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成本管理的難點與對策

2024-03-11 00:51劉海寶
經營者 2024年1期
關鍵詞:成本分析方法

劉海寶/文

在市場壓力和激烈的競爭下,為了使企業占據行業的有利地位,必須強調成本管理,挖掘成本控制的潛在要素,制訂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力爭減少各項業務實施的成本支出,以此提升成本管理水平,這是目前企業關注的熱點。成本管理主要是以成本為控制手段,按照一定預期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標,對各種影響成本的因素、條件采取強有力的預防和調節措施,以保證成本管理目標實現。加強成本管理是企業降本增效、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方法和措施,但是由于企業對成本管理認識、實施存在問題,導致成本管理效果不佳,難以幫助企業穩定、健康的發展。要想改變這一現狀,企業應分析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究其成因,提出優化和改善策略,幫助企業創造更大的利益,以推動企業健康發展。

現實社會中,企業參與的市場競爭從本質層面是成本管理的經濟競爭,企業要想獲取良好的生存、發展空間,需要依靠兩方面,即提升生產效率和節約成本,這樣可以保證企業在市場中占據有利地位。成本管理作為企業基礎的經濟活動,其管理水平的高低關系著企業經濟效益和利潤,企業應對其高度重視,主動轉變自身的工作理念,全面、系統分析企業經營中影響成本支出的因素,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和方法,真正將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實現降本增效,幫助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促進企業又好又快地發展。

企業成本管理的意義分析

第一,增加企業利潤。成本的波動通常是“牽一發而動全身”,與多個方面的因素緊密相關,成本管理不僅要著眼于成本本身,還要利用成本、質量、價格等方面的相互關系,支持企業為保證質量、調整價格、擴大市場份額等對成本的需要,實現預期成本管理目標,減少各環節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最大限度地獲取利潤。

第二,提高競爭力。成本管理是一項長期的戰略性工作,是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手段。如果企業成本管理效果不理想,可獲利空間逐步被壓縮,在實際經營中面臨財務危機,無法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第三,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成本是企業的“生死線”,成本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財務管理水平的高低關乎企業的生存、發展,強化成本管理,保證每項業務實施成本支出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使企業財務管理從粗放式轉變為精細化模式,真正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全面、準確的信息,使決策和經營更科學,推動企業穩定、健康發展。

企業成本管理的難點分析

成本管理機構不完善

第一,成本管理機構不完善。從實際發展現狀分析可知,成本管理機構不完善,不能明晰各部門職責,導致各項工作開展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影響成本管理的效果。

第二,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影響成本管理效果的關鍵,主要是企業未能根據自身的實際狀況,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明確各部門職責,出現問題不能確定責任人,導致整個工作不能落于實處。

第三,成本管理具有長期性、動態性,為了保證成本管理制度的先進性,需要在實踐中優化和調整,但是部分企業忽視了這一問題,未能及時健全成本管理制度,以致成本管理效果不理想。

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滯后

其一,從成本管理方法層面分析,成本事前、事中和事后分析脫節,部分企業將成本管理過于局限于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未能注重成本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其二,基于成本管理手段分析,主要是以手工操作為核心,沒有保持與時俱進,主要是以人工操作為主導,具體表現在電算化水平較低,未能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開展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方法缺少創新性,不能獲取良好的成本管理效果。

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設不到位

互聯網技術持續普及,成本管理過程中為了獲取較佳的效果,應加強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設,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真正提升成本管理水平。但是,對企業成本管理信息化來說,部分人員思想觀念滯后,片面認為人員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設要投入大量物力、人力,給予的支持力度不足,不能使用信息技術,構建運行高效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統,無法真正從根本上突破各部門壁壘,實現信息互通和共享,保證各項工作順利、有序開展,導致成本管理實際效果不理想。與此同時,成本管理系統的缺失,不能動態、實時追蹤成本執行的實際狀況,將實際成本與目標作比對,判定二者間的偏差,導致整個成本管理效果不理想。

