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催婚大戰中的“心理戰”

2024-03-21 12:48王莉文
世界博覽 2024年5期
關鍵詞:心理戰婚姻家庭

王莉文

逢年過節“剩男剩女”們就會遭遇催婚大戰。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3年中國未婚人口約為2.3億,占總人口比例為20.7%。面對被催婚的壓力,掌握一點“心理戰”的博弈策略,就能“有招”勝“無招”。

心理計謀錦囊:反客為主

年輕人大包小包帶著年貨回家,長輩們回的禮物除了紅包,還有“催婚”話題包。一些父母催婚的方式很柔和,不主動催婚:只在她朋友圈各種提醒暗示,當她曬美食,她爸說:“呦,旁邊是誰在給你夾菜??!”當她曬月亮,她媽說:“要是有個手給你暖暖就好了!”另一些父母催婚的方式讓人忍俊不禁:“你能想象到,回老家自己房間的床是雙人床,枕頭成雙,拖鞋成對,都是喜慶的紅色……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結過婚了,老婆只是回娘家了?”

面對催婚,你可以變被動為主動,打響反擊戰??梢源叽俑改附o自己安排相親對象:“我都沒臉進家門了,還不趕緊給我多安排幾個相親對象?!痹诩彝ト豪镄麄鳎骸斑€有一個月就過年了,大伙忙起來呀,趕緊給我找個對象吧!”。從心理學的角度解讀,中國父母將子女看作是“擴大的自我”,視為血脈的繼承和未來的延續。從成績到成家,“別人孩子有的,你也要有”的觀念貫穿始終。這既是一種樸素期待,背后也傾注著愛。都說養兒才知父母恩,我們也不妨撥開被催婚的混戰迷霧,體會家人的愛。

從原生家庭里的一份子、到依靠自己組建一個新的家庭,這背后有成長和突破,也有愛的傳承。如果原生家庭幸福,年輕人對成家還會有所期待,反之亦然。結婚就是一場愛的傳承,通過感知父母的愛、汲取到足夠的養分,才有情感儲備走入下一段愛中。埃里?!じチ_姆(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在《愛的藝術》中提到母愛有兩種:牛奶和蜂蜜。牛奶是指母親給予孩子的關心和照顧,而蜂蜜則是母親給予孩子對生活的熱愛。蜂蜜般的母愛,讓母親不斷成長為自己喜歡的樣子,同樣也會讓孩子去探索自己喜歡的樣子。

莉莉就因為原生家庭的不幸,一直小心翼翼地活在自己的殼里:“我連交個普通朋友都很難,根本沒法想象談戀愛。對方如果稍微對我冷淡一點,我就會很焦慮,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彼?,如果你對婚戀充滿了抵觸甚至恐懼,也請不要為難自己。此時的你不想進入婚姻,實際是潛意識的自我保護。曾有一位女士,由于父母婚姻以失敗告終,她也一直擔心自己的婚姻會受影響。還好她在心理咨詢中得到啟示:原生家庭的婚姻失敗并不代表自己也會如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人化體驗,都有機會創造屬于自己的幸福。一個人一生最大的挑戰就是要對抗原生家庭帶來的傷痛,對父母從模仿、對抗再到超越,最后積極走出困境,脫胎蛻變。只要是沿著正確的方向成長,走得慢點也沒關系。

心理策略錦囊:知己知彼

如果說春節長輩的催婚是一場狹路相逢的遭遇戰,那么社會現實的催婚則是一場細水長流的持久戰。父母和孩子關于結婚這件事的沖突,其實是兩個時代的沖突。從父母和孩子的矛盾,再到家庭本位和個人本位新舊觀念的沖突,我們可以看到催婚大戰中種種社會現實的考量。

現在社會的經濟壓力太大了,年輕人擔心失業裁員、養不起自己,如果結婚,經濟壓力難以想象。他們得慎重考慮兩人的感情值不值得進入婚姻、婚后生活質量會不會下降,尤其是女性,既要養家更要育兒,壓力更重。有位媽媽說:“女兒回奶奶家,爺爺跟她說一定要30歲之后再考慮婚姻,多在家養幾年!其實老輩人的想法也已經開始改變了!結婚對女性來說本身就要承受更多的壓力和責任,水到渠成的婚姻或許才是減輕痛苦的根源!”這種開明的做法,無疑是給孩子贏得了調整狀態的時機。

