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生名篇

2024-03-21 04:34
養生月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音樂生活

荀子是先秦儒家音樂理論的集大成者,他不僅有系統論述音樂理論的專篇《樂論》,還創作了可合樂而唱的詩歌《成象》,對于后世音樂理論和詩賦發展均有重要影響。荀子所推崇的音樂都是符合禮義的音樂,主張“詩書禮樂,以冶情則利”(《榮辱》),優美的音樂能養情怡志,“故聽其《雅》《頌》之聲,而志意得廣焉;執其干戚,習其俯仰屈伸,而容貌得莊焉?!?/p>

此外,荀子還認為音樂有“導欲”功能,音樂就是所謂“先王”設計出來節制人們的聲色欲望,使人的欲望能夠有所遵循與節制而不至于亂。人內心的各種情感一定要通過某種渠道表達出來,否則就會導致社會混亂。

在傳統中醫學中,五音入五臟,并可調節五臟。五音調和搭配,即可頤養身心。音樂能影響人格,在協調身心及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中起到很好的作用,幫助人們遠離沮喪和焦慮,所以音樂能廣泛地應用于行為治療。

追溯人類歷史,我們發現3萬年前的原始人就會以敲擊石器伴奏舞蹈的方式來治療疾??;而至今在非洲、南美及澳大利亞的原始部落里,巫師樂舞仍是治病的主要手段,這在某種意義上也說明了音樂的“療養”功效。(趙心華)

原文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虛一而靜①。心未嘗不藏②也,然而有所謂虛③;心未嘗不兩④也,然而有所謂壹;心未嘗不動也,然而有所謂靜。(《解蔽》)

注釋

①虛一而靜:虛心專一而寧靜。②藏:包藏。③虛:空虛。④兩:兼知兩事。

鑒賞

荀子認為人通過虛心、專心和靜心來懂得道,心從來沒有不儲藏信息的時候,但卻有所謂空虛;心從來沒有不彼此兼顧的時候,但卻有所謂專一;心從來沒有不活動的時候,但卻有所謂寧靜。

此段原文荀子提出了“虛一而靜”的養心方法,他認為“萬物得一以生”“致虛極,守靜篤”。所謂“虛”,就是不讓已經儲藏在心中的認識去妨害將要接受的知識就叫做虛心;“一”,指專一,不讓其他事物來妨害對這一種事物的認識就叫做專心;“靜”,就是不讓各種胡亂思緒來擾亂思維?!疤撘欢o”是心不被外界所干擾的狀態。荀子在《解蔽》中比喻人心如同盤里的水,如果不受干擾,水中的混濁物是沉在盤底的,上面的水清澈地可以當鏡子用,而如果一旦受到干擾,水立刻就會混濁。故而荀子提出對于心要“導之以理,養之以清,物莫之傾,則足以定是非,決嫌疑矣”。他認為“心”要知“道”,就必須做到虛心、專心、靜心,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大清明”的境界,做到“坐于室而見四海,處于今而論久遠,疏觀萬物而知其情,參稽治亂而通其度,經緯天地而材官萬物,制割大理而宇宙理矣”。

現代社會,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壓力的增大,許多人都很浮躁,這樣就產生了很多心身疾病,殊不知身體的任何不正常狀態,都不利于養生。研究表明,胃腸疾病除與飲食不節、遺傳素質相關外,更與焦慮、驚恐等不良情緒刺激密切相關。強烈或持久的不良情緒,可引起各種功能性胃腸病,而情緒所導致的功能性胃腸疾病,遷延不愈,最終可有器質性疾病的發生,尤其情緒低落、憂郁的人,癌癥的發生率明顯增高。

保持虛無的狀態,有利于人體氣血的充盈,可以減少人體的消耗,而過度的勞作、躁動,則會消耗人的氣血。道家主張虛無無為,要達到無為的狀態,就要學會放棄,要能夠解放思想,心理上要放得開。通過個人的身心調節來避免不良情緒的產生,順應自然,以清靜無為的狀態來化解內心的煩躁。所以要端正心態,避免壓抑、郁悶、憂慮等不良情緒的產生。故而養生當以虛無、清靜為本,所以養生最重要的還是心理狀態的調整?。ㄚw心華)

