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強化與“全球南方”關系:戰略雄心與制約

2024-03-19 09:00張杰
國際問題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莫迪印度國家

〔提? ?要〕“全球南方”日漸成為塑造國際格局和秩序的重要力量,受到各方重視。印度認為“全球南方”對提升其國際影響力和促進經濟轉型意義重大,并自我定位為“全球南方”的“代言人”和“領導者”以及連接“全球南方”與“全球北方”的橋梁,旨在提升在多邊機制中的話語權、擴展在大國博弈中的回旋空間、削弱中國在“全球南方”的影響力以及深化印美關系。印度主要通過加強與“全球南方”的雙多邊磋商、擴大發展合作、推進防務交流、重視運用軟實力等舉措進一步密切與“全球南方”的關系。印度強化運籌“全球南方”,既凸顯其外交政策的歷史延續和現實升級,也折射出印度從“大國夢”到“世界導師”的戰略雄心,同時還反映了美西方拉印制華的全球地緣政治變局。印度加強與“全球南方”關系具有濃厚實用主義色彩,加之其自身綜合實力不足,多數“全球南方”國家不愿在中美印等國家之間選邊站隊,印度利用“全球南方”實現其戰略圖謀難以達到預期。

〔關 鍵 詞〕印度外交、全球南方、發展中國家

〔作者簡介〕張杰,西安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教授

〔中圖分類號〕D835.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2 8832(2024)1期0091-19

“全球南方”是近年來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議題,各主要國家均圍繞“全球南方”謀篇布局。美國《外交政策》雜志指出,2023年一個顯著的趨勢是“全球南方”的影響力不斷增強,成為日益強大和自信的利益攸關方?!?023年慕尼黑安全報告》用較大篇幅聚焦“全球南方”議題,“全球南方”一詞在報告中共出現55次。但值得注意的是,各主要國際行為體對“全球南方”的內涵有不同的界定。在美西方的認知中,中國已不屬于發展中國家,因此不在“全球南方”范疇內,其鼓吹炒作“全球南方”概念也旨在將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分割開來,從而實現分化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關系的目的。

作為快速崛起的發展中大國之一,印度對“全球南方”的界定與美西方相近,并試圖充當“全球南方”的“代言人”和“領導者”。全面考察印度對“全球南方”的認知與政策,對深化印度外交及“全球南方”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和啟發意義。

一、印度對“全球南方”的認知及自我定位

隨著國際格局發生深刻復雜變化,大國戰略博弈加劇,印度認為其面臨著有利的戰略環境。與此同時,莫迪政府上臺后推進的諸多改革措施逐步落地生效,印度的綜合國力明顯提升。在此背景下,基于歷史傳承和現實考量,印度對“全球南方”的戰略價值進行了再認識,并重新定位了雙方關系。

(一)“全球南方”是印度國際影響力和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依托

“全球南方”是影響國際體系與秩序變革的重要力量,在維護多邊主義、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推進氣候治理、開展國際合作等全球性問題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印度外長蘇杰生認為,印度在“全球南方”國家中擁有強大的支持者,必須在崛起的過程中認真加以維護。在處于動蕩變革期的世界中,印度需要與“全球南方”國家建立更為緊密的關系,這不僅可以進一步發揮印度在多邊機制和全球治理問題上的作用,而且便于與美歐主要大國進一步發展戰略伙伴關系。通過與“全球南方”國家一道呼吁建立更具活力、更具前瞻性、更能應對風險的新型多邊主義以及在國際熱點問題上扮演重要協調者與推進者的角色,印度希望世界認識到“全球南方”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在經濟、外交、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不可忽視的成就,能夠在全球事務中發揮關鍵作用。

