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昌邑:深化承包地“三權分置” 釋放改革綜合效益

2024-03-08 06:04史坤霞
農村經營管理 2024年1期
關鍵詞:昌邑市三權分置產權交易

史坤霞

山東省昌邑市轄6 個鎮、3 處街道、1個經濟發展區、690個行政村,農戶15.59 萬戶,農業總人口50.21萬人,糧食播種面積常年穩定在120萬畝以上,產量連續多年突破10 億斤,獲評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產糧大縣等榮譽稱號,是中國大姜產業基地、水產養殖基地。

近年來,昌邑市扎實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積極開展了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有效構建了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助力鄉村產業振興提供了堅實保障。截至2023 年6 月底,昌邑市土地經營權流轉總面積48.41 萬畝,流入合作社、家庭農場、企業的占流轉總面積40.53%,流轉取得土地經營權的主體數量達1.51 萬個,涉及整村流轉的有53 個村。

進一步鞏固確權成果

開展確權“回頭看”。2019—2020 年,昌邑市開展了確權登記頒證“回頭看”,以進一步鞏固確權成果。2021 年4 月,昌邑市農業農村部門與自然資源部門簽訂了保密協議,將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數據庫移交給不動產登記中心管理,農業農村部門留有備份,保留查閱權限。不動產登記中心掃描確權登記紙質檔案資料歸電子檔,紙質資料仍由各鎮街區保管,方便查閱。

建立協同推進機制。為暢通常態化群眾頒證訴求,昌邑市建立協同推進工作機制,農業農村部門與自然資源部門在土地承包合同、發證登記信息、承包地流轉信息等方面建立實時互通共享,保障農村承包地合同管理工作與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有序銜接。目前,已初步實現合作頒證常態化。按照有關規定,根據分工,農業農村部門負責指導管理土地承包調查及合同簽訂工作,自然資源部門負責登記發證。雙方自交接以來,共辦理業務7 筆,其中新辦理證書的1 筆、補發證書的6 筆。

妥善化解矛盾糾紛

開展“清化收”行動。2023 年5 月,昌邑市開展了以“農村集體合同清理、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不規范行為清理,村級債務化解、集體尾欠化解,新增資源創收、集體經濟增收”為主要內容的“清化收”專項行動。共清理規范村級合同14483 份,增加村集體收入361 萬元,摸排土地流轉風險監控信息4 條,涉及村莊17 個、面積近6900 畝。建立了土地流轉問題及風險監控和土地流轉臺賬,明確風險防控責任,實時掌握流轉動態。

發揮土地調解仲裁作用。一是健全完善市、鎮、村三級調解網絡和鄉鎮調解、縣級仲裁、司法保障的農村土地矛盾糾紛調解體系,共有村級調解小組690 個,每村配備3名調解員。二是強化培訓,每年組織舉辦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專題培訓班,覆蓋所有村。

引導土地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

大力推廣使用流轉合同示范文本,提高規范化水平。一是加大宣傳,提高認知度。通過公開欄、村級微信工作群等多種途徑,積極宣傳《農村土地承包法》《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在全市推廣使用農業農村部制定的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示范文本,規范土地流轉行為,保障流轉農戶的合法權益。二是加強精準指導培訓。通過舉辦會計培訓班、線上視頻或到村入戶現場講解等方式,對流轉合同示范文本進行詳細講解、精準指導,推動基層工作者及農戶廣泛使用示范文本。2023 年以來,新增的1217 份土地流轉合同全部使用新的文本合同,涉及流轉面積5710 畝。

建設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引導土地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一是建立農村產權交易市場。2021 年,昌邑市成立山東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昌邑服務中心,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交易,促進規范流轉。二是“線下+線上”公開交易。2021 年,下營鎮4 個村9569 畝土地首次通過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公開流轉,流轉總額超過2200 萬元。2022 年,下營鎮北姜村通過產權交易中心完成濰坊首次全程線上流轉土地667 畝,溢價28%。自業務開展至今,通過山東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流轉土地4.5萬畝,其中完成線上實時交易面積5587 畝。三是進場交易實行“應進則進”。整村連片土地流轉項目以及50 畝以上的土地流轉必須進入產權交易中心交易,交易過程由村民代表全程監督,法律服務部門見證,全過程錄像,數字化存檔。

開展“百體擴能”行動,打通金融助農“最后一公里”。一是金融助農,百體擴能。在昌邑市開展“百體擴能”行動,擇優挑選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100 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根據主體自身產業領域、土地流轉規模和發展定位,落實創業貼息貸、政銀擔貸款等政策性貸款優惠政策,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各類政策性助農貸款現已辦理3390 戶,金額12 億元,已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10 戶放貸4.3 億元。二是培育示范主體,提升經營能力。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分層次進行示范創建,培育一批50~500畝規模的糧食良種、優良水果、有機蔬菜等種植基地,實現農業產業化升級。目前累計培育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58 家、示范社117 家、示范場93 家。

積極探索建立風險防范機制。

一是探索建立流轉準入審查制度。加快建立完善工商企業等社會資本通過流轉取得土地經營權的資格審查、項目審核和風險防范機制,推動風險防范制度化、常態化。二是建立合同備案登記制度。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簽訂后,應按程序進行備案登記。鎮街區對土地經營權流轉有關文件、資料及流轉合同等原始資料實行登記備案管理。三是積極探索建立土地經營權風險保障金制度。在流轉實踐中探索讓土地流入方以“押一付一”“定額”或“年租金的50%”等形式繳納風險保障金,存入第三方監管賬戶,流轉合同到期后返還,防范支付風險。四是建立土地用途管控制度。按照“農地農用”原則,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

猜你喜歡
昌邑市三權分置產權交易
國有企業產權交易風險淺析
產權交易市場高效規范推進國有不動產租賃交易的路徑探索
“全要素 多資源”:產權交易市場新構想——產權交易市場改革實踐考察之后的思考
昌邑市日照變化特征及其對農業的影響
近代昌邑市僑鄉民居建筑裝飾審美特征
農地三權分置視域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素質要求和培育途徑
穩步推進縣管校聘改革全面提升教師隊伍活力
吉林省技術產權交易服務平臺的構建研究
志存高遠,意守創新——訪山東省昌邑市第一中學高三學生林立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