形成的主要原因,脾的主要生理機能是主運化與主統血。若脾氣虛衰,運化水飲機能障礙,則痰飲水濕內生;若飲食過量或不節損傷脾胃,導致津液不能得到輸布故而凝結為痰。艾滋病作為一種全身性疾病,其患病特殊性及來自社會、自身的心理壓力,常導致肝氣疏泄失常,氣機不調,氣血不和,引起情志的異常變化,在反復而持久的情志異常情況下,亦會影響及肝的疏泄功能,導致肝氣郁結或升泄太過等病理變化。故肝郁是血脂異常形成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證候要素是組成中醫證候的內涵獨立且最小的屬性概念,是組成證候的主要元素[19]。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合并血脂異常具有副作用少、個體化治療的特色優勢,臨床療效顯著[20-21]。目前,關于艾滋病合并血脂異常的中醫證候要素研究臨床未見報道,故筆者以臨床需求為出發點進行艾滋病合并血脂異常的中醫證候要素特點研究,簡化并規范臨床辨證,適宜基層醫療機構對艾滋病合并血脂異?;颊叩闹嗅t診療,進一步提升中醫藥診治艾滋病的能力。

猜你喜歡
艾滋病證候血脂
肥胖中醫證候動物模型研究進展
《 世界艾滋病日》
血脂常見問題解讀
你了解“血脂”嗎
艾滋病能治愈嗎
預防艾滋病
昆明地區兒童OSAHS中醫證候聚類分析
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高血壓患者伴血脂異常49例
膽寧片治療膽囊摘除后血脂升高32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醫證候與辨證論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