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統型種痘樣水皰病樣淋巴增殖性疾病繼發噬血細胞綜合征1例及文獻復習

2024-03-12 07:37楊賽HeidariMohammmadHassan薛汝增羅穎陳嶸祎陳永鋒梁云生
皮膚性病診療學雜志 2024年2期
關鍵詞:血細胞淋巴淋巴細胞

楊賽, Heidari Mohammmad Hassan, 薛汝增, 羅穎, 陳嶸祎, 陳永鋒, 梁云生

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廣東 廣州 510091

種痘樣水皰病樣淋巴增殖性疾病(hydroa vacciniforme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HVLPD)是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相關的T/NK細胞淋巴增殖性疾病,具有種族特異性,好發于亞洲和南美洲。發病人群以兒童和青少年中更常見,成人和老年人少見[1]。HVLPD是一譜系性疾病。經典型HVLPD可表現為曝光部位反復出現的紅斑、丘疹、水皰,之后出現潰瘍結痂,愈合后遺留淺表性瘢痕;系統型HVLPD皮損也可位于非曝光部位并伴有系統癥狀,如發熱、肝脾淋巴結腫大等,嚴重者可出現(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syndrome,HLH)和系統型EBV相關T細胞淋巴瘤(systemic EBV-positive T-cell lymphoma)。本文報道1例病情進展迅速的系統型HVLPD最終因繼發HLH而死亡的病例,以幫助臨床醫生提高對該病的認識,避免延誤治療。

1 對象與方法

收集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1例全身泛發丘疹、丘皰疹、壞死結痂伴發熱患者的臨床資料,取得患者及其母親的知情同意后,記錄其發病過程、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組織病理、免疫組化、TCR基因重排、全外顯子基因測序結果并進行分析。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2 結果

2.1 發病經過及臨床表現

患者男,19歲。因全身泛發丘疹、丘皰疹、壞死結痂伴發熱7個月收入我院?;颊?個月前突發全身紅丘疹、丘皰疹、膿皰,伴面部腫脹及發熱,最高達39 ℃, 2個月前軀干、上肢出現壞死出血性丘疹、結痂,1周前出現結膜充血,不伴畏寒、頭痛、鼻出血等不適,皮疹輕度瘙癢,否認與季節、日光照射、蚊蟲叮咬有關。既往史:患者4年前因右下肢外傷后出現骨壞死、化膿性關節炎、股骨下端骨折并先后行左足前足、左手指骨、右足趾、左小腿、右踇指截斷術。皮膚科檢查:頸部、雙側腋窩、腹股溝淋巴結觸及腫大,表面光滑,質中,活動度可。面部、眶周、上唇腫脹,球結膜及瞼結膜充血(圖1A),全身對稱性泛發粟米至綠豆大小紅丘疹、丘皰疹,少量膿皰(圖1B、1C),散在少量出血壞死性丘疹、結痂(圖1D)。右下肢固定伸直位,活動不能,左小腿上1/3處以下缺如,右足第二、三、四、五足趾缺如,第一足趾部分缺如,左手拇、中、環指遠端及右手小指遠端指節缺如,其余四肢未見畸形,四肢關節無壓痛。

圖1 患者面部紅腫(1A),面部、軀干、四肢對稱性分布大量紅丘疹、丘皰疹,散在少量出血壞死性丘疹(1B、1C)、結痂(1D)

2.2 實驗室檢測結果

血常規:白細胞計數WBC:1.48×109/L↓,紅細胞計數RBC:5.27×1012/L,血小板PLT:96 g/L↓,EB病毒殼抗原IgA抗體:(+),EB病毒早期抗原IgA抗體:(+),EBV-DNA定量:5.32×106copies/mL,甘油三酯(TG)3.90 mmol/L↑,總IgE:3475.0 kU/L↑,肝功:白蛋白(ALB) 32.22 g/L↓,血清鐵蛋白 166.26 ng/mL,免疫球蛋白IgG 25.66 g/L↑,白細胞介素6(IL-6):11.00 pg/mL↑,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25.90 pg/mL↑,干擾素γ(IFN-γ):21.34 pg/mL↑,纖維蛋白原:正常,自然殺傷細胞活性:1.3%↓,可溶性白細胞介素2受體(sCD25):10 303 U/mL↑,CD163:>1 948 257 pg/mL↑。流式細胞術檢測脫顆粒功能:NK細胞△ CD107 α:17.98%,CTL:△ CD107 α:31.9%。qPCR檢測外周血中感染EBV的淋巴細胞亞群:CD3+CD4+細胞:3.9×102(每100萬個細胞,后同),CD3+CD8+細胞:7.6×103,CD3-CD19+細胞:未檢出,CD56+細胞:5.5×105,2次外周血全外顯子基因測序及噬血細胞綜合征基因突變套系10項:均未見致病性基因突變。骨髓涂片:骨髓增生活躍,未見腫瘤細胞,偶見噬血細胞。骨髓免疫分型:粒細胞比例升高,未見發育模式異常及異常表達。

