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桐花屬短萼海桐在陜西省的新分布

2024-03-08 02:04張小卉
西北植物學報 2024年2期
關鍵詞:海桐長約陜西省

田 陌,張小卉

(1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 生命科學與食品工程學院,西安 710100;2 陜西師范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教育部藥用植物資源與天然藥物化學重點實驗室,西安 710119)

海桐花屬(PittosporumBanks ex Gaertn.)隸屬于海桐花科(Pittosporaceae),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本屬約150余種,分布中心位于亞洲、大洋洲、非洲三大洲的熱帶地區,向北一直延伸到中國秦嶺以南以及日本和韓國的亞熱帶地區,中國有44種8個變種[1-3]。陜西省現有的8個種,其中包括1個栽培種[4-8]。

作者先后于2013年11月28日和2015年春在陜西省白河縣友好村的小溪邊雜木林中分別采集到1種海桐花屬植物的果實和開花的植物標本,后經鑒定為短萼海桐(Pittosporumbrevicalyx),憑證標本現存于云南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標本館(KUN),系在陜西省首次發現(圖1)。

圖1 短萼海桐A.全株;B.花序;C.花;D.果實。Fig.1 Pittosporumb revicalyx (Oliv.) Gagnep.A.Plants.B.Inflorescences.C.Flowers.D.Fruits.

Pittosporumbrevicalyx(Oliv.) Gagnep.inBull.Soc.Bot.France,55: 545,1908;Gowda inJourn.Arn.Arb.,32: 329,1951;中國植物志,35(2):32.1979;FloraofChina,9:15.2003。

陜西:白河縣友好村,海拔515 m,32°45′31″N,109°50′53″E,生于路邊小溪旁的雜木林中。田先華,田陌,TianXH1060 KUN。

短萼海桐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0 m,小枝無毛,或幼嫩時有微毛。葉簇生于枝頂,2年生,薄革質,倒卵狀披針形,稀為倒卵形或矩圓形,長5~12 cm,寬2~4 cm;先端漸尖,或急劇收窄而長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發亮,下面幼時有微毛,不久變禿凈;側脈9~11對,上面明顯,下面略突起;邊緣平展;葉柄長1~1.5 cm,有時更長。傘房花序3~5條生于枝頂葉腋內,長3~4 cm,被微毛,花序柄長1~1.5 cm,花梗長約1 cm,苞片狹窄披針形,長4~6 mm,有微毛;萼片長約2 mm,卵狀披針形,有微毛;花瓣長6~8 mm,分離;雄蕊比花瓣略短,有時僅為花瓣的1/2;子房卵形,被毛,花柱有微毛,側膜胎座2 個,胚珠7~10 個。蒴果近圓球形,壓扁,直徑7~8 mm,2片裂開,果片薄,胎座位于果片下半部;種子7~10個,長約3 mm,種柄極短[1]。

本種以小喬木,傘形花序,具2個位于子房中下部的側膜胎座,果片較薄,2片裂開,具7~10枚種子等特征與屬內其他種相區別。根據作者觀察發現,本種的葉片寬度變化較大,此次發現短萼海桐標本的葉片與采自四川、湖南的標本相比,葉片要略窄一些,2~3 cm。

短萼海桐最早被Oliver 當做Pittosporum pauciflorum(少花海桐)的1 個變種Pittosporum pauciflorumvar.brevicalyxOliver被命名,直到1908才被Gagnepain當做1 個獨立的種被命名為Pittosporumbrevicalyx(Oliv.) Gagnep.。短萼海桐是1個分布比較廣的種,中國南部大部分省區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的東南部及西北部、西藏的東南部,最北出現在甘肅省文縣[2-7],在陜西省為首次發現[8-9]。但此次發現的短萼海桐,在本地區筆者只發現1個居群,且只見到1 株生長10 余年的成熟個體(圖1,A),生長在一農戶家旁的河溝邊,雖然能夠正常開花和結實,但經仔細觀察,周圍沒有發現有種子發育形成的實生苗,極易受到人為砍伐或其他因素的影響。此次標本的采集地屬于大巴山北坡,很可能是本種分布的最東北緣,此次發現擴大了本種分布區范圍,豐富了陜西省的植物物種分布記錄,為秦巴山區物種多樣性研究提供了新資料。

猜你喜歡
海桐長約陜西省
陜西省自強中等專業學校簡介
基于不同土壤基質的不同處理方式對草海桐扦插成活率的影響
新報道的一種蜜源植物
——柄果海桐
陜西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實踐與思考
聚焦兩會
邊走邊看
樹枝變蟲蟲
陜西省閱讀文化節
發現石
海桐植物化學成分以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