成本分析不全面、不深入

成本分析是充分使用核算及其相關資料,對成本水平、構成的波動狀況,綜合性分析和研究影響成本升降的關鍵成因,尋找降低成本的主要方法、模式,作為成本管理的重要環節?,F如今,成本分析不全面、不深入,是成本管理效果不理想的核心因素。首先,成本分析方法選取不合理。在成本分析過程中,可選取的方法較多,如對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相關分析法等,不同分析方法適用條件、優勢等存在較大的差異性,立足于企業實際狀況,應用科學的成本分析方法,才能挖掘降低成本的重要因素,制訂有效的解決措施。由于一些企業選取成本分析方法時,沒有掌握分析對象的特征,導致成本分析不全面、不深入,導致成本管理目標不能實現。其次,缺少成本分析小組?,F如今,成本分析缺少專業化人員,不能組建專業的成本分析小組,高質量開展成本分析,無法選取合理的成本方法,嚴格按照程序、制度實施,不能挖掘相關數據的價值,為成本管理提供依據,難以保證成本管理的效果。

成本管理人員素質較低

在市場競爭白熱化下,成本管理人才在企業經營中發揮的作用尤為突出,所以要有專業水平的成本管理人員,保證成本管理活動順利開展,這是企業正常經營的根基。但是,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企業成本管理人員素質整體有待提高,并且人才流失較為嚴重,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因:一是現有人員培訓不到位。對當前成本管理人員來說,未接受常態化、全面化的培訓,不能真正提供精準性的培訓,導致人員培訓不到位,無法提升人員綜合素養,高質量開展成本管理活動。二是人員挖掘、招聘不到位。成本管理人員招聘、引進過程中,過于重視人員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忽視了人員信息素養、數據挖掘能力、市場預測能力、協調能力等,沒有引進復合型人才,幫助企業高質量實施成本管理,弱化了成本管理成效。

企業成本管理的對策

完善成本管理體制

企業成本管理活動順利、有序地開展,必須具備完善的成本管理體制,真正將各項工作落于實處,明確人員自身職責,這樣才能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建議做好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完善成本管理組織機構。要想保證成本管理順利到位,就必須建立職責明確、獨立性較強的成本管理組織機構,真正將各項職責落于實處,保證成本管理任務逐一落于實踐中,交由各機構、部門進行實施,保證成本管理融入各業務環節,提升成本管理水平,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其次,完善成本管理組織制度。為了實現企業整體經濟效益,實現成本管理的原則、要求、方法和責任,以促進生產經營耗損和支出的節約,使用較低的費用成本,生產符合質量標準的產品,完成生產任務,以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目標,制定一套符合企業業務實際的管理制度,保證各項職責落于實處。完善、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可以將每項職責落于實處,出現問題第一時間找到責任人,保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創新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現如今,成本管理方法、手段是否先進,關系著成本管理效果,立足于企業的實際狀況,創新成本管理模式,從根本上減少各環節的成本支出,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應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創新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如全面成本管理方法、目標成本管理方法、標準成本管理方法等,能夠真正實現成本支出可控化,獲取較佳的成本管理成效。要想保證成本管理落于實處,應積極做好以下幾方面:

第一,注重成本事前策劃和管理。注重成本事前策劃管理,能夠從源頭上控制成本支出,根據各項業務開展的實際狀況,能夠準確估測成本支出,綜合性分析各方面因素,可以從根本上把控各項成本支出,根據各項業務實施的狀況,能夠掌握估算實際成本支出,最大限度地實現降本增效。

第二,注重成本方法創新。跟隨時代發展潮流,做好成本管理方法創新,使用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如全面成本管理方法,能夠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提升企業競爭力,保證各部門、人員形成合力共同參與,各部門做好協調和溝通,將成本管理融入各業務活動,最大限度地減少成本的實際支出。

注重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設

大數據時代下,成本管理要跟隨市場發展趨勢,積極做好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設,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實現成本精細化目標,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F如今,企業應使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搭建功能全面、運行高效的成本管理信息化平臺,突破各部門壁壘,實現信息互通和共享,使各部門人員形成合力參與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設,實現成本信息共享。與此同時,成本管理信息化系統,能夠動態掌握成本執行狀況,對實際支出與預算目標成本進行分析,找出成本差異的主要原因,制訂有效的解決措施方法,真正將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實現成本管理目標。此外,增強成本信息系統兼容性,將業務系統與其進行融合,實現信息互通和共享,全面梳理成本基礎數據,對成本管理展開多維度、全方位的分析和考核,將成本管理落于實處。

