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呼吸道合胞體病毒一步法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及應用

2024-03-11 03:24梁曉珊寧鵬李小龍鮑顯偉李昊石亞楠王雪妍郭雪蓮許立華
畜牧與獸醫 2024年3期
關鍵詞:重復性探針定量

梁曉珊,寧鵬,李小龍,鮑顯偉,李昊,石亞楠,王雪妍,郭雪蓮,許立華

(寧夏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

牛呼吸道合胞體病(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disease,BRSD)是由牛呼吸道合胞體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BRSV)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是牛呼吸道疾病綜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BRDC)的主要疾病之一[1]。BRSV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可感染牛、羊等多種反芻動物,其中2~6月齡犢牛的發病率高,但單獨感染后死亡率較低[2-3]。牛感染BRSV后,可繼發細菌感染,出現嚴重間質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多種嚴重臨床癥狀,引起泌乳奶牛產奶量下降或廢絕、妊娠母牛流產和犢牛死亡。已有研究發現BRSV影響牛氣管上皮細胞對多殺性巴氏桿菌的黏附作用,使病原侵入下呼吸道后發生更為嚴重的繼發感染[4-5]。BRSD傳染性強,在全球范圍內流行,增加奶牛及肉牛養殖、治療成本,嚴重影響我國畜牧業經濟穩定發展。

BRSV的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靶基因多為N基因及部分F基因,而隨著病毒的傳播變異,這些檢測技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6-8]。近期,郭兵等[8]根據BRSV的F基因建立TB Green Ⅱ 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該方法特異性良好且最低檢測限達39 copies/μL。常益銘等[9]根據N基因建立恒溫隔絕式熒光RT-PCR檢測方法,該方法敏感性高,最低檢測限為3.45 copies/μL。上述的檢測方法可為BRSV的檢測提供新的技術支撐,但在檢測中,反轉錄過程中反復開蓋容易造成污染,影響結果的準確性。

綜上,本研究基于BRSV M基因保守序列,建立檢測BRSV的一步法實時熒光定量PCR,并初步應用于牧場臨床樣品檢測,旨在為寧夏地區BRSD的流行病學調查提供技術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核酸及臨床樣品

BRSV陽性樣品,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病毒(IBRV)、牛支原體、牛冠狀病毒、牛細小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牛病毒性腹瀉病毒(BVDV)、牛源腸球菌等病原的核酸樣品均由本實驗室保存。94份臨床樣品采自寧夏各規?;翀?。

1.2 主要試劑

病毒RNA提取試劑盒(Kit R6874)、瓊脂糖膠回收試劑盒(Kit D2500)購自廣州飛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逆轉錄試劑盒(6210A)、pMD18-T(6011)等購自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2 ×TaqPlus Master Mix(P211)、HiScript II U+One Step qRT-PCR Probe Kit(Q223)購自諾唯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氨芐青霉素、瓊脂糖購自大連美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LB液體培養基、LB固體培養基購自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 × Prestained Loading Dye、Prestained DL2000 DNA Marke 購自禮美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50 × TAE緩沖液購自北京雷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DH5α、質粒小提試劑盒購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M. DL-2000 Marker;1. pMD18-T-BRSV-重組質粒。

1.3 試驗方法

1.3.1 引物及探針設計與合成

基于 GenBank數據庫中BRSV現有病毒基因組序列,使用MAFFT對序列進行比對,選擇BRSV M蛋白基因保守區域,使用NCBI Primer designing Tool 引物設計工具(https://www.ncbi.nlm.nih.gov/tools/primer-blast/)設計BRSV通用型引物及探針(表1)。其中,TaqMan探針使用5′-FAM、BHQ1-3′修飾,擴增后的目的片段大小為141 bp。引物及探針交由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表1 BRSV引物、探針序列信息

1.3.2 標準質粒構建

使用BRSV-F、BRSV-R對BRSV的cDNA進行擴增及膠回收后,與pMD18-T在16 ℃條件下進行過夜連接,并轉化至DH5α,獲得重組質粒pMD18-T-BRSV。經測序驗證正確后使用質粒小提試劑盒進行質粒提取,使用NanoDrop One測質粒濃度后分裝至于-80 ℃ 冰箱保存。