《呂氏春秋》(節選)

秦·呂不韋

原文

貴富而不知道①,適足以為患,不如貧賤。貧賤之致物也難,雖欲過之,奚由?出則以車,入則以輦②,務以自佚,命之曰招蹷③之機。肥肉厚酒,務以自強④,命之曰爛腸之食。(《孟春紀》)

注釋

①道:養生之道。②輦:古代用人拉著走的車子,后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車子。③蹷:足病。太過逸樂,則血脈不通,骨干不堅,容易導致足病。④自強:飽而強食之。

鑒賞

《呂氏春秋》成書于戰國末年,由秦朝的宰相呂不韋令他的門客集體編撰的一部古代類百科全書似的傳世巨著,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余萬言。該書涉及的內容很廣,其中也有一部分養生防病方面的內容,使我們能夠了解一些秦朝以前的養生觀念。

本文用對比的方法闡述了貴富之人較貧賤之人更有機會過上奢糜的生活,這種生活的后果就是更容易患病而不利于養生。文中開篇就強調,生活富足了而不懂得養生之道給人造成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倒還不如過貧窮的生活更好。為什么呢?貧窮之人,無力奢華享樂,即使有這些欲念,又怎么去實現呢?奢華享樂,看似風光,實為自戕。文中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出行,富人“出則以車,入則以輦”,換來的是痿蹷足??;另一個是飲食,富人“肥肉厚酒,務以自強”,得到的是爛腸的重患,豈不讓人慨嘆嗎?正像《黃帝內經》所說的:“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泵鳌だ钪需髟凇夺t宗必讀·富貴貧賤治病有別論》也強調:“富貴者膏粱自奉,貧賤者藜藿茍充……膏粱自奉者臟腑恒嬌,藜藿茍充者臟腑恒固?!备毁F之人如果沉湎于貪欲之中,“以妄為?!钡脑?,那么必然導致“臟腑恒嬌”,邪氣時至,又豈止是痿蹷、腸病呢?

結合當今社會,隨著人們財富的積累,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一些人來說“出則以車,入則以輦”“肥肉厚酒”的生活已經實現了,但隨之而來的卻是人們疾病譜的改變。近年來,高血壓病、糖尿病、高脂血癥、胃癌、腸癌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這不能不說與我們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兩千年前的古人能認識到這一點,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呂氏春秋》強調的是無論貴賤都應該遵守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同時代的《黃帝內經》已經明確告訴我們,要想健康長壽就要“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鄒純樸、徐勤磊)

原文

室大則多陰,臺高則多陽,多陰則蹷,多陽則痿,此陰陽不適之患也。是故先王不處大室,不為高臺,味不眾珍,衣不燀①熱。燀熱則理塞,理塞則氣不達;味眾珍則胃充,胃充則中大鞔②;中大鞔而氣不達,以此長生可得乎?昔先圣王之為苑囿③園池也,足以觀望勞形而已矣。其為宮室臺榭也,足以辟燥濕而已矣。其為輿馬衣裘也,足以逸身煖④骸而已矣。其為飲食酏醴⑤也,足以適味充身而已矣。其為聲色音樂者,足以安性自娛而已矣。五者,圣王之所以養性也,好儉而惡費也,節乎性也。(《本生》)

注釋

①燀(dǎn):熱。②鞔(mèn):古通“懣”,悶脹。③苑囿:古代畜養禽獸供帝王玩樂的園林。④煖(nuǎn):同“暖”。⑤酏醴:酒。

鑒賞

本文主要論述了居室、飲食、服飾等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強調生活中足用即可,避免奢華浪費,以怡情養性為最終目的。