與之前更多重視和利用“全球南方”的政治屬性不同,莫迪政府吸取了此前強調軟實力而忽視硬實力的教訓,高度關注“全球南方”在助力印度實現經濟轉型發展和發揮比較優勢上的重要作用?!叭蚰戏健辈粌H能夠為實現“印度制造”、建設“數字印度”提供豐富的資源,而且能為輸出印度產品和理念標準提供廣袤的市場。2022年印度進口291.16億立方米天然氣、16.72億桶石油,出口藥物180億美元、電信設備103億美元。印度還加大了對“全球南方”的市場開放力度。數據顯示,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對印度的貿易出口額已超過了日本和韓國。為搶占數字經濟發展先機,印度將加快建設數字基礎設施作為在國內推動數字轉型和在“全球南方”推廣數字標準和治理模式的重要抓手,試圖達到內外有效聯動、合力提升發展的效果。

(二)印度是“全球南方”的“代言人”和“領導者”

印度自詡為世界大國和不結盟運動的發起者之一,在處理與“全球南方”關系上具有雄厚的物質力量和深厚的歷史傳承。印度獨立后,出于鞏固民族獨立、擴大國際影響力、彰顯戰略自主與文明優越性以及在大國之間對沖風險的考量,提出了不結盟政策,發起了不結盟運動,在反帝、反殖和推動國際格局多極化等重要的國際問題上,試圖團結發展中國家,成為一股獨立的政治力量。然而,受大國爭奪激烈、自身實力有限以及發展中國家國情復雜等因素的制約,印度未能達到利用不結盟運動充當亞洲領袖和成為世界大國的戰略目標,甚至一度疏遠了與發展中國家的關系。

隨著近年來綜合國力快速提升,印度成為“領導型大國”的意愿空前迫切,“全球南方”在其外交戰略中的重要性大幅增強。與此前能力與意愿嚴重錯配、時常面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相比,當前印度表現得更為自信,自認為對全球和地區事務的影響力日益增大,已具備在“全球南方”扮演“代言人”和“領導者”的能力。莫迪總理在“全球南方之聲”峰會致辭中指出,“全球四分之三的人口生活在‘全球南方,應在國際事務上享有同等的發言權”,并聲稱“對印度來說,你們的聲音就是印度的聲音,你們的優先議題就是印度的優先議題”。印度學者認為,印度具備領導“全球南方”的物質力量與政治意愿;在地緣政治形勢緊張的背景下,印度可以幫助“全球南方”國家應對能源與氣候危機以及經濟衰退等挑戰;在為“全球南方”代言問題上擁有先發優勢。

(三)印度是連接“全球南方”與“全球北方”的橋梁

烏克蘭危機爆發后,西方試圖在全世界范圍內孤立俄羅斯,但未取得預期成效,廣大“全球南方”國家亦不愿在該問題上選邊站隊,而希望根據自身利益獨立自主作出戰略判斷。莫迪政府一方面繼承了不結盟思想,既與美西方加強了關系,又與俄羅斯保持著經濟和安全往來。另一方面,印度弱化了此前在不結盟運動中的反西方、抵制資本主義和全球化的傾向,在強調“全球南方”身份的同時,謀求與“全球北方”保持緊密的聯系,以更好地維護國家利益,營造有利于自身發展的外部環境。蘇杰生曾在多個場合提出印度應被定位為“西南大國”(south-west power),要在“戰略目標和價值觀方面與西方深度交匯”,同時“深深植根于‘全球南方”。印度自認為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彌合南北鴻溝問題上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既能夠與美西方保持友好關系,又可以與“全球南方”國家因面臨相似的風險和挑戰而產生共鳴,進而能夠代表“全球南方”與美西方進行協調。在2023年G7廣島峰會上,莫迪強調印度作為“全球南方”的重要一員,將致力于擴大該群體的聲音和關切,充當不同力量之間的橋梁。

二、印度關注“全球南方”問題的戰略考量

印度在“全球南方”問題上動作頻頻,折射出印度外交中的實用主義傾向,將加強與“全球南方”關系作為“多向結盟”戰略的重要一環以及提升印度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的手段。

