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毒寧注射液結合更昔洛韋治療小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炎的療效及對其血清炎性因子的影響

2024-03-19 10:04
中華養生保健 2024年4期
關鍵詞:合胞洛韋病毒感染

李 強 郝 珉

(1.棗莊市薛城區人民醫院兒科,山東 棗莊,277000;2.棗莊市立醫院兒科,山東 棗莊,277100)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炎通常是指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統病變,以兒童為主要病發群體?;純撼跗诎Y狀以發熱、憋喘、咳嗽、咳痰、喘鳴音為主,如未獲得及時治療,可導致患兒呼吸困難,嚴重者可發生心力衰竭,危及生命安全[1-2]。臨床主要采取拍背吸痰、平喘等基礎措施再配以藥物進行治療,其中常用藥物為更昔洛韋,該藥適用于巨細胞病毒感染,能夠抑制病毒DNA多聚酶進入DNA,從而阻止病毒DNA的合成,減少病毒在人體的擴散,改善病毒引起的各項癥狀,但經過長久的實踐發現,該藥的臨床療效并不理想[3-4]。近年來,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逐漸成為研究熱點,熱毒寧注射液則是常被輔助用于病毒治療的中藥制劑,主要成分為梔子、青蒿與金銀花,具有解毒散結、清熱疏風之效[5-6]。目前關于熱毒寧注射液聯合更昔洛韋應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炎的研究報道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通過分組對照的方式探討這兩種藥物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5月—2023年3月于棗莊市薛城區人民醫院進行治療的86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中男患兒22例,女患兒21例;年齡3~8歲,平均年齡(5.71±1.16)歲;病程1~4 d,平均病程(2.19±0.65)d;病毒亞型:A型25例,B型18例;發熱程度:高熱24例,中熱19例。觀察組中男患兒25例,女患兒18例,年齡3~9歲,平均年齡(5.65±1.20)歲;病程1~4 d,平均病程(2.23±0.60)d;病毒亞型:A型22例,B型21例;發熱程度:高熱21例,中熱22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棗莊市薛城區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兒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西醫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8版)[7]中相關診斷標準;②中醫符合《中醫兒科學》[8]中肺炎喘嗽相關標準,證型為毒熱閉肺型,高熱面赤,咳嗽氣喘,痰量多色黃,舌紅,苔黃而干,脈數;③血清中均檢出呼吸道合胞病毒特異性免疫球蛋白(M);④伴有發熱、咳嗽、呼吸困難、咳痰、喘鳴音等癥狀。

排除標準:①伴有其他肺部疾??;②伴有免疫缺陷;③無溝通能力;④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

1.3 方法

入院后,兩組患兒均接受相關檢查,并給予其吸痰、止咳、平喘等基本治療措施。對照組在此治療基礎上采取更昔洛韋注射液(生產企業:福安藥業集團慶余堂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578,規格:10 mL∶25 g)治療,取5 mg/kg更昔洛韋混合于1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滴注時間需超過1 h,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以熱毒寧注射液(生產企業: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50217,規格:10 mL)治療,取0.8 mL/kg熱毒寧混合于100 mL的10%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滴注時間需超過1 h,1次/d。兩組用藥7 d。

1.4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治療后,患者體溫恢復正常,呼吸道合胞病毒檢測為陰性,胸片檢查顯示正常,其他癥狀基本消失,即為顯效;治療后,患者體溫明顯消退,其他癥狀得到緩解,呼吸道合胞病毒檢測為陰性,即為有效;治療后,患者癥狀無明顯變化,呼吸道合胞病毒檢測陽性,即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臨床癥狀消退時間。包括發熱、呼吸困難、喘鳴音、咳嗽等癥狀消退時間。(3)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于治療前后,取患兒靜脈血3 mL,并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生產企業:深圳市凱特生物醫療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粵械準字20122400817,型號:KB-120)檢測血清中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IL-1)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4)免疫學指標。于治療前后,取患兒靜脈血3 mL,通過免疫熒光法測定T細胞亞群(CD3+、CD4+、CD8+)及B細胞水平。(5)血氣分析指標。于治療前后采用血氣分析儀(生產企業:美國沃芬公司,國械注進20192220141,型號:GEM Premier 5 000)檢測兩組患兒酸堿度(pH)、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和動脈氧分壓(PaO2)。(6)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記錄用藥期間出現胃腸道不適、皮疹、白細胞降低等情況。不良反應發生率=(胃腸道不適+皮疹+白細胞降低)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 以(±s)表示,符合正態分布,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臨床療效比較 [n(%)]

