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現狀及對策建議

2024-03-15 01:58合肥市包河區科學技術局
安徽科技 2024年2期
關鍵詞:孵化器科技成果安徽省

文/張 晴(合肥市包河區科學技術局)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換的關鍵時期,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和引爆點,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應用能力直接影響到地方經濟發展的競爭力和可持續性。

一、安徽省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現狀

近年來,安徽省將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作為科技經濟融合的關鍵環節,加快建設科技成果轉化體系,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新興產業集聚壯大,促進未來產業蓬勃發展,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2022 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達15272 家,同比增長34.3%;科技型中小企業超17800 家,同比增長56.6%。深空探測實驗室設立運行,合肥先進光源、空地一體量子精密測量實驗等設施獲批建設,認知智能、壓縮機及系統技術實驗室入選全國重點實驗室。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分別為183 家、138 家、251 家。全省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2.6%,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23.7 件??萍汲晒D化成效顯著,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40%左右。

雖然安徽省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與東部發達?。ㄊ校┫啾炔罹嗳暂^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方面還存在短板和不足。

二、安徽省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方面存在的問題

1.成果轉化能力不強,交易數量較少

安徽省擁有國家實驗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已建在建擬建大科學裝置12 個,居全國前列,持續產出重大原創性成果,但科技成果轉化程度不高。2022年,全省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23.7 件,遠低于上海市的81.2 件、江蘇省的50.4 件;技術合同成交額2912.63 億元,較上海市的4003.51 億元、江蘇省的3888.58 億元還有較大差距,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數量較少。

2.孵化平臺建設不足,特色平臺不多

安徽省省級以上孵化器138 家、眾創空間251家,僅為江蘇省的1/7。全省孵化體系建設不完善,孵化載體專業特色不明顯,中試基地等共性平臺少,缺乏龍頭企業為牽引的完整生態,院校畢業項目缺乏加速器支撐,金融等要素支撐能力弱,未能形成“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特色產業園區”較為完備的科技創新產業鏈。

3.市場培育程度不夠,服務能力較弱

安徽省科技型領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規模較小、數量偏少,目前全省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272家,僅為上海市的69.4%、江蘇省的34.7%、浙江省的42.4%,差距較大。另外,安徽省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數量也相對較少,科技服務市場體系不完備、服務能力有限、專業化水平有待增強。技術轉移人才缺乏,全省持證技術經紀人僅1800余人,一些有潛力的創新成果難以挖掘應用。

4.科創科普結合不強,創新氛圍不濃

安徽省科普資源豐富,但管理分散、整合不夠,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等領域專業性較強,群眾性科普面較窄,創新氛圍不濃。同時,科技創新與科普宣傳差異化互補不夠,如科普示范單位、科普基地的評定多為同一類型的科普文化場館,產業園區及產業鏈龍頭企業的科普場地較少,科技創新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三、促進安徽省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對策建議

1.強化平臺建設,促進成果轉化

組建新型研發平臺,提升市場化運作能力,鼓勵科研機構直接開展技術轉移活動,參考斯坦福OTL(技術許可辦公室)模式,開展技術成果專利運營、成果轉化投資。強化產學研合作,鼓勵引導一批新能源、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重點“鏈主”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發揮“羚羊”工業互聯網等平臺作用,推動研發資源與企業需求精準高效對接。加強對外合作,依托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深度對接上海技術交易所和中國技術交易所,推進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發展。

2.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孵化體系

以“瞪羚企業”“隱形冠軍企業”“獨角獸企業”為引領,豐富金融、中試等要素,打造特色產業園區,聚焦重點企業產業鏈,提升產業基礎配套能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承接。完善孵化體系,打造特色明顯的專業孵化器,引導部分在產業鏈中有輻射帶動作用的龍頭科技企業,培育創業苗圃、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區等創新載體,構建完整的孵化鏈和產業鏈。

3.加強主體培育,提升專業服務

持續加強對高新技術企業、人才、產品的政策資金扶持,在實施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從技術交易、孵化、中試到示范應用場景建設和產業化,進行全鏈條扶持。借鑒北京、上海、江蘇做法,與省內高校院所合作籌建技術轉移學院,專注技術人才培養。建議省級層面出臺鼓勵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發展的相關政策,支持其引進人才和加強自身發展,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

4.加強科普宣傳,強化科創氛圍

拓展高校院所、龍頭企業展覽展示館等科技創新基地的科普功能,定期面向社會開放。鼓勵量子、空天信息等產業代表性企業聯合學校開發科普知識學習相關產品,加強青少年科學普及。將科普宣傳納入“三新”產品應用場景建設,打造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等特色場景,提升人民群眾科技體驗感。優化科普陣地建設,更加側重科研院所、特色科技企業展館等科普陣地建設。

猜你喜歡
孵化器科技成果安徽省
成長相冊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孵化器 倒閉潮來了?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聽課記
孵化器的春天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