(一)謀求在多邊機制中更大的話語權

作為南亞地區最大經濟體,近年來印度經濟發展迅速,2022年經濟規模超越法國、英國,躍居全球第五大經濟體。與此同時,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烏克蘭危機延宕日久不僅削弱了聯合國等多邊機制的有效性,而且使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問題相互交織的現象更加突出,全球治理赤字愈發明顯。內外環境的變化使莫迪政府對提升印度在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謀求在國際機制中扮演更為重要角色的信心高漲,認為已有資格和底氣指點全球治理面臨的問題,推動國際機制向有利于印度的方向改革。莫迪在2023年G20外長會議的開幕式致辭時指出,“當前是一個多邊主義陷入危機的時代”,“過去幾年的經歷——金融危機、氣候變化、流行病、恐怖主義和戰爭清楚地表明了全球治理在平衡利益競爭、防止戰爭以及加強國際合作上的失效”。蘇杰生外長在第77屆聯合國大會發言時表示:“印度將在全球治理中承擔更大責任,著力改革多邊主義,確?!蚰戏絿以庥龅牟还玫浇鉀Q?!庇《葘β摵蠂榷噙厵C制的不滿由來已久,主張對其進行全面重組并獲得應有的地位。莫迪認為,有必要對聯合國實施改革,使之代表“全球南方”的聲音,否則它只是一無是處的“清談館”。他在接受法國《回聲報》采訪時稱:“當全球人口最多和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都不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時,它怎么能代表世界?”在2023年訪美期間,莫迪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時表示:“必須重振多邊主義和改革多邊機構以使其更具代表性?!庇《葘W者阿洛克·梅塔(Alok Mehta)指出:“致力于成為‘全球南方代言人和利益捍衛者,推動國際多邊機構改革是印度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務之一。這將提升印度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p>

(二)降低大國競爭帶來的風險

烏克蘭危機爆發后,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絕大多數“全球南方”國家正呈現出一種新型的不結盟趨勢。與之前相比,新型不結盟降低了意識形態的影響,更加注重維護本國利益。它們對美西方主導的對俄制裁持消極態度,更多從自身實際出發,既不盲目孤立、制裁俄羅斯,又向美西方明確表示不滿其自私狹隘的外交政策,試圖在多極化時代通過全方位交往為自身謀取更多生存與發展空間。在此情形下,印度認為需要參考冷戰時期處理與美蘇關系的經驗,堅持走中間路線,強調外交、對話與合作優先于競爭、沖突和分歧,借助“全球南方”的力量保持戰略自主,對沖在美俄之間“選邊站”的風險,擴展戰略回旋的空間。印度媒體指出,印度既應堅持與俄羅斯維持良好的防務和貿易關系,也需回應美西方要求對俄采取更強硬立場的敦促,更應向國際社會不斷重申會與多數“全球南方”國家秉持的中立態度保持一致。2023年9月,G20領導人新德里峰會召開即日便發表了聯合宣言,宣言既指出“對話與和平解決沖突”至關重要,呼吁所有國家尊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又避免了指責俄羅斯的強烈措辭,維護了印俄傳統關系,并再次強調G20領導人峰會的經濟屬性以及“全球南方”國家所關注的能源轉型、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債務等問題。印度媒體聲稱,此次峰會的成功舉辦表明印度有能力在俄羅斯、美西方和“全球南方”問題上“走鋼絲”,將“全球北方”與“全球南方”聯合起來,是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外交成就。

(三)對沖中國在“全球南方”中的影響力

莫迪政府試圖利用美國希望聯印遏華之機,加強在“全球南方”與中國的競爭,提升印度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與地位。與此前在“全球南方”問題上更多強調與中國等國家的交流與合作不同,印度在“全球南方之聲”峰會上故意將中國排除在“全球南方”之外,并將中國定義為大國競爭的“參賽方”,力圖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已不再是“全球南方”成員,印度已具備替代中國的能力。印度高級官員多次在公開場合不點名地批評中國的經濟政策是導致“全球南方”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試圖進一步將“全球南方”與中國割裂和對立起來。蘇杰生在G20領導人新德里峰會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大規模向亞洲和非洲提供商品的不是西方,應克服西方與“全球南方”相互對立的傳統觀點,“全球南方”不應因不透明的舉措而背負無法償還的債務,互聯互通倡議應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印度前國家安全顧問、外交秘書希夫尚卡爾·梅農(Shivshankar Menon)指責“中國加劇了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問題”,需由印度來帶頭應對全球挑戰。有印度學者聲稱,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等收入國家以及當前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不應再作為“全球南方”的一員。印度還試圖在多邊和小多邊機制中阻撓中國的倡議,尋求削弱中國與“全球南方”合作影響力的方案,加大在與中國競爭中獲勝的概率。在G20領導人峰會上,印度提出建設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MEC)計劃。印度防務專家賈亞德瓦·拉納德(Jayadeva Ranade)表示,“從經濟和戰略角度來看,該計劃將使印度受益匪淺,給‘一帶一路帶來壓力?!痹诮鸫u國家合作機制中,印度也試圖與中國展開競爭。瑞典安全與發展政策研究所的印度裔專家賈格納特·潘達(Jagannath Panda)表示,印度不希望中國主導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其目標是在金磚國家中擁有一些可靠的合作伙伴,對沖中國在世界事務中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四)增加印美互動的新紐帶