2.3 組織病理檢查

鼻咽部粘膜活檢:慢性黏膜炎癥。面部皮膚組織病理活檢:表皮和毛囊基底層細胞液化變性,色素失禁,淋巴細胞進入表皮和毛囊上皮,真皮全層血管和毛囊周圍大量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大量紅細胞外溢,皮膚附件及小血管周圍見異型淋巴樣細胞呈灶狀浸潤,細胞中等大小,核型不規則,胞漿少量,核分裂像可見(圖2A、2B)。

圖2 面部皮損組織病理 2A:表皮和毛囊基底層細胞液化變性,色素失禁,真皮全層血管和毛囊周圍大量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大量紅細胞外溢(HE,200×);2B:異型淋巴樣細胞呈灶狀浸潤,細胞中等大小,核型不規則,核分裂像可見(HE,400×)

2.4 免疫組化檢查

CD3(+),CD5(+),CD20(個別+),CD30(小片狀+),CD79a(個別+),CD4(+),CD7(+),CD8(+),TIA-1(+),CD56(散在個別淋巴細胞+),Ki-67約50%,原位雜交 EBER(+)(圖3)。TCR基因重排:TCRB基因Vβ+Jβ1/2區間內255 bp處檢測到多克隆背景的單克隆重排。影像診斷:切片呈T淋巴細胞增生性疾病改變,考慮EBV相關T淋巴增殖性疾病。

圖3 皮損免疫組化結果Figure 3 Immunohistochemistry.

2.5 影像學檢查

PET-CT:①左側小腿、右足趾、左手小指指骨截肢術后改變;右側股骨及右足拇趾殘端慢性骨髓炎,右側膝關節破壞、骨性融合。②雙下肢骨質疏松;右側大腿及左側殘余小腿肌肉萎縮;右手第4、5指骨前緣肌肉生理性濃聚。③雙側頸部(Ⅰ-Ⅴ、Ⅷ、Ⅹb 區)、雙側腋窩、雙側肺門、縱隔、腹膜后、雙側腹股溝區多發淋巴結炎性增生。④面部彌漫軟組織水腫合并炎性病變;鼻咽部炎性改變。⑤雙肺上葉及左肺下葉增殖灶,雙肺下葉纖維灶。⑥脾大伴代謝稍增高,考慮為反應性改變。⑦全身其他部位 PET/CT 顯像未見明顯異常。

2.6 診斷、治療及隨訪

診斷:系統型HVLPD繼發HLH?;颊呷朐汉笥枰苑何袈屙f抗病毒、甲潑尼龍20 mg/d抗炎,治療2 d后體溫恢復正常,皮疹好轉。但2周后皮疹及發熱再次反復,復查EBV-DNA定量:6.62×105copies/mL,轉診至綜合醫院血液內科。隨訪8個月后,患者在等待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過程中死亡。

