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新型儲能產業法律問題探究

2024-03-19 11:52
儲能科學與技術 2024年2期
關鍵詞:儲能能源法律

孫 繼 文

(河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儲能是解決能源消耗問題的技術基礎與物質基礎,在改善電力系統配置,提高供電可靠性,提升電能質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隨著當前各行業能源用量的增加,以緩解大氣污染,提高能源可持續性為主題的清潔型能源走入大眾視野。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清潔型能源,而對于我國現階段發展來說,發展新型儲能技術就是發展清潔型能源的關鍵,而清潔能源則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必要前提[1]。然而,我國在能源法律方面并未形成完善的體系,《能源法》等政策機制也遲遲未出臺,新型儲能產業的實施是需要法律保障的,因此本文的研究從法律角度出發,提出新時代背景下有利于新型儲能產業持續發展的建設性意見,以期推動儲能與能源行業法律和政策法規的制定與實施。

1 新型儲能分類及發展現狀

1.1 儲能概念

儲能就是指利用相關設備或裝置將能量資源存儲起來,并在需要耗能之時再將其釋放的過程,其最主要目的是實現能源網絡的同步加載、調峰與啟動,從而在緩解輸能阻塞問題的同時,實現能源網絡的快速升級。所謂新型儲能技術,就是指除了抽水蓄能之外的其他新型儲能手段,包含電磁儲能、物理儲能、電化學儲能等多種不同的應用技術[2]。新型儲能并不是一項新興的技術手段,發達國家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開始了相關研究,我國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儲能產業的發展缺乏合理的商業模式,各類儲能系統的經濟特性也并未得以凸顯,所以仍然處于早期發展階段。

1.2 新型儲能的主要類型

新型儲能可分為化學儲能、電化學儲能、熱儲能、電磁儲能、機械儲能等類型,其具體分類標準如表1所示。

表1 新型儲能分類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new energy storage

2 新型儲能產業的重要性

2.1 能源安全問題

電力資源是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工業用煤炭量的下降,大多數企業單位都改用電力進行供能,清潔能源裝機的規模不斷提高,在新型能源項目中發電比例也不斷提高,而這都離不開電力行業技術的發展與進步,這足以說明儲能產業改革是有促進性作用的[3]。雖然能源技術不斷進步,但是與新時代背景所要求的高質量發展還具有一定的差距,新能源利用依然存在著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儲能技術還具有較大的進步空間。

2.2 新型儲能是能源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法

相比于傳統能源,新型儲能能夠有效保障供能穩定性,通過配置儲能可以實現對能量資源的循環利用,從而避免間歇性、波動性供能問題的出現。詳細的新型儲能技術應用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新型儲能技術應用模型Fig.1 Application model of new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此外,新型儲能技術的發展還可以帶動光伏發電與風電技術的發展,能夠將系統對能源的存儲能力不斷擴大,既可以解決電力資源超量輸送的問題,也有助于改變發電量低的現狀,而這也對新能源發電技術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3 我國新型儲能立法態勢分析

3.1 儲能法律層面

當前國內能源法律相關體系還存在一定局限,基本法位置空缺。在第一次石油危機以后,世界各國均加快了能源法案制定,希望通過能源法進一步高效利用能源。事實證明能源法制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能源應用效率,降低能源浪費。我國能源法案制定起步較晚,進程相對緩慢,而新型儲能的立法更為落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未有獨立的法律規范儲能行業。

2010 年,國內能源部門修訂并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法案詳細列舉了可再生能源的種類界定。此外還提出了對可再生能源的調查計劃與后續發展規定,包括相關產業的價格費用管理、推廣應用規范等,對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2020 年4 月發布的《能源法(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國內電網企業需要不斷擴大可再生能源資源配置,進一步提高電力調度能力,發展智能化儲能技術。按照目前能源法的立法思路,將儲能技術作為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配套技術,努力發揮其在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作用。

3.2 新型儲能法規規章及政策層面

2020年6月發改委與國內相關能源部門共同發布了電力市場的交易基本準則。準則中明確指出電力市場成員的類別,并確定未來儲能企業都將作為獨立輔助服務提供者的身份在法規層面成為電力交易市場的獨立主體。

2021年7月國內相關能源部門在考察市場需求的前提下,提出了新型儲能發展指導意見。確立了新時期新能源的獨立市場核心地位,并明確了新能源儲能發展目標。即2025 前在保證新型儲能商業化發展前提下,實現其規?;l展。截至2030年,實現新型儲能技術的全面商業化,相關核心儲能技術可以達到自主控制標準,綜合技術水平達到世界前端,商業模式成熟并與國內電力系統融合,滿足電力系統能源需求。

2021年9月能源局印發《新型儲能項目管理規范(暫行)》,明確了新型儲能項目的管理原則、主管部門等內容,并對新型儲能項目的規劃布局、備案要求、項目建設、并網接入、調度運行、監測監督等環節管理作出初步指引。同年12 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電力輔助服務管理辦法》,辦法將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等新型儲能均納入并網主體管理,并明確鼓勵新型儲能參與國家電力產業服務。