莫迪政府和印度戰略界改變了此前與美國若即若離的策略,普遍認為應結束對美國的“歷史性猶豫”,在強調戰略自主的基礎上,將密切與美國的關系作為加速自身發展的重要外交政策。辯喜國際基金會發布的報告認為,由于美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技術領域處于領先地位,與其加強合作將對印度的發展有利,反之則可能使印度錯失重要機遇。印度希望通過在“全球南方”問題上培養與美國的默契,促使美國在更多領域給予印度更大的支持。在“全球南方”日益崛起、美國擔心“全球南方”脫離掌控的背景下,印度不僅可在美國與“全球南方”之間扮演重要角色,將“全球南方”作為進一步加強印美關系的新紐帶,還可利用在“全球南方”中的良好形象,緩解美國的憂慮,提高對美國的戰略價值。印度駐土耳其大使巴德拉庫瑪爾(M. K. Bhadrakumar)指出,美國重視印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希望借助印度的力量,加強與“全球南方”的聯系。印度還認為,加強與美國在“全球南方”問題上的密切配合不僅能夠動搖中國在“全球南方”中的地位,而且使印度與美歐找到了在國際舞臺上更有效地對抗中國的方法。

三、印度強化與“全球南方”關系的具體舉措

為全面深化與“全球南方”的關系,印度以其整體外交戰略布局為指引,以發揮自身比較優勢為依托,多管齊下加強與“全球南方”國家的磋商與合作。

(一)密切與“全球南方”國家的雙多邊磋商

印度通過積極舉辦國際會議,表明深度參與“全球南方”事務的意愿。2023年1月,印度舉辦了首屆“全球南方之聲”線上峰會,共125個國家受邀參加,號稱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會議。參會國包括29個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國家、47個非洲國家、7個歐洲國家、31個亞洲國家以及11個大洋洲國家。峰會的主題為“統一的聲音,統一的目標”(Unity of Voice, Unity of Purpose),通過設置兩次領導人會議和八次部長級會議,重點討論外交、金融、能源、貿易、衛生、教育和環境等問題。在2023年11月舉辦的第二屆“全球南方之聲”線上峰會中,與會領導人再次強調應團結一致,應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推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使之能更好地應對當前現實,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的需求。蘇杰生在開幕式致辭時表示,“全球南方”是印度的重要支柱,印度擔任G20輪值主席國的成功也是“全球南方”的成功。

印度將太平洋、非洲和拉美作為“全球南方”的重點區域,加強了與上述地區國家的雙多邊磋商。在2023年5月召開的第三屆印度—太平洋島國合作論壇(FIPIC)峰會上,莫迪指出,太平洋島國“不是小國,而是海洋大國”,是“全球南方”的重要組成部分;印度將根據雙方共同的優先事項和太平洋島國的需求,進一步加強雙方的多領域合作。印度認為,非洲是“全球南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消除貧困、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問題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積極倡導非洲加入G20等國際多邊機制。G20領導人在新德里峰會上一致同意讓非盟加入,使其獲得了與歐盟同等的地位,印度認為這是其大力運作的結果,兌現了印度讓“南方國家發出聲音”的承諾。印度還加強了與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聯系,政治層面的磋商頻繁已成為雙方關系日趨緊密的顯著特征。印度認為,要成為全球領先大國,必須在拉美地區保留真正重要的關系以及值得關注的實質性投資與合作。2023年4月,蘇杰生在首訪巴拿馬、哥倫比亞、圭亞那及多米尼加共和國期間,舉行了印度—中美洲一體化(India-SICA)和印度—加勒比共同體(India-CARICOM)部長級會議,會見了加共體16國外長,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旨在進一步加強印度與拉美的貿易聯系。

