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劑量甲苯磺酸瑞馬唑侖在老年全身麻醉手術患者麻醉誘導中的應用效果

2024-03-12 03:25管全勝劉志軍譚東霞李永星余良勝
中國藥物經濟學 2024年1期
關鍵詞:瑞馬苯磺酸蘇醒

管全勝 劉志軍 譚東霞 李永星 蔣 松 余良勝*

全身麻醉是老年患者手術常見的麻醉方法,具有應激小、舒適度佳、術中血流動力學穩定性高等特點,有利于手術穩定、順利進行。然而老年患者體質弱、耐受能力差,且大部分存在心腦血管疾病,因而術中出現呼吸抑制、循環不穩定的風險增大,因而對麻醉質量的要求較高[1-2]。麻醉誘導是患者從清醒狀態進入手術操作狀態的過程,高效穩定的麻醉誘導能有效減輕麻醉與手術對呼吸循環功能的影響,提高患者血流動力學穩定性[3]。甲苯磺酸瑞馬唑侖為新型超短效苯二氮?類藥物,具有起效快、維持和恢復時間短、無蓄積、代謝不依賴肝腎功能、無嚴重不良反應等特點,目前臨床應用日漸廣泛,但對于其麻醉誘導的最佳劑量仍有待商榷[4]?;诖?,本研究就不同劑量甲苯磺酸瑞馬唑侖在老年全身麻醉手術患者麻醉誘導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湖北理工學院附屬黃石愛康醫院接受全身麻醉手術的120 例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低劑量組、中劑量組、高劑量組,各40 例。3 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 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臨床手術治療指征;2)生命體征穩定,神志清醒;3)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嚴重器質性疾??;2)既往有神經、精神疾病史;3)入組前未使用過麻醉藥物;4)合并免疫、凝血功能異常。

1.3 麻醉方法

3 組患者均行全身麻醉,術前禁食8 h,入室后進行心電監護和腦電雙頻指數(BIS)監護,靜臥5 min后開放靜脈通路。麻醉誘導前去氮給氧3 min,流量維持5 L/min。麻醉誘導:低劑量組、中劑量組、高劑量組分別靜脈推注0.2 mg/kg、0.3 mg/kg、0.4 mg/kg的甲苯磺酸瑞馬唑侖(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0034,規格:36 mg),30 s 內注射完畢,2 min 后靜脈注射0.4 μg/kg 的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4172,規格:1 ml∶50 μg)和0.2 mg/kg 順式阿曲庫銨(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869,規格:10 mg)。麻醉誘導成功后進行氣管插管,調節呼吸機各項參數,控制通氣頻率為12 次/min,吸呼比1∶2,維持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PetCO2)在34~45 mmHg(1 mmHg=0.133 kPa),BIS 為60 左右。麻醉維持:把控輸注1.5~3.0 μg/ml 的丙泊酚(四川國瑞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0114,規格:10 ml∶0.1 g),0.2~0.4 μg/(kg·min)的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0197,規格:1 mg),直至術畢。

1.4 觀察指標

1)血流動力學:比較兩組麻醉誘導前、氣管插管后心率(heart rate, HR)、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y pressure, MAP)、動脈血氧飽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SaO2)。2)麻醉誘導及蘇醒質量:比較兩組麻醉起效時間、睜眼時間、拔管時間、PACU 停留時間。3)鎮靜深度:采用BIS 值、改良警覺/鎮靜評分量表(modified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sedation,MOAA/S)評分評估兩組鎮靜深度,BIS 值由儀器顯示,MOAA/S 評分為0~5 分,完全清醒,對正常呼名反應正常,5 分;對正常呼名反應遲鈍,4 分;僅對大聲和(或)反復呼名有反應,3 分;僅對輕微晃動身體有反應,2 分;僅對疼痛刺激(擠壓斜方?。┯蟹磻?,1 分;對疼痛刺激(擠壓斜方?。o反應,0 分。4)統計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F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流動力學變化

3 組患者麻醉誘導前及氣管插管后MAP、SaO2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氣管插管后,中、高劑量組HR 顯著低于低劑量組(P<0.05),中劑量組與高劑量組HR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3 組患者血流動力學變化情況比較(±s)

表2 3 組患者血流動力學變化情況比較(±s)

HR(次/min) MAP(mmHg) SaO2(%)組別 例數麻醉誘導前 氣管插管后 麻醉誘導前 氣管插管后 麻醉誘導前 氣管插管后低劑量組 40 73.71±7.76 81.65±8.18 102.42±10.34 90.44±8.64 97.56±1.22 98.65±1.77中劑量組 40 74.31±8.16 77.53±7.33 101.69±10.59 92.63±9.26 97.13±1.37 99.04±2.02高劑量組 40 74.06±7.23 76.02±7.63 102.86±9.43 92.88±9.54 97.33±1.44 98.47±1.86 F 值 0.061 5.697 0.136 0.860 1.022 0.955 P 值 0.941 0.004 0.873 0.426 0.363 0.383

2.2 麻醉誘導及蘇醒質量

中、高劑量組麻醉起效時間顯著短于低劑量組(P<0.05),低、中劑量組睜眼時間、拔管時間、PACU停留時間均顯著短于高劑量組(P<0.05),低劑量組與中劑量組睜眼時間、拔管時間、PACU 停留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3 組患者麻醉誘導及蘇醒質量比較(min,±s)

