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中IL-33 在1 型糖尿病患兒中的表達情況及其與部分Th1/Th2 細胞因子的相關性研究

2024-03-11 03:54
安徽醫學 2024年2期
關鍵詞:介素白細胞細胞因子

李 俠 高 宇 李 江

1 型糖尿病是兒童中最常見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其特征是T 細胞介導的胰島β 細胞的自我破壞,導致胰島素合成和分泌不足[1]?,F階段兒童期1 型糖尿病的發病率正在增加,雖然目前患者生存率和健康狀況已能得到改善,但1 型糖尿病的病因復雜,因此其治療仍然難以捉摸[2-3]。Ⅰ型T 輔助細胞(T helper cell 1,Th1)和Ⅱ型T 輔助細胞(T helper cell 2,Th2)細胞是宿主防御有害微生物和炎癥性疾病發病過程中由CD4+T 細胞介導的特異性免疫反應的表型,已證明二者的免疫平衡改變在1 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中起著重要作用[4-5]。白細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表達與部分Th1/Th2 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有關,有報道稱,糖尿病腎病患者胰島素抵抗和微量白蛋白尿的嚴重程度增加與IL-33 水平降低密切相關,并觀察到部分Th1/Th2 細胞失衡[6-7]。本文主要通過檢測1 型糖尿病患兒血清中的IL-33 以及部分Th1/Th2 相關細胞因子的水平,研究它們之間的相關性,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3 月至2022 年3 月在秦皇島市婦幼保健院內分泌科接受治療的125 例1 型糖尿病患兒為研究對象,為1 型糖尿病患兒組,其中男童61 例,女童64 例;年齡1~14 歲;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12~20 kg/m2。選取120 例同期健康體檢兒童作為對照組,其中男童64 例,女童56例;年齡3~14 歲,平均(10.25±2.84)歲;BMI 為13~20 kg/m2。兩組研究對象年齡、性別、BMI 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本研究得到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批準號:20-00236),且研究對象家長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對比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1 型糖尿病患兒符合糖尿病的診斷標準[8]:空腹血糖≥7.0 mmol/L,和/或餐后2 h 后的血糖濃度≥11.1 mmol/L,胰島自身抗體陽性,且伴隨糖尿病癥狀體征;③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2 型糖尿病患兒;②合并其他自身免疫??;③合并嚴重腎、肝功能障礙;④合并其他惡性腫瘤。

1.3 方法

1.3.1 試劑與儀器 人IL-33 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試劑盒(批號:ABE10104)購買于上海瓦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ELISA 試劑盒(批號:R-1389)購買于上海廣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白細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ELISA 試劑盒(批號:YM-SZ0055)購買于上海遠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白細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ELISA 試劑盒(批號:IB-E10051)購買于江西艾博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白細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ELISA 試劑盒(批號:YM-SZ0066)購買于上海遠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酶標儀(型號:Varioskan LUX)購買于賽默飛有限公司;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型號:AU5821)購買于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

1.3.2 樣本收集 采集患兒入院24 h 內清晨空腹外周肘靜脈血4 mL,于室溫靜置30 min,以3 500 r/min離心8 min,收集離心后的上清液,于冰箱-20 ℃中保存待檢。并獲取健康體檢兒童體檢時外周肘靜脈血4 mL,采取上述同樣操作。

1.3.3 臨床生化指標資料收集 通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受試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

1.3.4 ELISA 法檢測血清IL-33、TNF-α、IL-4 水平血清IL-33、TNF-α、IL-2、IL-4、IL-10 的水平檢測采用ELISA 法,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測定在450 nm 處不同濃度標準品的吸光度值,繪制標準曲線。同樣,取適量血清樣本解凍,然后測定450 nm 處各樣本的吸光度值。最后,依據標準曲線計算血清IL-33、TNF-α、IL-2、IL-4、IL-10 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 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earson 相關性分析血清IL-33 水平與部分Th1/Th2 細胞因子平衡的相關性;logistic 回歸分析1 型糖尿病發生的影響因素。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研究對象生化指標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1型糖尿病患兒組TC、TG、FBG、LDL-C 水平均升高,HDL-C 水平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研究對象生化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研究對象生化指標比較 (±s)