(二)擴大與“全球南方”國家的發展合作

印度將向“全球南方”國家提供發展援助作為加強雙方感情紐帶、彰顯國家實力和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手段,并呈現出涉及領域擴大和力度增加的新變化。在“全球南方之聲”峰會上,莫迪指出印度將在多個領域與發展中國家分享發展經驗,以加強彼此間的團結與合作。他宣布建立“全球南方卓越中心”,致力于研究和推廣促進發展中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最佳方案;發起“全球南方科技倡議”,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分享太空與核能技術;建議舉辦全球南方青年外交官論壇,增進青年外交人員之間的相互了解,為國家間關系長遠發展奠定基礎;設立“全球南方獎學金”,加大對全球優秀人才的吸引力等一系列重要舉措。

為拉攏“全球南方”國家,印度加大經濟援助力度。印度已向非洲42個國家357個項目提供了總價超過140.7億美元的貸款,涵蓋公路、鐵路、電力、港口航運、教育、電信、衛生、航空等領域。在2023財年的預算中,印度將對非洲國家的援助從16億盧比增加至25億盧比,對拉美國家的援助增加到5億盧比,重點關注文化和遺產項目以及救災。

印度還積極向“全球南方”國家輸出數字基礎設施,將其作為促進自身數字轉型發展、加大“全球南方”國家對印度的數字依賴以及擴大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手段。早在G20領導人巴厘島峰會期間,莫迪就呼吁國際社會廣泛采用印度的數字基礎設施。在擔任G20輪值主席國后,莫迪政府聲稱,印度將重點關注數字技術轉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多邊機制改革。在第二屆“全球南方之聲”線上峰會的會議總結中,印度再次強調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在促進增長、改善公共服務和促進發展方面的關鍵作用。

(三)著力推進與“全球南方”國家的防務交流與合作

印度將加強同東南亞國家的防務交流與合作視為擴大印度安全影響力的重要手段。其中,印度尤為重視發展與越南的關系,將其視為東盟和印太地區的重要支柱。印越建立了首腦戰略對話、防長政策性對話以及印越戰略對話、印越聯合委員會、印越安全對話等多重安全防務對話機制,簽署了《海岸警衛合作備忘錄》《印越國防后勤合作諒解備忘錄》《印越面向2030年防務伙伴關系聯合愿景聲明》,在軍事援助及軍售、雙多邊聯合軍事演習、軍兵種間交流合作、軍事人員培訓及裝備維修等多個領域展開防務合作。非洲也是印度開展防務合作的重點區域。2023年6月,莫迪對“全球南方”重要國家之一的埃及進行了首次正式訪問,與埃及總統塞西會談的重點之一是加強印埃國防合作,印度計劃向埃及出口輕型戰斗機的同時,幫助其建設生產線并轉讓核心技術。印度還與埃塞俄比亞、加納、肯尼亞、萊索托、尼日爾、塞舌爾、坦桑尼亞、烏干達、贊比亞等國舉行“印非聯合演習”,并召開首屆印度—非洲陸軍參謀長會議,重點聚焦“印非防務伙伴關系”“印國防工業拓展至非洲”等議題。印非在海事安全領域的合作也在顯著增加,印度海軍已成為西印度洋地區的安全提供者。與此同時,印度還不斷挖掘與拉美國家開展防務合作的可能性。2023年7月,阿根廷國防部長豪爾赫·塔亞納(Jorge Taiana)與印度國防部長拉杰納特·辛格(Rajnath Singh)舉行會晤,宣布兩國將簽署諒解備忘錄,完善和深化已達成的協議。塔亞納還邀請辛格參加在阿根廷舉行的第二屆拉丁美洲聯合國維和行動會議(ALCONU)。

