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現經濟回升向好不能只盯著“卡脖子”技術

2024-03-20 07:45李海燕
財經 2024年6期
關鍵詞:光刻機卡脖子案例

李海燕

最近幾年有兩個現象共存。一是所有人都對以芯片和光刻機為代表的“卡脖子”技術非常關注,期望能早日突破;二是“騰籠換鳥”,“清退低端產業和低端人口”的言論和做法不時見諸報端。筆者一直堅持中國應同時發展好高科技行業和傳統行業,不能把高科技行業和傳統行業(一些人口中的“低端行業”)對立起來。但過去幾年,社會關注度過多放在了“卡脖子”技術上。

中國經濟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艱難爬坡階段,這個階段可能需要十年,這個階段需要完成兩個任務:1.中國在高科技領域全面突破;2.傳統行業的高質量化?,F在對第二個任務的重視遠遠不夠。

筆者之所以強調重視第二個任務有四個原因:1.高科技需要有廣闊的應用場景,需要向各行各業滲透;2.傳統行業提供了最多的工作崗位,對社會整體收入水平影響最大,對國民整體生活質量影響最大;3.傳統行業需要高科技來產業升級;4.升級后的傳統行業也可以反哺高科技產業。比如壓鑄技術是存在幾十年的既有技術,但是升級之后,一體化壓鑄技術在電動車生產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近幾年,青年人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緩解就業壓力,既需要發展高科技行業來給大學生提供更多優質崗位,也需要傳統行業的升級換代來創造優質新崗位。在發達國家,傳統行業給技校畢業生或高中畢業生提供了很多優質崗位。比如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8萬美元的瑞士,既有諾華和羅氏這樣需要高級研究人才的制藥企業,也有眾多需要優秀技術工人的手表企業,還有雀巢這樣需要中等技術的食品企業。在歐洲和日本,很多餐飲店需提前幾個月預約,這些餐飲店廚師也擁有豐厚收入和較高社會地位。

新能源汽車就是高科技和傳統行業完美結合的產品。新能源汽車中的汽車芯片、自動駕駛、新型電池等是新技術,但玻璃、輪胎、座椅、車身等都是傳統產品。不過傳統產品也在不斷技術革新,比如有玻璃公司正在研究讓汽車玻璃直接成為顯示屏,有輪胎公司在研究能夠同時適應冰雪天和正常天氣的輪胎,減少加裝防滑鏈的繁瑣。

對傳統行業的三個普遍誤解

談到傳統行業,有幾個普遍性誤解。第一個是高科技產品利潤率高,傳統行業利潤率低。整體來看,這個判斷是對的。但傳統行業里的一流品牌,這個說法就不適用。比如我國的一些知名白酒,一斤酒的糧食成本只有十多元錢,酒的售價上千元。全球范圍內,有多少高科技產品可以有如此好的利潤率?一輛高端自行車售價高達幾萬元,我國是自行車生產大國,但是全球的高端自行車品牌中,卻看不到我國企業的影子。我們的工業產能的確過剩,但過剩的只是中低端產品。

第二個誤解是高科技行業的技術難以突破,傳統行業我們很容易超越國外同行。整體來講,這話也沒問題。但在傳統行業的高端領域,想超越就沒那么容易。比如EUV(極紫外線)光刻機是目前人類能夠生產的最精密的設備,很多文章推測中國需要花五至十年才能造出EUV光刻機。但在傳統行業,用五至十年達到全球高端品牌的水準,難度一點也不比造光刻機小。比如各種樂器我國都能生產,但是十年后我們能不能造出超越斯坦威、雅馬哈的鋼琴?服務行業也類似。比如我們還沒有在全球范圍有影響力的高端酒店品牌運營公司,十年后也未必能有。有讀者會反駁:酒店也不會卡中國的脖子,有沒有全球性高端品牌不重要。確實,從“卡脖子”角度看,酒店不重要。但從增加老百姓就業機會和提升老百姓生活質量的角度看,酒店也很重要。