2.2 臨床癥狀消退時間

觀察組各項癥狀消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臨床癥狀消退時間比較 (±s,d)

表2 臨床癥狀消退時間比較 (±s,d)

咳嗽癥狀消退時間對照組433.65±0.674.32±0.645.46±0.876.42±0.68觀察組432.14±0.292.83±0.383.75±0.414.13±0.42 t 13.563 13.127 11.659 18.788 P<0.001<0.001<0.001<0.001組別例數發熱癥狀消退時間呼吸困難癥狀消退時間喘鳴音癥狀消退時間

2.3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IL-6、IL-1、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s)

表3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TNF-α(ng/m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43246.83±7.65116.58±6.15a144.37±8.19102.54±6.35a145.34±8.18103.15±6.23a觀察組43246.71±7.73 95.38±4.24a144.53±8.11 85.94±5.14a145.27±8.29 86.43±4.81a t 0.072 18.6100.091 13.3240.039 13.930 P 0.943<0.0010.928<0.0010.969<0.001組別例數IL-6(pg/mL)IL-1(pg/mL)

2.4 免疫學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免疫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CD3+、CD4+均上升,CD8+、B細胞均降低,且觀察組CD3+、CD4+高于對照組,CD8+、B細胞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免疫學指標比較 (±s,%)

表4 免疫學指標比較 (±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B細胞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4358.19±4.1961.12±6.14a36.14±2.5740.28±3.64a35.78±3.4630.64±2.73a16.28±1.1313.27±0.84a觀察組4358.43±4.2567.26±7.28a36.37±2.4946.21±4.26a35.95±3.4124.53±1.84a16.34±1.2010.15±0.62a t 0.264 4.2280.422 6.9400.230 12.1700.239 19.596 P 0.793<0.0010.675<0.0010.819<0.0010.812<0.001組別例數CD3+CD4+CD8+

2.5 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血氣分析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pH、PaO2均上升,PaCO2均降低,且觀察組pH、PaO2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s)

表5 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1 mm Hg≈0.133 kPa。

PaO2(mm Hg)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437.24±0.057.36±0.03a39.84±5.1633.64±3.25a63.14±6.2372.04±7.56a觀察組437.25±0.047.40±0.02a39.43±5.3428.27±2.14a64.28±6.1981.34±9.17a t 1.024 7.2750.362 9.0490.851 5.131 P 0.309<0.0010.718<0.0010.397<0.001組別例數pH PaCO2(mm Hg)

2.6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出現3例(6.98%)胃腸道不適,2例(4.65%)皮疹,2例(4.65%)白細胞降低,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16.28%(7/43);觀察組出現2例(4.65%)胃腸道不適,1例(2.33%)皮疹,2例(4.65%)白細胞降低,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11.63%(5/43)。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肺炎是導致5歲及以下幼兒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兒童機體尚未完全發育,加上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極易受到外界病原菌侵襲,從而引發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而其中常見的病原菌則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嚴重威脅患兒生命健康[9-10]。呼吸道合胞病毒進入機體后能夠誘導抗體產生,進而引起T細胞亞群動態失衡,并促使機體釋放細胞炎性因子,最終誘發炎性反應[11]。因此,臨床治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炎,不僅要抑制體內病毒的復制,還應減少炎性反應,改善機體的免疫力。