(四)重視發揮軟實力作用

印度將發揮自身軟實力作為加強與“全球南方”感情紐帶、彰顯國家實力和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手段,并呈現出涉及領域擴大和力度增加的新變化,軟實力已成為印度軍事和經濟實力的有力補充,有助于印度與各國加強政治與經濟的聯系。莫迪將G20領導人新德里峰會的主題定為“同一個地球,同一個家園,同一個未來”,旨在表明印度應對復雜多變國際形勢及發展趨勢的基本態度。莫迪政府還大力宣揚實現綠色發展、“為環境改變生活方式”及“潘查亞特行動計劃”(Panchamrit Action Plan)等重要理念。烏克蘭危機爆發后,印度多次作出“現在不是戰爭時代”的表態,宣揚“天下一家”(Vasudhaiva Kutumbakam)的印式哲學,積極塑造勸和促談的中立形象。印度還試圖發揮在文化、醫療和制藥領域的比較優勢,提升“全球南方”國家對其好感度。為充分發揮印度的文化影響力,印度政府不僅設立了專門的負責機構、加強了部門協調、加大了財政支持力度,還構建了多樣化的傳播路徑。印度文化關系委員會(the Indian Council for Cultural Relations)在多個國家設有37個海外文化研究中心,通過在當地組織藝術表演、視覺藝術、展覽、研討會、講習班、講座演示等形式的文化藝術活動與當地公眾直接接觸,促進印度文化在當地的傳播以及同當地文化之間的交流。網絡新媒體的廣泛運用進一步加速了印度文學、藝術、瑜伽、影視劇、音樂、節日等文化習俗在“全球南方”的傳播并頗受歡迎。莫迪聲稱“印度的電影和娛樂產業充滿活力,具有多樣性,且有著巨大的國際影響力”。莫迪政府還大力挖掘印度僑民的作用,成立“印度人民黨海外之友”,密切印度與對象國的關系。此外,印度注重與“全球南方”國家在公共衛生安全領域的合作,在“全球南方”倡導健康理念,已成為拉美地區最大的腫瘤、艾滋病藥物以及疫苗供應國之一。在新冠疫情期間,印度在援助越南疫苗的同時與越南在疫苗研發領域展開了合作。

四、印度強化與“全球南方”關系面臨的制約

印度加強與“全球南方”關系有明顯的地緣政治考量,其自身實力尚不足以支撐其戰略雄心,強化與“全球南方”關系面臨諸多制約。

(一)印度利用“全球南方”實現自身地緣戰略目標難以獲得多數“全球南方”國家的支持。印度將“全球南方”視為與大國進行博弈的工具以及提升自身影響力的“鋪路石”。這不僅無法加強“全球南方”國家的團結,反而是在人為制造分裂,難以得到其他“全球南方”國家的真正支持。多數“全球南方”國家不愿在中印間選邊站隊,不希望印度為牽制中國而刻意在“全球南方”內部制造分裂。印度大幅加強與美西方的關系引發了擔憂和質疑?!熬S持與美國伙伴關系的必要性使得印度的反西方抗議聽起來虛偽無比?!庇《饶軌蜃呦蚋蟮膰H舞臺離不開“全球南方”國家的支持,若不能與后者堅定保持統一戰線最終只會使其自食其果。在金磚擴員問題上,雖然此舉能夠幫助“全球南方”擴大在世界事務中的話語權,然而由于印度既擔心此舉會削弱其在該組織中的影響力,又傾向與美西方保持密切的關系,可能導致印度與其他金磚國家愈加疏遠。一些中亞國家也不滿印度“重G20、輕上合”的傾向,批評印度故意放大與中國、巴基斯坦的矛盾,導致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的多項合作進展緩慢,不利于維護和促進中亞地區的安全與發展。一些中亞學者甚至建議修改上合組織的議事規則,解決因印度“一票否決”而導致合作難以推進的問題。