例如,某企業公司創立于2008年,其主營業務有生產經營己內酰胺、硫酸銨、環己酮、雙氧水、環己酮等,該企業歷經多年發展,在法律允許范圍內開展各項活動。本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支出,建議著重做好信息化建設,整合內部業務流程,使用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搭建完善的線上信息化成本管理系統,既涉及生產領域,又延伸到企業整個業務模塊,通過整合銷售數據、采購供應、財務考核、生產領料等各種數據資源,真正實現成本管理動態化、數字化、信息化,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本企業全成本平臺的運行,獲取了較佳的優勢,具體表現在:一是實現成本全過程控制,加深業財融合。借助該成本管理系統,積極實現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管控、績效考核等,且內部設置業務人員專業操作模塊,業務部門可以參與前端數據填報、審核確認,實現業務、財務數據協同聯動,真正實現成本管理業財融合。二是信息高度透明,支持可視化展示。借助成本管理信息系統,數據鏈路較為完整、清晰,支持多層次、多部門成本追溯、成本分攤和成本還原,通過可視化呈現幫助用戶從多個視角解讀成本分析結果,為各環節管理決策提供支持,實現成本全過程把控。三是能夠從精細化成本管控戰略出發,直擊成本管理關鍵因素,幫助管理層、財務人員全面認識成本管理,辨識成本管理薄弱點,挖掘真實的動因,持續性優化成本分析工具,真正實現成本“可測量、可提高”。

強化成本分析的全面性和深度

成本分析是對成本相關數據、資料進行分析,主要涵蓋事前、事中和事后,爭取獲取較佳的成本管理效果,幫助企業實現成本管理精細化。為了保證成本管理獲取較佳的成效,建議狠抓成本分析,加強成本分析的全面性和深度,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一方面,科學選取成本分析方法。成本分析過程中,企業應按照分析的目的,分析對象的特征,掌握的相關資料等情況確定合理的成本管理方法,在實踐過程中,經常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包含比對分析法、因素分析法、連鎖替代法和相關分析法等,不同分析方法的優勢、適用條件等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只有根據自身的實際狀況,選取科學、合理的成本分析方法,才能對成本相關數據進行分析,掌握降低成本的重要因素,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和方法,真正將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另一方面,組建成本分析小組。遴選專業化人員,組建成本分析小組,收集相關成本數據信息,分別從多視角進行分析,快速確定成本管理中的漏洞,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制訂有效的解決措施和方法,呈現成本分析的價值,將成本管理落實到位。

提高成本管理人員素養

人員是企業的重要要素,成本管理人員專業素養的高低,關系著成本管理的效果,只有根據實際狀況,培育一支高素養的成本管理人員隊伍,真正將各項工作順利、有序開展,才能保證成本管理效果。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建議從兩方面著手:一是注重現有人員培訓。企業應注重現有人員培訓,預先做好調研工作,掌握成本管理中的問題,制訂一套人員成本管理模式、方法,真正提升成本管理人員的素養,高質量開展成本管理活動。二是做好人員挖掘和招聘。成本管理人員挖掘、招聘,既要考慮人員自身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又要分析人員信息素養、溝通能力、市場預測能力等,確保人員在實踐中不斷優化和改善自我,人員綜合素養與崗位要相匹配。

企業生產經營、發展成效取決于成本管理水平,做好成本管理有助于降低成本支出、提高經濟效益、防范經營風險,幫助企業高質量發展。但是,企業成本管理過程中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仍面臨一些成本管理難題,阻礙成本管理的順利實施,導致成本管理目標不能達成。因此,企業需要分析市場發展形勢,辨識成本管理中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和方法,真正實現成本管理精細化,降低各環節成本支出,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成本分析方法
2021年最新酒駕成本清單
隱蔽失效適航要求符合性驗證分析
溫子仁,你還是適合拍小成本
電力系統不平衡分析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發展趨勢分析
可能是方法不對
用對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魚
獨聯體各國的勞動力成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