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進對策

2024-03-20 06:46趙汝英
現代農村科技 2024年3期
關鍵詞:技術推廣受眾農民

趙汝英

(山東省肥城市安架莊鎮人民政府 山東 肥城 271600)

農業技術推廣是專業農業術語,是指通過試驗、示范、培訓、指導以及咨詢服務等,把農業技術普及應用于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活動。農業技術推廣以利于農業發展為核心,講求經濟、社會和生態等綜合效益,同時尊重農業勞動者的意見,并應在經過試驗、示范后再因地制宜地進行推廣。

現如今,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各地的農業技術推廣系統逐漸建立健全,但仍存在諸多問題,例如,在構建基層農業推廣體系的過程中往往投入資金、人力、物力不足,存在基礎設施陳舊、人才與技術引入不夠、經費缺乏等問題,并且其最壯大的受眾—農民群體的接受程度與落實程度也令人擔憂??傊?,農業技術推廣在多個方面需要改進與創新,以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

1 農業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1.1 資金投入不足。資金的投入是確保技術推廣順利進行的關鍵,也是其最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研究團隊與領導班子則是工作運行的領頭羊與主心骨。農業技術推廣是科教興國的重要步驟,但是統計目前農業技術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我國僅有45%,與發達國家的70%~80%相比還有著很大的差距[1],而資金匱乏問題就是最嚴重的阻礙之一。有關數據顯示,我國先進農業技術的科研和推廣成本較低,占農業總產出的20%,與發達國家有顯著差距[2]。資金投入匱乏不僅會延緩研究進度,影響推廣效果,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工作者的積極;而缺少人力投入,則難以形成完整推廣體系與管理系統,容易使研究與推廣工作偏離方向,影響團隊的發展與進步。

1.2 對人才引入與培養不夠重視。行業振興,人才先行。隨著青壯年勞動力向城市傾斜,農業發展正面臨著人才流失的重大難題。據2017 年的農技人才數據顯示,大部分國企中的農業技術人員不僅增長速度緩慢,而且在所有專業技術人員中占比極少,僅有4%左右[3],且存在農村建設相對更好的東部地區人才較西部多的人員分配不均等問題。農村的資源本就有限,若不加以重視,沒有充足的資金與政策支持,難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而在人才培養方面,不與時俱進的培養內容與“一把抓”的人才培養方式更是不利于高素質、高精度團隊建設,不充分、不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使專業人才在面臨農業技術更新調整時不能及時更新知識庫,導致專業能力退化、知識儲備量不足、推廣操作能力不強等問題產生。

1.3 技術研發與推廣脫節。研究結果表明,我國每年大概有6000 項以上的農業技術相關研究成果,但僅有不足30%~40%的技術能得到真正的推廣與落實,遠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70%~80%的水平。一方面,大量的智慧結晶無法變現,也無法用于提高生產力,無法直接推動農業技術的發展,這是對人才、對時間、對資源的一種浪費;另一方面,資金是有限的,在技術研究投入中多,在技術推廣中就少,能夠被落實的技術就更少,從而難以獲得足夠的收益,不足以支撐接下來的研發與推廣,如此容易陷入惡性循環。

1.4 地域差異化與技術統一化的沖突。我國地域十分遼闊,農業種植生產的差異化非常明顯,除氣候與水土條件外,歷史原因、政策空間、思想觀念、風俗習慣等都是影響因子,因此對于農業技術的推廣不能一概而論?!伴偕茨蟿t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不能盲目追求可得利益高的技術,適合當地生態的技術才是最好的技術。

1.5 推廣受眾吸收與落實能力不理想。技術要先被研究出來,然后廣泛宣傳推廣,最終被受眾吸收落實,才能起到惠國惠民的作用,因此,作為邏輯鏈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受眾的配合、接受、落實程度極大地影響著技術推廣最終的效果。而據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只有7.1%的農業生產經營人員接受過高中或中專教育,換言之,農民群體作為農業技術推廣最大的受眾面,相對而言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同時,隨著城市化的進程,農業生產老齡化也逐漸嚴重,務農工作者的年齡普遍較高,往往比較守舊,不愿承擔技術實施初期的風險等不確定性因素。而對廣大基層農業技術工作進行分析,發現許多地區仍堅持使用紙質印刷品、電臺廣播、電視廣告等傳統技術推廣方式,這種傳統方式有著許多弊端,一是覆蓋面小且往往難以做到即時、隨時,二是受眾難以從單薄的宣傳中真正切身感受到新技術的優點,受眾難以較快接受新技術,加之推廣方式傳統單一,因此技術推廣的影響力十分有限,效果并不理想??傊?,出于以上種種原因,推廣受眾往往很難較快接受新的農業技術,也難以學會新型技術并將其落實到農業中,對農業技術推廣是很大的挑戰。

