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彩葉樹種在城市綠化中的應用

2024-03-16 11:31許可
關鍵詞:彩葉葉色城市綠化

許可

上海市嘉定區園林綠化管理所 上海 201822

現階段,城市綠化已成為城市建設發展的關鍵環節,其既肩負著美化城市區域、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任務,又在城市污染治理、城市安全保障、城市形象打造等方面發揮著突出作用。在城市綠化中應用彩葉樹種資源,能夠為綠化景觀的設計實現提供極大助力,并促成各類樹種生態功能的充分發揮。所以,有必要從城市綠化的視角出發,對彩葉樹種的應用策略展開探究討論。

1 彩葉樹種在城市綠化中應用的分類特點

在廣義概念下,彩葉樹種的種類相當繁多,并能從植物學、景觀學等多個角度進行分類。在城市綠化的應用實踐中,明確相關分類規則,也是開展彩葉樹種選擇配置、景觀設計等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具體來講,主要可通過以下方式,對彩葉樹種進行分類:

第一,基于葉片色彩進行分類。在自然生長過程中,不同樹種會因葉片中色素種類、含量以及分布方式的差異,形成不同的著色表現。例如,黃色類彩葉樹種包括金葉刺槐、金色幽靈黃櫨、中華金葉榆等,紅紫色類彩葉樹種包括紫葉李、紫葉碧桃、紅葉烏桕、紅楓等,藍色類彩葉樹種包括藍粉云杉、藍葉忍冬、翠柏等,白色類彩葉樹種包括白冷杉、銀旋花等[1]。

第二,基于葉色的組合形狀、分布形式進行分類。彩葉樹種的葉色有單色與復色之分,單色即葉片整體呈現一種顏色,復色則為葉片呈現兩種以上的顏色組合。在此基礎上,復色還可進一步分為嵌色、異色、灑金、鑲邊等多種表現形式。其中,嵌色即葉片上嵌有非主色的條紋或斑塊,常見彩色樹種包括菲黃竹、金心大葉黃楊等。異色即葉片表面或葉片正反兩面有明顯的顏色差異,常見彩色樹種包括紅背桂、銀白楊等。灑金即葉片表面有不均勻分布的彩色斑點,常見彩色樹種包括灑金柏、灑金珊瑚、斑葉女貞等。鑲邊即葉片邊緣顏色與主色存在差異,常見彩色樹種包括金邊紅瑞木、金邊黃楊、金邊胡頹子等。

第三,基于觀葉階段進行分類。部分彩葉樹種的葉片顏色具有階段性、周期性呈現特點,因此可按觀葉時節、季節的不同分成多種類別。例如,城市綠化中常用的春彩類彩色樹種包括桂花、垂柳、石楠等,秋彩類彩色樹種包括黃連木、金錢松、柿樹等。

2 彩葉樹種在城市綠化中應用的實施策略

2.1 實現彩葉樹種的合理選配

在城市綠化景觀設計中,做好色彩元素的配置運用尤為關鍵。同時,彩葉樹種的顯色效果、生長質量、審美效益也與環境條件、設計主題等因素密切相關。所以,必須要做好彩葉樹種的選配工作。具體來講,相關策略要點如下:

首先,要保證彩色樹種色彩搭配的合理性。一方面,應對色彩呈現的特性加以把控。例如,白色、藍色等色彩偏向冷調,能帶給人清冷、沉靜的視覺體驗與心理影響。黃色、紅色等色彩則偏向暖調,能帶給人溫暖、熱烈的視覺體驗與心理影響。所以,若綠化區域具有氣溫低、人流少等特點,應以暖色調的彩葉樹種作為首選,以實現視覺升溫、暖化氛圍的景觀功能。反之,若綠化區域常年溫度較高或人員活動密集,則應以冷色調的彩葉樹種作為首選,以實現視覺降溫、平衡場景的景觀功能。

