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稅信用評級制度與企業勞動收入份額*

2024-03-11 02:51程名望韓雨萱
關鍵詞:勞動收入份額評級

程名望,谷 陽,韓雨萱

(1.同濟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上海 200092;2.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工商管理學院,廣東 珠海 519087)

一、引言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1]3-10,[2]42-56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背醮畏峙涫鞘杖敕峙涞幕A性環節,對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關鍵性作用。[3]70-82, [4]21-37如何穩步提高勞動收入份額,提升勞動者收入水平,推動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是當前黨和國家關注的重要問題。

勞動收入份額是學術界長期關注的重要議題。早期的研究發現,均衡狀態下的勞動收入份額保持相對穩定,[5]139-165,[6]618-631該現象被稱為“卡爾多事實”。[7]177-222但自20世紀80年代以后,很多國家的勞動收入份額開始持續下降,[8]35-53, [9]1031-1087中國也不例外,且勞動收入份額下降更加迅速。[10]25-35, [11]27-41針對這一現象,不少學者開始質疑“卡爾多事實”,對勞動收入份額及其決定因素進行了充分的討論。相關研究主要從產業結構變動、[12]99-115, 206技術進步、[13]102-146工會、[14]16-28外商投資、[15]135-154最低工資制度[16]64-78等視角進行了研究。與本文密切相關的文獻是稅制與勞動收入份額的關系,學者們主要從稅收征管、[17]105-118,8“營改增”、[18]44-61增值稅轉型[19]2001-2020等視角進行了探討,而關于納稅信用評級制度對勞動收入份額影響的研究非常缺乏。但實際上,2014年7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納稅信用管理辦法(試行)》,對企業上一年度納稅信用進行評級,并自2015年起向全社會公布了企業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的企業名單,而其余納稅信用等級暫未披露。與強制性稅收制度不同的是,納稅信用評級制度是典型的柔性稅收征管方式,旨在通過激勵的手段促進企業誠信納稅。由于僅向全社會披露了企業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的名單,這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了這類企業誠實守信的企業形象,對企業行為產生了重要影響。[20]81-99已有研究表明,納稅信用評級制度會對企業融資約束、[20]81-99創新行為、[21]87-101企業績效、[22]89-104全要素生產率、[23]49-63企業價值[24]105-125等方面產生重要影響。然而,鮮有研究探討納稅信用評級制度是否會影響企業勞動收入份額?;诖?本文采用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探討納稅信用評級制度對企業勞動收入份額的影響及其機理。本文的邊際貢獻和創新有:第一,從納稅信用評級制度視角解釋企業勞動收入份額的變動,為理解我國勞動收入份額的變動提供新的視角。第二,具有較強的政策啟示。厘清了納稅信用評級制度對企業勞動收入份額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為后續完善納稅信用評級制度以提高勞動收入份額,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提供經驗借鑒。

本文余下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制度背景和理論分析;第三部分是研究設計;第四部分是實證分析;第五部分是影響機制檢驗與異質性分析;第六部分是結論和政策建議。

二、制度背景與理論分析

(一)制度背景

為加強稅收信用體系建設,促進納稅人依法納稅,提高稅收遵從,中國實施了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制度。2003年7月,國家稅務總局出臺了《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管理試行辦法》(國稅發〔2003〕92號),明確了納稅信用等級的評定內容、評定標準、激勵、監控、評定主體和程序。2014年7月,國家稅務總局出臺了《納稅信用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40號),由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聯合負責對納稅人的納稅信用信息開展采集、評價、確定、發布和應用。納稅信用等級主要包含A、B、C、D四級,并實行動態調整機制。同時,對于納稅信用等級評價為A級的納稅人采取以下激勵措施:主動向社會公告年度A級納稅人名單;一般納稅人可單次領取3個月的增值稅發票用量,需要調整增值稅發票用量時即時辦理;普通發票按需領用;連續3年被評為A級信用級別的納稅人,由稅務機關提供綠色通道或專門人員幫助辦理涉稅事項;稅務機關與相關部門實施的聯合激勵措施,以及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采取的其他激勵措施。