2 農業技術推廣改進與發展建議

2.1 加大資金投入。農業技術推廣是一項復雜的長期工作,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應該先從思想上真正意識到農業技術的重要地位,重視農業資金投入,加大人才補貼、設施配備,建立農業技術推廣專項經費,同時,政府應該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出臺相關政策鼓勵農業技術發展,通過政策支持加大社會機構的資金投入,鼓勵社會各界積極投資有前景、高回報的農業技術項目,建立多渠道投資體系,緩解政府壓力,解決資金來源問題。不僅要增大農技推廣資金投入的比重,還要將資金按照各地人口數量、土地面積、行業比重等進行合理分配,避免各地不平衡發展。

2.2 重視人才的引入與培養。想要做好推廣工作,應該培養建設高素質高能力的推廣團隊。重視人才,就應該善待人才。在人才的引入上,應該面向社會群體廣泛招募,鼓勵專業對口的大學生投入基層農技推廣的工作中,并建立人才專項基金,提高人才待遇水平,健全激勵保障制度;在人才的培養上,應該緊緊跟隨社會發展需要,完善分級培訓機制,根據市場變化和生產力的需要靈活調整培養方案,將龐大籠統的技術隊伍進行精簡分流,形成專業專攻的人才。在資金與政策支持雙管齊下的保障下,培養一支優秀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者,鼓勵人才“流入”,保證人才“留住”。

2.3 平衡技術研發與推廣的關系。再高超的技術,最重要的還是落實在生產中。應該盡量避免只研究不推廣的情況,應大力規整技術研究市場,增加監管部門,加大審核力度,建立專業經費監管部門,實時監測經費流向,觀測記錄各項技術帶來的收益是否正向或具有上升趨勢,并在經費不足時減少低質量、高重復技術的研究投入,加大高質量、低重復技術的推廣落實變現,用所得收益投資更有前途的技術研究,形成良性循環。

2.4 因地制宜推廣技術。只有根據當地特色,進行合適的農業技術推廣與針對性宣傳,因地制宜地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和產業布局,才能更大程度上惠及民生,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不能盲目應用技術,應該在進行全方位考察后,合理進行土地規劃,推廣引用適合當地的技術,還可以結合當地的風土人情,推動農業與旅游業協調發展,增大產業賦能,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2.5 增強受眾吸收與落實能力。農民是農業技術推廣落實后最直接的受益者,也是其落實程度最直接的影響者。應該做到以人為本,促進農民從“普通農民”到“職業農民”的身份轉變[4],加大宣傳力度,減輕農民的思想顧慮,考慮其受教育程度的特殊性,設計一套適合農民群體的宣傳與培訓方案,少說大道理,多做實事情,通過少理論多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結合當地特色,因地制宜,讓農民更好地學會技術、落實技術,不僅提高了農民群體的綜合素質,還有利于農業技術的推廣與落實,推動農業發展。同時完善農業推廣機制,改進基本農業推廣體系,尋找最容易被農民群體接受的技術推廣方式,探索適合現代農業發展的農業推廣新方式,在現有產業發展的基礎上創新運用“互聯網+”技術,建立基地化(規?;?、信息化(數字化)、機械化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積極打造智慧農業,提升農民能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4]。同時加強反饋平臺建設,成立溝通小組,鼓勵農民群眾提交真實反饋意見,努力做到聆聽受眾心聲,將服務于勞動人民的技術真正傳遞到農民群眾手中。

3 結語

本文討論了在現代農業發展的背景下,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與發展建議?;鶎愚r業技術推廣仍存在資金投入不足、人才引入不夠、研發與推廣脫節、地域差異化與技術統一化沖突、推廣方式單一等多方面問題,難以滿足生產發展需要,各部門應該深刻意識到問題的存在,不斷發展、完善與創新,構造科學合理的推廣體系,更好地幫助農民改善生活,持續推動農業發展。

猜你喜歡
技術推廣受眾農民
智能制造技術推廣服務與實踐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饸饹面“貸”富農民
用創新表達“連接”受眾
農田水利技術推廣
對水稻機插秧技術推廣的思考
用心感動受眾
媒體敘事需要受眾認同
電視節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眾
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中的幾個認識誤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