文中指出,人如果居住在過于高大寬敞的房間里,容易導致“陰陽不適之疾”。所謂“陰陽不適之疾”,文中有一句解釋,就是“多陰則蹷,多陽則痿”。蹷和痿都是導致行動不便的足病,室內空曠陰暗則陰氣重,寒濕傷人則易生蹷;久居高臺樓閣則陽氣重,陽氣傷人則易患痿。文章強調不要過分追求華麗服飾,不要孜孜汲汲美食膏粱,享樂太多皆能損傷身體。所以,先王雖身份尊貴,但不嗜享樂,“不處大室,不為高臺,味不眾珍,衣不燀熱”,雖有“苑囿園池”“宮室臺榭”“輿馬衣裘”“飲食酏醴”“聲色音樂”,也是為了陶冶性情,而不把這些作為享樂的工具。一個豁達仁愛、勤政儉樸、恬淡內斂、悠然自得的君主躍然紙上。

文章通過談養生表達了一種生活作風,一種人生的態度,一種治國方略。文章所提倡的“好儉而惡費”的思想,是下至黎民身心健康、上至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它是中華民族的生活理念,不斷被強調和發揚?!渡袝ご笥碇儭吩唬骸翱饲谟诎?,克儉于家?!薄蹲髠鳌芬耪Z說:“民生在勤,勤則不匱?!薄赌印酚小皟€節則昌,淫佚則亡”之論。古人認為能否做到勤儉,是關系到生存敗亡的大事,不可輕忽。因此,“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司馬光《訓儉示康》);“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一家一國,古人都是從禮的規范和德的大小的高度來看待節儉,而把奢侈浪費看做一種惡行,故《左傳·莊公二十四年》說:“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痹谖镔|極大豐富的今天,戒奢以儉,不靡費財物,仍是值得我們崇尚的美德。(鄒純樸、徐勤磊)

《彭祖攝生養性論》

佚名

原文

神強者長生,氣強者易滅。柔弱畏威神強也,鼓怒騁志氣強也。凡人才所不至而極思之則志傷也,力所不勝而極舉之則形傷也,積憂不已則魂神傷矣,積悲不已則魄神散矣。喜怒過多,神不歸室;憎愛無定,神不守形。汲汲而欲神則煩,切切所思神則敗。久言笑則臟腑傷,久坐立則筋骨傷,寢寐失時則肝傷,動息疲勞則脾傷,挽弓引弩則筋傷,沿高涉下則腎傷,沉醉嘔吐則肺傷,飽食偃臥則氣傷,驟馬步走則胃傷,喧呼詰罵則膽傷,陰陽不交則瘡疿生,房室不節則勞瘠發。且人生一世,久遠之期,壽不過于三萬日,不能一日無損傷,不能一日修補,徒責神之不守,體之不康,豈不難乎。足可悲矣。

是以養生之法,不遠唾,不驟行,耳不極聽,目不久視,坐不至疲,臥不及極。先寒而后衣,先熱而后解。不欲甚饑,饑則敗氣,食誡過多。勿極渴而飲,飲誡過深。食過則癥①塊成疾,飲過則痰癖②結聚氣風。不欲甚勞,不欲甚逸,勿出汗,勿醉中奔驟,勿飽食走馬,勿多語,勿生餐,勿強食肥鮮,勿沐發后露頭。冬不欲極溫,夏不欲極涼。冬極溫而春有狂疫,夏極涼而秋有瘧痢。勿露臥星月之下,勿饑臨尺骸之前,勿睡中搖扇,勿食次露頭,勿沖熱而飲冷水,勿凌盛寒而逼炎爐。勿沐浴后而迎猛風,勿汗出甚而便解衣。勿沖熱而便入冷水淋身。勿對日月及南北斗大小便,勿于星辰下露體。勿沖霜霧及嵐氣,此皆損傷臟腑,敗其神魂。五味不得偏耽,酸多傷脾,苦多傷肺,辛多傷肝,甘多傷腎,咸多傷心,此并應于五行,潛稟四體,可理可究矣,志士君子,深可慎焉。犯之必不便損,久乃積成衰敗。是故心為五臟之主,氣為百體之使,動用以太和為馬,通宣以玄寂為車,關節煩勞即偃仰導引。若不營攝養之術,不順和平之道,須臾氣衰于不竟之際,形枯于聲色之前,勞其渺渺③之身,憔其戚戚之思。聞斯道,養深可修慎④。是以真人常日淡泊,不親狂蕩,而愚者縱意,未至損身,已先敗其神魂,傷其魄矣。悲夫!