“信用中國”自2015年起公布了上一年度納稅信用評級為A級的企業名單,而其余納稅信用等級暫未披露,在全社會范圍內塑造了納稅信用評級為A級企業誠實守信的形象,實際提高了這類企業的信用狀況,[25]119-137使得企業更容易獲得外部融資,緩解融資約束,[20]81-99促進企業創新,[21]87-101提高企業績效,[22]89-104從而對企業內部要素收入分配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本文關注納稅信用評級制度對企業勞動收入份額的影響。

(二)理論分析與假說提出

現有研究表明,稅收制度變動會對企業勞動收入份額有重要影響,[17]105-118,8,[18]44-61,[19]2001-2020但現有研究主要從強制性稅收征管制度視角進行探討,鮮有文獻從納稅信用評級制度視角關注柔性稅收征管制度對企業勞動收入份額的影響。納稅信用評級制度是典型的柔性稅收征管方式,[20]81-99旨在通過激勵的手段促進企業誠信納稅。一方面,納稅信用評級制度會緩解融資約束。融資難、融資貴是企業經營過程中面臨的重要難題,較高融資約束不利于企業實現最優生產和發展規模。[20]81-99由于企業流動資金有限,需要通過外部融資方式以滿足雇用勞動力和其他的支出,[26]345-380當企業面臨融資約束時,傾向于通過縮小企業雇傭規模、降低員工收入等方式降低企業勞動力成本,這會負向影響企業勞動收入份額。[27]29-42納稅信用評級制度是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關鍵環節,向外部傳遞了企業誠實守信的品質和良好的企業經營狀況,有利于提高企業獲得外部融資的概率,并以較低成本獲得融資;同時,納稅信用評級制度能夠讓企業享受稅收優惠政策,(1)比如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的適用條件之一就是納稅人的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或B級。降低了企業稅收負擔,增加了企業現金流。隨著企業融資約束的緩解,使得企業不需要通過降低員工薪酬待遇和縮小雇傭規模等方式獲取內部融資,企業擁有充足現金流用于企業生產經營和改善員工薪酬待遇,從而提高了企業勞動收入份額。另一方面,納稅信用評級制度會改變企業雇傭決策。納稅信用評級為A級的企業向外界傳遞其誠信經營的企業形象,從而影響消費者對企業產品和服務的評價和需求情況,使消費者有更大概率選擇該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擴大市場占有率。企業的市場需求增加會反過來促進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增加雇傭數量。同時,已有研究表明,納稅信用評級制度會顯著促進企業加大創新力度。[21]87-10,[28]70-85勞動者是企業創新活動的主體,企業創新活動的開展離不開高人力資本員工,納稅信用評級為A級的企業會增加對高人力資本員工的需求,而高人力資本員工往往要求更高的薪酬待遇,這就使得企業在擴大雇傭規模和優化勞動力結構的同時,提高了企業勞動收入份額。[28]70-85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說:

假說H1:納稅信用評級制度會提高企業勞動收入份額;

假說H2:納稅信用評級制度通過緩解融資約束提高企業勞動收入份額;

假說H3:納稅信用評級制度通過改變企業雇傭決策提高企業勞動收入份額。

三、研究設計

(一)數據來源及說明

本文以2011—2020年A股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企業納稅信用評級數據來源于“信用中國”,勞動力結構數據來源于東方財富網,其他數據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由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2011年開始實施,這一政策會對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本文將樣本起始年份設定為2011年。此外,信用中國自2015年起開始公布企業上一年度納稅信用評級情況,本文在政策發生前后均保留一定年限。數據處理如下:①剔除ST類上市公司;②剔除企業勞動收入份額大于1或小于0的樣本;③剔除關鍵變量缺失或明顯異常樣本;④剔除企業納稅信用由A級降為其他等級樣本(2)考慮到樣本中存在部分企業納稅信用等級由A級降為其他等級,這可能會影響論文回歸結果。為盡可能準確評估納稅信用評級制度對企業勞動收入份額的影響,本文將這部分樣本予以剔除。;⑤對所有連續變量均采取上下1%縮尾處理。

