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建設“永仁—仁和”滇川合作協同發展示范區

2024-03-09 14:05李翊菱李海聰汪加波
創造 2024年2期
關鍵詞:永仁縣仁和區永仁

◆李翊菱 李海聰 汪加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區域協調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簡單要求各地區在經濟發展上達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據各地區的條件,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路子?!秉h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庇廊士h隸屬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仁和區隸屬于四川省攀枝花市。永仁縣和仁和區是滇川省際交界“楚北攀西”經濟區的重要縣域。兩縣區地緣相連、人緣相親、情緣相通,兩縣區政府合作緊密、經貿關系良好、民間往來頻繁。楚雄州“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強化滇川合作……主動承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攀西經濟區等地區產業轉移,建設省內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打造農業現代化示范樣板,建設楚北滇川合作發展示范區,成為推動滇川合作的重要橋梁樞紐和金沙江開放合作經濟帶新增長極”。因此,加快建設“永仁—仁和”滇川合作協同發展示范區,對促進楚雄州加快融入滇中經濟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進而輻射帶動周邊區域主動服務和深度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重大戰略,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永仁、仁和兩縣區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積極深化區域經濟合作,合作方式持續增多,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合作成果豐碩。

(一)兩縣區政府協同發展理念不斷深化

一是在縣區級層面進行協同發展探索。2022 年1 月23 日,永仁縣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滇川合作示范區建設,全方位融入長江經濟帶和成昆、成渝經濟圈,在綠色能源、釩鈦新材料、商貿物流、現代農業、康養旅游、生態環境等方面,加強與攀枝花的深度合作,促進區域政策協同、要素協同和產業協同。永仁縣先后派出兩批6 名副科級干部到仁和區機關企事業單位掛職學習。2022 年12 月26 日,永仁縣在攀枝花市舉辦“一港三園”產業招商推介活動,全力推介永仁縣對現代物流、綠色能源、綠色制造、綠色食品、文化旅游、數字經濟六大產業的需求。2023 年1 月15 日,仁和區十二屆三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深化“中圈”區域經濟發展合作,與永仁縣協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特色產業壯大等工作,著力打造金沙江流域縣區合作樣板。

二是在州市級層面達成協同發展共識。2023 年2 月8 日,楚雄彝族自治州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明確提出,支持永仁縣融入攀枝花發展,打造一批區域性支點城市和各具特色的小城鎮。2023 年1 月4 日,攀枝花市委第十一屆五次全會提出,攀枝花作為省際交界城市,構建“三個圈層”經濟地理空間,是推進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的有效路徑,是深化對外開放、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務實舉措,要以加快構建“三個圈層”解決經濟地理空間不足、要素資源配置水平低的問題,推動經濟高水平循環。自此,兩個州市對加快促進區域協同發展的共識達到了新高度。

(二)兩縣區推進“承接跟跑”取得積極成效

為加快促進區域協同發展,2023 年1 月31 日,永仁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提出,要實施融入攀西成渝“承接跟跑”專項行動,重點依托“一線兩端”,做到“四個堅持”。目前,永仁縣與仁和區建立了10 個方面的合作機制,永仁縣和仁和區等金沙江沿線的10 縣(區)達成芒果產業發展合作聯盟,和攀枝花市3 區2 縣、成都市金牛區、涼山州會理市簽訂“跨省通辦”合作事項67 項,辦理事項1011 件。特別是永仁縣和9 個縣(市、區)達成合作意向,形成現代物流、農特產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等產業需求清單27 項,成功引進壓力容器、塑膠瓦、電力設備等企業落戶永仁縣。

(三)兩縣區交通互聯互通水平不斷提升

2022 年12 月26 日,成昆鐵路復線全線貫通并正式投入運營,為攀枝花市、涼山州、楚雄州開啟了一條時速160 公里的鐵路快速通道,并且開行了綠巨人動車,結束了攀西和楚北地區不通動車的歷史。對于過去長期依賴時速只有80 公里的老成昆鐵路的攀西和楚北地區而言,這條時速提升了一倍的鐵路給永仁縣和仁和區等沿線地區交通出行帶來了極大便利,兩縣區之間的車程由過去的1 小時縮短到了半小時,來往更加密切。同時,這條鐵路也加速了永仁縣與仁和區以及周邊地區的經貿往來。