1.3.3 反應條件優化

基于HiScript II U+One Step qRT-PCR Probe Kit的推薦體系,以107copies/μL的pMD18-T-BRSV標準質粒為模板。使用梯度溫度法對反應體系的溫度進行優化,其中,梯度溫度分別為58 ℃、57.4 ℃、56.2 ℃、54 ℃、51.3 ℃、49.2 ℃、47.7 ℃、47 ℃等8種;使用棋盤法對引物及探針濃度進行優化,其中引物的濃度為0.1、0.2、0.3、0.4、0.5、0.6、0.7、0.8和0.9 μmol/L,探針濃度設計為0.05、0.10、0.15、0.20、0.25、0.30、0.35、0.40和0.45 μmol/L,確定該引物探針最佳擴增條件。

1.3.4 標準曲線的建立

以102~109copies/μL 重組質粒為模板,每個稀釋度的標準質粒使用1.3.3中優化后的最佳條件進行3次重復檢測,繪制該檢測方的標準曲線。

1.3.5 敏感性檢測

選取濃度為100~109copies/μL 10個不同的濃度pMD18-T-BRSV重組質粒為模板,對檢測方法的敏感性進行驗證。

1.3.6 特異性檢測

采用1.3.1設計的引物探針及優化后的反應條件對IBRV、牛支原體、牛冠狀病毒、牛細小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BVDV、牛源腸球菌、BRSV等8種病原的核酸進行擴增,以ddH2O為陰性對照,以107copies/μL標準質粒為陽性對照;采用優化后的最優反應條件進行該方法的特異性驗證。

1.3.7 重復性檢測

將pMD18-T-BRSV重組質粒進行10倍倍比稀釋,選取105、106和107copies/μL的pMD18-T-BRSV重組質粒為模板,對該檢測方法的組內重復性及組間重復性進行驗證,使用變異系數評估該檢測方法的重復性。

1.4 臨床樣品檢測

對收集到的94份血清樣品,使用病毒RNA提取試劑盒提取核酸后進行檢測,并使用魏碩佟等[10]建立的BRSV單一PCR檢測方法進行檢測,比較兩種檢測方法的檢測結果,評估建立的BRSV一步法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在實際生產應用中的可行性。

2 結果與分析

2.1 重組質粒標準品的構建

以BRSV 核酸為模板,逆轉錄后使用表1中引物BRSV-F、BRSV-R 進行 PCR擴增,擴增產物經電泳純化回收后與pMD18-T載體連接,構建重組質粒標準品。以pMD18-T-BRSV重組質粒為模板,使用BRSV特異性引物BRSV-F、BRSV-R對質粒pMD18-T-BRSV-F進行擴增,擴增產物大小為141 bp,與預期目的片段大小一致,結果見圖1。

2.2 BRSV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反應條件優化

2.2.1 溫度優化

使用58 ℃、57.4 ℃、56.2 ℃、54 ℃、51.3 ℃、49.2 ℃、47.7 ℃、47 ℃ 8種不同溫度對擴增反應的退火溫度進行優化,試驗結果表明,該反應體系最優擴增條件為:55 ℃ 15 min逆轉錄;95 ℃ 30 s預變性;95 ℃ 10 s、54 ℃ 30 s,共40個循環。

2.2.2 引物及探針濃度優化

采用棋盤法對擴增體系中的引物及探針濃度進行優化,試驗結果表明,該引物及探針的最優反應體系(20 μL):2 × One Step U+Mix 10 μL,One Step U+Enzyme Mix 1 μL,ddH2O 5.8 μL,上下游引物各0.4 μL,探針0.4 μL,模板RNA 2 μL。

2.3 標準曲線的建立

使用優化后的最佳反應條件,以102~109copies/μL 8種濃度的重組質粒為模板進行擴增,每個濃度的模板進行3個重復;擴增后對Ct值求取平均值后結合模板質粒濃度繪制標準曲線;根據擴增結果及模板拷貝數繪制的標準曲線為y=-0.299 8x+11.724,R2=0.997 4,斜率k=-0.299 8,表明該標準曲線線性關系良好(見圖2)。

圖2 pMD18-T-BRSV熒光定量PCR標準曲線

2.4 敏感性試驗

采用優化后的反應體系及擴增條件,以100~109copies/μL 10個不同的濃度pMD18-T-BRSV重組質粒為模板進行擴增。試驗結果表明,該反應體系陰性對照無擴增,檢測下限為10 copies/μL(圖3)。