3 討論

HVLPD是一種EBV相關的T/NK細胞淋巴增殖性和腫瘤性疾病,在2022年第五版WHO造血淋巴腫瘤分類[1]中英文名由Hydroa vacciniforme-like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改為Hydroa vacciniforme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EBV相關的T/NK細胞淋巴增殖性和腫瘤性疾病,包括慢性活動性EBV疾病(chronic active EBV disease, CAEBVD)和兒童系統型EBV陽性T細胞淋巴瘤。CAEBVD是譜系性疾病,又可分為局限性(又名惰性)和系統性。前者包括嚴重蚊蟲叮咬過敏和經典型HVLPD,系統性可表現為發熱、肝脾腫大和淋巴結病,伴有皮膚受累時為系統型HVLPD,臨床過程更具有侵襲性[2],不伴皮膚受累時為系統性CAEBVD。這種分類上的改變有利于反映不同疾病間形態學上的重疊,比如系統型HVLDP和系統性CAEBVD常有癥狀上的重疊,此時需要臨床結合組織病理診斷[1]。HVLDP典型的皮膚組織病理可表現為表皮網狀變性,可形成水皰,表皮壞死和潰瘍,表真皮中EBV陽性小至中等大小淋巴細胞浸潤,浸潤通常達皮下組織,常表現為圍血管或圍附屬器浸潤,伴有間隔性或小葉性脂膜炎。感染的T細胞可表現出細胞異型性,可出現單克隆或多克隆TCR基因重排,但單克隆基因重排并不等同于惡性腫瘤[3],EBV-HLH中浸潤細胞免疫表型多數為EBV陽性的CD8+T細胞,少量為CD4+T細胞或CD56+的NK細胞[2,4],但國內研究發現CD4+T細胞病例并不少于CD8+T細胞的病例[5-6]?;颊咄瑫r滿足以下三點則符合慢性活動性EBV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的診斷標準[7-8]:①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IM)類似癥狀反復發作3個月以上:發熱,淋巴結和脾大;且伴有血液系統、消化系統、種痘樣水皰病樣皮疹的并發癥。②EBV感染及引起組織病理損害的證據中,滿足血清EBV抗體滴度異常增高,VCA-IgA和EA-IgA陽性, EBV-DNA高,皮損組織EBERs陽性。③目前無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性疾病以及免疫缺陷性疾病?;颊咂ふ罾奂捌毓饧胺瞧毓獠课?同時伴有持續性高熱、脾大、淋巴結大、血細胞下降及肝酶升高,組織病理上為真皮深層及皮下組織彌漫性淋巴細胞浸潤,真皮附屬器及血管周圍異型淋巴樣細胞呈灶狀浸潤,浸潤細胞的免疫表型多數為CD4+T細胞,少量CD8+T細胞,檢測到單克隆TCR基因重排,EBER陽性,可確診為系統型HVLDP。

有研究表明[9-10],CAEBV患者根據外周血受感染細胞類型不同主要分為T細胞型或者NK細胞型,也有B 細胞型及T 和 NK 細胞聯合感染型。兩種主要類型具有不同的臨床和實驗室特征,EBV感染T細胞時常表現為高熱、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高滴度的EBV相關抗體及HBV-DNA定量,病情進展迅速。而感染NK細胞時,患者常表現為蚊蟲叮咬過敏反應和IgE顯著增高,但EBV-DNA定量不一定高[11],感染EBV的T細胞可能被激活釋放炎癥因子,如干擾素-γ、IL-6或TNF-α,從而導致炎癥和發熱,在EBV-HLH中,這些活化的T細胞可能通過細胞因子釋放誘導多克隆B細胞活化,從而誘導高水平的IgG和EBV相關抗體。本例患者外周血感染EBV的淋巴細胞亞群中顯示為T細胞及NK細胞混合感染型,同臨床上同時具備有T細胞和部分NK細胞感染(總IgE顯著增高,但否認蚊蟲叮咬過敏)的特征相符。關于系統型HVLDP的眼部受累少見[12-13],且眼部癥狀可先于皮膚表現之前發生[13],并可表現為結膜炎、角膜混濁、葡萄膜炎、間質性角膜炎,需要引起皮膚科醫生的警惕。

HLH是一種由免疫系統過度活化介導的多器官炎癥反應綜合征,臨床上以持續發熱、肝脾腫大、血細胞減少、肝功能不全、高鐵蛋白血癥及噬血細胞現象為主要特征。HLH缺乏特異性的診斷方法,根據國際組織細胞協會修訂的HLH-2004診斷標準[14]:①發熱:體溫>38.5 ℃,持續>7 d; ②脾大;③高甘油三酯血癥:甘油三酯>3 mmol/L;④在骨髓、脾臟、肝臟或淋巴結中發現噬血現象;⑤NK細胞活性降低;⑥可溶性白細胞介素-2受體(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又稱sCD25)升高?;颊叻?條標準中的上述6條,診斷為HLH明確。按照是否存在明確的家族遺傳和(或) HLH 相關的基因異常,HLH 可分為原發性HLH和繼發性HLH兩類,原發性HLL由遺傳性淋巴細胞毒功能受損或炎癥活性相關基因缺陷導致,而繼發性HLH常由腫瘤、風濕免疫性疾病、感染尤其是EBV感染等多種誘因所致[15]?;颊?次全外顯子測序、噬血細胞綜合征基因突變套系10項均未見致病性突變基因,細胞毒脫顆粒試驗(△ CD107 α)提示NK細胞和CTL細胞脫顆粒功能正常,可排除原發性HLH診斷為繼發性HLH。