注釋

①癥:腹內結塊,堅硬不能移動者。②癖:痞塊生于兩脅,平時觸摸不及,痛時可及。③渺渺:微小。④修慎:謂注重修養,處世謹慎。

鑒賞

彭祖是傳說中長壽之人,這一篇《攝生養性論》借彭祖之名,闡發了養生當重視養神的觀點。首句“神強者長生,氣強者易滅”,發聾振聵,提出養生長壽的關鍵在于養神,而形氣雖強卻易于損傷敗亡。點查歷史,長壽人物,文客畫工每有留名,武夫強將多半途而夭。那么何所謂神強?神氣柔弱,畏懼天威,如此就善于順應天地,則保有天命。常人每每自騁志向,動則勃然發怒,雖然當時氣勢頗甚,但其實是夭亡之道,不可久長。

何事可以傷神?文中列舉了情志不節、思欲過度的幾種情況,今天讀來仍頗令人警醒。思本養神,但如果才華不及而勉強思之,欲求太過而思慮不止,神志就會受損。喜怒悲憂恐本為人生常情,但如果情志太過,沒有節制,不僅精神魂魄受傷,還會累及臟腑?!跋才^多,神不歸室”“憎愛無定,神不守形”,嚴重的可以導致神氣衰敗。常人每日生活中,起居行立、喧呼沉醉、運動房室,稍有不慎,即有損傷,所以文中發出人“不能一日無損傷”的感慨。損傷既多,修補不及,難免神不守舍,形體不康,這是常人之情,誠為可悲,養生家卻當以此為誡。

本文中提出了許多養生的方法,其要不過是慎行勿極。行止勞動、饑飽渴飲都以適中為度,不可過極?!饵S帝內經》有云:“生病起于過用?!泵鞔t家張介賓說明“過用曰淫”,淫則為病。四季尤需注意衣裳溫涼,覺身寒體熱方加減衣裳,勿過于保暖貪涼。俗語說“若要安,常帶三分饑與寒”。起居舉止、沐浴飲食亦當謹慎,舉止戒驟,沐浴、汗出忌見風,起居避霜霧露臥,飲食忌生冷,五味不偏嗜?!八岫鄠?,苦多傷肺,辛多傷肝,甘多傷腎,咸多傷心”,飲食五味,營養人體,食之過度,輕則“腸胃乃傷”,重則損及五臟。方方面面,皆需謹慎,若有違犯,初不為病,日久必積成衰敗。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的疾病譜也不斷發生改變,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病、心臟病、腦卒中等各種疾病的發病率迅速增加,惡性腫瘤屢見不鮮,大都由于人們的生活起居、飲食習慣、精神因素和行為方式等方面的失當引起。人們往往熱衷于享受生活,及時行樂,忘記了需要科學地安排生活,養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習慣。及至當疾病發作,才猛然悔悟,已經船到江心補漏遲,確然“悲夫”!故此,本文“犯之必不便損,久乃積成衰敗”實乃需要銘刻在心的教誨。

養生當養慎,還當通攝養之術,動則以和為貴,養神以恬淡為務,欲望不可放縱,肢體有所不適,急尋導引按摩,如此形不傷,神守內,氣保全,則長壽不衰。(李海峰)

《黃帝內經》(節選)

西漢·佚名

原文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①,長而敦敏,成而登天。乃問于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②皆度③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④?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⑤,和于術數⑥,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⑦,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素問·上古天真論》)

注釋

①徇齊:敏慧的意思。徇,疾也;齊,速也。②春秋:指年齡。③度:過。④人將失之耶:抑或是人的過失呢?將,選擇連詞,猶“抑”也,有“還是”之意;失,過失。⑤法于陰陽:效法自然界寒暑往來的陰陽變化規律。法,效法。⑥和于術數:恰當地運用各種養生方法。和,調和,引申為“恰當運用”;術數,此指養生的方法,如導引、按蹻、吐納等。⑦不時御神:謂不善于駕馭、使用精神,即妄耗神氣。時,善也;御,用也。

猜你喜歡
音樂生活
奇妙的“自然音樂”
音樂從哪里來?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音樂
無厘頭生活
水煮生活樂趣十足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竅門
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