除了“卡脖子”技術所屬的高科技行業,許多傳統行業也需要高質量化。圖/視覺中國

第三個誤解是傳統行業和“新質生產力”無關。其實傳統行業導入新技術后同樣可以成為新質生產力,或者為打造新質生產力作貢獻。高端制造、智能、環保低碳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特征。筆者工作中發現,傳統行業的自我革命對低碳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比如,鋼鐵行業是碳排放大戶,用氫還原技術替代碳還原技術煉鋼是鋼鐵行業的重要研發方向,是確定無疑的“新質生產力”。又如,電纜行業里的低溫超導電纜一旦研發成功,可將電網傳輸中的電力損耗從30%降到零,這也是確定無疑的“新質生產力”。

即便光刻機,很多零部件也來自傳統行業。比如ASML光刻機的鏡頭來自德國蔡司,蔡司是一家光學鏡頭的百年老店。光刻機光罩(photo mask)的基板(mask blanks)只有兩家企業在提供,就是日本的AGC和HOYA。AGC是日本最大玻璃企業,HOYA原本是一家眼鏡鏡片生產企業。AGC是全球目前唯一能生產EUV光罩基板(材料為高純度石英)、打磨、薄膜(EUV光罩上面為極薄的硅和鉬的薄膜)的企業。AGC從2003年開始研發,花費了15年時間才進入量產。

15年很長,但AGC公司要是沒有在汽車玻璃、液晶玻璃、化學品領域的技術積累,花更多時間也沒用。

只有光刻機,沒有光刻膠,也沒辦法造芯片。目前,提供EUV光刻膠的也只有兩家日本企業,分別是東京應用化學和JSR公司。這兩家企業都屬于化工行業,這是一個古老的行業,但一直在進化升級?JSR原來的主業是生產人工合成橡膠的原材料。上世紀70年代,基于公司積累的高分子材料技術,進入光刻膠生產,成為這一領域的執牛耳者。工業陶瓷也是傳統行業,但芯片生產離不開陶瓷材料。所以落后的不是行業,而是具體的技術和產品。

我們的鄰國日本在傳統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方面做的比較好,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具體案例。

傳統企業通過技術深化走向高科技

企業案例1,味之素。

日語味之素就是中文味精。該企業已經有100多年歷史了,成立之初是生產味精的企業。之后業務不斷擴展,目前是日本排名前三的食品企業。該企業通過氨基酸制造技術,研發了CPU封裝所用的材料,也就是ABF(Ajinomoto Buildup Film)。目前全世界的CPU生產都要用該產品。雖然是不起眼的幕后角色,但是若味之素公司停產,全球的CPU供應就會出問題

企業案例2:山字醬油。

該公司1645年創建,1928年改組為股份制公司,為日本排名前三名的醬油企業。該企業在研究醬油味道構成的過程中,擴展了自己的技術,研發生產了一種可以用于新冠疫苗的原材料(pseudouridine,假尿嘧啶核苷),目前全球能夠穩定生產這種材料的只有兩家企業。山字醬油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一直在研究核酸相關物質,20世紀80年代開始出口該物質。新冠疫情暴發后,該企業為全世界所知。

企業案例3,AGC。

AGC創業于1907年,是日本最大的玻璃企業。該企業在傳統的建筑玻璃上無法盈利,因為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玻璃制造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汽車玻璃微利,因為日本汽車制造業非常強大。但是AGC公司早在40年前就開始開拓新領域。目前,該公司的業務領域主要有四個:玻璃、電子、化學品、工業陶瓷。

AGC公司提供高純度石英,該產品為EUV光罩的基板材料(mask blanks)。AGC從研發到商品化花費了15年,2018年開始大規模供貨。該技術可視為AGC在玻璃產品技術積累的延長線。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AGC進入醫藥研究,當時日本的建筑玻璃、汽車玻璃、液晶玻璃都非常賺錢。

企業案例4,富士紡。

富士紡創立于1896年,過去100多年都是日本排名前十名的棉紡織企業。日本棉紡織行業已經衰退了60年,但富士紡不僅頑強地活了下來,還在高科技的半導體制造領域分到了一杯羹。該公司發揮過去紡織品領域積累的技術,研發了用于半導體產品研磨的研磨墊,在該領域全球市場份額第一。

