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與毛澤東《實踐論》中的認識論與實踐觀

2024-03-09 09:06劉洋洋
中國軍轉民 2024年3期
關鍵詞:真理觀直接經驗禽獸

劉洋洋

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思想是毛澤東同志《實踐論》的思想前提,《實踐論》的內在邏輯體現為根據前人的社會實踐經驗形成感性認識,并對感性認識進行分析和判斷從而形成理性認識,進而逐步了解客觀事物的內部矛盾,了解它的規律性,從而指導實踐,在實踐的基礎上將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統一,從中得出真理性認識的判斷,在此判斷的基礎上繼續進行實踐,即符合當時時代要求的革命。從這一內在邏輯中,我們不難看出,這是完全符合馬克思主義唯物主義思想觀點的,它以人的社會性特征為出發點,以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問題,以認識和社會實踐的依賴關系為核心論證內容,進而得出“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的結論[1]。

一、從經驗談起

關于從經驗到真理的距離到底有多遠的思考,我們從經驗談起。說到經驗,從《西方哲學英漢對照辭典》中可以找到這樣的解釋:“經驗是指我們通過感官所知覺到的東西(感覺經驗), 指我們從他人那里學到的東西, 或凡是從外部源泉或內部反省而來的東西”[2]。經驗可分為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直接經驗來自感官知覺,是主觀可知部分。間接經驗則來自他人教誨或外部反思,是我們無法直接知覺的內容。毛澤東在《實踐論》中對經驗也有相似的論述:“一切真知都是從直接經驗發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經驗,事實上多數的知識都是間接經驗的東西,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東西”[1]。

經驗是我們對感覺和反省的確信,使我們相信存在固體和思維的實體,前者可推動物體,后者可思考物體。這是我們不能懷疑的。我要說, 經驗每時每刻都給我們提供出兩者的清晰觀念”[3]。洛克認為,經驗使我們相信有實體的存在,并提供清晰的觀念。全部知識建立在經驗認識上,知識源泉來自對外界事物的觀察或反省。而萊布尼茨對他的這一觀點給與了回應,他說:“人類的認識與禽獸的認識的區別在于禽獸純粹憑經驗,只是靠例子來知道自己,因為就我們所能判斷的來說,禽獸絕達不到提出必然命題的地步,而人類則能有經驗證明的科學知識,也是因為這一點,禽獸所具有的那種聯想功能,是某種低于所具有的理性的東西”。洛克和萊布尼茨在知識來源和認識方式上存在分歧。洛克強調經驗的重要性,認為全部知識建立在經驗認識上,通過對外界事物的觀察或反省來獲得。而萊布尼茨則對人類與禽獸的認識進行了區分,認為禽獸的認識僅僅停留在經驗的層面,無法達到提出必然命題的高度。人類則能夠通過經驗證明科學知識,具有高于禽獸的理性。這種分歧反映了不同的認識論立場和觀點,對于探究人類認識的本質和發展具有一定的意義。萊布尼茨認為經驗只能提供個別認識,無法給出知識的全部認識,具有局限性。

二、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上升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對感性經驗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柏拉圖認為感性經驗會干擾對理念的認識,沉溺于感覺會放棄知識探索,而亞里士多德則認為感性認識是事物真實性的反映,符合唯物主義反映論。然而,亞里士多德也認識到感性認識的局限性,即它僅僅是對個別事物的認識,具有個別性和主觀性,但不具有普遍性。為了彌補這一缺陷,他提出了理性認識或抽象思維的概念。毛澤東在《實踐論》中也指出,感性認識需要通過思維和判斷發展為理性認識,這是人們對事物認識中更重要的階段。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各有其獨到之處。柏拉圖重視理念的普遍性,強調思辨和哲學思考的重要性,對于推動人類認識的深化有著積極意義。而亞里士多德則更加注重感性經驗的基礎作用,提倡通過實踐和經驗積累來推動認識的發展。他認識到感性認識的局限性,提倡通過理性認識來深化對事物本質的認識,這對于推動認識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毛澤東在《實踐論》中的觀點則是對亞里士多德認識論的進一步發展和深化,強調了感性認識需要通過思維和判斷的發展升華為理性認識,這對于指導人們的認識和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三、符合論真理觀到實踐論真理觀的蛻變

符合論真理觀是認識論的核心,分為唯心主義和舊唯物主義。斯賓諾莎發展了笛卡爾的“天賦觀念論”,提出了他的唯心主義符合論真理觀。他認為:“真理本身、事物的客觀本質(即思想中的本質)或事物的真觀念三者指的是同一個東西?!边@樣看來,他認為無論是對真理的認識還是事物的客觀本質還是對事物的真觀念的認識都是同一的,即在他看來,對真理的認識即是對事物本質的真理性認識,他還提出了真理的三個特性:“①真觀念是簡單的或由簡單的觀念構成的,②真觀念能表示一物怎樣和為什么存在或產生,③真觀念和客觀效果在心靈中,與其對象的形式本身相符合?!彼官e諾莎的真理觀仍是觀念論唯心主義,其他代表有柏拉圖的“理念”、基督教的“上帝”和黑格爾的“絕對精神”。亞里士多德的觀點與他們不同,主張真理的客觀性。斯賓諾莎的真理觀雖然仍帶有觀念論唯心主義的色彩,但他對于真理的認識具有一定的獨特性。他認為真觀念是簡單的或由簡單的觀念構成的,這體現了他對事物本質的深刻洞察。同時,他認為真觀念能表示一物怎樣和為什么存在或產生,這是對事物產生和發展規律的探索。此外,他還強調真觀念和客觀效果在心靈中與其對象的形式本身相符合,這是對真理客觀性的肯定。相比于柏拉圖的“理念”、基督教的“上帝”和黑格爾的“絕對精神”,亞里士多德更注重真理的客觀性,這是對真理認識的重要發展。亞里士多德指出“每一事物之真理與各事物之實是必相符合”。

四、結語

綜上所述,經驗到真理的距離到底有多遠?從直接經驗(感性經驗)和間接經驗出發,經驗在認識中發揮作用形成感性認識,感性認識克服其個別性的缺陷上升為理性認識,從而實現普遍性認識,認識到真理的途徑經過探索以馬克思主義的實踐真理觀為科學路徑,即通過實踐活動實現從認識到真理的途徑。在此過程中,實踐起到關鍵性作用,實踐成為檢驗真理的標準尺度。毛澤東在《實踐論》中,用辯證唯物論的知性統一觀對經驗到真理的距離給出了精確的概括:“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

猜你喜歡
真理觀直接經驗禽獸
趣話“衣冠禽獸”
論恩格斯與列寧真理觀異同
論生物教學中的“直接經驗”形成教學的策略
科技館展廳內探究式教育活動初探
在教學中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例談
衣冠“禽獸”
論海德格爾真理觀與王國維詩學性向的互通性
《親愛的死鬼》——一幫禽獸全死在書里了
馬克思主義視域下波普爾的真理觀評判
名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