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憑幾看西王母仙境人間化

2024-03-16 11:39張奕
東方收藏 2024年1期

摘要:在以西王母為題材的漢畫像石中,有許多具有神異性質的物象圍繞著西王母,但也常常發現她憑幾而坐。為什么會在西王母的神話世界中出現一件具有人間性質的家具?文章試圖通過分析憑幾的使用、西王母的形象和地位等來探討漢畫像石上的西王母仙境人間化背后的原因。

關鍵詞:憑幾;西王母仙境;仙境人間化

一、憑幾

《說文解字·幾部》載:“幾,踞幾也,象形?!睅子卸喾N類型,既有放置物品的庋物幾,也有供人憑坐的幾,后一類通常稱作憑幾。憑幾作為中國古代供人們倚靠使用的一種家具,其設計自然要符合人體工學,因此通常以形體較窄且高度與坐身相對側靠或前伏為宜。目前考古發現的實物多為漆木幾,一般由幾面、足和底座三個部分榫接而成(圖1)。

憑幾的使用由來已久,其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成為重要場合中的必備之物。根據《周禮》的記載,在“大朝覲”“大饗禮”“大射禮”以及分封諸侯時的禮儀場合中,家具的擺放是非常有講究的,黼依、席和幾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都有各自的布設順序。

此外,漢人重孝,有崇老習俗,儒學思想也強調孝悌觀念和等級思想,這對漢代憑幾的使用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以至于親族宴飲聚會,為表示對年長者和身份貴重者的尊重,都會授其以憑幾?!妒酚洝せ茨虾馍搅袀鳌分性唬骸吧腺n淮南王幾杖?!薄抖Y記·曲禮上》記載:“謀于長者,必操幾杖以從之?!薄镀魑飬舱劇分懈钦f幾“非尊者不設”。賈公彥也說:“左右玉幾唯王所憑,雕幾以下非王所憑?!笨梢娫跐h代,作為“辯其位,與其位”的憑幾,一般是身份尊貴的人或是年長者才能夠使用,并非任意人家都可以使用,且帝王將相所使用的憑幾在材質上也有區別,以顯示使用者的地位和身份。

以上說明憑幾自古便是權力與地位的象征,至于漢代,憑幾的陳設仍要分長幼尊卑,非尊者不能用。

二、西王母仙境

有關西王母的神話傳說最早可追溯到戰國時期成書的《莊子》,此時以長壽為主要特征的西王母信仰已經形成。

進入漢代,經過數十年的休養生息,國力逐步強盛,經濟和社會生產力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此外,統治者推行以“孝”和“三綱五?!睘橹饕枷氲娜寮椅幕?,使得厚葬之風開始盛行。漢代人為使逝者能夠繼續享受生前的物質生活,也為自己能夠得到先人的庇佑,于是給予其華麗的墓葬裝飾,畫像石這類喪葬藝術便是在這個時期得到了有利的發展機會。

在時人眼中,西王母已發展成為掌握不死之藥的神靈,這恰好與漢代人渴望長生的觀念不謀而合,于是便出現了喪葬藝術中大量以西王母為題材的場景。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畫像石全集》中以西王母為題材的畫像石就有88塊,遠遠超過其他同類型題材的畫像石。

在這些西王母畫像石中,羽人、九尾狐、蟾蜍、玉兔等具有神異性質的物象圍繞在西王母身邊,共同構成了西王母仙境。

羽人即身長羽翼的仙人,其所擁有的羽翼使其能夠自由地飛翔于天地之間,象征著長生不死。羽人是漢畫像石上仙人的代表之一,其作為一種類型多變且行為多樣的飛仙,既異于常人形態,又遠離人世間。同時,在畫像石上刻繪的羽人形象,反映的是時人渴求靈魂不滅以致升仙的愿望。

九尾狐的造型近似于常見的狐貍形象,體形修長,多九尾。東晉郭璞認為吃了九尾狐的肉就能遠避妖邪、百毒不侵,具有辟邪的作用。此外,尾代表生殖力,九尾意味著子孫昌茂,所以古人將九尾狐視為象征子孫繁衍生息的瑞獸。

兔和蟾蜍雖保留著大部分原生形象,但后肢直立,前肢則常常呈現搗藥狀,兔和蟾蜍自古便與長生不死聯系在一起。原始先民認為蟾蜍鼓起的腹部如同婦女懷孕時鼓起的腹部一樣,具有繁殖能力,并認為蟾蜍的習性與月亮的陰晴圓缺有異曲同工之處,而兔子的繁殖能力也很強,孕育周期則與月亮的盈虧圓缺周期相對應,二者皆為神性動物。所以才有了宋代詩人陸游《董逃行》描述的場景:玉兔搗藥,由蟾蜍搓成藥丸,服此藥便可成神仙。

