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書神采淺析

2024-03-16 11:13范中
東方收藏 2024年1期
關鍵詞:筆勢形質神采

摘要:王僧虔在《筆意贊》中說:“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于古人?!睆垜循徳凇稌鴶唷分性唬骸吧钭R書者,唯觀神采,不見形質?!卑莱荚凇端囍垭p楫》中提出:“書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質。然性情得于心而難名,形質當于目而有據?!睍ǖ纳癫蓡栴},自古以來都是書法創作及鑒賞的終極問題。從“形神兼備”到“遺貌取神”,神采問題逐步由“技”上升到“道”的層面,“技”為形而下,“道”為形而上。草書的神采問題關乎草書的氣韻、品相、風貌和意境,是草書作品的視覺印象和精神內涵。文章試圖從草書的“形”“質”“勢”“韻”“性”等方面來分析草書神采的建構和本質。

關鍵詞:神采;形質;筆勢;墨韻;性情

一、概述

中國書法的神采問題是由“技”入“道”層面的終極問題,從“形神兼備”到“遺貌取神”,隨著時代發展,從形而下逐步進入了形而上。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態,清人尚勢。在魏晉時期,以鐘繇、張芝、“二王”為代表的書法家崇尚“形神兼備”的韻味,大多表現出一種飄逸脫俗、高古簡靜的風貌;初唐傾向重視法度,對前人書法進行總結,在筆法和字法方面都進行了規范和細化;中唐以后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出現了追求個性的狂草;宋代書法崇尚文人意趣,而不再泥古不化;明代注重復古之態,回歸“二王”;清代追求雄強之勢,崇碑抑帖。

王僧虔在《筆意贊》中說:“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于古人。以斯言之,豈易多得?必使心忘于筆,手忘于書,心手達情,書不忘想,是謂求之不得,考之即彰?!蓖跎侵袊糯谝晃粫ɡ碚摯蠹?,“神采論”就是其書法理論的核心體系。他提出“神采”為本質、“形質”為表象,說明了神與形的辯證關系。

張懷瓘在《書斷》中說:“深識書者,唯觀神采,不見形質?!睆垜循徥鞘⑻茣r期著名的書法理論家,其“神采新論”的提出預示著從古典書風轉向寫意書風的一個流變,也就是從“形神兼備”到“遺貌取神”的流變。

蘇東坡說:“臨帖不在得其形,而在得其神?!?/p>

蔡襄說:“學書之要,唯取神……”

為了達到這種書風之變,沖破束縛,追求個性解放,張懷瓘從草書入手找到了文人寫情寫意的途徑。特別是狂草,其把筆法簡化到了極限,法則最簡,法度卻最嚴,情感的容量最廣。草書蘊含了各種書體的美學元素,如篆書的中鋒用筆和捻管使轉、隸書的古樸和厚重、楷書的結構和骨力、行書的靈動和流美等??梢哉f,草書的筆法、墨法、章法、字法是書法節奏韻律的最高層次。劉熙載說:“觀其人莫如觀其草書?!闭怯捎谒麜胺ā倍嘤凇耙狻?,而草書“意”多于“法”,所以草書更能表現書家的藝術天賦、文化涵養和個人性情。傅山提出:“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卑莱颊f:“書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質。然性情得于心而難名,形質當于目而有據,故擬與察,皆形質中是也?!睆耐跎桨莱缄P于對神采問題的論述中可以看出,草書的“形”“質”“勢”“韻”“性”是建構草書神采的核心元素。

二、形、質、勢、韻、性

(一)“形”聚神

“形”就是字形,為草書結字的基礎和規則,臨帖入古就是要解決草書字法的問題。古人說:“形具則神生?!辈輹址ǖ暮诵脑厥枪P法,由于草書兼有篆、隸、楷、行等書體的美學元素,所以草書的筆法特別豐富、可塑性特別強,看似無法,其實法度森嚴。孫過庭所說的“草乖使轉,不能成字”,意思是草書如果寫得不規范就無法識讀。因此,草書創作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把草字的“形”寫規范。此外,草書的筆法以起筆、行筆、收筆為主。草書的起筆,藏、露、方、圓都有,逆鋒起筆,欲上先下,欲左先右,尖圓并用。起筆要做到筆中有物,線條點畫要扎實,為中途行筆做好鋪墊;草書的行筆最難,曲折變化無常,同時也最見草書精神。孫過庭在《書譜》中說:“草以使轉為形質?!薄笆埂敝干舷伦笥疫\動,“轉”指曲折轉換方式,也就是說草書的筆法變化和線條的線性線質都是在使轉中完成的?!安葙F流而暢”,所以草書的行筆多以圓筆書寫,以實筆表現主筆,以虛筆表現牽連。提按、頓挫、捻管、翻絞、快慢、輕重、粗細、斷連、方圓、大小、長短、正奇、虛實等都是草書常用的技法。書法中常見的橫平豎直,在草書里就變成了“橫不平,豎不直”。草書的行筆,最忌一筆直下,生硬僵化,或使轉交代不清,或銜接處留圭角,或連篇畫圈環繞,或線條輕滑無力等。草書的收筆是一個不能忽視的重要問題,它決定著一幅作品的成敗。收筆的輕重緩急、收縮放縱等,都要順應作品風格的不同而變化,切忌一揮了之,或在一個節奏上書寫。歷代草書大家都十分注意收筆,往往把起筆時的氣韻貫徹到底,首尾相接,有始有終。我們說“形”聚神,主要表現在草書的字法和筆法上,因為法帖的結字和用筆無不聚集著閃光的神采。

