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龍蝦—再生稻”種養模式效益高

2024-03-11 13:21
農村百事通 2024年3期
關鍵詞:蛻殼再生稻蝦苗

稻田養小龍蝦、種再生稻要求嚴控播期,統籌兼顧,銜接好茬口。3月中下旬至4月下旬以養殖小龍蝦為主;5月初移栽水稻秧苗,稻蝦共作;8月底收割頭季水稻;10月底收割再生季水稻?,F將該模式種養技術要點及經濟效益分析總結如下:

一、稻田選擇與田間工程

選擇周邊無污染源,環境安靜,水源充足,水體清澈,土壤肥沃,進、排水方便的田塊。每個田塊面積為10畝,共6塊稻田,長方形,東西走向。稻田四周有環溝,設置進、排水系統和防逃設施。在環溝內種植伊樂藻、輪葉黑藻等水草,使水草面積占水體面積的50%~60%。蝦苗投放前20天,對田面和環溝上水,并每畝用75~100公斤的生石灰進行帶水消毒、除雜。

二、小龍蝦養殖

1.蝦苗投放

到正規的苗種繁育基地或附近的苗種繁殖場購苗。選擇殼體青色有光澤、無病無傷、體質健壯、規格整齊、體長3~4厘米的苗種。自己培育蝦苗可以降低養殖風險。本地苗應激小,適應能力強,成活率高。

3月中下旬,在晴天的傍晚,按每畝30~35公斤的標準投放蝦苗。蝦苗放養前先在3%~5%的鹽水中浸泡10分鐘左右,以殺滅寄生蟲和致病菌。蝦苗投放時先在稻田水中反復浸泡2~3次,待蝦苗體表、鰓腔內吸足水分后,再將苗種輕放到淺水區或者水草較多的地方,讓蝦苗自行進入環溝。

2.投喂管理

投喂以小龍蝦專用配合飼料及青綠飼料為主的餌料。小龍蝦在吃不飽的情況下會出現相互殘殺的現象,所以投喂量要足,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以傍晚投喂為主。日投喂量為蝦苗體重的3%~5%,以吃飽、吃完、不留殘餌為準,具體可根據天氣、水質和攝食等情況靈活調整。蛻殼期間搭配動物性飼料,并在飼料中加入蛻殼素。

3.水質管理

水質對小龍蝦很重要,是高產的必要條件。小龍蝦養殖過程中要保持水質“肥、活、嫩、爽”,pH 7.0~8.5,透明度保持在35厘米左右,溶氧量大于4毫克/升。

3月使用生物肥肥水,對水質起到培肥效果,使稻田內的浮游生物更好地繁殖。早春保持淺水位,以促進水草生長,隨氣溫的升高逐漸加深水位;5月以后,逐步提高水位至50~60厘米,使稻田水溫穩定在 20~30℃,以利于小龍蝦生長,避免其提前硬殼、老化。每隔7~10天換水1次,換水量為水總量的1/4~1/3。高溫季節,在稻田內均勻撒入含氯生石灰,以達到改善水質、促進水草生長、防治疾病、增加土壤鈣質、促使小龍蝦順利蛻殼的目的。勤用芽孢桿菌、乳酸菌、改底顆粒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劑改底調水,控制青苔,以免因底層有機物過多而產生有毒、有害物質。

4.水草養護

水草是小龍蝦養殖成敗的關鍵,它既可作為植物性餌料,又可為小龍蝦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有利于小龍蝦棲息、躲避和蛻殼,減少互相殘殺。1—2月可種植伊樂藻,3月可種植輪葉黑藻。水草覆蓋率控制在水面面積的50%~60%,當水草覆蓋面積過大時,應及時割除水草,不足時及時補充。高溫季節,當水草露出水面時割去草頭,使水草不露出水面。定期檢查水草生長情況,及時施肥或調整密度,施用壯草肥,使水草保持鮮嫩。

5.日常管理

堅持每天早、晚各巡查1次。檢查進、排水及防逃設施是否完好,觀察小龍蝦的攝食、生長、蛻殼與活動情況,觀察水草、水質以及田間雜草、病蟲害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每天記好養殖日志。

6.病害防治

因整個養殖過程中沒有使用漁藥,而是通過栽種伊樂藻、使用微生物制劑等措施為小龍蝦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有效維護好了水質;投喂優質配合飼料,保障了小龍蝦的營養需求,增強了小龍蝦的體質。因此,減少了病害的發生。