表3 3 組患者麻醉誘導及蘇醒質量比較(min,±s)

組別 例數麻醉起效時間 睜眼時間 拔管時間 PACU 停留時間低劑量組 40 6.33±1.52 6.46±1.38 10.74±2.91 35.58±8.22中劑量組 40 4.35±1.34 7.11±1.66 12.08±3.38 40.13±12.36高劑量組 40 4.12±1.28 9.43±2.21 15.67±3.59 48.19±13.23 F 值 30.838 37.649 25.578 12.377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3 鎮靜深度

3 組麻醉誘導前BIS 值、MOAA/S 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氣管插管后,中劑量組、高劑量組BIS 值均顯著低于低劑量組(P<0.05),MOAA/S評分均顯著高于低劑量組(P<0.05),中劑量組與高劑量組BIS 值、MOA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3 組患者鎮靜深度比較(±s)

表4 3 組患者鎮靜深度比較(±s)

BIS 值 MOAA/S 評分組別 例數麻醉誘導前氣管插管后 麻醉誘導前氣管插管后低劑量組 40 91.24±4.22 64.17±5.68 1.31±0.11 3.06±0.47中劑量組 40 91.56±3.87 60.16±4.63 1.28±0.13 3.55±0.42高劑量組 40 92.13±4.06 58.57±4.42 1.29±0.12 3.67±0.51 F 值 0.495 13.646 0.645 19.063 P 值 0.611 <0.001 0.526 <0.001

2.4 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3 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3 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3 討論

老年患者因自身疾病較多、身體耐受性弱,在外科手術期間各項指標更易波動,若麻醉深度不夠則易引起鎮靜不徹底、血流動力學波動、身體應激反應等,加大手術意外風險,若麻醉深度過大則易導致心動過緩、低氧血癥、蘇醒時間延長等,影響術后恢復[5-6]。麻醉誘導是麻醉安全性的關鍵步驟之一,其用藥、劑量均可直接影響麻醉效果,因此,做好劑量把控具有重要意義。

甲苯磺酸瑞馬唑侖是新型苯二氮?類藥物,屬于超短效水溶性鎮靜藥物,可通過作用于γ-氨基丁酸(GABA)受體抑制神經元電活動,使神經元興奮性降低,產生鎮靜作用[7]。甲苯磺酸瑞馬唑侖經靜脈注射后可在1 min 左右達濃度峰值,且可快速被非特異性酯酶水解,無須肝臟代謝,在體內滯留時間較短,幾乎無蓄積[8-9]。研究發現,甲苯磺酸瑞馬唑侖誘導麻醉相對平穩,對呼吸、循環系統以及血流動力學抑制作用較小,適用于老年患者麻醉誘導,其誘導劑量在0.075~0.35 mg/kg,鎮靜深度具有劑量依賴性[10-12]。本研究分別采用0.2 mg/kg、0.3 mg/kg、0.4 mg/kg 的甲苯磺酸瑞馬唑侖對老年全身麻醉手術患者進行麻醉誘導,在血流動力學方面,與麻醉誘導前相比,低劑量組在氣管插管后HR 波動更大,而中、高劑量組麻醉誘導前、氣管插管后的HR 比較均無顯著差異,提示0.3、0.4 mg/kg 的劑量麻醉誘導更為平穩。中、高劑量組麻醉起效時間顯著短于低劑量組,說明0.3、0.4 mg/kg 劑量麻醉誘導更快,而高劑量組術后睜眼時間、拔管時間、PACU 停留時間較低劑量組更長,且中劑量組睜眼時間、拔管時間、PACU 停留時間與低劑量組無顯著性差異,提示0.3 mg/kg 的甲苯磺酸瑞馬唑侖劑量誘導麻醉蘇醒質量更高,加大誘導劑量可能影響術后蘇醒。鎮靜深度方面,中、高劑量組氣管插管后BIS 值顯著低于低劑量組,MOAA/S 評分顯著高于低劑量組,提示0.2 mg/kg 的誘導劑量麻醉深度可能不夠,0.3 mg/kg 與0.4 mg/kg 的麻醉劑量雖麻醉深度相當,但高劑量可能影響術后蘇醒,結合術中血流動力學及麻醉、蘇醒情況,0.3 mg/kg 的誘導劑量麻醉質量更高[13-14]。此外,3 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甲苯磺酸瑞馬唑侖誘導麻醉相對安全。

綜上所述,老年全身麻醉手術患者采用0.3 mg/kg甲苯磺酸瑞馬唑侖麻醉誘導,血流動力學指標穩定,麻醉、蘇醒質量高,且鎮靜深度理想。

猜你喜歡
瑞馬苯磺酸蘇醒
瑞馬唑侖藥動學和靶控輸注的研究進展
瑞馬唑侖臨床應用研究進展
瑞馬唑侖誘導PC-12細胞炎癥因子表達和凋亡
植物人也能蘇醒
瑞馬唑侖用于重癥患者鎮靜的研究進展*
綠野仙蹤
會搬家的蘇醒樹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輕中度高血壓的效果分析
頂空氣相色譜法測定甲苯磺酸拉帕替尼原料藥中的7種殘留溶劑
向春困Say No,春季“蘇醒”小技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