(二)“質”提神

“質”就是指草書線條的質量、質感。有質感的線條宛如鮮活的生命,外圓內方,如棉裹鐵,不僅耐看,而且回味無窮。由于草書寫起來連綿起伏、行云流水,筆法上中側鋒并用,書寫速度較快,所以草書線條就很容易飄滑,線條質量不高。因此,高質量的線條就成為支撐草書高度的重要元素。如何提高線條質量?首先在筆法上要借用篆書的中鋒用筆和捻管使轉,這樣的草書線條不僅有篆籀氣,而且高古簡靜、質樸厚重;其次要選擇軟筆創作草書。古人說:“唯筆軟則奇怪生焉?!币驗檐浌P(如羊毫)不僅能寫出瘦硬的線條,而且線條的質感特別突出、墨色特別通透。再者,書寫速度要快慢結合、收放并用。草書創作寫快容易而寫慢難,放筆容易而收筆難,得書卷氣容易而得金石味難,所以草書行筆要疾澀兼用、虛實相生、藏露互見、正側并施。最后,要在執筆上注意方法,如高位懸腕執筆,這樣寫出來的字,線條靈動灑脫。古人說:“五指齊力故能澀,萬毫齊力故能峻?!彼晕覀冋f草書線條的“質”感是提升草書神采最有效的方法。

(三) “勢”助神

“勢”就是指草書的動態、姿勢險絕。草書的“勢”,是通過正奇、大小、方圓、長短、粗細、輕重、疏密、濃淡、枯澀、起伏、連斷、節奏、布白等來表現的。在草書創作中,通過不斷地制造矛盾,然后解決矛盾,最后達到動態的對立統一,使作品充滿活力。古人說:“得形不如得勢?!边@個“勢”表現在字法上,就是草書的結字要有夸張的變形,長與短、正與奇,務追險絕。衛夫人在《筆陣圖》中說:“橫如千里陣云,點如高峰墜石,撇如陸斷犀象,折如百鈞弩發,豎如萬歲枯藤,捺如崩浪奔雷?!睆墓P法上說,快與慢、收與放、粗與細都要以字形取勢,順勢而為。起筆要澀、行筆要急、收筆要穩,所謂“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勝,無力無筋者病”;從墨法上說,濃與淡、枯與潤、輕與重等,在草書作品中最能給觀者以視覺沖擊。墨色變化無常能讓人產生無限遐想,達到“干裂秋風,潤含春雨”的效果;從章法上說,草書的參差不齊、錯落有致、空間布白等,都比其他書體有更大的伸縮性和自由度。一筆一字、一筆數字,甚至一筆一行,字與字、行與行,疏可跑馬,密不透風,讓人倍感音樂之旋律、舞蹈之節奏。孫過庭說:“數畫并施,其形各異;眾點齊列,為體互乖。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違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長遲,譴不恒疾;帶燥方潤,得濃遂枯;泯規矩于方圓,遁鉤繩之曲直;乍顯乍晦,若形若藏;窮變態于毫端,合情調于紙上?!庇纱丝梢?,草書的“勢”能夠極大地幫助草書的神采發揚光大。