(二)模型設定與變量設置

為考察納稅信用評級制度對勞動收入份額的影響,構建如下模型:

lsit=α+βtaxit+γXit+μi+vt+εit

(1)

式(1)中,lsit表示i企業t年的勞動收入份額,taxit表示 i企業t年的納稅信用評級情況,系數β是本文主要關注的對象,Xit是系列控制變量,μi是企業固定效應,vt是時間固定效應。具體的變量設置及說明如下:

1.被解釋變量

被解釋變量是企業勞動收入份額。借鑒杜鵬程等(2021)的做法,[17]105-118, 8根據要素成本法增加值的概念計算增加值,將增加值定義為“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勞動報酬+固定資產折舊”,并使用財務報表附注中的“應付職工薪酬”本期增加額衡量勞動報酬,即勞動收入份額(ls1)=應付職工薪酬(本期增加額)/[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應付職工薪酬(本期增加額)+固定資產折舊]。同時,出于穩健性檢驗,采用現金流量表中“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衡量勞動報酬,即勞動收入份額(ls2)=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固定資產折舊)。

2.核心解釋變量

核心解釋變量是企業納稅信用評級情況(tax)。使用Python軟件從“信用中國”收集企業納稅信用評級情況,并借鑒孫紅莉和雷根強(2019)的做法,[21]87-101根據上市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將上市公司數據與企業納稅信用評級情況進行匹配;為避免數據遺漏,進一步根據企業名稱進行匹配,得到上市公司納稅信用評級情況。若企業納稅信用評級為A級,則賦值為1;反之,賦值為0。

3.控制變量

借鑒魏下海等(2013)、[14]16-28杜鵬程等(2021)[17]105-118, 8的做法,選擇系列控制變量如下:企業資產規模(lnsize),采用企業總資產的對數值表示;資產負債率(lev),采用負債總額與總資產的比值表示;雇傭規模(lnhuge),采用員工人數的對數值衡量;企業年齡(lnage),采用企業經營年度的對數值衡量;總資產收益率(roa),采用凈利潤與總資產的比值衡量;資本密集度(intensi),采用資產總額與營業收入的比值表示;資本勞動比(kl),采用固定資產凈額與員工人數比值的對數值表示;股權集中度(top1),采用最大股東持股比例表示;投資收益率(return_rati),采用當期投資收益與各類型投資的期末值的比值衡量;出口(chukou),用企業是否存在出口行為來衡量;(3)若企業海外收入、境外收入等大于0,則認為企業存在出口,chukou賦值為1;反之,chukou賦值為0。全要素生產率(lntfp),采用LP法計算得到;企業成長性(growth),采用銷售收入增長率衡量;行業集中度(hhi),采用赫芬達爾指數衡量;經濟發展水平(lngdp),采用省級層面人均gdp的對數值表示。

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如表1所示。經過分析可見,勞動收入份額(ls1)的均值為0.298;勞動收入份額(ls2)的均值為0.290。納稅信用tax的均值為0.508,表明樣本期內50.8%的樣本的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

表1 描述性統計

四、實證分析

(一)基準回歸結果

表2匯報了納稅信用評級制度對企業勞動收入份額影響的回歸結果。第(1)列僅加入企業和年份固定效應,結果顯示tax的估計系數在1%水平上顯著為正;第(2)列在第(1)列的基礎上加入控制變量,tax的估計系數仍然顯著為正。采用勞動收入份額ls2進行穩健性檢驗,回歸結果如第(3)(4)列所示,tax的估計系數仍然顯著為正。(4)后文結果如無特別標注,均以企業勞動收入份額ls1為被解釋變量。以上分析表明,納稅信用評級制度顯著提高了企業勞動收入份額,假說H1得到驗證。

