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者照護技能缺陷的影響因素及路徑分析

2024-03-15 02:19崔慧英白慧鄧歡歡韓健郝習君
軍事護理 2024年3期
關鍵詞:長護險責任家庭

崔慧英,白慧,鄧歡歡,韓健,郝習君

(華北理工大學 護理與康復學院 ,河北 唐山 063210)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1]顯示,我國失能老人已達4200多萬,預測到2050年,失能老人將達到5224萬。失能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較差,慢性病患病率高,嚴重影響其生存質量,也給家庭、醫療衛生服務和長期照護帶來挑戰[2]。受我國傳統家庭觀念的影響,約86.48%的照護工作由失能老人家庭成員完成[3]。照護者除了要提供老人日常生活照料、協助醫療護理外,還要給予心理慰藉等;且由于失能老人的疾病特點,照護者在實際照護過程中存在照護技能缺失、不足等問題[4-6],導致失能老人的健康狀況進一步受損,誘發跌倒、營養不良、衰弱等其他問題[7]。因此,有必要全面了解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者照護技能缺陷情況并分析影響路徑,為制訂有效易行的應對措施提供實踐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22年9-12月,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唐山市5所三級綜合醫院住院治療的失能老人及主要家庭照護者為研究對象。失能老人納入標準:(1)年齡≥60歲;(2)依據老年人能力評估規范國家標準回顧性評估住院前為失能者;(3)住院前居家被照護時間≥3個月;(4)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無配偶或子女照護者;(2)身體原因無法配合者;(3)嚴重聽力、言語、理解障礙者。

主要家庭照護者納入標準:(1)年齡≥18歲;(2)失能老人的配偶或子女;(3)住院前照護總時間≥1個月(若照護者>1名時,選每天照護時間最長者);(4)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存在嚴重聽力、言語、理解障礙者。

根據Kendall多因素研究樣本量估算法[8],本次調查問卷的分析變量共16個,取變量的10~20倍為所需樣本量,考慮20%無效率,計算樣本量至少192例,本研究共納入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照護者370對。本研究已通過華北理工大學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2022094)。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1.2.1.1 一般情況調查表 自行設計,分為失能老人和照護者兩個部分:前者包括年齡、性別、失能程度(采用《老年人能力評估規范》國家標準[9]評測)、失能時長、婚姻、居住、經濟狀況等;后者包括照護者類型、性別、年齡、照護總時長、接受照護技能培訓次數等。

1.2.1.2 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者照護技能缺陷評測量表 由課題組嚴格遵循量表編制流程,即文獻回顧法→2輪德爾菲專家函詢→小樣本預調查→正式調查→信效度檢驗等過程最終制成。本量表包括日常生活照護(27個條目涉及8個技能項目)、安全照護(19個條目涉及3個技能項目)、簡單疾病照護(36個條目涉及7個技能項目)、康復照護(22個條目涉及7個技能項目)4個方面。該量表是他評量表,由醫護專業背景或經專門培訓者對失能老人的家庭照護者進行照護技能情況測評。

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由評測者根據問題條目進行提問,照護者進行回答或演示,評測者需根據該回答或演示結合參考答案按各點分值進行打分。在對每一項技能進行評測時,都需依據老人照護需求,詢問照護者是否為失能老人提供該項技能操作,如“您協助老人更衣嗎?”,若照護者給予老人本項操作,則為“是”,依次按照該技能項目下設的問題條目進行提問;若照護者不給予老人本項操作,則為“否”,跳過本項進行下一項照護技能評測。

由于失能老人個體照護需求不同,照護者所提供的照護項目也不同,故每個技能項目得分為各技能項目下設的問題條目得分之和,量表總分通過標準化處理,換算為百分制,即標準分=個人得分率×100%,具體為:(個人提供照護技能實際得分/個人提供照護技能設定得分)×100%。分數越低表明照護者照護技能缺陷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83,平均內容效度為0.998,信效度良好。

1.2.2 資料收集方法與質量控制 調查前統一培訓調查員,明確問卷填寫方法、條目內容、質量控制等,征得護理部和科室同意后,由調查員對病房符合標準的研究對象進行面對面調查。為了控制問卷質量,采用調查者逐條詢問、研究對象回答的方式進行。數據當天收集、當天整理,由2名研究生共同完成核對與錄入。本研究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有效問卷370份,有效回收率為92.50%。

