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籌推進 提升公路連續長陡下坡路段交通管理水平

2024-03-11 09:20劉榮,張毅超
道路交通管理 2024年2期
關鍵詞:下坡路交管部門下坡

公路連續長陡下坡路段是一種由平縱組合線形構成的混合路段,與傳統的危險路段安全風險排查和治理相比較,連續長陡下坡路段的安全風險排查和治理更加注重系統性,需要統籌考慮整體落差對速度的積累作用,而不僅僅只看其中某一段縱坡、橋梁、隧道或急彎是否符合相關標準,這不但考驗著公安交管部門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也考驗著統籌解決問題的能力。近年來,各地公安交管部門在公路連續長陡下坡路段安全風險排查和治理過程中形成了一些好做法、好經驗,把一些行之有效、帶有規律性和長期性的經驗固定下來,做到制度化、標準化,確保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為豐富公路連續長陡下坡交通安全管理提供實踐支撐,增強交通安全韌性。

立足職責定位 發揮主力軍作用

充分發揮公安交管部門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立足職責定位,主動靠前一步,用足用好政策法規武器,優化交通組織,加強日常管理。

一是緊密結合公路連續長陡下坡路段具體路況、設計通行能力、交通構成和流量變化特點,在雙向四車道及以上路段,通過采取渠化強制分道、設置貨車專用車道等措施,對不同類型的交通流實施差異化管理,以減少流量交叉,降低橫向速度差所帶來的安全風險。二是緊密結合車輛連續制動對剎車系統穩定性的影響,探索將《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中有關高速公路控距的具體要求應用到連續長陡下坡路段,特別是雙向四車道以下路段的管理實踐當中,通過設置車距確認線、確認標志,打擊未與前車保持安全車距、“強超硬會”等違法行為,規范行車秩序,引導重載貨車使用低速擋列隊下坡,減少因跟車過近帶來的交通安全風險,給剎車失靈、制動失效等緊急情況預留出必要的反應時間。三是緊密結合公路連續長陡下坡路段的設計速度、通過性和群眾出行需求,在最大限度滿足交通流運行速度穩定性的前提下,鼓勵實施區間測速,以有效控制車輛在整條路段上的全程車速,降低連續下坡所產生的速度積累風險。鼓勵采取分車道、分車型限速,同時避免車輛在下坡時出現熄火或者空擋滑行的情況。

加強協同聯動 形成共治合力

充分發揮公安交管部門與交通運輸部門在長期并肩工作中所形成的管理默契,加強工作對接、機制銜接,推動形成抓源治本的管理合力。

一是加強道路、流量、事故等基礎數據共享,做好排查摸底,在掌握基本情況的基礎上,推動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不符合《公路路線設計規范》(JTG D20—2017)長陡下坡設計標準路段開展交通安全評價,不斷完善相關交通工程和安全設施,提高車路協同,并論證增設貨車強制停車區。嚴格落實交通安全設施與道路建設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的“三同時”制度,積極參與新建、改建、擴建道路工程竣(交)工驗收,嚴格交通安全評價,交通安全設施驗收不合格的不得通車運行。二是進一步優化連續長陡下坡路段安全提示、標志信息指引和標線渠化誘導,把交通標志標線作為貫通交通流、路面、安全設施的根本性工作,重點考慮不熟悉道路環境下駕駛人需求科學設置標志標線,避免出現被遮擋、磨損、缺失等情況。加強預告和下坡過程中行車安全提醒,確保交通信號能夠清晰、醒目、準確、完好地傳達給駕駛人,以便駕駛人能夠及時、準確做出連貫的反應和決策。三是提高安全設施防護水平,加強護欄連接過渡,提升路側、中央護欄、緩沖設施的防護能力,完善迎交通流護欄端頭安全處理。加大避險車道的日常維護管理,確保剎車失靈、制動失效車輛有險可避,防范因安全防護設施設置不合理、養護不到位所引發的二次事故。用好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調查制度,對因交通安全設施缺失導致重大事故的,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國發〔2012〕30 號)有關要求,推動有關地方、相關部門限期進行整改,整改到位前暫停該區域新建道路項目的審批。

緊盯管理重點 發揮先行先試優勢

充分發揮條件好、優勢突出地區的先行先試優勢,堅持先易后難、循序漸進,以點帶面,引導其他地區找準定位、協同增效,提高公路連續長陡下坡交通安全風險排查和治理能力。

一是鼓勵路況條件允許的地區,在連續長陡下坡路段起點坡頂處或前方安全區域設置交警檢查站或臨時檢查點,作為入口查驗的關鍵節點,引導駕駛人停車休息、檢查車輛制動系統,查處涉牌涉證、酒駕醉駕毒駕、非法改裝、超員超載等違法行為,開展宣傳勸導、提示警示,對下坡車輛駕駛人進行提前干預。同時,也可將該區域作為應急處置的遠端控流點,加強與相鄰大隊之間的聯勤聯動,一旦發生事故或惡劣天氣等緊急事件,通過限制通行、分流繞行、警車帶道等方式進行分流管控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應急處置期間二次事故發生率。二是鼓勵經濟條件允許的地區,整合現有人防、物防、技防手段,實現高危路段網上、網下巡防“全時段+全覆蓋”,及時發現交通違法,消除安全隱患。綜合運用聲光電等設施、手段,提高駕駛人對危險、突發情況的辨識能力。推動道路管養部門在連續長陡下坡路段增加抗滑能力檢測頻率,對抗滑能力不足的路段視路面材質采取加鋪罩面層、重新刻槽等措施以加大路面摩擦系數,降低車輛側滑、失控風險。三是鼓勵政策條件允許的地區,推動交通運輸部門加強貨車超載、非法改裝源頭治理,合理布局公路超限檢測站,高速公路嚴把超限超載“入口關”,普通公路以固定超限檢測站為主,以流動檢測為輔的方式強化超限超載治理工作,避免嚴重超限超載車輛駛入連續長陡下坡路段。在溫度較高,不易結冰的下坡路段可以通過增設降溫池、加水站,為重載貨車剎車片和輪轂降溫。

猜你喜歡
下坡路交管部門下坡
山區高速公路連續下坡路段安全分析及處治措施研究
編者按
畫與理
金曉電子為全國交通交管部門試用部署“移動式LED交通信息服務與管控終端系統”
高速公路長下坡交通安全預警系統設計
下坡路
INTERBIKE停辦是行業的下坡路還是線上渠道的絕殺?
司機4個月舉報400多起交通違法獲萬元獎金
高速公路長下坡預警系統的設計與應用
一個雪球滾下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