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自然角活動創設的實踐策略

2024-03-18 11:06鄭鳳香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第二實驗幼兒園351100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關鍵詞:現象交流科學

鄭鳳香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第二實驗幼兒園 351100)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幼兒園科學領域教育提出了建議,“要經常帶幼兒接觸大自然,激發其好奇心與探究欲望?!薄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也明確指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幼兒園自然角活動的創設,有助于幼兒與自然建立親密的“對話”關系。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能夠主動去感受和探索大自然,這不僅有助于啟蒙幼兒的思維能力,還能豐富他們的科學知識,促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得到正向發展。在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推動下,幼兒對自然的認知和理解會更加深入,這對培養他們的觀察、動腦和實驗等科學探究能力至關重要。

一、幼兒園自然角活動創設的意義

幼兒園自然角活動是指在幼兒園設置一個模擬自然環境的角落,讓幼兒在這個環境中進行觀察、探索和實驗的活動。通過這種活動,幼兒能夠近距離親密互動自然,通過觀察和實踐積累科學知識和經驗,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首先,自然角活動能夠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到科學探究中。通過觀察自然現象和探索自然規律,引導幼兒積極主動思考問題,從而實現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其次,自然角活動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觀察、動腦和實驗能力。在這個環境中,幼兒通過觀察、動腦和實驗,能夠提出問題并對其進行推理和假設,進而通過實驗驗證和觀察結果來加深對自然現象和規律的理解。再次,自然角活動促進幼兒對自然的認知和理解。通過這種活動,幼兒可以認識和分類自然事物,理解自然現象的原因和過程,培養對自然的敬畏和保護意識。最后,自然角活動還有助于教師了解幼兒的興趣,傾聽他們與同伴間的表達交流,促使教師、幼兒、活動內容三者之間更具目的性和計劃性的互動交流。教師可以借此教育契機,引導并啟發幼兒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能夠與事物的內在聯系相結合,使幼兒的探究過程更具深度和教育價值。

二、幼兒園開展自然角活動的實踐策略

1.引導幼兒觀察探究自然現象

觀察自然現象是培養幼兒科學思維和觀察力的重要環節,也是幼兒認識科學、積累科學經驗的有效途徑。(1)提出問題:在自然角活動中,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幼兒觀察自然現象。例如,“為什么樹葉會變黃?”“為什么天空是藍色的?”等,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思考,引導他們主動觀察和思考自然現象的原因和規律。然后,教師再詳細講解季節變換這一自然規律,讓幼兒對不同季節不同植物的生長與凋謝有更為清晰、全面的了解,并能夠根據植物的變化判斷季節的更替。(2)使用觀察工具:在自然角活動中,教師可提供一些觀察工具如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等,讓幼兒借此能夠更加仔細地觀察自然現象,探尋大自然的美和神奇,促使其全面了解自然現象。例如,教會幼兒用放大鏡觀察動植物的細節,用望遠鏡觀察遠處的鳥類、樹木等。(3)創設觀察場景:在自然角活動中,教師可創設觀察場景讓幼兒近距離觀察自然現象。例如,在自然角活動區域設置一個小水池,讓幼兒觀察水中的魚兒和水的流動,并適時提出問題:“為什么魚兒可以在水里自由游動?”幼兒通過仔細觀察,有的說因為它有尾巴,有的說因為它有像船槳一樣的“腳”,面對幼兒的回答教師要給予贊美和肯定。(4)記錄觀察結果:在自然角活動中,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觀察結果,如不同季節樹葉的收集是對四季交替的記錄。記錄有助于幼兒觀察經驗的積累和豐富,促使其更為直觀理解事物之間的聯系,進而在記錄中發現探究樂趣。

2.鼓勵幼兒大膽猜測,營造寬松探究氛圍

寬松的氛圍有助于激發幼兒內在的好奇心,讓他們以小小科學家的精神認真投入到探究活動中。然而,在進行這些活動時,由于好奇心的推動,幼兒對周圍事物展現出更為強烈的主動探究欲望,有時可能會被教師或同學誤解,甚至被貼上搗亂的標簽。在缺乏鼓勵和接納的情況下,幼兒可能會產生緊張和退縮的心理,不敢表明自己的觀點或發現,更不敢進行大膽地猜測。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創造寬松的探究氛圍。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幼兒才能通過大膽猜測來深入探究和驗證問題。以自然角發生的“鸚鵡小綠離奇失蹤記”為例,這個事件如同一根導火線,引發了孩子們的興趣。面對小綠的失蹤,孩子們不僅感到著急和擔心,而且開始圍繞鳥籠邊展開討論和猜想。這時,教師的引導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引導,幼兒可以利用已有的觀察經驗,從實際出發去發現問題、探究結論。教師應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鼓勵他們大膽猜測和想象。例如,一些幼兒可能會結合生活經驗猜測:“會不會被小偷給抓走?”而另一些幼兒可能通過觀察籠子的結構提出:“有可能是小貓把門打開,小綠飛出去了?!痹谶@個寬松的環境中,幼兒可以暢所欲言,用想象的翅膀展開頭腦飛翔。通過結合自身的思維方式、生活和觀察經驗,他們勇敢地大膽猜測小綠離奇失蹤的各種可能性。在不斷地探究和交流中,幼兒相互啟發,通過對自己猜測的完善和驗證,促進了思維的發展和知識的積累。這樣的教學環境既鼓勵幼兒的自主思考,也培養了他們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3.以實驗活動推動幼兒個性化探究與發現

