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輔導員創建優秀班集體的實踐探討

2024-03-18 15:55鄭小敏
山西青年 2024年2期
關鍵詞:班集體班干部輔導員

鄭小敏

西北大學現代學院,陜西 西安 710130

班級建設工作做得好不好,關系到高校立德樹人工作的成效,影響到大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甚至影響到學校的辦學質量[1]?!镀胀ǜ叩葘W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指出,黨團、班級建設是輔導員的基本職責之一。以班級為平臺,發揮學生的主體力量,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力量。以輔導員的身份,把創建優秀班集體融入自己的工作中,為高校培養優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孵化器,致力于創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示范集體。

一、優秀班集體的評價指標

優秀班級構成了優秀學校,培育了更多優秀學生,優秀班級就像一面旗幟,引領著班集體建設的方向,是全體學生奮斗的目標[2]。優秀班集體評價是學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檢驗班級建設成果的指南針。所以,筆者認為優秀班集體的評價指標應該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有效管理

經濟學指出,管理、企業運行、資本流動等效率的有效發揮直接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好壞[3]。輔導員根據班級建設特點,把管理細化,將學生才智調動并匯聚起來,調動所有積極力量和因素,促進優秀班集體的建設。例如,嚴明的班規,科學而富有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班干部和全體同學一起監督、一起進步、一視同仁等。

(二)學風突出

學風建設是衡量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標準,直接關系到學生文化修養和思想品德建設,是學??沙掷m發展的主要力量,影響高校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例如,班級良好的學風在各種形式的考試或測驗中都能得到較好的體現,同學們都很重視每一次自我檢查的機會,大家相互切磋,互幫互助,在班級內部形成了一種積極向上、積極學習的良好風氣,從而使班級的整體成績在年級中名列前茅。

(三)組織有力

班集體有威信的領導核心,黨團干部凝聚力強。輔導員和班干部組成一支強有力的隊伍,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引導全體同學以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自覺加強思想修養,認真學習,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努力從多個方面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

(四)班風文明

一個班級建設中,班風是靈魂、是核心、更是引領班級高質量發展的旗幟。[4]例如,作為一名輔導員,新生入校一個月內就選拔培養一支堅強有力的班干部隊伍,在工作中,班委要將打造優良班風放在首位,切實遵照校紀,督促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同學們必須樹立勤奮認真的學習和生活態度,共同營造會學習、會健體、會做人、會辦事、會生存的良好氛圍和風氣。一個班集體要想有凝聚力,必須加強團結。班級同學同甘共苦,同心同德,不僅能加強學生的自豪感、集體榮譽感,還可以形成精誠合作、踔厲奮發的精神,激勵著大學生持續前進,逐漸形成強大的凝聚力。

二、班級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班級建設載體的分化

高考錄取時,分數接近的大學生,經過半年或一年后,分化明顯,大多是由于班風和學風的差異造成的。大學新生正處于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個性變化快、心智不成熟,自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定型,容易受市場、社會環境等各種因素影響,大學生的性格、心智等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大學課程內容豐富,班級教師不固定及學分制的實施,往往使每個同學所選的課程也不同。這樣,大學生的時空位移變得頻繁了,成員之間的交流變少了,而同學們之間的交流卻在同班之外頻繁了起來,班集體之間其實是一盤散沙,班集體實際上處于一種不集中的狀態。

(二)學生價值觀的多樣化

大學生處于價值觀初步形成,并在實踐中不斷檢驗調整的階段,這一階段發揮班級的凝聚力對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意義重大[5]。但是,一些不良的風氣、網絡消極信息的侵蝕、大學生心理上不成熟等因素,造成大學生自我中心意識強,關注個人利益,部分學生價值觀出現偏離,少數學生不愿意參加班級活動、排斥參與班集體建設、認為班級發展與個人成長無關,這些都為優秀班集體的創建制造了障礙。