(四)兩縣區農業產業合作取得較大成果

永仁縣2021 年糧食播種面積25.44 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6.47 萬噸),烤煙種植面積3.4 萬畝;年生豬出欄16.47 萬頭,牛出欄1.68萬頭,羊出欄16.44 萬只,家禽出欄70.27 萬只;全縣芒果、柑橘、板栗、石榴、草莓等特色經濟林(水)果種植面積達53.6 萬畝,其中芒果種植10 萬畝;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9.08 億元。仁和區2021 年糧食播種面積12.05 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4.41 萬噸),烤煙種植面積1.49 萬畝;年生豬出欄16.84 萬頭,牛出欄0.89 萬頭,羊出欄13.27 萬只,家禽出欄150.42 萬只;全區芒果、板栗、石榴、草莓等特色經濟林(水)果種植面積達45.17 萬畝,其中芒果種植40.5 萬畝;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0.17 億元。兩縣區通過相互參加草莓節、櫻桃節、沃柑節和東南亞熱帶水果節等農業產業特色節慶活動,密切了農業產業交流合作。

二、存在問題

(一)兩縣區協同發展水平仍需持續提升

根據相關數據測算,2022 年,永仁縣和仁和區的政府間橫向合作系數僅為23.87%(按百分制計算),區域合作還處于初級階段,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較為突出。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2021 年,永仁縣經濟總量為64.63億元,仁和區則為240.74 億元,永仁縣僅占仁和區經濟總量的26.8%。按常住人口計算,2022 年,永仁縣人均GDP 為6.6 萬元,僅為仁和區人均GDP 的73.3%。從城鎮化率來看,2021 年末,永仁縣城鎮化率為39.7%,而仁和區則為58.6%,永仁縣低于仁和區18.9 個百分點。從居民收入來看,2022 年,永仁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2518 元,仁和區則為32505元,永仁縣僅為仁和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9.3%??偟膩砜?,與仁和區相比,永仁縣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目前處于“跟跑”地位,兩縣區合作協同發展的深度與廣度還有待拓展。

(二)兩縣區“承接跟跑”行動仍需持續加力

在實施融入攀西成渝“承接跟跑”專項行動中,在招商引資的基礎上,圍繞永仁縣與仁和區“利益協調”這一區域協同發展的核心,構建組織架構和合作方式還沒有取得突破,兩縣區加強合作的愿望強烈,但涉及稅收繳納、固投統計、吸納就業等方面就停滯不前,難以取得較大突破。

(三)兩縣區交通基礎設施狀況仍需持續改善

成昆鐵路復線從開通至今,客流表現遠超預期。成昆鐵路復線的開通給兩縣區群眾出行帶來了極大便利,也為兩縣區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極大效益。但是這條鐵路還算不上高標準鐵路,其時速仍然偏低,每天車次只有七八趟,車票仍然緊俏難買,這與兩縣區人民群眾對高速便捷交通出行的美好期盼還存在一定差距。

(四)兩縣區產業協同合作仍需持續加強

永仁縣面臨人口和經濟高度分散的困境,難以形成強有力的經濟核心。仁和區2022 年工業總產值僅有170 多億元,難以承擔更大的經濟使命,此外,缺地、缺水、環境承載力等問題也限制了仁和區的發展。目前,在不同的資源配置和政策引導下,兩縣區不僅在工業產業方面,而且在農業產業方面的合作,都存在較大競爭且競爭大于合作,甚至在一些領域還存在同質化惡性競爭的問題,亟待加強協同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三、對策建議

(一)合作共建“永攀新區”,牽引區域協同發展

一是優化資源配置和產業結構。要通過整合仁和區工業資源和永仁縣的自然景觀、農業和旅游資源,形成多元化的產業結構,加快推動區域經濟多元化發展,從而增強整個區域產業競爭力。

二是擴大人口基數和綜合實力。兩縣區共建的“永攀新區”將擁有更大的人口基數,這不僅能夠提升區域的綜合實力和影響力,而且有助于形成區域經濟發展示范效應,從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資,加快促進區域創新和協同發展。

三是高效規劃基礎設施和公共資源。兩縣區共建“永攀新區”將更加高效地規劃和利用區域內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資源,這不僅能有效解決原來各自為政管理帶來的資源浪費和發展不充分問題,提升行政效率,而且能為兩地居民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

四是著力推動地區協同發展。兩縣區共建“永攀新區”將形成一個更有效的區域經濟體,能夠極大地推動周邊地區的協同發展。尤其是通過發揮兩縣區經濟和產業優勢,加快協同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全區域的共同繁榮。

(二)深化“承接跟跑”專項行動,撬動區域協同發展

一是聯合出臺《關于產業項目跨區域配置利益分享暫行辦法》。就進一步做好固投、稅收分享測算,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合力開展產業項目跨區域配置情況核實認定,在測算分配好以往已配置資源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工作流程及認定辦法,推動雙方新能源、芒果精深加工、文旅、倉儲物流等產業加快發展。