控制變量的回歸結果以第(2)列為例做簡要分析。企業規模(lnsize)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負向影響勞動收入份額,意味著企業規模越大,越會降低企業勞動者議價能力,[17]105-118,8從而降低企業勞動收入份額。雇傭規模(lnhuge)顯著正向影響企業勞動收入份額,表明企業雇傭規模越大,其勞動收入份額越高??傎Y產收益率(roa)顯著負向影響企業勞動收入份額,說明盈利狀況越好的企業,資本往往具有更強的影響能力,能夠從中獲取更多回報,[18]44-61這使得企業勞動收入份額偏低。資本密集度(intensi)顯著正向影響企業勞動收入份額,說明資本密集度越高的企業,其勞動收入份額越高。[15]135-154資本勞動比(kl)顯著負向影響企業勞動收入份額,表明企業內部資本要素使用數量越多,資本控制權越大,更容易在增加值中獲取更大份額。股權集中度(top1)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上負向企業勞動收入份額,企業股權越集中,其資本收入份額越高。投資收益率(return_rati)正向影響企業勞動收入份額,表明企業盈利狀況越好,勞動者的收入狀況會明顯改善。全要素生產率(lntfp)顯著負向影響企業勞動收入份額,表明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不利于企業勞動收入份額的提高。企業成長性(growth)顯著負向影響企業勞動收入份額,說明企業成長性越強,勞動越處于相對弱勢地位,從而降低企業勞動收入份額。行業集中度(hhi)顯著負向影響企業勞動收入份額,表明行業壟斷程度越高,其勞動收入份額越低。資產負債率(lev)、企業年齡(lnage)、企業出口(chukou)、經濟發展水平(lngdp)正向影響企業勞動收入份額,但在統計上不顯著。

(二)內生性討論

1.考慮可能存在的遺漏變量問題

盡管本文盡可能控制了影響企業勞動收入份額變動的因素,但仍然可能存在遺漏省級層面隨時間變動的因素,從而導致估計偏差。為此,我們進一步加入省份和年份的交互固定效應,回歸結果如表3第(1)列所示。剔除行業層面隨時間變化的特征變量所導致的遺漏偏差的影響,控制行業和年份的交互固定效應,回歸結果如第(2)列所示。經過分析可見,tax的估計系數、符號及顯著性均未發生根本性改變。

表3 加入交互固定效應

2.考慮因果關系問題

本文的研究結論可能存在反向因果關系導致的內生性問題,即勞動收入份額越高的企業其經營狀況可能相對更好,對國家稅收政策遵從度更高,這類企業有更大概率被納入納稅信用A級企業名單。為緩解可能存在的反向因果關系導致的內生性問題,將納稅信用評級政策視為準自然實驗,運用多期DID進行檢驗。當企業納稅信用評級為A級,treat賦值為1;反之,treat賦值為0。同時,考慮到政策的延后性,將企業納稅信用被評為A級的年份及后續年份(post)賦值為1;反之,post賦值為0??紤]到政策沖擊前第4年以上的樣本、政策沖擊后第4年以上的樣本均較少,為此,將政策沖擊前4年以上的樣本統一歸到-4期,將政策沖擊后4年以上的樣本統一歸到4期。使用事件研究法,以政策發生前一期作為基期進行平行趨勢檢驗,檢驗結果如圖1所示。經分析可見,政策發生前處理組和控制組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在政策發生后均顯著為正。平行趨勢檢驗滿足,且納稅信用評級制度顯著提高了企業勞動收入份額。

圖1 平行趨勢檢驗

表4第(1)(2)匯報了多期DID的回歸結果。分析可見,treat×post的系數均顯著為正,表明員工持股計劃的實施顯著提高了企業勞動收入份額,再次驗證了基準回歸結果的穩健性。

