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

2024-03-19 10:04于春楓
中華養生保健 2024年4期
關鍵詞:倦怠感精神科人性化

于春楓

(山東省臨沂市榮軍醫院精神科,山東 臨沂,276000)

精神科收治的患者病情復雜,且有復發率高、進展速度快等特征,加上精神科收治患者精神狀態與行為狀態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和工作難度,同時也增加了工作的風險,導致護理人員長時間處于高壓和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造成護患糾紛發生風險升高,久而久之會導致護理人員出現職業倦怠感,無法正常順利地投入到臨床工作中。而提高精神科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護理人員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是提高護理質量和護理水平、防止風險事件發生的關鍵[1-3]。近年來,人性化理念逐漸應用于臨床的護理工作與管理工作中,秉承著尊重、理解的人性化思想,人性化管理理念備受關注。本研究將30名護理人員作為主要研究對象,旨在深入分析和探討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應用價值與管理效果,現匯總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山東省臨沂市榮軍醫院30名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15名。觀察組中男性護理人員1名,女性護理人員14名;年齡42~23歲,平均年齡(33.26±2.24)歲;學歷:大專5名,本科及以上10名;職稱:主管護師2名,護師4名,護士9名;工作年限2~10年,平均工作年限(5.86±0.44)年。對照組中男性護理人員1名,女性護理人員14名;年齡24~44歲,平均年齡(33.28±2.17)歲;學歷:大專7名,本科及本科以上8名;職稱:主管護師3名,護師4名,護士8名;工作年限2.5~10年,平均工作年限(5.89±0.47)年。兩組護理人員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納入研究對象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由山東省臨沂市榮軍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在山東省臨沂市榮軍醫院精神科工作,且工作時間均≥2年;②為大專及以上學歷。

排除標準:①中途轉崗;②離職。

1.3 方法

對照組開展常規管理模式:根據科室的管理制度開展護理管理工作,同時為提高科室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和專業知識水平,需要定期組織開展交流活動和培訓會議,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

觀察組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增加運用人性化管理模式:①健全和完善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與管理制度。根據精神科的工作特征和護理工作要求,對各項護理常規訪視、護理工作的流程以及護理服務的標準進行細化,完善并建立各項績效考核方案與相關的規章制度,以保障科室內各項護理工作的有序和穩定推進。同時,還需要對精神科的護理工作標準進行明確,確定日常護理工作中的具體服務項目,明確優質護理、人性化護理的內涵,明確具體的護理內容以及護理服務執行形式等,讓護理人員明確日后的工作目標與工作方式。

②實現工作理念的轉變。臨床護理工作的形式在不斷改變、護理工作內容也不斷地發生著變化,護理人員的工作理念和工作形式也需要隨之不斷改變。對此,精神科的護士長要定期或不定期在科室內組成護理小組,對護理小組成員進行專業知識的講解和培訓,組織科室的護理骨干外出參與學習和培訓。新進入科室的護理人員,要對其進行崗前培訓,培訓其適應新型的護理服務模式,掌握新型的護理措施。所有新進入科室的護理人員務必經過統一的考核且考核成功后方可進入臨床開展工作。在培訓期間,要多鼓勵精神科的護理人員參與,培訓內容主要包括精神科護理工作的工作流程、應急預案、科室內規章制度、各崗位的職責與工作內容等,培訓護理人員的護理理念,轉變以往被動服務的工作理念,即將被動的服務模式轉變為主動服務的形式,指導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盡可能地滿足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合理請求,減輕患者的精神壓力與負擔。

③制訂人性化的、彈性制的工作與排班制度。精神科護理人員面對的患者群體具備特殊性,工作壓力和工作量均相對較大。在這種背景下,如果護理人員不能得到有效的休息,很難為患者提供更優質、更舒適的護理服務。對此,科室要根據護理人員的配比情況以及住院患者的人數等綜合性指標,合理安排護理人員,對其進行彈性排班。采取“APN”排班制度:A班的時間點是從早8點到晚4點,P班的時間點是從下午4點到晚0點,N班的時間點是從晚0點到次日早8點。每個班次中均含有1 h的就餐時間。同時,下午2點到晚10點的晚班時間段內和早6點半到中午12點半的早班時間段內均增加1名護理人員。盡量分散護理人員的工作量,保障護理工作的質量,盡量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高效的護理服務,切實保障各項護理工作的有序落實。

④開展不間斷的護理服務。根據護理人員的學歷、職稱和工作能力,將其劃分成兩個責任小組,并由專門的護理組長開展基礎護理、健康教育與康復指導等多項護理工作。對于出院后的患者,要為其建立卡片,卡片內容包括復診時間、用藥注意事項、作息時間、飲食種類和咨詢電話等,并對出院后的患者進行電話隨訪,根據患者出院后病情的變化情況,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

⑤簡化書寫文書:因精神科收治患者疾病的特殊性,需要改變以往的病情記錄方式。需要從文字轉成表格記錄的模式,使用符號記錄患者的各種表現,每日對患者進行相應的評估與記錄之后,要縮短護理文書書寫時間,同時要對科室內護理人員進行宣教,讓其掌握簡化后的文書書寫方式,盡量優化護理工作,節省時間,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

1.4 觀察指標

①滿意度。評估護理人員對于管理模式的滿意度情況,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滿意度調查與評估,滿意度等級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總分10分,若最終評估所得分數在8~10分,則歸為“非常滿意”的范疇;若最終評估所得分數在5~7分,則歸為“滿意”的范疇;若最終評估得分≤4分,則歸為“不滿意”的范疇[4]。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人數/總人數×100%,最終將計算結果進行組間對比。