其次,要保證彩色樹種對栽植環境的適應性。在城市綠化實踐中,彩色樹種的生長質量與其景觀效果存在直接關聯。若栽植環境不適宜彩色樹種的自然生長,其成活率與葉片顯色效果都會大打折扣。因此,必須要基于適地性原則進行彩色樹種的選擇與配置。一方面,綠化所選的彩色樹種應以本土樹種為宜,若必須使用外引樹種,則應充分做好試驗論證、培養移栽等前期工作。另一方面,在選配彩葉樹種時,應將土壤類型、氣候條件等作為考量要素,或對土地、環境等實施特殊處理。例如,石楠、檫木等彩葉樹種適宜生長于酸性土。所以,若選擇此類樹種作為城市綠化資源,應將土壤pH值控制在4.0至6.5的范圍內。再如,金葉含笑、紅葉烏桕、紅背桂等彩葉樹種的耐寒性較差。若環境溫度可低至5°以下,則不宜將此類樹種應用到城市綠化實踐中。

最后,要保證彩色樹種與設計主題的匹配性。城市綠化是市政美化建設的組成部分,所以其樹種選配必須以城市環境或園林區域整體的設計主題、設計方案為基礎。一方面,樹種葉色的色調搭配、組合形式應與環境基調、景觀氛圍相契合。例如,基調古樸、氛圍沉靜的設計主題下,應避免選用葉色明艷、顏色混雜的樹種,以免對整體的景觀質感造成破壞。另一方面,彩葉樹種景觀應與建筑、雕塑、小品、草地等其他景觀相輔相成,進而交互形成主題明確、觀感優良的景觀系統。例如,將紅色系彩葉樹種置于綠色灌木景觀或地被景觀之中,能夠達到“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審美效果[2]。

2.2 遵循彩葉樹種的生態習性

在城市綠化中應用彩葉樹種時,要嚴格遵循彩葉樹種的生態習性。首先,要明確了解各類彩葉樹種的生長周期,并著重掌握樹種的最佳觀葉時間。做好這一點后,才可圍繞不同樹種的栽培、配置開展實踐。這樣一來,一方面能實現春彩類、秋彩類、常彩類彩葉植物的科學搭配,達到“四季皆有景,隨時可觀葉”的景觀呈現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保證綠化方案的規劃合理性與執行可靠性。其次,城市綠化工程不僅具有審美意義,還在改善城市小氣候、保障城市環境安全等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所以,還應對不同彩葉樹種的生態功能提起重視。例如,金葉國槐、紫葉碧桃、黃櫨等彩葉樹種具備優質的固碳釋氧能力,將其應用到城市綠化中,能夠達到一定的碳污染治理效果,并能提升空氣環境的含氧量。相比之下,金葉連翹的固碳釋氧能力相對較差,因此不宜用于市政道路、居民區等城市區域的綠化建設。再如,紫葉李、紫葉碧桃等彩葉樹種的滯塵能力較強,金葉女貞、火炬樹、金葉國槐、五角楓等彩葉樹種次之。所以,若在園林綠化建設中存在防沙降塵的景觀功能需求,則應以上述紫色系彩葉樹種作為首選。最后,在自然界中,很多生物間存在相生或相克的對應關系,族系龐大的彩葉樹種自然也不例外。

2.3 合理運用多元化栽植形式

在城市綠化中應用彩葉樹種時,需要根據樹木形態、樹葉顏色、景觀結構、空間條件等多種因素,做好栽植形式的合理化、多元化運用。從目前來看,業內常用的彩葉樹種栽植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孤植。所謂“孤植”,即采用單獨栽植的形式對彩葉樹種進行配置。一般來講,用于孤植的彩葉樹種應滿足兩點要求:第一,樹形優美、樹體高大、樹冠濃密,并具備獨立、持久的觀葉特性;第二,景觀空間開闊,樹木周邊應留有充足的空曠區域,以保證孤植樹的展示效果?,F階段,常用作孤植樹的彩葉樹種包括鵝掌楸、銀杏、元寶楓等。

第二,列植。所謂“列植”,即采用成行或成列的規則形式對彩葉樹種進行配置。在城市綠化中運用這種栽植形式時,彩葉樹種應具備樹體挺拔、樹干高直、樹冠整齊、葉色均勻等特點?,F階段,列植樹以行道樹最為多見,常用樹種包括白樺、楊白蠟、金枝槐、懸鈴木等。

