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文君,第一位女博士

2024-03-14 05:37陳華偉
環球人物 2024年5期
關鍵詞:宋氏

陳華偉

崇禎十一年(1638年)對于大明朝廷來說是個相對安生的年份,張獻忠投降,李自成僅以十八騎敗走深山,農民軍遭受重創,“降略盡”。遠離北京的杭州城里,畫家陳洪綬沒怎么擔心改朝換代,而是在為自己姑母的六十大壽發愁:作為后輩送什么禮物才能配得上姑母的博學多聞以及深明大義。忽然,他靈光一現,大叫:“就是她!”于是,揮筆潑墨,一幅著名的畫作誕生了,這就是《宣文君授經圖》。

宣文君何許人也?一句話就能概括,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博士”:繼承家傳絕學,獲皇帝御賜尊號,在80歲高齡開設學館,為120名太學生傳道授業。經歷如此傳奇,也難怪有人將宣文君稱為“女中孔子”了。

顛沛流離,從未放棄

宣文君,宋氏,兩晉十六國時期前秦太常韋逞之母,這是史籍《十六國春秋》和《晉書》中記載的宣文君的出身。光看這些信息,就足見傳統社會里女性必須講究三從四德:在家從父,出嫁從夫,老來從子。古代女子大多有姓無名,想要知道她是誰,就得借助父親、丈夫或者兒子的名字,如宋氏、韋宋氏,或韋逞母。但宣文君又是幸運的,憑借深厚的學問素養和卓越的教育成就,為自己贏得了“宣文君”這個封號,成為一名流芳百世的女教師。

“幸運”的起點,是宣文君沒有兄弟,又有一位開明的父親。宣文君所處的兩晉十六國時期,還有一個常見的稱呼叫“魏晉南北朝”,是古代中國歷史上一個大分裂、大變革、大融合的時期。在長達369年的時間里,南方東晉、宋、齊、梁、陳政權更迭,北方“五胡內遷”,少數民族相繼建立的政權多達21個之多。這些政權統治短暫,施政暴虐,民間起義頻發,社會思想也異?;钴S。

亂世之中,宣文君母親早逝,她由父親撫養長大。她從小便知自己家族世代學習儒學,家學淵源深厚。父親更對她寄予厚望,曾對她說:“吾家世學《周官》,傳業相繼,此又周公所制,經紀典誥,百官品物,備于此矣。吾今無男可傳,汝可受之,勿令絕世?!边@段父女對話既可以看出宋家的學問傳承,已歷數代,“傳男不傳女”,其父不受世俗偏見束縛;又能反映魏晉南北朝社會的風氣相對開放,禮教沒有那么嚴密,女性亦有機會擺脫無才便是德的規訓,甚至能夠在男子才能從業的領域有所成就。

宣文君牢記父親教導,立志繼承家學,日夜刻苦研讀,即使戰火紛飛,也依然堅持每天溫習功課,從不懈怠,最終精通《周官》。

陳洪綬繪制的《宣文君授經圖》(局部) ,現藏于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周官》即《周禮》,與《儀禮》《禮記》并稱為“三禮”。在儒家“十三經”中,它是唯一一部闡述儒家官制的典籍,對中國歷代官制的置建有極大影響。章學誠曾言:“人如孔子,不過學《周禮》一言,足以盡其生平?!睂π木?,守護周官之學,就是在守護民族血脈。即便在嫁人、生子后,這份赤誠也從未改變。

在兒子韋逞出生后不久,宣文君就遭遇了大時代和小家庭的雙重變故。當時,后趙武帝石虎稱霸北方,統治荒淫殘暴,致使民不聊生,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許多典籍文物也毀壞遺失。宣文君一家只能背井離鄉,另謀生路。遷徙路上,丈夫病重,兒子年幼,宣文君只能把他們和行李安置于獨輪手推車上艱難前行。在這樣的困窘之中,宣文君仍將家傳的《周官》等書帶在身邊,唯恐有失,愧對祖宗。即使陷于瑣碎家務、顛沛流離,她仍堅持研究學問,以期傳承家學。

耄耋之年,開班授課

終于,宣文君一家人輾轉到了冀州,丈夫卻由于無錢治病去世了。她只能變賣破爛家產,安葬丈夫,帶著小韋逞依附于膠東富人程安壽。這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常見的“依附民”現象,人身依附要遭受地主階級的殘酷剝削,依附民的生活用茍延殘喘形容不算過分。宣文君白天砍柴,晚上輔導韋逞功課,“紡績無廢”。她的勤奮和擔當甚至感動了地主,程安壽贊她:“學家多士大夫,得無是乎!”