表4 雙重差分法

(三)穩健性檢驗

1.排除樣本期內重大事件和政策的影響

由于在樣本期內發生的重大事件或者政策可能會對企業勞動收入份額產生重要影響。本文分別剔除了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社保征收體制改革政策、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貿易環境變化、養老保險繳費降低政策等的影響,回歸結果如表5第(1)~(5)列所示。在排除上述重大事件或者政策的影響后,tax的估計系數、方向、顯著性并未發生根本性改變。

表5 排除樣本期內重大事件和政策的影響

2.更換企業勞動收入份額衡量方法

首先,為使企業勞動收入份額服從正態分布,分別對企業勞動收入份額ls1、企業勞動收入份額ls2進行對數化處理,具體方法為:lnls=ln[ls/(1-ls)],并分別作為被解釋變量,結果如表6第(1)(2)列所示。其次,使用扣除折舊后的企業凈勞動收入份額ls3作為被解釋變量,結果如第(3)列所示。最后,使用“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與勞動報酬(本期增加額)之和”來衡量勞動報酬,[29]22-38并以此計算得到企業勞動收入份額ls4,結果如第(4)列所示。分析(1)~(4)列的回歸結果可見,和基準回歸結果一致。

表6 更換勞動收入份額衡量方法

3.其他穩健性檢驗

首先,為剔除行業差異的影響,僅使用制造業樣本進行回歸,結果如表7第(1)列所示。其次,為降低潛在的異方差問題以及序列相關問題對估計結果的影響,分別將標準誤聚類到行業層面和省份層面,回歸結果如表7第(2)(3)列所示。分析第(1)~(3)列的回歸結果可見,和基準回歸結果一致。

表7 其他穩健性檢驗

五、影響機制檢驗與異質性分析

(一)影響機制檢驗

1.緩解企業融資約束

從融資能力、融資成本兩個角度考察納稅信用評級制度對企業融資約束的影響。使用“短期借款與長期借款之和占總資產的比例”來衡量融資能力(loan),回歸結果如表8第(1)列所示。分析可見,tax的系數在5%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表明納稅信用評級制度顯著增強了企業融資能力。進一步使用利息總支出與長短期借款總額的比值來衡量融資成本(fee2),回歸結果如第(2)列所示。分析可見,tax的系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負,意味著納稅信用評級制度顯著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谝陨戏治?納稅信用評級制度能夠促進企業信用貸款和降低融資成本,企業擁有更充足的現金流用于企業生產經營,擴大雇傭規模和改善員工薪酬待遇,從而使得企業勞動收入份額上升。假說H2得到驗證。

表8 機制檢驗

2.調整企業雇傭決策

為檢驗納稅信用評級制度對調整企業雇傭決策的影響,使用員工人數的對數值(lnhuge)作為被解釋變量,探討納稅信用評級制度對企業雇傭規模的影響,回歸結果如表8第(3)列所示。分析可見,tax的系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表明納稅信用評級制度顯著擴大了企業雇傭規模,從而提高企業勞動收入份額。進一步使用研發技術人員數量的對數值(lnhigh)及其在員工總人數中的占比(high_rati)反映勞動力結構,回歸結果如第(4)(5)列所示。tax的估計系數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意味著納稅信用評級制度顯著提高了企業研發技術人員的數量及其占比,優化了企業勞動力結構,有利于提高企業勞動收入份額。假說H3得到驗證。

(二)異質性分析

1.企業所有制異質性

由于信息不對稱、抵押品不足等原因使得非國有企業往往較難獲得外部融資,而納稅信用評級制度為納稅信用評級較高的企業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有效緩解了銀行與非國有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現象,使得非國有企業有更大概率獲得銀行貸款,緩解融資約束。同時,國有企業在調整雇員和工資方面存在體制性障礙,而非國有企業在雇傭決策方面較為靈活,非國有企業能夠在獲得銀行貸款后,根據企業生產經營需要調整企業雇傭決策,進而影響企業勞動收入份額。根據企業股權性質將樣本劃分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兩類,回歸結果如表9第(1)(2)所示。tax的系數在兩組樣本中的回歸結果均為正,但納稅信用評級制度僅顯著正向影響非國有企業勞動收入份額。這表明,納稅信用評級制度對企業勞動收入份額的促進效應對非國有企業更為顯著。