2 結果

2.1 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者照護技能缺陷狀況 共納入370對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照護者,在370名家庭照護者中,配偶照護者44名(11.89%)、子女照護者326名(88.11%);男性照護者170名(45.95%)、女性200名(54.05%);照護者的照護技能得分為(50.55±17.15)分,以量表總分的一半為參考依據,照護技能缺陷處于中等水平。

2.2 影響家庭照護者照護技能缺陷的單因素分析 不同年齡、居住地、文化程度、月收入、失能時長、有無長護險的失能老人,其照護者照護技能缺陷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不同類型、性別、文化程度、月收入、照護總時長、有無社會協助、對照護責任的看法、接受照護技能培訓次數的照護者,其照護技能缺陷評分的差異亦有統計學意義 (均P<0.05),見表1。

表1 影響家庭照護者照護技能缺陷的單因素分析(N=370,分,

2.3 影響家庭照護者照護技能缺陷的多因素分析 以照護技能得分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照護者性別、文化程度、照護總時長、有無社會協助、對照護責任的看法、接受照護技能培訓次數以及失能老人有無長護險是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者照護技能缺陷的主要影響因素(均P<0.05),可解釋照護者照護技能缺陷38.5%的變異量,見表2。

表2 影響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者照護技能缺陷的多因素分析(n=370)

2.4 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者照護技能缺陷影響因素的路徑分析 根據社會支持系統理論[10]建立路徑分析模型見圖1,分析結果顯示:卡方自由度比值(χ2/df)=2.299,P<0.001;模型擬合優度指數(goodness-of-fit index,GFI)0.984,修正擬合優度指數(adjusted goodness-of-fit index,AGFI)0.947,規范擬合指數(normed fit index,NFI) 0.952,增值擬合指數(incremental fit indexes,IFI) 0.972,塔克-劉易斯指數(Tucker-Lewis index,TLI) 0.972,比較擬合指數(comparative fit index,CFI) 0.971,均>0.9;近似均方根誤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為0.059,表明模型擬合良好。各自變量對照護技能缺陷的效應分解見表3。路徑分析提示,照護者接受照護技能培訓次數、對照護責任的看法、失能老人有無長護險對照護技能有直接效應,照護者的性別、文化程度、照護總時長、有無社會協助對照護技能既有直接效應又有間接效應。

圖1 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者照護技能缺陷影響因素的路徑分析

表3 照護技能缺陷影響因素的效應分解

3 討論

3.1 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者照護技能缺陷狀況 本調查顯示,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者照護技能得分為(50.55±17.15)分,處于中等水平,與靳修等[11]研究結果相似,低于李明[12]研究的濟南市城區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者勝任力,提示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者照護技能存在一定的缺陷??赡艿脑?(1)本研究采用的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者照護技能缺陷評測量表是他評量表,是從第三者的角度專業評價照護者照護技能的狀況,該評價標準更具規范性和專業性,與以往學者[12]研究報道中的自評量表結果存在一定差異。(2)本研究中大多家庭照護者未接受專業機構或單位統一組織的規范化培訓,其照護技能較為零散、不系統。