第三,叢植。所謂“叢植”,即把多株樹木組合種植進而形成整體景觀的配置方式。在城市綠化中運用這種栽植形式時,既可對多株同類樹種進行叢植,也可對多類樹種進行叢植。需要注意的是,叢植景觀的規模不宜過大,具體以3株至10株為佳,最多不應超過15株。并且,為了形成良好的景觀層次感或葉色組合感,叢植體系中樹木的高矮、大小應存在一定差異性。此外,結合行業經驗來看,彩葉樹種叢植景觀多由高大喬木與低矮的灌木植物、地被植物搭配而成。例如,可將油松、紫葉李、紫云接骨木、玉蘭等樹種作為喬木層,將紫葉小檗、月季等植物作為灌木層,將鳳尾蘭、小葉女貞等植物作為地被層。這樣一來,便能呈現出層次豐富、色彩相宜的叢植景觀效果,為城市綠化區域注入美感、提亮增色[3]。

第四,群植。所謂“群植”,即對樹木實施成片或成林配置的栽植形式。這種形式具有“以量取勝”的特點,能夠在城市綠化中呈現出相當壯觀的觀葉景觀效果。運用群植形式時,所選彩葉樹種應具備季節性、周期性的葉色變化特點。例如,在使用黃櫨、紅楓、火炬樹等彩葉樹種進行群植配置的背景下,每當秋季來臨時,樹林整體便會由綠色轉變為黃色或紅色,從而帶給觀者以“漫山遍野,層林盡染”的絢麗視覺感受。

第五,異形栽植?;诓嗜~樹種的觀賞特點,還可在城市綠化中采取塊狀、帶狀或不規則形狀的樹木栽植形式。從景觀審美角度來看,這種形式具有高度的設計靈活性,既能夠滿足個性化、定制化的景觀設計需求,也能帶給觀者以獨特、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例如,可將紫葉小檗、金葉女貞等彩葉樹種作為選用對象,在城市綠化區域中布置出紫色或金黃色的植被條帶。這樣一來,既能保證優良的景觀美觀性,也能達到切分景觀空間、引導人員流動的功能目的。再如,可按照特定的圖形結構,將不同色系、不同色度的彩葉樹種栽植于同一景觀空間中的不同部位。如此一來,當所有樹種顯現出自身的獨特葉色時,便會將個性化設計的平面景觀圖案或立體景觀造型呈現在人們眼中,從而有效地凸顯設計構思、美化城市環境。

2.4 把控葉片色彩的影響因素

研究發現,彩葉樹種的葉片色彩、顯色效果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诖?,為了保證城市綠化工程的建設質量,實現彩葉樹種景觀價值的最大化發揮,有必要對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積極探索趨利避害的可行策略。具體來講:

第一,遺傳特性、樹種質量會對葉片色彩產生影響。彩葉樹種在植株生長、葉片顯色等方面存在一定遺傳性特征,若親本植株存在長勢不良、葉色異常等問題,其后代植株的栽植效果往往也難以達到理想水平。同時,若種子、苗木質量不佳,樹木的成活率與觀葉價值也會大幅降低。所以,在城市綠化中應用彩葉樹種時,一方面要做好樹木品種的優選工作,以免植株長成后的葉片外觀、葉片色澤與景觀設計預期存在過大偏差。另一方面,要嚴格保證種子、苗木的選用質量,并按需采取浸種、包衣、室內栽培、運輸保護等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源上保障彩色樹種的生長質量與觀葉價值,進而取得符合預期的景觀效果[4]。

第二,土壤類型、土壤養分會對葉片色彩產生影響。一方面,部分彩葉樹種對土壤類型存在特殊需求,如石楠、檫木適宜種植于酸性土,黃連木、櫸樹適宜種植于鈣質土等。在此背景下,若土壤類型與彩葉樹種的生長需求不符,必然會引發樹葉枯黃、葉色不顯等負面現象。另一方面,土壤內營養物質的類型、含量也會對彩葉樹種的葉片顯色效果產生一定影響。例如,當土壤中磷、鉀的比例出現失調時,樹木葉片很可能會出現非正常的顏色變化。所以,在城市綠化實踐中,既要保證土壤類型與選配彩葉樹種的匹配性,也要做好土壤的優化處理與施肥管理,以確保彩葉樹種的觀葉效果與景觀設計方案相一致。