這些擁有神性的物象圍繞在西王母身邊,并在西王母仙境中承擔著一定的職能,共同營造出了一個漢代人想象中的美好而神秘的西王母所居之所,并從側面反映了西王母的神格屬性,說是西王母仙境也不為過。

三、西王母仙境中的憑幾

然而,在漢畫像石所表現的西王母仙境中,除了上述各種具有神異色彩的隨侍動物,還存在著具有人間性特征的家具——憑幾。

山東嘉祥縣滿硐鄉宋山出土的東漢中晚期畫像石,整個畫面呈上下分布,上層第一格畫像即為西王母仙境。西王母戴勝,憑幾端坐于魚麟紋曲形高臺之上,左側有一呈持杯跪坐狀的雞首羽人,右側有一手持異形華蓋的裸體羽人,還有六個手持仙草的羽人,曲形高臺下有一呈捧盒狀的蟾蜍和一呈搗藥狀的玉兔(圖2)。

山東嘉祥縣洪山村東漢時期畫像石,整個畫面可分為上中下三層,上層為西王母仙境。西王母戴勝,憑幾端坐于畫面偏左處,兩側跪坐捧仙草的侍者,右側為西王母部眾,左起依次為持棍狀物于頭頂交叉的舞狀蟾蜍、長羽翼且呈跪求狀的雞首人身者、搗藥兔、帶棍狀物的三足烏和九尾狐。

山東孝堂山石祠西山墻東漢時期畫像,整個畫面按構圖可分為三個部分,但都為西王母仙境。西王母憑幾端坐于畫面下層中間,兩側侍者對稱分布。第二層似為貫匈國之人,頂部為持規的女媧形象和吹風的風伯形象,三足烏、白虎和搗藥兔等神獸形象零星地分布其中。

此外,還有山東鄒城市高莊鄉金斗山祠堂畫像石、山東微山縣溝南石槨第4石、江蘇徐州沛縣棲山石槨東壁畫像石、山東棗莊市山亭區馮卯鄉畫像石等。在這些畫像石中,西王母均憑幾而坐于仙境之中,但憑幾作為一件具有人間世俗性質的家具,與仙境所代表的神圣氛圍是有矛盾的。但這種現象不是個例,且分布于山東和江蘇兩地,可見并非工匠失誤所致。

四、西王母仙境人間化的背后

憑幾作為人間世俗生活中的家具,為何會出現在西王母仙境之中呢?筆者認為原因如下:

一是西王母形象的擬人化,從一個外貌肖獸的兇神逐漸蛻變為一個人形女神。

根據《山海經·西山經》記載,西王母的形象為豹尾、虎齒、蓬發。而根據學者袁珂的考證,《西山經》成書于戰國時期,說明在當時西王母仍是一個典型的自然神形象,在外貌上與兇殘可憎的野獸更為相似。

到了漢代之后,西王母形象有了較大轉變,逐漸具有人的外貌。

西漢《大人賦》將西王母描述為一個白發蒼蒼的長壽者,這雖然是司馬相如對西王母外貌的一種想象,但也代表了時人心中的西王母形象。河南偃師辛村壁畫上的西王母圖像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其西王母為白發像,頭上僅用一些墨線勾出頭發的輪廓,然后以白色來填空,但同墓壁畫中的男女形象皆填以黑發,這不禁使我們立即聯想到前述的白發老者形象?!稘h武帝內傳》則將西王母描述為一個“三十許”且容顏絕世的大美女,較之《大人賦》中的白發老者已然年輕了許多。

可見在漢代,西王母的形象逐漸“擬人化”,并從白發老者蛻變為“三十許”的美女,外貌造型上已經趨近于普通人。此時的西王母形象更加符合時人的審美,較之《山海經》中的兇獸形象已相去甚遠。

但擬人化并不意味著西王母神性的降低,民眾越是信奉一個神靈,就越會將其美化。例如,傳播狩獵放牧等方法的宓妃被曹植描述為“第一美人”,而會給人間帶來災禍的女魃等的形象就被丑化。所以,從一個神靈被美化的程度就可以推測出其被民眾信仰的程度。

西王母神話作為華夏神話體系中典型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和心理孕育下的產物,所以民眾總是從自己的主觀感受和所處的客觀世界出發去構思神靈及其所處的仙境。此時,西王母已經在某一程度上有了人的特征,比如白發。民眾也自然而然地認為西王母和人一樣也會累,所以將憑幾刻畫在西王母仙境中,供西王母憑靠。

