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檢察力量守護國家“江河戰略”

2024-03-13 14:56關宏怡
方圓 2024年1期
關鍵詞:檢察黃河公益

關宏怡

黃河九曲第一灣風光。(來源:攝圖網)

《守護黃河秀美安瀾》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最高人民檢察院合作拍攝的檢察公益訴訟題材系列紀錄片的第三季。五集紀錄片深度展現了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守護國家“江河戰略”的法治細節,2023年11月播出后,獲得了1.1億人次的觀眾觸達,也得到業內專家的好評。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呂忠梅認為,“節目展現了檢察機關全方位守護母親河的公益訴訟檢察自覺與擔當,是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生動實踐的高品質法治宣傳力作”。

本文結合這季節目的制作過程,淺析兩個問題:一是如何確立重大主題;二是重大主題報道怎么做得“高大上”又“接地氣”。

如何確立重大主題

重大主題的選題標準、評判角度是什么?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站在當下來看。這項制度對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對于不斷完善的中國法治進程,對于14億中國人民尤其是6億農民、4億未成年人、3億老年人,對于擁有幾千萬人的北上廣深大都市、廣大農村社會,對于種種最大公約數的人群意味著什么?報道主題想展現的制度設計與推進,是否有益于法治進步,有益于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與改善?二是站在歷史進程中看。這一報道題材背后附著的制度與經驗,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西方政治、法律、思想交融碰撞中位于怎樣的坐標,是否正處于歷史轉身之處,是否真正有值得記錄的進步價值與意義?

正是基于這兩點,首先我們確立了檢察公益訴訟這個題材。為什么?中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是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保護領域的生動實踐和原創性成果,經過近10年的發展,已然成為世界法治文明新樣本、新形態。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直接關乎14億中國人所面臨的最迫切的生存與發展問題。檢察公益訴訟是干什么的?它是解決“公地悲劇”這一世界性難題的公益司法保護中國方案。它的目光瞄準的是一切“私益”之外的“公共利益”。這既是對中國社會不論你是否承認但確實存在的“各家自掃門前雪”觀念的現實抨擊,更是以法律手段剛性介入重大公益司法保護問題,糾正在生態環境領域、食品藥品領域、無障礙環境建設等10多個重要領域,行政機關工作中所存在的不作為、慢作為問題。

近十年來,這一制度從無到有,從探索建立到推動制定檢察公益訴訟法這一“具有標桿意義的法治大事件”。從以前中國法庭上沒有一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到如今每年產生十幾萬個案件。從最高檢領銜辦理的一個個專案,到帶動全國一類類共性問題的根本性解決。我們以為,這就是歷史轉身的瞬間,是法治前行的腳步,因此對于這一題材的選取并記錄是有價值的。

重大主題報道怎么做得“高大上”又“接地氣”

這要從節目屬性、主題立意、故事建構、視聽語言等方面作答。

節目屬性。這是什么節目?節目是什么氣質?這是所有創作人員在面對重大主題報道時面臨的首要問題。檢察公益訴訟的目標追求是:“要使檢察機關對在執法辦案中發現的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及時提出建議并督促其糾正?!边@是一種法律監督活動,監督對象是行政機關的不作為和慢作為問題。從本質上講,檢察公益訴訟題材紀錄片是一個具有法律監督和媒體監督雙重監督屬性,且具有較強新聞性的深度系列報道。節目展現的是在我國強大政治制度優勢之下,檢察機關開展“督促之訴”,協同行政機關推進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問題解決的“雙贏多贏共贏”故事。正如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所說,“紀錄片通過真實具體的案例展現了檢察公益訴訟在督促、協同水利部門破解黃河流域治理難題上的獨特作用,凝聚更大社會共識”。

主題立意。選定題材后,每一季主題如何確定,我們致力于選取當下國家和人民的最大關切,2023年聚焦黃河司法保護正是源自于此。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但在奔流千年后已是“體弱多病”。在此之前,國家針對黃河保護出臺了綱領性文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綱要》,黃河保護法也已正式施行?!毒V要》明確指出,黃河保護存在“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脆弱”“洪水威脅”等五大問題。事實證明,“服務保障黃河國家戰略”就是2023年司法領域舉國關注的重點選題。在《守護黃河秀美安瀾》播出的同時,新華社、《人民日報》頭版接連推出兩篇主題報道《習近平的黃河情懷》《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幸福河》。三大主流媒體齊發聲,掀起了黃河保護宣傳高潮。