(四)“韻”藏神

“韻”就是指草書的韻味韻律,含蓄典雅,有書卷氣、金石味等。孫過庭說:“能速不速,所謂淹留”,就是說作草書筆要收得住、墨要留得住,做到文而不野、靜而不燥。草書的韻味首先表現在結字上,入帖得古意,古意是草書“韻”味的根本,也就是說,草書的取法要高古簡靜;其次,從墨法上看,要惜墨如金、計白當黑。古人說:“重墨輕用佳,重墨重用俗;輕墨輕用纖,輕墨重用惡?!辈輹媚顬樨S富,濃淡枯潤,交相輝映,這也是提升草書神采的重要手段。墨分五色——濃、淡、干、濕、漲:濃墨厚重,神韻尤佳;淡墨清雅,蕭疏秀逸;干墨老辣,以干取骨;濕墨潤澤,以濕取肉;漲墨夸張,潤含春雨。草書墨色變化的關鍵在于用水,以墨為形、以水為氣,氣行則形活。草書的用墨不是孤立的,它與書寫工具息息相關。筆生性、墨生韻、紙為本,可見結字和用墨是表現草書“韻”味的重要手段,在這種含蓄典雅的“韻”味里,就蘊藏著耐人尋味的草書神采。

(五)“性”定神

“性”就是指草書的個性,為個人書風、自家面目。如果說臨帖是千人一面的學古,那么出帖則應是一人一面的書寫“自我”、書寫個性,并最終形成自家面目。如何師古出新,寫出有辨識度的個性?首先要在吃透經典的基礎上揚長避短,張懷瓘說:“人之材能,各有長短。諸子于草,各有性識,精魄超然,神采射人?!币驗槲覀兌加凶约旱膫€性,因此也就有了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要盡量發揮長處,在筆法、章法、墨法、字法上做文章,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其次,在掌握草法的基礎上,要博及百家之長,兼收并取,碑帖并治。再者,要字外求字,因為書法一方面是藝術,另一方面卻是文化。因此,我們要在文學、史學、美學、哲學等諸多方面加強學習,全面提高自身修養。最后,要多看經典,從中找到適合形成個人書風的路徑。我們不妨從草書的發展歷程來梳理不同時期的代表人物,看看他們是如何形成自己獨特藝術風格的:張芝善章草,他以章草的筆意創立今草和一筆書;王羲之變“古質”為“今妍”,用“內擫”的筆法寫出不激不厲、風規自遠的中和之美;王獻之變法,以“外拓”的筆法寫出奔放飛揚的連綿草書;張旭以楷書的筆意作大草,左馳右騖,滿紙云煙;懷素以篆書的筆意寫草書,使轉縱橫,行云流水;王鐸反簡入繁,連篇環繞,自成一格;黃庭堅以行書筆意寫草書,大開大合,跌宕起伏;于右任以魏碑的筆意寫草書,厚重古拙,回味無窮;林散之用隸書筆意和長鋒羊毫寫草書,線條質感瘦硬,墨色清新脫俗。這些古今大家鮮明的個性把草書的神采表現得淋漓盡致、光彩奪目。學書在“法”,其妙在“性”,獨特的藝術個性不僅是書家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更是確定草書神采的關鍵印記。

三、結語

書法的神采問題是由“技”上升到“道”層面的問題,是形而上的問題?!靶巍薄百|”“勢”“韻”“性”是構成草書神采的核心元素,這些元素在草書創作中要自然交融,不可刻意為之。如果過于強調“形”似,就會泥古不化;如果過于強調“質”感,就會失于靈動;如果過于強調取“勢”,就會落入野俗;如果過于強調“韻”味,就會失于自然;如果過于強調“性”情,就會失于典雅。

神采者,神韻也。草書的神采問題關乎草書的氣韻、風貌、意境,是草書的最高境界,是草書“天人合一”的精神內涵和技道交融的內在靈魂。

參考文獻:

[1]丁文雋.書法精論[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

[2]周勛君.清代書法批評中對形質的描述及其相關問題的研究[M].??冢耗戏匠霭嫔?,2009.

[3]茹桂.書法十講[M].西安: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23.

[4]周耀印.草書解剖[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0.

[5]李永忠.草書流變研究[M].??冢耗戏匠霭嫔?,2023.

[6]王繼安.草書教程[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4.

[7]孫曉云.書法有法[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0.

[8]張冰.王獻之歷史影響之流變研究[M].??冢耗戏匠霭嫔?,2011.

作者簡介:

范中(1962—),男,漢族,湖北十堰人。字溪竹。華中師范大學英語學士、上海交通大學金融碩士、中國藥科大學法學研究生?,F為海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谑袝覅f會名譽主席。

猜你喜歡
筆勢形質神采
驚艷世界的“青花”神采
雨季的云
楷書的筆勢
數學教學必須“形質”兼備
南朝·王僧虔《筆意贊》
功性與神采——書法教學中的雙刃劍
描出神采 寫出個性——淺談“個性”記敘文
論書勢之內在構成與意義
劉暢暢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