注:FBG為空腹血糖;HDL-C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TG為三酰甘油;TC為總膽固醇。

臨床指標1型糖尿病患兒組對照組t值P值TC(mmol/L)4.71±1.42 3.76±1.37 5.326<0.001例數125 120 FBG(mmol/L)8.74±2.12 4.71±1.14 18.422<0.001 HDL-C(mmol/L)1.03±0.26 1.55±0.37 12.769<0.001 LDL-C(mmol/L)2.74±0.81 2.28±0.62 4.977<0.001 TG(mmol/L)1.21±0.33 1.04±0.27 4.403<0.001

2.2 兩組研究對象血清IL-33 以及部分Th1/Th2 細胞因子的水平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1 型糖尿病患兒組IL-33、IL-4、IL-10 表達水平降低,TNF-α、IL-2 表達水平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研究對象血清IL-33以及部分Th1/Th2細胞因子的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研究對象血清IL-33以及部分Th1/Th2細胞因子的水平比較(±s)

注:IL-33為白細胞介素-33;TNF-α為腫瘤壞死因子α;IL-2為白細胞介素2;IL-4為白細胞介素4;IL-10為白細胞介素10。

組別1型糖尿病患兒組對照組t值P值IL-4(pg/mL)7.76±2.02 12.82±3.23 14.764<0.001 IL-10(pg/mL)9.50±2.49 17.33±4.48 16.997<0.001例數125 120 IL-33(pg/mL)9.46±2.47 12.25±3.16 7.717<0.001 TNF-α(pg/mL)13.87±3.54 8.91±2.35 12.866<0.001 IL-2(pg/mL)10.70±2.81 6.19±1.62 15.308<0.001

2.3 兩組研究對象部分Th1/Th2 細胞因子水平比較與對照組相比,1 型糖尿病患兒組TNF-α/IL-4、TNFα/IL-10、IL-2/IL-4、IL-2/IL-10 值均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研究對象部分Th1/Th2細胞因子水平比較(±s)

表4 兩組研究對象部分Th1/Th2細胞因子水平比較(±s)

注:TNF-α為腫瘤壞死因子α;IL-4為白細胞介素4;IL-10為白細胞介素10;IL-2為白細胞介素2。

組別1型糖尿病患兒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125 120 TNF-α/IL-4 1.79±0.48 0.70±0.21 22.862<0.001 TNF-α/IL-10 1.46±0.39 0.51±0.14 25.171<0.001 IL-2/IL-4 1.38±0.36 0.48±0.13 25.816<0.001 IL-2/IL-10 1.13±0.30 0.36±0.11 26.459<0.001

2.4 1 型糖尿病患兒血清IL-33 水平與部分Th1/Th2細胞因子的相關性分析 1 型糖尿病患兒血清IL-33表達水平與TNF-α/IL-4、TNF-α/IL-10、IL-2/IL-4、IL-2/IL-10 均呈負相關(P<0.05)。見表5。

表5 1型糖尿病患兒血清IL-33水平與部分Th1/Th2細胞因子的相關性分析

2.5 患兒發生1型糖尿病的影響因素 以患兒是否發生1 型糖尿病為因變量(發生=1,未發生=0),以血清FBG、HDL-C、LDL-C、TC、TG、IL-33、TNF-α、IL-2、IL-4、IL-10 為自變量(連續變量原值帶入),行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IL-33、IL-4、IL-10 為患兒發生1型糖尿病的保護因素(P<0.05),FBG、TNF-α、IL-2 為患兒發生1 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6。