故事建構。在主題清楚基礎上,從問題類型、地域特點,以及故事本身的開合度、可視性等方面選取案例建構故事?!叭彼笔屈S河保護面臨的最大問題。第一集,講黃河水資源短缺。選取的故事是黃河中游,山西省沁源縣檢察院推動水利局依法監督當地數一數二的大煤礦企業,糾正持續了近十年的超采地下水資源違法行為的問題。節目展示了煤礦企業對水資源巨大浪費的麻木心態,與黃河缺水現實形成鮮明對比。片中記者對煤礦企業負責人的追問,以及水利局相關負責人的幾度哽咽,展現了檢察官捍衛法治的決心、基層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努力與掙扎,他們致力于推進母親河保護卻又有著種種難言之隱的可親可敬,使得受眾對于問題的復雜性、當事各方的艱難處境有了更深體悟。

《守護黃河秀美安瀾》劇照。(來源:作者供圖)

第二集,講黃河流域“荒漠化防治”。從地域差異化考慮,我們圈定故事發生在北疆內蒙古,案例選取了毛烏素沙地腹地鄂爾多斯烏審旗檢察院辦理的一起傾倒工業廢水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如何選定節目主人公,攝制組頗費心思。這是一個發生在母親河邊,關于綠進沙退、人類繁衍的話題,案例又發生在內蒙古,因此攝制組理想的主人公是一位蒙古族女性。主人公還要能承載、反映并在細節上印證我們國家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至今的幾段重要治沙歷史,而且人物本身要富有表現力、感染力、能說漢語。攝制組從受害的6戶牧民中,最后選定了50歲的斯慶高娃。

第三集,談黃河干流行洪安全。節目展現了黃河源頭青海,幾十個蔬菜大棚對干流行洪安全和生態環境構成威脅,卻因現實利益糾葛難以被拆掉的拉鋸與矛盾。

第四集,談生態環境保護。聚焦四川若爾蓋濕地有人盜挖泥炭,檢察官出手懲治并推動濕地修復的故事。

第五集,講黃河文化保護。黃河文化源遠流長卻遇到現實保護困境,公益訴訟守護中華民族“根”與“魂”。

五個故事,緊扣五大現實問題,圍繞公益訴訟保護黃河的母題漸次展開。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軼認為,“紀錄片成功發掘出檢察機關守護黃河的當代故事,定格新時代檢察公益訴訟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的恢宏場景。用一個個真實案例、一處處生動細節印證了國家‘江河戰略法治化的生動實踐”。

視聽語言。一方面,五期節目,四種影調。一是“黃色”。黃河之“黃”是統領五期節目的視覺總譜。奔流的壺口瀑布,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大航拍、升格鏡頭,展現的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百折不撓的民族性格。第二集《阻擊“荒漠化”》,故事在毛烏素沙地漫漫黃沙的背景下,幾代人樸素的面龐、綠進沙退的生存保衛戰徐徐展開。第五集《守護“根”與“魂”》中大量寧夏平原古河渠、農作物等鏡頭,展現了母親河與人類的關系。一以貫之的黃色色調,將黃河上中下游不同地域風貌進行和諧統一。

二是“綠色”?!熬G色發展”這既是基于人類生存繁衍、地球文明發展的角度考量的視覺追求,也是具體個案中涉及樹木、草地、碧水等視覺元素的合集。

三是“黑”與“灰”。這是與黃、綠相對立的兩種影調?!盎疑?,集中體現在第二集,航拍長鏡頭記錄下了近萬株樟子松幼苗被污水殺滅后整體枯死的場景,大色塊的“灰色”,如同凝固的雕塑,卻“一掰就斷”,令人心痛;“黑色”主要體現在第一集《擰緊“節水閥”》中,煤炭被喻為“黑金”,節目展現了在利益驅使下,為追求“黑金”人們對黃河水資源的過分掠奪。第四集《呵護大美濕地》,大片高寒泥炭濕地中,被盜挖的泥炭大黑坑鏡頭的反復使用使人觸目驚心。圍繞四種主色調組織鏡頭,既在“所指”層面完成敘事,又在“能指”層面調動受眾潛意識,參與對母親河“體弱多病”現實的體悟共情并完成對背后原因的深刻反思。

另一方面,上帝視角。經由航拍的上帝視角,攝制組記錄了一個個視覺奇觀。山西的煤礦坑、四川的泥炭坑、樟子松被殺滅后的凝固瞬間、三江源干流邊怪誕的蔬菜大棚群落,還有女主人公獨自站在草場由近及遠的大航拍……這一個個深坑、黑洞,猶如一件件大地藝術作品。航拍技術的高超,使觀眾處在上帝視角,審視自己作為渺小的人類個體一分子,基于各種利益追求,親手制造的一個個深淵,產生強烈的視覺震撼與內心拷問。(作者系《守護黃河秀美安瀾》系列紀錄片執行總導演)

猜你喜歡
檢察黃河公益
多彩黃河
黃河寧,天下平
公益
公益
檢察版(五)
檢察版(四)
公益
『黃河』
檢察版(十)
檢察版(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