2022年版的中國噬血細胞綜合征診斷與診療指南[16]中指出,發現發熱、血細胞減少、脾大或肝功能異常三聯征的疑似病例后,首先檢測血清學蛋白作為推進診斷HLH的第一步,而鐵蛋白≥500 μg/L是HLH的診斷標準之一,靈敏度是84%[14]。但本例患者多次送檢血清鐵蛋白檢測始終正常,因反復白細胞下降、肝酶升高,送檢sIL-2R增高及NK細胞活性降低才最終確診為HLH。既往研究表明[17],在繼發性HLH的早期及確診時出現NK細胞活性、血清sIL-2R異常的概率為100%,sCD25通常在HLH臨床明顯惡化之前即可出現上升,是診斷繼發性HLH可靠的診斷標準之一,而發熱、脾大、血清鐵蛋白、高甘油三酯血癥、低纖維蛋白原血癥、血細胞減少是很多疾病常見的表現,缺乏特異性,且HLH早期僅部分患者發生噬血現象。因此,開展sIL-2R及NK細胞活性的檢測對于早期診斷繼發性HLH有重要意義。這警示sIL-2R及NK細胞活性應同樣作為推進診斷的常規檢測指標,能減少漏診,不延誤病情。高鐵蛋白血癥通常反映HLH中巨噬細胞的活化,而sIL-2R反映T細胞的活化[18-20],高sIL-2R/鐵蛋白比值強烈提示潛在惡性淋巴瘤的存在[21-22],因此,臨床上應密切隨訪高sIL-2R/鐵蛋白比值的患者,警惕進展為淋巴瘤(如系統性EBV+T細胞淋巴瘤或NK/T細胞淋巴瘤)[23],雖然患者目前臨床、皮膚及鼻粘膜組織病理及免疫組化、骨髓穿刺、全身PET-CT暫不支持淋巴瘤,但仍需密切隨訪。

HLH是一種進展迅速的高致死性疾病,未接受治療的中位生存時間不超過2個月[24],國內學者報道的HLH患者中位生存期為102 d[25]。因此及時啟動恰當的治療方案是改善預后的關鍵。按照中國噬血細胞綜合征診斷與治療指南[16],對于EBV-HLH,根據EBV感染淋巴細胞亞群,EBV主要感染B淋巴細胞亞群預后較好,而主要感染 T 淋巴細胞及 NK 細胞亞群預后較差。對于本例患者,T、NK、多系細胞感染的可選擇HLH-1994方案/DEP/L-DEP/±盧可替尼/IFN-γ抑制劑,一線治療仍是根據 HLH-1994治療方案和 HLH-2004治療方案給予誘導緩解治療,從而抑制過度炎性反應,對于HLH 另一方面的治療是病因治療,EBV-HLH是由 EBV原發感染或既往感染再激活引起,但對于抗病毒治療仍有爭議。本例患者使用更昔洛韋抗病毒治療數周,EBV-DNA定量稍下降,但發熱、肝功能等情況無改善。對于化療效果不佳的難治或復發的病例,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可以提高生存率,甚至可使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長久控制[26-27]。

綜上所述,本文報道了1例系統型HVLPD繼發HLH的病例,該病例臨床上表現為種痘樣水皰病樣皮疹,但臨床過程呈侵襲性,伴有全身癥狀及器官受累,組織病理上淋巴浸潤廣泛而密集,可見細胞異型,真皮內血管破壞明顯,TCR基因重排檢測到單克隆重排,且很快繼發噬血細胞綜合征而死亡。該病死亡率高,治療困難。臨床醫生應提高對該病的認識,實現早期診斷及治療,以便患者可能有較好的預后,患者條件允許時可早期考慮allo-HSCT。

猜你喜歡
血細胞淋巴淋巴細胞
遺傳性T淋巴細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纖維化中的作用
綜合護理淋巴消腫療法在降低乳腺癌術后上肢淋巴水腫發生率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細胞發生的觀察
血細胞分析中危急值的應用評價
沙塘鱧的血細胞分析
全血細胞分析儀配套操作臺使用體會
豚鼠、大鼠和小鼠內淋巴囊組織學的差異
富含脂肪及淋巴組織的冰凍切片制作體會
探討CD4+CD25+Foxp3+調節性T淋巴細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乳腺癌原發灶T淋巴細胞浸潤與預后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