②護理不良事件。統計兩組護理人員中因自身及工作出現的護理糾紛、護理缺陷和護理投訴事件。將護理糾紛發生率、缺陷發生率和投訴發生率進行計算,并進行組間比較分析。護理糾紛發生率=護理糾紛發生人數/總人數×100%;護理缺陷發生率=護理缺陷發生人數/總人數×100%;護理投訴發生率=護理投訴發生人數/總人數×100%。

③護理質量。對護理質量進行評估,評估問卷由山東省臨沂市榮軍醫院自制,總體Cronbach's α系數為0.959,測得問卷總體分半信度為0.939,信效度良好。評估的護理質量主要包括4個方面,分別是專業技能、工作主動性、工作責任心和基礎專業知識,每項護理質量指標的評分均是0~10分,評估所得分數越高,提示護理質量越佳[5]。

④職業倦怠感。在管理前和管理后評估精神科護理人員的職業倦怠感,評估職業倦怠感時使用的工具是工作倦怠量表,量表中評估的內容包括成就感、個體化、情緒消耗等,評估所得分數越低,提示護理人員的職業倦怠感越強烈,評估所得分數越高,提示其職業倦怠感越輕微[6]。

⑤工作投入度。于管理前、管理后對兩組護理人員的工作投入度進行評估。評估所用問卷由山東省臨沂市榮軍醫院自制,總體Cronbach's α系數為0.958,測得問卷總體分半信度為0.938,信效度良好。評估工作投入度時共評價三個維度,分別是專注力、活力、奉獻度,各維度的評分均是0~2分,總評分是0~6分,評估所得分數越高,代表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的投入度越高[7]。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滿意度比較 [n(%)]

2.2 兩組護理糾紛、缺陷與投訴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糾紛發生率、護理缺陷發生率、護理投訴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糾紛、缺陷與投訴發生率比較 [n(%)]

2.3 兩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評分、工作主動性評分、工作責任心評分和基礎專業知識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s,分)

表3 兩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s,分)

組別人數專業技能工作主動性工作責任心基礎專業知識觀察組159.23±0.249.17±0.419.26±0.159.33±0.12對照組158.14±0.288.23±0.118.21±0.468.20±0.32 t 11.447 8.576 8.405 12.806 P<0.001<0.001<0.001<0.001

2.4 兩組職業倦怠感評分比較

管理前,兩組職業倦怠感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管理后,兩組職業倦怠感評分均高于管理前,觀察組職業倦怠感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職業倦怠感評分比較 (±s,分)

表4 兩組職業倦怠感評分比較 (±s,分)

組別人數管理前管理后tP觀察組1531.48±2.4942.16±2.3312.129<0.001對照組1531.52±2.5037.84±2.95 6.330<0.001 t 0.044 4.451 P 0.965<0.001

2.5 兩組工作投入度評分比較

管理前,兩組工作投入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管理后,兩組工作投入度評分均高于管理前,觀察組工作投入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工作投入度評分比較 (±s,分)

表5 兩組工作投入度評分比較 (±s,分)

組別人數管理前管理后tP觀察組152.85±0.265.67±0.3325.997<0.001對照組152.87±0.314.11±0.1813.397<0.001 t 0.191 16.073 P 0.849<0.001

3 討論

精神科收治患者的精神狀態、行為狀態和意識狀態均有不同程度的異常,并且精神科病房是相對封閉的,護理人員長時間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不免會產生職業倦怠的情況,同時工作壓力大、工作風險高,增加了醫療糾紛的發生風險,影響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導致工作質量下降[8-10]。為能夠滿足臨床需求和患者的實際需求,精神科還需要不斷強化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加強專業技能的培訓與管理,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使其為患者提供更優質、更人性化的護理服務。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開展人性化護理管理的精神科護理人員對于管理工作的整體滿意度更高,可達到93.33%,而且開展工作中的糾紛、缺陷和投訴發生率相對較低。除此之外,經開展人性化管理的精神科護理人員其護理質量評分更高,管理后護理人員的職業倦怠感明顯改善,對于工作的投入度也顯著提高,體現了人性化管理的優勢。分析原因:人性化管理理念旨在從根本上激發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便護理人員能夠為患者提供更綜合性的、更全面的、更人性化的護理服務。在人性化管理模式下,護理人員的工作理念發生了轉變,不再是以疾病作為護理工作的中心,而是將患者作為護理工作的中心,更好地為患者服務[11-12]。同時,彈性的排班制度更能夠滿足護理人員的實際情況,保障護理人員有充足的休息時間,讓其在休息后更快地投入到工作中。此外,人性化管理模式的運用也旨在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其內心中對護理工作有認同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使其始終保持工作熱情,并以積極的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工作。

綜上所述,在精神科護理管理中運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優勢顯著,既有利于預防和降低護理糾紛與缺陷等事件的發生,又能提高護理滿意度與護理質量,還減輕護理人員的職業倦怠感,讓其更快地投入到護理工作中,故值得臨床應用。

猜你喜歡
倦怠感精神科人性化
靜脈配置中心工作人員職業倦怠感情況及影響因素研究分析
精神科護理工作研究進展
論如何提升博物館人性化公共服務質量
人性化
臨床護士職業幸福感探討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體驗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選擇
PDCA模式用于手術室護理人員職業倦怠感緩解效果探討
外科病房年輕護士自我效能感 工作滿意度及工作倦怠感研究
精神科醫護人員職業倦怠相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