第三,光照條件會對葉片色彩產生影響。對于彩葉樹種而言,其葉片顏色主要由色素的種類、含量和分布決定,而葉片中色素的形成與變化又會受到日光照射的直接影響。例如,在弱光條件下,紅楓、紅桑等樹木葉片中葉綠素的合成量最大、合成效率最高,進而導致其葉色長期處在青綠狀態。而在強光條件下,紅楓、紅桑等樹木葉片中的葉綠素會被大量破壞,同時胡蘿卜素、花青素等色素的含量持續增高。此時,其葉片便會顯現出鮮艷的紅色,進而形成良好的觀葉效果。所以,在城市綠化實踐中,應通過控制栽植密度、優選栽植方位等方式,盡可能地為彩葉樹種創造適宜的光照條件。在此基礎上,若自然日光難以滿足彩葉樹種的葉片顯色需求,還應采取噴藥、補光等人工干預手段,提高樹木葉片中色素的合成質量。

第四,溫度條件會對葉片色彩產生影響。除了土壤、光照等條件外,溫度也是影響彩葉樹種葉片色彩的主要環境因素。在季節交替、氣候變化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彩葉樹種往往會基于自然規律實現葉片變色。但一旦這種穩定性被破壞,環境溫度出現較大波動,彩葉樹種的葉片顯色效果便會發生異常。例如,當環境溫度達到32℃時,紫葉李的葉片色度便會有所降低。在此基礎上,若溫度進一步升高,紫葉綠將很可能出現“高溫返青”的情況。再如,當環境溫度處在35℃以內時,歐洲衛矛的葉片能夠保持在健康的鮮紅色狀態中。一旦環境溫度超過35℃,其葉色便會由鮮紅轉為深紅,進而偏離預期的景觀效果。所以,在城市綠化中應用彩葉樹種時,必須要做好環境溫度的分析與把控。若環境溫度存在明顯波動,則應及時采取人工保溫或降溫措施,以免樹木葉片的顯色效果受到負面影響。

3 彩葉樹種在嘉定城市綠化中的應用

近年來,上海嘉定的綠化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城市綠化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從已建的各類綠地中可以看到,彩葉樹種在綠地中運用也取得了較好的綠化面貌。

(一)秋霞圃青楓林。嘉定的秋霞圃是江南著名的古典園林,園內的青楓林在上海市也是頗具名氣,林內以青楓為主、同時種植了其他品種如紅楓、細葉雞爪槭等,整個林內樹姿優美,葉形秀麗,且有種種變種,葉色有深有淺,有紅有綠,色澤鮮艷,每到秋季,層林盡染,儼然成為現下的網紅打卡地,讓人目不暇接。

(二)千年古銀杏園。嘉定是上海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蘊深厚,區內文物古跡、古樹名木繁多。區內現有古樹名木170株,以銀杏樹所占比例最大,位于安亭鎮的千年古銀杏更是在整個上海市頗有名氣,許多游客也慕名而來一睹其雄偉的姿態。尤其當葉子變黃時節,遠遠望去金燦燦的景象讓人久久不愿離去。

(三)塔城路行道樹。塔城路是嘉定城內重要的交通要道,其兩旁選用了櫸樹作為行道樹,共種植了約386株櫸樹。秋天來臨時,樹葉變為紅色,枝葉細美,煞似迷人。

(四)城中北路橋堍下林帶。該林帶以成片種植黃金槐為特色,春、夏兩季樹葉為綠色,秋季樹葉又變為黃色,而到了冬天金黃色的枝條又是一道迷人的風景。

4 結論

綜上所述,在城市綠化中,彩葉樹種既是不可或缺的景觀要素,也是綠化成果生態功能、美化功能等的形成來源。在具體實踐中,要明確彩葉樹種的分類特點,并在此基礎上做好色彩配置、栽植處理、環境把控等多項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彩色樹種的成活率與顯色效果處于較高水平,進而充分達到城市綠化景觀的設計預期。

猜你喜歡
彩葉葉色城市綠化
夏 荷
園林花卉在城市綠化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基于Lab模型的4種日本彩葉楓的葉色分析及其色彩應用
不同葉色紫蘇花青素含量與成分研究
泰安氣候條件對‘黃金芽’茶樹新梢呈色及生化成分的影響
彩葉植物在園林綠化設計中的應用
淺析濮陽市城市綠化中樹木和草坪配置
彩葉植物及其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包頭市東河區城市綠化現狀評價
城市綠化樹種選擇,只顧眼前你就輸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