(二)印度在發展與“全球南方”關系時存在機會主義傾向。莫迪政府在具體處理與“全球南方”關系時并未發揮其自詡的“領導者”擔當作用,而是秉持“印度優先”和“實用主義”原則。這種“強利益、弱責任”的行為模式難以獲得“全球南方”的真正認可。以印度對不結盟運動的態度為例,莫迪連續兩次缺席峰會,主要原因在于他認為不結盟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印度的手腳,與印度加強和大國關系的“多向結盟”戰略相矛盾。在“全球南方”國家最為關心的糧食安全問題上,作為全球最大的水稻出口國,印度以國內因素為由,于2023年7月禁止非巴斯馬蒂大米(印度大米)出口,導致國際市場大米價格飆升,對部分“全球南方”國家造成嚴重影響,削弱了莫迪關于“印度是發展中國家天然且負責任的領導者”的說法。巴以沖突爆發后,在“全球南方”國家普遍發聲要求止戰?;鹬H,印度選擇支持以色列的立場,暴露了它在面對重大國際危機時的“軟弱”,難以擔當“全球領導者”的責任,削弱了印度在全球治理中的可信度以及在伊斯蘭世界中的地位。有批評認為,印度的立場可能會造成與其他“全球南方”國家之間的裂痕,甚至使其遭到疏遠,徹底喪失與中國競爭領導權的資格。

(三)印度的綜合國力有限,難以應對“全球南方”的復雜問題。盡管印度已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但其制造業整體水平落后,科技創新能力、勞動力素質不高,在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中處于相對低端的位置,無法滿足自身建設與產業升級的需求,提供國際公共產品的能力有限,難以填補一些“全球南方”國家急需的資金與技術缺口。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報告,僅在南亞地區每年基礎設施建設就需要投資2940億美元,而實際投資僅為1340億美元,缺口高達1600億美元。印度尼赫魯大學教授拉杰什·拉賈戈帕蘭(Rajesh Rajagopalan)直言:“無論是向‘全球南方投入資源,還是與西方國家進行競爭,印度都無法與中國比擬。僅僅表達南方國家的擔憂無關痛癢,重要的是誰有能力為其發展提供資金?!迸c此同時,“全球南方”與“全球北方”在諸多領域的分歧明顯,且“全球南方”情況復雜,因價值觀念不同、發展水平各異,在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內部缺乏穩固的立場協調機制,印度不具備塑造“全球南方”規范和協調全球南北方矛盾的能力?!叭蚰戏健眹乙膊惶赡芤蛴《鹊男麄骰蛟洼p易認可其領導地位,一旦出現“口惠而實不至”的問題,反而會加劇“全球南方”國家對印度領導力的質疑。2023年8月,世界衛生組織對在伊拉克銷售的產自印度的止咳糖漿發出了全球警報,指出該藥物中含有的有毒化學物質可對兒童造成致命影響。一些東南亞國家對印度是否有能力引領全球自由貿易缺乏信心,認為其在東南亞的實際影響力相對有限。

五、結語

當前,“全球南方”作為一股日益崛起的力量,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推動國際格局呈現更為明顯的多極化態勢。莫迪誓言要做“全球南方”的“領頭羊和代言人”,在政治、經濟、外交和文化等領域采取了一系列舉措,旨在進一步提升印度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并將其作為制衡中國發展和密切與美國關系的重要“新戰線”。印度在“全球南方”采取針對中國的舉措將可能對“全球南方”國家的團結合作和共同發展構成消解效應。

中國作為“全球南方”的一員,堅定團結“全球南方”,反對利用“全球南方”進行地緣戰略競爭,維護“全球南方”共同利益。中國應與包括印度在內的“全球南方”國家攜手共建和平、共促發展、共謀進步、共商合作,共同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作出貢獻。

【責任編輯:肖瑩瑩】

猜你喜歡
莫迪印度國家
今日印度
五彩繽紛的灑紅節 印度
年華如斯:莫迪里安尼筆下的平民青年
莫迪 印度做上百App表達對總理的熱愛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把國家“租”出去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印度式拆遷
印度運載火箭的現在與未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