在進行科學探究時,幼兒通常會對某一現象產生質疑,這種質疑是他們對自然世界初次探索的表現,也是他們開展探究活動的基礎。在自然角探究中,面對幼兒的疑問,教師的任務是引導他們如何在探究中解決已有的疑問,并在此基礎上激發新的疑問,進一步引導探索,幫助幼兒保持長久的探究興趣,促進他們的靈活思維和思維開拓。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可以圍繞自然角的特點選擇適合幼兒的實驗主題,如水的狀態變化、植物的生長、物體的浮沉等。確保實驗主題簡單易懂,并與幼兒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1)準備實驗材料:根據實驗主題準備相應的實驗材料,如水、植物種子、土壤等,確保實驗材料安全無害,并易于幼兒操作。(2)展示實驗過程:在自然活動角設置一個實驗臺或桌子,并擺放好實驗材料,可以用圖片、圖表或實物展示實驗過程,引導幼兒了解實驗目的和步驟。(3)引導幼兒自主實驗:向幼兒解釋實驗目的和預期結果,并逐步指導幼兒進行實驗操作,如種植植物、給植物澆水、觀察植物的生長等,有助于其探究興趣由無意向有意轉化。(4)觀察和記錄結果:引導幼兒觀察實驗現象和變化,調動他們觀察興趣。通過仔細觀察,有的幼兒驚喜地說:“我的洋蔥長出了很多白白的根,像老爺爺的白胡子?!庇械挠變赫f:“我的蘿卜只有一個根,它又直又粗像一個棍子?!痹谀阋谎晕乙徽Z,幼兒們分享自己植物,交流彼此發現。然后,教師可鼓勵幼兒用圖片、繪畫等方式,記錄下自己觀察到的現象及發現的問題,引導幼兒學會帶著問題仔細觀察不同植物不一樣的根。(5)討論和總結:在實驗結束后,教師可引導幼兒提出問題,讓交流討論更具目的性。這種集中觀察和交流,隱含著幼兒的個性化觀察探究、經驗交流和分享、新探究問題及探究線索生成,進而幫助幼兒在深度交流探討中提升科學探究興趣。通過親身參與實驗活動,幼兒近距離觀察和探索自然現象,培養科學思維和觀察能力。通過幼兒間的表達交流,教師能夠對幼兒的需要和興趣進行客觀判斷和敏銳捕捉,進而展開循序漸進引導,幫助其深入思考和探究。

4.不斷梳理、反思,積累探究經驗

在探究活動中,每個幼兒通過觀察、交流、討論等方式所獲取的感受和積累的經驗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探究情況進行及時引導,幫助解決遇到的難題,以促使幼兒的科學探究興趣和愿望能夠長久保持。在自然角探究活動中,學習和借鑒教師和同伴的方法和經驗是幼兒不斷發展的基礎。因此,活動后,教師應該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分享自己的探究發現和觀點。例如,當有幼兒通過記錄發現同一天種植的植物生長情況不同,教師可以將這一發現在班級里分享,引發大家激烈討論。在討論中,不同的幼兒提出了各自的觀點和解釋,比如澆水量、土壤養分的多少等。教師可以記錄并梳理這些觀點,然后引導幼兒梳理和反思自己在不同階段對植物的觀察情況。最后,教師要鼓勵幼兒進行情況說明,將梳理的內容分享給其他幼兒進行集體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們發現了與植物生長相關的多個因素,如溫度、水、風、陽光等。通過周圍環境的觀察,他們學會了細致觀察動植物的生存條件。這有助于幼兒在不斷觀察、梳理和反思中獲取重要的科學知識和豐富的探究經驗。這樣的集體討論和分享過程還能夠拓展出更有趣和深刻的疑問,幫助幼兒感知更有意義的探究點。

三、結語

自然世界為幼兒提供了生活環境,也為幼兒構建了學習平臺。自然角的創設與幼兒自然、童真的天性有著內在的契合性,是教育本位真正踐行的具體體現。通過搭建自然角這一“點”,有效連接了幼兒科學領域教育這條“線”,形成以教師引導作用下的廣泛“面”,促進了幼兒園教學目標的多方位發展,進而幫助幼兒與自然進行深度而有趣的“對話”,最終為他們科學思維形成和科學探究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猜你喜歡
現象交流科學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強交流溝通 相互學習借鑒
周櫻 兩岸交流需要更多“對畫”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它們離“現象級”有多遠
你能解釋下面的現象嗎
科學拔牙
猜謎語
奇異現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