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均GDP超越上海,嶗山靠什么?

2024-03-10 10:30李倚慰
商周刊 2024年5期
關鍵詞:嶗山區虛擬現實經濟

李倚慰

嶗山區因實體經濟而生、因實體經濟而興,嶗山的發展史就是實體經濟不斷迭代升級的過程??梢哉f,實體經濟為嶗山區創造出70%以上的GDP、40%以上的稅收、90%以上的就業。

2月5日,根據青島市嶗山區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嶗山區生產總值完成1150.89億元,增長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220.38億元,增長8.2%;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1%;完成節能減排降碳任務。

通過一系列的數字,嶗山區經濟展現出不一般的韌性。

不約而同的聚焦

作為青島的主城區之一,2022年嶗山區以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1.03萬元的亮眼數字,超越了上海市18.04萬元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

根據各地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萬億城市群中人均GDP比較高的十個城市分別是無錫市19.84萬元,北京市19.0萬元,蘇州市18.60萬元,深圳市18.33萬元,上海市18.04萬元,南京市17.88萬元,寧波市16.39萬元,廣州市15.36萬元,杭州市15.26萬元,南通市14.7萬元。

除了人均GDP這個指標之外,如果按照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相對規模來計算,2023年嶗山區公共預算收入在GDP的占比為19%,而上海市的公共預算收入在GDP的占比為18%,嶗山區依然領先。

近年來,青島和上海不約而同聚焦軟實力提升。在人均GDP方面,北京和上海作為直轄市,一直是國內人均水平的天花板,自2019年起,兩市的人均GDP均已超過發達國家2萬美元的門檻線。嶗山區2022年人均GDP更是達到2.9萬美元,逼近3萬美元左右的西班牙水平。

一個城區的人均GDP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相對規模超越上海,嶗山區是怎樣做到的?

區域經濟的活力

在發展經濟學中,人均GDP是衡量區域富裕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人們通常把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作為進入發達國家的“門檻”。

如果說GDP代表了一個區域的整體實力,那么人均GDP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則代表了居民的富裕程度。根據嶗山區發布的數據,2023年,嶗山區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0萬元,比上年增長6.1%。

雖然在地區生產總值的規模上不占優勢,但是嶗山區經濟總量的增速近年來始終保持在青島市第一位。作為有特色、有質量、有潛力的新城區,嶗山區在實體經濟、“四新”經濟、科技創新等方面具備一定優勢。這些從嶗山區全力推進“五區同創”可窺見一斑:高水平打造“四新”經濟集聚區、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核心區、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高品質新城區、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青島促進共同富裕的先行區。

從資源優勢突出的角度來看,嶗山區在2023年有多個全市第一:新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家、瞪羚企業25家、高成長性海洋企業5家,均為全市第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920家;全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25%,全市最高;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全市第一,水環境質量改善全市最好。

“嶗山區服務業、金融業的業態相對集聚,金融總部和高端服務業的總部也相對集中,都屬于投入少、產出高的行業。而虛擬現實、人工智能這些新興產業都屬于結構優、附加值高的產業。圍繞良好的生態環境,大量人才集聚,這些都為嶗山區的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鼻鄭u市政協委員、市委黨校管理學教研部副主任李光全認為,“上海是全國金融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嶗山區培育的產業和資源優勢與上海有一定的共通點。產業優勢、科技創新、人才優勢等多方優勢的疊加,形成了嶗山區的突出優勢?!?/p>

李光全表示,“嶗山區的經濟總量增速青島第一,這是一個量的概念。多年來布局高端服務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形成了規模效應,這是一個質的概念,未來一定會形成裂變?!?/p>

過去這幾年,世界經濟在風險和不確定性中發展,區域經濟也備受考驗。在此背景下,嶗山區的人均GDP高于上海,除卻人口基數較小的因素之外,更離不開區域經濟的發展活力。

嶗山區委書記張元升在介紹嶗山區經濟發展情況時,就曾用到“活力”二字,同時他還將其與經營主體的表現聯系在了一起,并直言“這種活力,我們倍加珍惜?!?/p>

區域經濟活力的迸發同時帶動了項目招引,固定投資是與其關聯度最高的經濟指標。2023年,嶗山區全區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6.2%。全區二、三產業完成投資分別增長9.8%、19.3%。分領域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長24.2%?;A設施投資增長較快,增長59.9%,拉動全部投資增長8.1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31.8%,快于全部投資15.6個百分點。

2023年,嶗山區新增市場主體1萬余戶,實施重點項目286個,歌爾科技產業園、人工智能科技創新中心等138個項目實現新開工,東華軟件副中心產業園、艾諾智能制造產業園等84個項目竣工,創新活力持續迸發。

優勢產業的疊加

從上海市和嶗山區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兩地產業經濟發展存在一定的共通性。上海作為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在新興產業、金融市場等方面始終穩居領先態勢,近年來更是在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等新賽道加快布局。而嶗山區作為青島市經濟總量增速最快的區域,在產業布局和發展勢頭上正努力向上??待R。

先看產業與規模。2023年,上海市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3.9%,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與嶗山區的產業布局相吻合。

根據區市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嶗山區2023年全區生產總值1150.8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15億元,比上年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373.12億元,增長11.3%;第三產業增加值769.62億元,增長5.1%。

可以看出,嶗山區的第二產業增長最快,第三產業的比重最大。近年來,嶗山區在智能家電、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多個產業領域中,都極具競爭力與影響力。產業不斷升級,體現出嶗山區的新型工業化發展勢頭強勁。