3.2 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者照護技能缺陷的影響因素分析 本調查顯示,照護者的性別、文化程度、總照護時長、對照護責任的看法、有無社會協助、接受照護技能培訓次數以及失能老人有無長護險是照護者照護技能的影響因素。(1)性別:女性照護者的照護技能得分高于男性,與閆萍[13]報道結果一致??赡苁桥哉兆o者更善于與其他照護者交流,便于學習專業照護技能,從而為失能老人提供更精細的照護。(2)文化程度:照護者文化程度越高,照護技能得分越高,與焦娜娜等[14]研究一致??赡芤驗槲幕潭雀哒呔哂懈玫膶W習和接受能力,能更好利用數字化網絡平臺學習專業的照護技能,提升照護技能水平。(3)照護時間:照護時間越長,照護者的照護技能得分越高。主要原因是隨著照護者照護時間的延長,照護者會逐漸積累更多的照護經驗,增加與他人尤其是醫護人員交流的機會,并提升照護技能,也可能會有更多的學習和培訓機會。(4)對照護責任的看法:認為應由政府承擔失能老人照護責任的照護者,其照護技能評分低??赡艿脑?基于上述想法,照護者照護的積極性不夠,他們更希望政府幫助承擔相應責任和義務,從而減輕自身照護負擔[15]。這提示醫護人員對醫院就醫、社區延續護理的失能老人照護者應提供更多的照護技能指導、心理支持、照護責任教育等內容,以提升失能老人家庭的彈性功能[16]以及家庭成員對失能老人的照護能力。(5)社會支持及長護險:無社會協助和老人無長護險的照護者技能得分較低,與竇英博[17]報道一致??赡芤驗殚L護險機構配備的專業醫護服務團隊通過協助照護的形式滿足失能老人照護需求的同時,還為家庭照護者提供了學習照護技能的途徑和喘息時間,從而彌補照護技能的不足。這提示醫務工作者、社會工作者甚至高校相關專業學生,應積極借助信息科技手段,以公益活動或社會實踐為契機,開展“互聯網+居家照護幫扶”,給予需要協助的失能老人家庭以服務和支持。(6)接受照護技能培訓:接受照護技能培訓次數越少的照護者,其照護技能得分越低,與郭雪[18]研究結果一致。說明專業的照護技能培訓,改變了照護者零散且不系統的照護技能的狀況,照護者從失能老人照護需求入手學習了更規范的照護技能。因此,建議醫院做好延續性護理,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責任主體,建立以社區為依托的規范化照護技能培訓機制,做到規范評估,定期組織,有針對性的培訓,使醫院、社區和家庭有機結合,共同助力失能老人健康的維護。

3.3 家庭照護者照護技能缺陷的影響路徑分析 照護總時長可以直接或通過接受技能培訓次數、社會協助、長護險、對照護責任的看法等5條路徑作用于照護技能;文化程度可以直接或通過接受技能培訓次數、對照護責任的看法間接影響照護技能;社會協助可以通過直接路徑,或通過接受技能培訓次數、失能老人有無長護險、照護者對照護責任的看法等3條間接路徑影響照護技能;性別可以直接或通過對照護責任的看法間接作用于照護技能。自上述路徑看出,照護者接受技能培訓次數、失能老人有無長護險、照護者對照護責任的看法,為其他因素影響照護者照護技能水平的中介變量,同時三者也是影響照護者照護技能水平的直接路徑。因此對上述路徑中的重要可干預因素做為切入點,制訂如下對策:(1)由于接受照護技能培訓次數對照護技能的影響占主導地位,其總效應值為0.413。因此,在數字化轉型的醫療背景下,建議基層醫療單位組建照護者交流群,以擴大社區衛生服務范圍與功能,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元化技能培訓體系,加大培訓力度,綜合提升家庭照護者照護技能水平。(2)因為長護險對照護技能的直接影響占次要地位,總效應值為-0.131。故建議完善長護險相關制度,并指導醫院做到醫企聯合,為長護險入戶服務人員做定期技能培訓,進而提升失能老人的生活質量。(3)由于對照護責任的看法對照護技能直接影響的效應值為0.110。因而提示醫護人員提供照護技能培訓的同時,要重視聯合村(居)委會等宣傳孝老傳統美德,促進家庭成員對失能老人照護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家庭責任感,維系代際照護關系,提升照護質量。

4 小結

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者照護技能存在中等程度缺陷,分別從照護者性別、參與照護情況、社會支持以及接受照護技能培訓等方面,直接或間接影響照護技能。然而本研究選取醫院失能老人及其照護者居家照護時段的回憶性調查,難免存在偏倚和誤差。故后期將擴大入戶隨訪,全面了解和分析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者照護技能缺陷狀況,為照護者技能提升、維護失能老人健康提供針對性指導。

猜你喜歡
長護險責任家庭
關于長期護理保險的文獻綜述
使命在心 責任在肩
每個人都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孝文化對長護險推廣的影響因素探析
上海市長護險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長護險亟待激發創新活力
家庭“煮”夫
戀練有詞
尋找最美家庭
尋找最美家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