傳統企業通過品牌化實現高利潤

企業案例5,白鳳堂。

該公司位于廣島縣,當地是毛筆的著名產地。二戰后,日本使用毛筆的人越來越少,毛筆企業陷入困境。白鳳堂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制造化妝筆,成為全世界最知名的化妝筆品牌。目前該公司95%的業務為化妝筆,2%為各種毛筆,2%為畫筆,1%為工業用筆。

企業案例6,今治毛巾。

準確說,今治毛巾不是一個企業,而是位于愛媛縣今治市的眾多毛巾企業的共同地域品牌。20世紀80年代以后,作為毛巾產地的今治市處境艱難。1990年末,今治市開始打造高端毛巾品牌,眾多毛巾廠家整體轉向高端,不僅存活了下來,而且利潤更高。

企業案例7,山崎金屬工業。

該公司創業于1918年,位于日本知名的西洋餐具產業聚集地新瀉縣的燕市。燕市是日本最知名的西洋餐具(刀叉等)產地,過去100年主要向歐美出口,山崎金屬工業是其中的代表。1991年之后,每年的諾貝爾獎頒獎晚宴用的刀叉餐具都是該公司的產品。

企業案例8,貝印。

該公司創業于1908年,位于日本最知名的廚房刀具生產地岐阜縣關市,是日本廚房菜刀和美容用品的代表性企業,目前銷售收入的一半來自海外。日本設有“good design獎”,貝印的產品獲獎十多次。過去十年,日本廚房刀具出口穩步上升,這是日本企業長期堅持品質、不斷改良設計得到全世界消費者認可的結果。

企業案例9,齋榮織物。

該公司成立于1952年,位于日本絲綢類紡織品的重要產地福島縣川俁町。過去一百年絲綢行業一直在衰退,齋榮織物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也多次面臨破產。改變公司局面的是經過四年研發的超薄絲綢產品,用料是只有頭發絲六分之一粗的絹絲,產品命名為“天女之羽”。該產品2012年開始銷售,并于當年獲得日本制造業的最高獎內閣總理大臣獎,同時獲得“good design獎”。宣布退出英國王室的梅根王妃的婚紗就使用了該產品。

傳統企業根據時代要求開發新產品

企業案例10,鹿島建設。

該公司是日本五大建筑工程公司之一,也是百年老店。碳中和是當下的全球熱詞,目前已有超過120個國家公布了本國的碳中和目標。水泥行業是排碳的重點行業之一(在中國的排放量僅次于發電和鋼鐵),開發低碳或者負碳的水泥和混凝土是全球性課題。

鹿島建設在2009年成功開發出可吸收二氧化碳的負碳水泥產品,名為“CO2-SUICOM(CO2-Storage and Utilization for Infrastructure by Concrete Materials)”。該產品使用混合材(一種名為γ-C2S的物質)、產業固廢和火力發電站排放的二氧化碳來制作混凝土產品。一般混凝土產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每立方米288公斤,而鹿島公司的產品為負18公斤。

企業案例11,住友林業。

該公司成立于1948年,為住友財閥旗下企業。為了恢復銅礦礦山的環境,開始植樹造林,這就是住友林業的源頭。目前該公司持有相當于日本國土面積1/800的山林,是日本最大的木質結構房屋開發商。

伴隨著碳中和概念的普及,該公司的價值重新得到評估。因為林業和木質建筑是高度循環的綠色產業,是負碳產業。目前該公司在研發木質結構的高層建筑技術,該公司計劃在2041年建設350米高的木質建筑,該建筑為木鋼混合結構,大幅度減少鋼材使用量。

(編輯:馬克)

猜你喜歡
光刻機卡脖子案例
鏡鑒ASML成長之路
圍 觀
本期導讀
種子科技:打贏種業翻身仗 如何破解“卡脖子”難題
全省農業科技“五五”工程暨農業“卡脖子”關鍵技術攻關推進會在黃岡召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卡脖子與保鮮問題
光刻機打破ASML壟斷還要多久?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高卷
發生在你我身邊的那些治超案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