二是完善多元化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按照區際公平、權責對等的原則,探索建立兩縣區跨省橫向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協同補償機制,仁和區發展建設中永久性占用林地和耕地,可以探索按國家土地增減掛鉤政策標準在永仁縣開發整理相應的土地和造相應的林予以抵扣,共同高質量推進兩縣區耕地占補平衡。

三是探索糧食安全“一對一”合作模式。把永仁縣與仁和區分別作為糧食主產區與主銷區,建立糧食主產區與主銷區之間利益補償機制,按照備戰備荒標準和兩縣區需求,在永仁縣轄區落實仁和區和永仁縣每年的糧食種植任務,仁和區為永仁縣提供資金、人才、技術服務等多方面支持,共同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四是積極探索建立生豬調出地與調入地之間的利益補償機制。發揮永仁縣環境承載能力強的優勢,積極探索將仁和區生豬養殖場全部搬遷到永仁縣養殖規劃區域進行養殖,生豬經永仁“滇川大牲畜交易中心”屠宰后,細化調運有關監管措施,從“運活畜禽”向“運冷鮮肉”的轉變,保質保量保供攀枝花市民,為仁和區乃至攀枝花市治污防污減輕負擔,同時為永仁縣統一規劃發展生豬養殖產業增加能級。

G5京昆高速滇川界 (馮自科 攝)

(三)加快推動成昆復線提質增速,拉動區域協同發展

《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35 年50 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鐵通達?!蹦壳?,全國50 萬人口以上城市未開通或者規劃高鐵覆蓋已不多,因此,加快推動成昆復線提質增速,著力解決成昆復線時速偏低的問題,盡快打破攀西和楚北地區無高鐵的現狀,進而全線接入全國高鐵網,打通永仁縣和仁和區北上東出的高鐵通道,使兩縣區乃至楚北和攀西真正融入成渝經濟圈。

(四)創新產業合作模式,推動區域協同發展

一是在工業合作方面形成“一張圖”。積極探索仁和區利用自身資源和工業產業優勢在永仁縣建立釩鈦及汽車相關產業“飛地園區”,永仁縣在注入自身資源的同時整合上海市嘉定區對口幫扶永仁縣的資源,三方合力打造“飛地工業產業園”。

二是在農業產業合作方面形成“一盤棋”。積極探索永仁縣、仁和區輪流舉辦國際芒果、草莓等產業年會、節慶活動的方式,深化兩縣區特色農業各層面的交流合作,推動仁和區芒果、石榴、草莓等科研院所和永仁縣芒果、松露、黑山羊等專家工作站以及其他高科技企業的資源共享,加快科技創新合作。

三是在文旅合作方面形成“一條線”。永仁方山是被攀枝花市民牢記的“第一張名片”,應主動融入滇川渝旅游大環線,挖掘永仁方山4A 級景區的價值,將其打造成國內北緯26度線康養勝地;積極規劃、打造“永仁—仁和周末游”精品線路,按精品線路對開公交班列;大力推進永仁縣永興鄉金沙傣寨、蓮池鄉溪谷休閑、宜就鎮龍潭清泉文旅項目與仁和區“零碳村莊”經驗嫁接推廣,不斷提高吸引游客的能力。

四是在現代物流業方面形成“一體化”。充分發揮仁和區金沙物流園和永仁縣永攀物流港樞紐作用,探索“一園一港”一體管理的新路子,以“一園一港”為中心,構建“兩線七端”物流體系?!皟删€”就是成昆鐵路復線和泛亞鐵路?!捌叨恕敝幸欢司褪菑某啥贾劣廊识瓮窘浀?8 個縣市區(含成都2 個區、攀枝花3 個縣區)、接壤端攀枝花市所轄5 個區縣、終點端成都市所轄的12 個區;另六端就是從仁和至河口以及金水河口岸;仁和至磨憨以及勐康口岸;仁和至瑞麗以及畹町口岸。強化與六個口岸終端沿線的縣區合作,積極融入印度洋方向陸海大通道建設。

永仁方山4A 級景區 (馮自科 攝)

猜你喜歡
永仁縣仁和區永仁
仁和區
殼寬型毛蚶F1代表型性狀相關性研究
仁和區
永仁縣森林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
攀枝花市仁和區旅游資源空間分布分析
一本談話紀實簿,剎住違紀小苗頭
永仁彝繡走出直苴
金沙江非遺永仁彝繡 指尖上的云朵飄出直苴
永仁縣蠶桑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