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好農村“三資”責任田

2024-03-08 06:04李廷友劉玫伶
農村經營管理 2024年1期
關鍵詞:三資集體經濟集體

李廷友 劉玫伶

農村集體資產是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在農村的主要表現形式,是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水平不僅關系著做好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后半篇”文章,也關系著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結合重慶市近年來管理運營集體資產的實踐經驗,筆者認為,全面提升農村集體資產管理運行水平,需從制度建設、組織建設、人才培養、數字賦能、資產運營等方面發力。

強化制度建設,推進規范管理。農村集體資產具有形成歷史長、種類多、總量龐大、結構復雜、分布廣泛等特點。農村集體資產不斷壯大的同時,容易產生管理粗放、利用低效、監管相對滯后等問題。實踐中,需要從外部制度環境和內部規范管理著手,不斷提升農村集體資產規范管理水平。一是完善政策體系。目前,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待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草案已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二次審議,應及時修訂完善政策體系,完善資產管理、財務管理、收益分配、審計監督、稅收政策等方面的制度性文件,為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二是規范財務管理。建立健全財務收支預決算制度,嚴格收支審批,努力控制非生產性開支。建立健全財務公開制度,定期公布收入支出、債權債務、收益分配等情況,規范各項經費使用和開支等。三是規范民主管理。管好用活集體資產事關成員切身利益,重要事項決策在程序上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細化完善農村集體資產管理運行流程,建立健全民主決策機制,重大投資決策和建設項目須經成員(代表)大會通過,保障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強化基層黨組織核心領導作用,涉及集體資產運營管理、收支管理、收益分配等重要事項,需經村黨組織研究討論。充分發揮集體經濟組織監事會和村務監督委員會的作用,對集體資產使用運營情況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監督。

強化組織建設,夯實管理基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管理集體資產的主體。加強組織建設,有利于有序開發利用集體資源資產,促進集體增收。一是做實法人實體。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信息年檢,有需求且有條件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通過投資入股等方式設立公司法人,開展經營活動。二是健全日常運行機制。指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健全法人治理機制,完善成員(代表)大會制度,健全理事會、監事會等機構,充分發揮“三會”制度在集體資產管理中的作用,避免出現“建而未用”的情況。完善規范章程,明確機構職能、成員管理、集體資產經營和財務管理等事項。三是完善治理體系建設。探索建立集體資產管理與經營有效分離機制,有條件的村可以探索引入農村職業經理人,提升資產運營效率。探索集體經濟發展與待遇相掛鉤的激勵機制,對在管理集體資產、發展集體經濟中成效顯著的,可給予績效獎勵。四是完善集體經濟混合經營機制建設。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市場化主體開展產權開放合作,組建涵蓋不同所有制類型的混合經營主體,推進閑置或粗放利用的集體資產高效開發,提高集體資產開發利用的能力和效率。建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機制,確立開展市場化經營的潛在風險防范機制,確保集體資產的保值與增值。

強化人才培養,提高經營水平。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的專業性和政策性較強,管理人員應熟悉農村有關政策,并具備一定的財會、審計、經營管理知識。一是完善農村集體資產管理體系。依托農村經營管理機構,打造一支素質過硬、人員穩定的農村集體資產監管隊伍,實現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有效指導和監督。二是加強管理人員培訓。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和管理人員,承擔著管理集體資產責任。加強對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的培訓,提高其政治素質、管理能力和經濟素養是管好資產的“關鍵一招”,幫助其增強責任意識,克服畏難情緒是用好資產的“關鍵一步”。三是加強農村財會隊伍建設。為適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村民委員會的財務分離、賬務分設等新形勢,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制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的貫徹實施,建強農村會計隊伍,基層需定期開展對農村財會隊伍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業務能力,提升財務管理的精細化、規范化水平。

強化數字賦能,實現管理蝶變。日益增加的農村集體經濟體量,種類繁多的農村集體資產項目,迫切需要通過制度重塑、流程再造、信息互聯,加速提升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效率。一是傾力打造數字平臺。堅持統籌推動、數字賦能、變革重塑、為民便民,完善農村集體經濟運行監管系統,實現集體資產運行決策流、執行流、資金流的閉環貫通,為集體資產精細化管理提供信息支撐。二是規范資產臺賬管理。逐步推進農村集體資產電子臺賬,加強動態管理,并通過資產編碼關聯會計核算、產權交易和合同管理等。積極落實每年開展一次農村集體資產清查的要求,對照會計核算、電子臺賬信息等,確保賬賬相符、賬實相符。三是實施“銀村直聯”。推動“銀村直聯”,實現農村資金往來“電子化、可追溯、適時化、非現金化”,切實加強貨幣資金的管理。

強化資產運營,促進資產增值。運營好資產是實現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的重要路徑。一是盤活閑置資產。通過培訓交流、典型示范等,指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采取自主經營、合作經營、聯村經營、飛地抱團等模式,開發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未承包到戶的集體農用地資源,以及寶貴的山水生態資源等,推動資源性資產、閑置資產變為經營性資產,增強集體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二是深化產權交易。加強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行業規范、管理制度和服務標準建設,確保流轉交易過程的正規性。加強對農村產權交易中的法律、評估、糾紛調處等公共管理服務,實現農村集體資產進場公開交易“應進必進”。

猜你喜歡
三資集體經濟集體
我為集體獻一計
村集體經濟是如何“無中生有”的?——楊陵區農村集體經濟的成長之道
壯大集體經濟的武夷山市實踐
新時代如何增加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入
警犬集體過生日
論強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方向
加強農村“三資”管理研究
奔跑吧,村集體經濟組織!
動物集體賣萌搞笑秀
加強農村三資管理 推進陽光財務——嘉興市農村三資管理主要做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