2023年,嶗山區現代金融、新一代信息技術、文化旅游和醫藥健康四大主導產業規模達到1800億元。醫藥健康加速崛起,全年海洋生物醫藥產業規模達到100億元、增長20%。

嶗山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4%,連續入選中國工業百強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最終成果反映的是企業生產過程中新創造的價值。分門類看,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4.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0.1%。分行業來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發展迅速,增長62.6%,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48.2個百分點。新興產業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全區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31.4%,快于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7.0個百分點。

新興產業的亮眼表現是反映嶗山區域經濟活力的一條上揚曲線。以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這兩個嶗山區正在打造的千億級產業集群為例,圍繞這兩大產業所建的產業園區均已正式掛牌,躋身市級新興產業專業園區。而為鼓勵這兩個產業園區發展,嶗山區還投入了“真金白銀”,體現出對新興產業堅定不移的支持力度。

國內頂級的虛擬現實企業樂相科技正式將總部落戶青島虛擬現實產業園,也是對嶗山區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肯定。以樂相科技為代表的一批虛擬現實企業加速集聚,成為青島虛擬現實產業高地隆起的一個縮影。據嶗山區科創委統計,截至2023年6月,嶗山區已集聚虛擬現實相關企業約130家。中國XR頭顯出貨量占據狀元之位的Pico、榜眼之位的大朋VR,均在嶗山區。2023年嶗山區虛擬現實產業規模達到180億元、增長50%。據嶗山區科創委產業組織部部長王加華介紹,“嶗山區將力爭通過5年努力,打造一條千億級虛擬現實產業鏈?!?/p>

而青島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上線運營,“海之心”智算中心基本建成,也體現了嶗山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勢頭強勁。同樣,推進中國移動智算中心、“海之心”智算中心等算力設施建設,也被寫進了青島市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是青島市聚焦重大戰略、重點領域的舉措之一。

再看外資與經濟。2023年,上海市實際使用外資創歷史新高。全市消費品進口額比上年增長7.3%,占貨物進口額的22.7%。

近年來,嶗山區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擁有5300余家外貿備案企業、500多家外商投資企業,是省內首個同時擁有國家級、省級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的區(市),也是青島市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2023年,嶗山區全區貨物進出口完成1096.9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大關,青島國際創新園上榜省級特色服務出口基地,實際利用外資5.5億美元,提前半年完成全年目標。

2023年,嶗山區新落戶金融機構及類金融企業155家,聯動優勢落戶填補山東省全國性法人第三方支付機構空白,新增普惠金融貸款約100億元,全區本外幣存貸款余額首次突破萬億元,金融業增加值增長7.5%,私募基金管理規模近千億元,占比超過全市50%。此外,嶗山區還實施樓宇經濟“高端引領”行動,新增稅收過億元樓宇4座,總數達到40座,獲評全省唯一“中國樓宇經濟營商環境示范城區”。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嶗山區兩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提到了創新和研發。2023年上海市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4%左右,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提高到50.2件。

近年來,嶗山區著力實施知識產權賦能、強化標準領跑、大力營造創新創業環境,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堅強支撐。2023年,嶗山區全區創新平臺數量超過400家,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4.32%、全市最高。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落戶嶗山,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140件、居全省首位,技術合同成交額首次突破100億元。

未來發展的構想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嶗山區建區30周年,也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

2024年,嶗山區預計全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全面完成節能減排降碳約束性指標。

嶗山區因實體經濟而生、因實體經濟而興,嶗山的發展史就是實體經濟不斷迭代升級的過程??梢哉f,實體經濟為嶗山區創造出70%以上的GDP、40%以上的稅收、90%以上的就業。

2024年,嶗山區把打造專業園區作為發展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壯大實體經濟的關鍵一招,力爭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海洋生物醫藥、智能制造及工業互聯網產業總規模突破千億元,全區虛擬現實產業規模突破220億元,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350億元,智能制造及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突破310億元。

發展新興產業、壯大實體經濟也是青島市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重要內容之一。

比如,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大力推進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虛擬現實、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等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增長15%以上;加快布局未來產業。積極搶占基因與細胞、量子信息、未來網絡、空天技術等產業新賽道,創建未來產業先導區。

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在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上奮力爭先。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爭創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區。

而與上海同樣發力現代服務業的青島,也在2024年提出了新的目標。做優做強現代服務業,積極發展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科技服務、商務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促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達到6400億元以上。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必須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本劢箶底肿兏?,引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2024年,嶗山區將推動全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30%,領跑全市,統籌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大力招引總部型、功能性金融機構,新引進金融機構和類金融企業100家以上。

嶗山區自然稟賦優越、創新資源富集、產業基礎良好,是全市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對此,青島市委書記曾贊榮指出,希望嶗山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發揮優勢、塑強特色,拉高標桿、爭創一流,努力當好全市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要在創新引領發展上“強特色、創一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以市場化為導向深化產學研合作,建設好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專業園區,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要在推動服務業發展上“強特色、創一流”,做強現代金融業,做大科技服務業,做優商貿服務業,促進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

嶗山區以7%的增速加快奔跑,堅韌創新,是青島市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最為堅挺的底色。未來,嶗山區將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六個現代化”為戰略抓手,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聚力實施“提質爭先年”,奮力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全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嶗山實踐新篇章。

猜你喜歡
嶗山區虛擬現實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為群眾辦實事,嶗山區打出“跨域通辦”組合拳
媽媽不哭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青島市嶗山區51年來氣候變化特征分析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REALITY BITES
虛擬現實技術向科幻小說借靈感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原政協主席郭德利涉嫌受賄罪被立案偵查
淺談虛擬現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