更昔洛韋在臨床屬于廣譜類抗病毒藥物,將其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炎,其可競爭性地抑制病毒DNA與脫氧鳥苷的三價磷酸鹽結合,繼而導致病毒DNA延長的停止[12]。且更昔洛韋經靜脈滴注后在被感染細胞內的濃度要高于未感染細胞,可加強抗病毒作用,但其治療重點在于抗病毒,對病毒具有高度選擇性,對患兒免疫力的改善無明顯效果[13]。近年來,藥物配伍使用的觀念逐漸得到認可,因此可考慮將更昔洛韋與其他藥物共同使用,以增強療效。IL-6與IL-1均屬于細胞因子,參與人體炎性反應,機體受到感染時可顯著升高;TNF-α是主要的炎性介質,參與人體急性反應的調控。CD3+、CD4+、CD8+是T淋巴細胞的組成部分,其可評估免疫細胞數量的異常,并能直觀反映機體免疫情況;B細胞是常在體液中發揮免疫功能的免疫細胞。血氣分析可反映肺功能,是臨床檢驗多種呼吸道疾病的指標,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機體后可影響肺部通換氣,而pH、PaCO2、PaO2等指標能夠精準評價肺部氣體交換情況。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各項臨床癥狀消退時間短于對照組,IL-6、IL-1、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對照組,CD3+、CD4+高于對照組,CD8+、B細胞低于對照組,pH、PaO2高于對照組,PaCO2低于對照組,兩組不良反應均較少,表明熱毒寧注射液與更昔洛韋聯合用藥,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抑制炎性反應,提高免疫力,并改善患兒肺部通換氣情況,且安全性良好。傳統醫學認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炎屬于“肺熱病”范疇,認為其由風熱自口鼻侵入,內犯于肺,且邪氣在肺部郁閉,繼而出現痰熱互結、毒熱閉肺等征象,治療宜以清熱解毒為主[14]。熱毒寧注射液主要成分為梔子、青蒿、金銀花等中藥,其中梔子性寒,歸心肺經,主治熱病、咽痛,具有清熱利濕、瀉火除煩、涼血解毒之效;青蒿性寒,善治暑熱、陰虛發熱,具有祛暑透熱、涼血除蒸之效;金銀花主治咳喘及感染性疾病,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之功,諸藥合奏清熱解表、解毒涼血之功效[15]?,F代藥理研究表明[16],梔子中含有的熊果酸、梔子苷等生物成分均具有抗感染作用,保護細胞的完整性,降低病毒對細胞的侵害,繼而減輕炎性反應;青蒿中的青蒿素能夠有效抑制體內抗體的生成,調節輔助T淋巴細胞-1(Th1)/輔助T淋巴細胞-2(Th2)細胞分化,提高淋巴細胞的轉化率,從而增強人體免疫力;金銀花含有的環烯醚萜苷、有機酸等成分,能夠抑制多種致病菌,同時具有免疫抑制活性,在體外減弱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侵襲能力。將熱毒寧注射液聯合更昔洛韋治療,不僅在體內抑制病毒DNA復制,消除炎性反應,提高免疫力,還可在體外減弱減弱呼吸道合胞病毒對人體的侵襲,進一步降低病毒對人體的危害。

綜上所述,將熱毒寧注射液與更昔洛韋聯合用藥,可有效消除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肺炎患兒癥狀,抑制炎性因子生成,增強免疫功能,并改善患兒肺部通換氣情況,安全性較高,臨床優勢明顯。

猜你喜歡
合胞洛韋病毒感染
鼻負壓置換治療對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兒病程及病情的影響
預防諾如病毒感染
威伐光聯合伐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的療效觀察
肉牛呼吸道合胞體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特點、診斷和防治措施
豬細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豬瘟病毒感染的診治
探究清肺解毒法治療小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更昔洛韋治療嬰兒肝炎綜合征的療效觀察
泛昔洛韋聯合微米光治療帶狀皰疹的臨床效果觀察
鋪棉灸合并更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45例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