7.起捕上市

捕撈采取“捕大留小”的原則。從4月下旬開始陸續捕撈,可持續捕撈到9月底。傍晚,將大網眼地籠放置在水草豐盛的地方,早晨收籠,捕獲規格大于30克/尾的小龍蝦上市,規格較小的則繼續留在稻田內養殖。同時,可預留部分小龍蝦作為種蝦,生產第二年養殖用蝦苗,以降低養殖成本,提高成活率。第二年年初開始起捕蝦苗。

三、水稻種植

1.品種選擇

水稻選擇生育期適中、頭季高產、后季再生力強、耐淹能力強、抗逆性強、品質好的品種,如“隆晶優1212”。

2.播種育苗及移栽

播種之前,采用浸種催芽法對種子進行處理。3月30日浸種催芽,4月3日播種,保溫育秧,確保日平均地溫10℃以上,秧齡30天。5月3日進行人工移栽,行株距為20厘米×20厘米。

3.水肥管理

水稻種植前,一次性施足基肥,以農家肥為主,配施氮、磷、鉀肥。水稻秧苗成活后至分蘗期為淺水管理期,以后逐步提高水位,保持水位(水深高于田面15厘米左右)至7月底,其間不施用肥料。之后根據捕撈蝦的進度逐步排水,8月下旬曬田,收割頭季稻。3天后上水施尿素作為壯芽肥,誘導水稻莖稈基部腋芽萌發。通常頭季稻的肥料就能滿足再生稻的營養需求,再生季只需施少量肥即可。

4.病蟲害防治

為了提高稻谷和小龍蝦品質,田塊盡量不噴農藥,可采用燈誘、化誘等方法殺滅害蟲。如稻田病蟲害發生嚴重,可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如“瘟失頓”“螟施凈”“大功臣”等,施藥時噴頭向上,不要直接將農藥噴入蝦溝內。再生季水稻生長期只有60天左右,且氣溫已經變低,各種有害病菌和害蟲均減少,基本沒有病蟲害發生,一般不用防治。

5.適時收獲

8月下旬,稻谷成熟90%時收割頭季水稻,留樁25~35厘米。10月下旬收割再生稻。再生稻各節位芽因發育期不一致,抽穗成熟期參差不齊,待再生季水稻全部成熟后再收割,以提高再生稻的品質和產量。

四、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

小龍蝦從3月中下旬投苗到第二年3月收獲結束,平均每畝累計收獲成蝦118公斤,收入約4332元;平均每畝收獲蝦苗56公斤,收入約2240元,共計收入6572元。水稻頭季稻每畝平均產量為630公斤(濕重),每公斤平均價格為2.4元,產值1512元;再生稻每畝平均產量為175公斤(濕重),雖然再生稻產量不高,但由于水源干凈,基本不使用農藥,稻谷品質較好,所以價格較高,每公斤平均價格為7.8元,產值為1365元。兩季水稻每畝共收獲稻谷805公斤,產值2877元。在水稻生產上可以獲得“種一次稻收割兩次”的效益,實實在在得到了再生稻種植的實惠。

“小龍蝦—再生稻”種養模式每畝成本為:田租500元,蝦苗費1180元,飼料費1174元,肥料費280元,種子費78元,水電費100元,人工費1900元,其他費用300元,合計每畝成本為5512元。

每畝稻谷和小龍蝦共收入9449元,扣除成本5512元,平均每畝利潤為3937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2.生態效益

稻田養蝦過程中,小龍蝦為稻田除草、松土、增肥,水稻為小龍蝦供餌、遮陽、避害,形成了一條良性生態鏈,減少了農藥化肥的使用,促進了生態環境的優化,生態效益顯著。

(摘編自《科學養魚》? 安徽省太湖縣漁業服務中心? ?葉慶娟? ?郵編:246400;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產研究所,水產增養殖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陳靜? ?何吉祥? ?黃龍? ?吳本麗? 陳夏君? ?吳倉倉? ?汪翔? ?武松? ?郵編:230031)

猜你喜歡
蛻殼再生稻蝦苗
“稻+再生稻+馬鈴薯”種植模式適用栽培技術
再生稻促芽追肥機研制
2022蝦苗采購指南全新出爐!近50家優秀苗企等您來挑選
不降價,不促銷,業務員僅3人,他們一年卻能賣出蝦苗50多個億
蛻殼的歌唱家
2021蝦苗采購指南出爐了!近50家優秀苗企等您來挑選
蛻殼的歌唱家
螃蟹
蜘蛛蟹:我的蛻殼“苦”旅
從“土炮”起家到年銷60億一代苗,他如何念出獨特的“蝦苗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