(三)學生集體歸屬感的弱化

大學生個性化社交活動的增多,讓他們對班級的重視程度有所降低,淡化班級觀念,讓班級的松散程度進一步加深。社團活動、勤工儉學、人生實踐等各式各樣的活動引起大學生的好感,很多活動也成為學生課余生活的主要內容。如果沒有精心設計和組織,以班級為單位的活動次數的減少,將弱化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對班級的歸屬感。當各種以興趣為導向的非正式團體與正式團體的目的不一致時,正式團體的效能就會被削弱。當二者的目標沖突,他們可能會對班集體產生抵觸情緒,甚至與其發生沖突,從而使班集體內部發生矛盾。

(四)學生學習目標的偏向

有的大學生就是因為目標不足,學習動力不足,導致學習精力分散。有的大學生進入大學校園后,往往覺得學習是枯燥乏味的,精神空虛,寂寞惆悵,便把主要的生活內容轉移到網絡游戲、小說或談戀愛等方面。這些都使大學生的人生目標和內容發生了重大的偏向,他們以網絡世界或戀愛對象為中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忽視了班級的存在,對班級和同學沒有絲毫的責任感,久而久之,他們與班級漸行漸遠,這樣班級就沒有了整體性。

(五)學生關注點的分散化

大學的活動范圍廣,往往造成同班同學之間的相對分散,在固定的空間中難以維持穩定的形式,給班級的集體活動的開展造成了不小的難度。居住的分散,使班級之間難以形成一個緊密的溝通環境,使成員之間難以進行思想溝通,也就相應地失去了許多機會,影響了團隊精神的養成。由于班集體的建設依賴于班級中的每個學生,如果集體風氣形成,每個學生都會約束,而這種約束又會對成員的不好的習慣與行為起到提醒、警示乃至杜絕的效果。然而,多樣的活動內容往往容易導致發現問題的延遲,從而減少了因成員直接互動而產生的約束效應,這無疑是班集體建設的一個損失。

三、創建優秀班集體的有效途徑

(一)建立以學生骨干為重點的培養機制

任何一個集體,都需要有能夠起帶頭作用的先進個體。班集體主要力量涉及學生干部、社團骨干、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6]。決定班級管理成敗的是學生干部的水平。

一方面,學生干部的選配。學生干部的選配是創建優秀班集體的關鍵。作為輔導員,選拔班干部時要注意多觀察目標學生,進行綜合判斷,盡量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經過多年的努力,筆者探索“631”模式,即6 看:看學生的個人檔案、言談舉止、語言表達能力、思想素質、表現欲望、感召能力;3 聽:干部選拔過程中聽學生是否有工作意愿,聽其他同學對競選班干部學生的評價,聽宿舍成員對競選班干部學生的綜合評價;1 問:問學生是否有想當班干部的意愿。通過看、聽、問,綜合評判學生是否可以擔任班干部,同時注意確定班干部時要考慮學生的優缺點,盡量揚長避短,隊伍整體團結協作,各盡其能,發揮班干部的榜樣和核心作用。

另一方面,學生干部的培養。學生干部培養正所謂“玉不琢、不成器”,基于此,學生干部要以“要求高、標準嚴”為準則來精心培養,使他們在服務和管理班級的同時使自身發展更快、成長更穩。輔導員對班干部的管理,要做到對他們不驕不躁,不偏不倚,管而不死,活而不亂。對他們要關愛有加,能夠互相信任而又不失威信,多鼓勵認可鼓舞干勁,又培養其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其學會做人、學會處事、學會顧全大局。

(二)構建以制度建設為中心的保障機制

制度建設直接關系到班集體建設水平的高低,也是班級集體內涵式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強力保障。班級規章制度應以大多數班級成員對班級目標的廣泛認可為基礎,有相當的群眾基礎,并與學校和學院的規章制度相配套,具有可操作性[7]。該制度為班級成員提供了行為規范和行為規范的基礎,使集體行為與社會規范相符合,杜絕不良行為習慣。更重要的是,該系統能為推動集體目標的早日實現,產生良好的“群體壓力”。班級制度的制定,絕不只是班干部一人的事情,而是要通過全體同學的討論,通過一定的程序,使共識成為大家必須遵守、共同制定的制度。制度建設貴在教育,使班子成員對本班的每一條要求都能領會其意圖,并能自覺地按制度辦事;同時,班級制一旦實施,就要不折不扣地貫徹下去。