表6 患兒發生1型糖尿病的影響因素分析

3 討論

1 型糖尿病是兒童中最常見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這種疾病的特征是β 細胞被破壞,導致高血糖,并進入終身胰島素依賴狀態[9]。1 型糖尿病的發病率持續上升,18% 的新診斷發生在9 歲及以下的兒童中[10]。在1 型糖尿病中,胰島素的缺乏與胰腺β 細胞被破壞有關,這可能是由輔助性T 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的激活引起的[11]。Th1 和Th2 是兩個功能上獨立的Th 細胞亞群,TNF-α、IL-2 是由Th1 細胞產生的促炎細胞因子,支持細胞介導的免疫,從而促進炎癥、細胞毒性和延遲型超敏反應;IL-4、IL-10 是Th2 細胞分泌的抗炎細胞因子,支持體液免疫并下調Th1 細胞的炎癥作用[12-13]。Th1/Th2 細胞因子平衡對于維持機體正常免疫反應至關重要,一旦這種平衡被打破就會引發體內促炎反應,從而導致機體免疫損傷[14]。張帥[15]研究發現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Th1 細胞因子(TNF-α)升高,而Th2 細胞因子(IL-4、IL-10)降低,表明糖尿病的發生發展與機體部分Th1/Th2 細胞因子的平衡密切相關。本研究發現1 型糖尿病患兒組IL-4、IL-10 表達水平降低,TNF-α、IL-2 表達水平及TNF-α/IL-4、TNF-α/IL-10、IL-2/IL-4、IL-2/IL-10 值升高,與臧雯等[12]研究相似,可能原因為:1 型糖尿病患兒中部分Th1/Th2 細胞因子間的平衡被打破,導致胰島β 細胞的破壞,從而促進1 型糖尿病的發生[11-13]。

IL-33 是IL-1 家族中新發現的細胞因子,通常存在于細胞質和細胞核中。當細胞被激活或受損時,IL-33 可分泌到細胞外,通過與其特異性致癌抑制因子2(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ST2)結合,調節各種免疫細胞的功能[16]。有證據表明IL-33/ST2 軸在慢性炎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如Pavlovic 等[17]研究發現ST2 的基因缺失增強了T 細胞介導的自身免疫性炎癥疾病發生風險,而外源性IL-33 在1 型糖尿病模型中顯示出強大的預防作用。此外,在糖尿病誘導6天和12 天后嘗試治療性應用IL-33 對疾病臨床和實驗室體征的發展具有顯著的影響。Lu 等[18]研究表明,IL-33 可預防糖尿病前期非肥胖糖尿病小鼠的疾病發展,并強調IL-33/ST2 可作為預防1 型糖尿病的潛在治療靶點。IL-33 也被報道與Th1 和Th2 細胞因子介導的免疫反應有關,Th1 和Th2 細胞因子介導的免疫反應已被作為某些疾病的“警報”[19]。汪矗等[20]研究表明IL-33 所介導的Th1/Th2 免疫調節失衡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病密切相關。本研究發現與對照組相比,1型糖尿病患兒組IL-33 表達水平降低,表明IL-33 可能參與1 型糖尿病的發病,且1 型糖尿病患兒血清IL-33 降低可能與部分Th1/Th2 細胞因子失衡密切相關。另外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IL-33、IL-4、IL-10 均為患兒發生1 型糖尿病的保護因素,而FBG、TNF-α、IL-2 均是患兒發生1 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綜上所述,1 型糖尿病患兒血清IL-33 表達水平降低,部分Th1/Th2 細胞比例失衡,且IL-33 表達水平與部分Th1/Th2 細胞失衡密切相關,表明IL-33 可能參與1 型糖尿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后續本研究也將進一步擴大樣本量,繼續探究二者與1 型糖尿病的關系,并進一步探索其具體病理機制。

猜你喜歡
介素白細胞細胞因子
白細胞
抗GD2抗體聯合細胞因子在高危NB治療中的研究進展
心力衰竭患者白細胞介素6、CRP表達水平與預后的相關性探討
白細胞降到多少應停止放療
吸煙對種植體周圍炎患者齦溝液中白細胞介素-1β表達的影響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細胞因子表達及臨床意義
白細胞介素17在濕疹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細胞因子在慢性腎缺血與腎小管-間質纖維化過程中的作用
雞住白細胞蟲病防治體會
細胞因子在抗病毒免疫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