二是西王母的地位具有崇高性,以憑幾來供其依憑是相匹配的。

《荀子·大略》中提到的“禹學于西王國”,聯系上下文語境來看,這里的“西王國”指的是一個人名,即我們所說的西王母。禹作為治水的圣人,還需要求學于西王母,西王母作為圣者師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了。

《淮南子·覽冥訓》中提及“西姥折勝,黃神嘯吟”,雖然沒有明確提到“西王母”,但是其中所說的“西姥”被大多數學者認為是西王母。因為在古代,姥為尊,而稱西王母為西姥,也正是說明了西王母在漢代的地位之高,極受尊崇。另外,黃神就是黃帝,和《莊子·大宗師第六》中一樣將西王母與黃帝并列,可見漢代民眾將西王母置于一個非常高的地位。

《漢武帝內傳》中西王母的形象則與帝王之相十分接近,且地位極高,漢武帝在她面前都只能叩頭跪拜、站立侍候。據《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會見西王母時,進獻了“綿組”等貴重物品,說明此時西王母的地位等同于人間天子的地位,甚至西王母處于高位,這足以說明西王母的地位非同一般。

從這些典籍中看,西王母毋庸置疑擁有權威地位,那么我們再觀察一下圖像中的西王母,她的地位是否也同文字記載中的地位一致呢?

首先來看山東嘉祥武梁祠西壁畫像石(圖3),西王母處在山墻銳頂的中心位置,身邊是搗藥兔、羽人等,黃帝則刻繪在西王母的下層,這一層從右到左依次為:人身蛇軀的伏羲和女媧、祝融、神農、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夏桀。從圖像學的構造分析來看,西王母在這張圖像中處于絕對中心位置,說明西王母在漢代人眼中已經凌駕于三皇五帝和伏羲、女媧之上。

還有山東微山出土的一塊畫像石,伏羲、女媧手執便面出現在畫面兩側,西王母端坐在交纏的蛇尾之上,身形碩大,頭頂棲息一只鳥,身邊有榜題曰“田王母”。但據學者考證,“田”字為誤寫,應為“西王母”。從西王母占據整個圖像的比例和榜題來看,西王母毋庸置疑是主角,伏羲、女媧只是西王母的侍從而已。

再看江蘇滕州市官橋鎮出土的一塊畫像石,西王母坐在畫面左處的一座束腰高臺之上,或為異形昆侖山;東王公則端坐在畫面右側的低處,處于畫面中間的伏羲、女媧一前一后護送龍車。但從整體上看,伏羲、女媧的形象細長彎曲,與周圍的裝飾紋路極為相似,遠不如西王母與東王公二神的形象鮮明高大,不具備獨立意義,所以伏羲、女媧仍處于從屬位置,地位不如西王母高。

綜上,結合傳世文獻和考古出土圖像兩種材料來看,西王母在漢代開始擬人化,成為一位美麗的人間女神,但同時西王母又擁有顯赫的地位??梢哉f,西王母在仙境之中的地位正如帝王在人間的地位,而憑幾作為一種供尊者使用的家具,表現在西王母仙境中是恰到好處的。

五、小結

在漢代人的日常生活中,西王母信仰以其潛在而又深遠的力量對民眾的審美觀念起到了一定的塑造作用,這種審美觀念又間接地反映在漢畫像石藝術中。先民敬畏西王母,但同時又不斷地嘗試著和西王母近距離交流以求得庇佑,這一矛盾的心理也反映在漢畫像石中,造成了西王母世界神圣性和世俗性的矛盾統一。

憑幾作為俗世間中供尊者使用的家具,卻在漢畫像石中常??梢砸姷轿魍跄笐{幾坐于仙境之中,這并不是漢畫像石制作者的失誤,而是有意為之的,是漢代人審美觀念和信仰的間接表達,反映出西王母形象在漢代逐漸擬人化和她的崇高地位。

參考文獻:

[1]陸錫興.憑幾源流 [J].中國典籍與文化,2000(01):97-101.

[2]劉勤.西王母神格升降之再探討[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3):42-48.

[3]張影,鄔曉東.西王母的神格發展與漢代西王母崇拜[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3(05):88-91+72.

[4]孫昕姣.漢畫像石西王母仙境圖中的蟾蜍圖像探析[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1(17):83-85.

[5]樊睿信.漢代西王母形象演變——以漢畫像石為中心[D].信陽師范學院,2022.

作者簡介:

張奕(2000—),女,漢族,浙江金華人。西華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漢唐宋元明清考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