(三)建立與個人目標相結合的集體目標

一個優秀的集體靠的是凝聚力,而一個班級是否有凝聚力則主要表現為集體目標和個人目標是否一致。在班級管理中,由于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不同的角色對目標有不同的期望值。

當兩者趨于一致時,即當班級目標與個人目標相結合時,或班級目標被班級成員自愿接受和認可時,甚至當班級目標被班成員視為自己的目標時,團隊精神就強;反之,則弱[8]。優秀班集體能否創建成功,關鍵在于班級目標的確立和個人發展目標的確立。重點打造一個工作、學習態度積極,有自覺向上的追求目標,嚴肅規范的處事秩序,充滿正能量的育人活動,良好的人際關系,為班級活動奠定基礎,使學生個人將個人發展目標完全融入班集體目標,積極參加活動,并在活動中相互合作和協調,增強凝聚力,從而達到既能滿足學生發展愿望,又能實現學生個人健康成長的目的。這些班級目標既要明確,又要切實可行,我們不僅要正確引導個人發展目標,還要使個人目標與集體目標相適應。在目標中創建班級群,以目標引導班級群的方向,在實現每個目標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班級教育氛圍,是發揮班級育人功能的不二法門。

(四)建立以活動為載體的教育機制

班級活動是班集體形成的重要載體,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提高他們的知識水平和能力,而且有利于培養班級競爭、團結、協作的氛圍,使同學們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增強大家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9]。要善于根據班集體形成的階段性特征,有針對性地開展班級活動。在班集體形成的適應階段,開展班級活動,是為了給大家創造一個相互認識的機會,適應大學的生活方式,使大家感受到班級的組織性和生命力,從而對班級形成一種初步的歸屬感。所以,一些娛樂活動可以適當組織。在班集體建設步入一定階段時,從提高學生對班級工作的思想認識,以增進團結為主要目的的班級活動入手,以解決班級內部的分歧和沖突,淡化“小團體意識”。班級活動一方面要使學生的思想認識進一步統一,避免各種不良傾向,另一方面要與學習活動緊密結合,同時班級活動可著重培養學生面向校園、面向社會、拓寬視野的社會交往能力。

(五)建設特色的班級育人文化

班級文化是在高校班級管理的實踐和發展中形成的,是班級目標、價值理念、制度規范、班級對外形象等得到班級成員的共同認同和自覺遵循的[10]。班級文化的形成,要求每一位組員都要積極主動地承擔起自己的班級工作。學生、學生干部、教師三者相互影響,缺一不可,這是一個優良的班級育人環境的結果。大學生成長成才跟班集體密切相關,形成“以班促風、以學促人、以樹促人”的班集體育人功能的有效工作機制,為學生營造了一個“以學育人、以境育人、以人育人”的班集體環境。按照這樣的思路,建立相應的指標體系,制定相關的操作辦法,積極探索科學的方案,對優秀班集體的創建工作進行探索。

四、結語

優秀班集體創建工程,不僅是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更是高質量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舉措。只有大學生的政治思想覺悟和班集體凝聚力增強了,隨著創建優秀班集體的不斷深入,學生的聰明才智才會得到充分的發揮,人格也會得到健全和發展。

猜你喜歡
班集體班干部輔導員
從我們的班集體說起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我愛我的班集體
競選班干部
好輔導員這樣煉成
競選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經別念歪
用“愛心”創建和諧班集體
Research on Band Structure of One-dimensional Phononic Crystals Based on Wavelet Finite Element M ethod
校外輔導員的一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