表9 異質性分析

2.信息不對稱異質性

信息不對稱現象越嚴重,企業獲取外部融資越困難,從而導致企業勞動收入份額偏低。當企業信息不對稱越嚴重時,納稅信用評級制度對企業勞動收入份額的提升作用越強。理論上,投資者搜集公司相關信息的渠道越豐富,分析師跟蹤數量越多,越能更好地為投資者傳遞和解讀公司信息,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因此,使用企業分析師跟蹤數量,將樣本分為“信息不對稱較高組”和“信息不對稱較低組”。若樣本大于企業分析師跟蹤數量的年度行業中位數,則認為是“信息不對稱較低組”;反之,視為“信息不對稱較高組”。[30]139-153回歸結果如表9第(3)(4)列所示。分析可見,tax的系數均為正,但納稅信用評級制度僅對信息不對稱較高企業的勞動收入份額產生顯著影響。這表明,納稅信用評級制度對勞動收入份額的促進效應對信息不對稱較高企業更為顯著。

3.員工異質性

進一步評估納稅信用評級制度對企業內部不同主體的勞動收入份額的影響,這對于實現收入分配公平,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借鑒施新政等(2019)的做法,[4]21-37將企業員工分為高管和普通員工兩類,并將企業勞動收入份額按高管勞動收入份額和普通員工勞動收入份額進行回歸,回歸結果如表9第(5)(6)列所示。納稅信用評級制度在10%的水平上顯著正向影響高管勞動收入份額,在5%的水平上顯著正向影響普通員工勞動收入份額。這表明,納稅信用評級制度對企業勞動收入份額的促進作用對普通員工更為顯著。

六、結論及政策建議

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礎。本文以2014年實施納稅信用評級制度為研究背景,探討了納稅信用評級制度對企業勞動收入份額的影響及其機理。研究發現:納稅信用評級制度顯著提高了企業勞動收入份額。機制檢驗表明,納稅信用評級制度通過緩解企業融資約束和調整企業雇傭決策進而影響企業勞動收入份額。具體而言,納稅信用評級制度有利于塑造企業誠信納稅的良好形象,使得企業能夠更大概率以較低成本獲得外部融資,緩解企業融資約束問題;同時,納稅信用評級制度會改變企業雇傭決策,擴大勞動力雇傭規模和優化企業勞動力結構,從而提高企業勞動收入份額。異質性分析發現,納稅信用評級制度對企業勞動收入份額的促進作用對于非國有企業、信息不對稱較高企業以及普通員工更為顯著。

本文的研究結論具有以下政策啟示:①應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全面收集企業納稅相關信息,并對企業納稅信用進行更加精確評級。應逐步向社會公布納稅信用等級為B、M、C、D的企業名單,降低銀行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②以納稅信用評級等制度為依托,加大對企業誠信納稅的獎勵力度,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講誠信的氛圍,促進企業自覺納稅。③政府應發揮引導作用,充分引導信貸資源流向企業,緩解融資約束,降低融資成本,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

猜你喜歡
勞動收入份額評級
分析師最新給予買入評級的公司
市民化與個人勞動收入:外部性視角
資源誤配置對中國勞動收入份額的影響
中國的勞動收入份額在下降嗎
我國勞動收入占比的變化特征及結構性因素分析
分級基金的折算機制研究
競爭性要素收入份額下降機理分析——壟斷租金對競爭性要素收入份額的侵害
菲律賓擬提高本國海員占世界市場份額至50%
創投概念股評級一覽表
《錢經》月度公募基金評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