后來,韋逞憑借才華被前秦政府選拔為太常寺卿,負責朝廷的祭祀禮樂,深受前秦皇帝苻堅賞識。宣文君母子的故事后來還被蘇軾寫進《送程建用》中:“織屨隨方進,采薪教韋逞?!?/p>

兒子做官,母親大可以頤養天年了,可宣文君的命運到了80歲才真正迎來高光時刻。苻堅重視儒學教育,大興學校,時常親臨太學,考核學生功課,“問博士經典,多不能對答,深感禮樂闕如,圣學不倡”。正當苻堅苦惱之際,博士盧壺向苻堅建議說,現在學問荒廢已久,人才短缺,周禮這門課一直沒有合適的老師,推薦韋逞母宋氏:“窺見太常韋逞母宋氏世學家女,傳其父業,得周官音義,今年八十,視聽無闕,自非此母無可以傳授后生?!?/p>

一句“自非此母無可以傳授后生”,不僅將一名偉大女性對學問的長年堅持表達出來,更把宣文君的樂觀和執著體現得淋漓盡致。于是,苻堅接受盧壺的建議,決定請宣文君開班授課??紤]到她已經到了耄耋之年,苻堅直接令太學在宣文君家里開設學館,派生員120人前去學習。又考慮到男女授受不親,為宣文君準備一幅絳紅色紗幔。宣文君坐在紗幔背后講學,120名國家棟梁在紗幔前席地而坐,恭敬聽講——這正是陳洪綬在《宣文君授經圖》中畫下的場景。

宣文君以女兒身成為一名教師,光大圣學,堪稱千古一人,她也因此功績被前秦朝廷封為“宣文君”,賞賜奴婢十人。這位沒有名字的女性,自強自愛,一心向學,用一生的苦難和堅持換來官方認可,以教師身份光耀古今,史稱:“周官學復行于世,時稱韋氏宋母焉?!?h3>宣文遺風,榜樣千年

孔子“杏壇”講學,開一代之風氣;宣文君授經講課,為后世女子立下標桿。唐朝散郎侯莫陳邈妻子鄭氏因侄女被冊封為永王妃,作《女孝經》以規誡之,該書被視為與“宋宣文之注《周官》相類,功績昭然”。

宋若莘、宋若昭合著的《女論語》。

宣文君的“粉絲”中,最有名的當屬唐朝宋庭芬的5個女兒,分別名若莘、若昭、若倫、若憲、若荀,皆通經史和詩賦。宋氏五姐妹的偶像不是古今淑女,也不是女中圣人班昭,獨慕宣文君宋氏的風范,以宣文君為榜樣,足見她們的志向和追求。五姐妹一時間賢德之名傳播,求婚者不絕于門庭,宋庭芬說:“我女都立志不嫁,我不能以富貴而屈之?!逼渲兴稳糨?、宋若昭二人合著《女論語》十篇,用以教誨幾位妹妹,其書模仿《論語》,以宣文君為仲尼,宣揚儒家女性道德觀,該書與《女誡》《內訓》《女范捷錄》等稱為“女四書”。貞元四年(788年),昭義節度使李抱真向皇帝推薦,唐德宗將五姐妹召入宮內,問對之下,大加贊賞,不以宮女侍妾對待,稱呼她們為學士、先生。元和末年,宋若莘去世后,唐穆宗命拜宋若昭為尚官,掌管宮中記注、簿籍,后唐憲宗、唐穆宗、唐敬宗皆稱其為先生、女學士,被進封為梁國夫人。宋氏姐妹的成就驗證了榜樣的力量——沒有宣文君自強在前,如何有宋氏姐妹努力在后?

清代時,藍鼎元著《女學》稱頌宣文君事跡,稱“周官學復行于世,宣文君之力也”,后世一系列關于女訓的書籍皆稱頌宣文君事跡風范,如李清《女世說》、戴(音同敖)心《女士錄》、馮樹森《四言閨鑒》、惲珠《蘭閨寶錄》、劉開《廣列女傳》等,呂坤更在《閨范》中夸道:“賜號宣文,不亦宜乎?圣經賢傳,固婦人所不廢也?!?/p>

李晚芳則在《女學言行纂》中褒獎宣文君:“人多為《周經》幸,余獨為宣文君幸也。毋亦天念其承命靡懈,不負其顛沛保全之力,使得表見于世,而賜此榮以報之也哉!”

到了民國,各種新思潮流布,男女平等之說盛行,民國初年徐天嘯撰寫《神州女子新史》,其文中稱頌宣文君“閨門才女,亦圣門功臣”……

可見,在悠悠歷史長河中,宣文君始終被視為女性知識分子的燈塔人物。她的自強不息和堅定意志,她的大器晚成和國學功績,以及她為傳承民族文化作出的貢獻,都值得成為今人的榜樣。

猜你喜歡
宋氏
污名之問
宋氏扁針點穴拔罐驗案舉隅
《明史·諸王世表·沈丘王》勘誤
《她們?風華絕代——宋氏三姐妹特展》
《她們?風華絕代——宋氏三姐妹特展》
《宋氏女科撮要》版本及學術思想探要
宋翔鳳《管子識誤》初探
“宋靄齡”還是“宋藹齡”
《世紀》獨家披露宋氏老宅百年風云廣受媒體關注
對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