2022 年國家發改委與國家能源局聯合頒布了《“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和《“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提出了未來儲能發展目標。到2025年,進一步提高新型儲能商業化規模,保證其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條件。到2030 年,實現全面商業化和市場化,并提高新型儲能技術的能源應用范圍,改善能源站運行特征,可以融入國家新能源綜合調配與分布式配置能源系統中。此后,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等部門還發布了多項涉及新型儲能的政策法規:《“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電力可靠性管理辦法(暫行)》《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加強電化學儲能電站安全管理的通知》等。

自2005 年《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指導目錄》出臺至2020 年前,我國國家層面出臺的、與儲能相關的政策方案僅有十余項,這些政策大多聚焦于可再生能源產業及新能源汽車產業,儲能技術則主要是作為前述領域發展的配套技術存在的。但隨著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進一步發展及“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2020—2023 年國家層面出臺涉及新型儲能的法規規章政策60 余部。地方省市在2020—2023年發布與儲能有關的主要政策數百項。與儲能有關的法規規章及政策涵蓋儲能企業定位、電價激勵機制、電力輔助市場、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文本等多個維度,呈現出精細化發展趨勢。

綜上,儲能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法律層面對儲能行業規范不充分。由于是新興行業,法律層面關于儲能的規定過于簡單;可再生能源法僅僅提及儲能,還在征求意見的能源法也未對新型儲能行業做出詳細規定。二是政策性文件居多,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較少等問題;在行業初期,有關部門通過政策性文件指導行業發展是基本規律,但行業發展起來之后就需要對行業做進一步規范,儲能行業立法迫在眉睫。三是政出多門、立法零散、效力層級低,導致法律與政策執行效果不佳。

4 新時代新型儲能項目法律發展的建議

4.1 健全新型儲能法律法規體系

為了健全新型儲能法律法規體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完善相關法律:對處于征求意見階段的《能源法》中涉及的儲能相關規定進一步細化,建議設相關條款細化新型儲能合法地位和權益的同時,對新型儲能項目的管理與發展進行規范。一個對能源行業全面規范的《能源法》才勝任國家能源法律體系基本法律的地位。

(2)制定專門針對新型儲能的行政法規:在現有法律法規條款的基礎上,針對新能源儲能問題進行細致化約束,一方面明確新型儲能的地位、作用與監管機制,另一方面為新型儲能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具體建議在國務院層面制定新型儲能的行政法規。

(3)從規章層面規范新型儲能項目管理,強化標準制定和監管,由能源局等職能部門在行業內制定部門規章,將那些成熟的、行之有效的政策上升為部門規章,使其具有更強的規范性和約束力。具體從以下角度制定規章:新型儲能技術的標準,新型儲能項目備案、新型儲能項目建設、新型儲能項目驗收、 新型儲能項目并網、新型儲能項目運行、安全監管等角度,全流程規范新型儲能系統在項目管理、安全性能、技術要求等方面的實施標準。

(4)規范新型儲能投資運營機制:新型儲能投資運營機制的建立,應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新型儲能項目的建設與發展,促進新型儲能技術向著市場化方向不斷發展[4]。

(5)加強國際合作和交流:加強我國與發達國家在新型儲能領域的交流及合作,在借鑒先進國家技術與經驗的同時,推動我國新型儲能法律法規體系的完善和發展。

4.2 規范新型儲能產業制度

從法律角度規范新型儲能產業制度,就是在分配能量資源的過程中,建立統一的能源管理與調度方法,以便于超級電容器、燃料電池等設備可對能量資源進行綜合存儲。具體的儲能產業制度分級標準如圖2所示。

圖2 新型儲能產業的制度分級Fig.2 Institu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new energy storage industry

新時代背景下,新型儲能技術的發展是一項綜合性問題,因此在完善法律法規制度時,還應考慮新型儲能產業的實際發展情況。

5 結 語

在新型儲能項目的發展中,法律問題貫穿始終,對于行業的順利實施和長期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本文深入探討了新型儲能在法律法規層面上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并對相關問題進行了系統性的分析與研究。隨著新能源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持續擴大,新型儲能在多個方面都面臨著一系列的法律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涉及到項目的合規性、知識產權保護、市場準入等方面,還涉及到項目的長期運營和可持續性發展。因此,對于這些問題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有助于為新型儲能的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

本研究從多個角度對新型儲能行業的法律問題進行了全面的探討,通過深入分析,我們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的建議和對策。這些建議旨在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在推動新型儲能行業的發展中提供參考和借鑒,從而促進我國新能源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隨著新型儲能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我們相信這一領域將會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猜你喜歡
儲能能源法律
相變儲能材料的應用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第六章意外的收獲
用完就沒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儲能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儲能真要起飛了?
福能源 緩慢直銷路
讓人死亡的法律
直流儲能型準Z源光伏并網逆變器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