N. ddH2O;1~10. pMD18-T-BRSV質粒濃度分別為109,108,107,106,105,104,103,102,10和1 copies/μL。

2.5 特異性試驗

使用表1的引物及探針對IBRV、牛支原體、牛冠狀病毒、牛細小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BVDV、牛源腸球菌、BRSV 8種病原的核酸進行擴增。試驗結果表明,除陽性對照及BRSV核酸正常擴增外,陰性對照及其他病原無擴增(圖4),即檢測方法可與其他呼吸道病原進行鑒別,表明該方法特異性較好。

S. pMD18-T-BRSV標準質粒;N. ddH2O;1. BRSV;2. IBRV;3. 牛支原體;4. 牛冠狀病毒;5. 牛細小病毒;6. 金黃色葡萄球菌;7. BVDV;8. 牛源腸球菌。

2.6 重復性試驗

使用最優體系及最佳擴增條件對105、106和107copies/μL的pMD18-T-BRSV重組質粒為模板,對該檢測方法的組內重復性及組間重復性進行驗證。結果如表2所示,該檢測方法的組內及組間的變異系數均小于2%,表明方法的重復性較好。

表2 實時熒光定量PCR組內及組間重復性試驗

2.7 臨床樣品檢測

用本研究建立的BRSV一步法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對取自寧夏不同牧場的94份血清樣本進行檢測,同時使用魏碩佟等[10]建立的BRSV普通PCR檢測方法檢測,結果如表3所示。BRSV一步法實時熒光定量PCR方法檢出陽性樣品5份,檢出率為5.3%;普通PCR方法檢出0份。說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比普通PCR方法能更靈敏地檢測到BRSV。

表3 實時熒光定量PCR組內及組間重復性試驗結果

3 討論

近年來,我國多地區存在BRSV的流行,嚴重困擾養牛業的健康發展。魏碩佟等[10]發現寧夏地區BRSV陽性率為15.05%;姜利霞等[11]發現湖南省BRSV陽性率為0.84%;趙毅等[12]發現東北三省BRSV感染率為32.75%。預防BRSD及其他呼吸道傳染病的主要措施是加強飼養管理和疫苗接種。疫苗接種雖然取得了較好的防控效果,但目前依然存在局限性,影響疫苗的整體免疫效果[13]。因此對該病的主動高效檢測及監測,對BRSD的防控有重要意義。

熒光定量PCR技術已被應用于多種疾病的檢測診斷。研究人員已采用SYBR Green Ⅰ染料法和TaqMan探針基于N基因建立多種針對BRSV的檢測方法,如孫曉波等[14]基于SYBR Green Ⅰ染料法建立N基因熒光定量PCR;韋佳塔等[15]與齊力格爾等[16]建立N基因熒光探針PCR檢測方法。在熒光定量PCR檢測中,探針和引物的選擇對檢測方法建立至關重要,對檢測靈敏度和準確性影響很大[17]。本研究以BRSV M蛋白為靶標基因,設計特異性引物探針,通過對優化反應條件、引物和探針濃度等多種條件進行優化,選取最適引物探針濃度及反應條件,建立一步法實時熒光定量PCR。

本研究建立的BRSV一步法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具有特異性強、敏感性高的特點,檢測下限可以達到 10 copies/μL,且可有效減少反復開蓋導致的交叉污染。此外,該檢測方法重復性好,組內及組間的變異系數均小于2%。對本實驗室2023年第一季度收集的94份血清樣本進行檢測,發現BRSV陽性率為5.3%,提示BRSD在寧夏地區存在一定的流行,該檢測結果對了解寧夏地區BRSD的流行病學信息具有一定意義。

綜上,在今后的疫病監測工作中,應加強對包括BRSD在內的牛呼吸道疾病的檢測與監測,防范BRSD在我國發生大范圍流行。此外,要進一步加強BRSV的致病機制研究,為研發有效疫苗以防范BRSD發生大規模流行提供理論支撐。

猜你喜歡
重復性探針定量
化學分析方法重復性限和再現性限的確定
顯微定量法鑒別林下山參和園參
當歸和歐當歸的定性與定量鑒別
論重復性供述排除規則
翻斗式雨量傳感器重復性試驗統計處理方法
10 種中藥制劑中柴胡的定量測定
多通道Taqman-探針熒光定量PCR鑒定MRSA方法的建立
BOPIM-dma作為BSA Site Ⅰ特異性探針的研究及其應用
慢性HBV感染不同狀態下HBsAg定量的臨床意義
透射電子顯微鏡中的掃描探針裝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