盡管年輕人對婚姻背后的經濟壓力和現實問題感到焦慮,但硬幣的另一面是:對愛與親密關系的追尋,仍是很多人深切的渴望。在豆瓣“母單互助組”里,聚集了4萬單身人士,大家普遍探求的是如何脫單、解決脫單路上的障礙、煩惱。有人說她相親相到了一個初中畢業、又矮又丑的暴發戶,承諾每月給她3萬零花錢,她尋思著自己累死累活一個月才8000,這錢讓她完全可以接受對方缺點。結果見面兩次后,她現在無比熱愛工作,自己的8000比那3萬性價比高多了??梢娫诂F實生活中,愛與真心更可貴。

心理策略錦囊:以逸待勞

再被催,也別催自己。究竟是活成被人期待的樣子、還是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歸根結底還是要有戰略定力。在我們的人生路上,婚戀對于大多數人是一門必修課,也是一道正常的門檻。存在主義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寫道:人有選擇的自由。面對婚戀關,不要刻意回避退讓,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方自然地面對和跨過。有很多人,最終,都在經營好自己的生活后,相繼擁有了美好的婚姻——你若盛開,蝴蝶自來。有個博主的媽媽對35歲還沒結婚的她說:“結不結婚是你自己的事情,與其匆匆忙忙結婚,不如你自己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自己日子過得好,那才是硬道理?!泵鎸θ松?,我們要順應人生大勢,專注自身成長。

作為優秀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在音樂領域取得了矚目成就。但這位國際巨星卻曾因為頻繁換男友而被許多人詬病,她也毫不掩飾對愛情的渴望,甚至將與前任的感情作為創作靈感寫進歌里。面對愛情,她沒有猶豫怯懦,而是通過音樂向世界展現了一種很具象的女性力量。泰勒·斯威夫特用親身經歷證明:享受孤獨、專注自身成長,不懼詆毀攻擊,能打敗你的就只有未來那個更好的你。

每到周末,廣西南寧市一公園——九曲橋涼亭廣場的“相親角”就會人氣爆棚,眾多老人聚集于此,拿出精心為兒女準備的“求偶簡歷”在這里懸掛,期待著為兒女尋來一份良緣。這種現象近幾年日益常見,已逐漸成為新型的“中國式求親”。

計謀千萬條,快樂第一條

回歸到催婚大戰本身,這場大戰因人而異。有人回趟家就等于一場心理咨詢,有人回趟家后需要一場心理咨詢,也有人因為被過度逼婚走向了極端。面對壓力,還是得與自己和解,大不了“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嘛——做催婚大戰中的逃兵,不丟人??偠灾夯畛鲎约旱臉幼?,別委屈了自己。復旦大學中文系梁永安教授曾說:“一個人最根本的問題,不是解決找戀愛對象的問題、結個婚的問題,關鍵問題是找到你自己的一個精神的來源,找到你精神的立足之點,這個問題是超越一切的?!逼鋵?,你可以是結婚主義者,也可以是不婚主義者,唯一重要的是做個“幸福主義者”。

(責編:南名俊岳)

《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ing

《愛的藝術》是美籍德裔社會心理學家埃里?!じチ_姆的心理學著作,首次出版于1956年。該書指出“愛”是可以通過耐心學習而得來的一門藝術,類似于對藝術的感受力。弗羅姆進而提出,想要掌握這門藝術的人要有這方面的知識并付出努力,因為愛是人格整體的展現,要發展愛的能力,就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人格,并朝著有益的目標邁進。

愛情、母子之愛、朋友之愛,都是走向完善性格、豐富靈魂的人生實踐。本書從人道主義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場出發,把“愛”看作人類對自我生存的一種思考與回答。愛不是程序,沒有使用說明。全書旨在告訴人類要在愛中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統一,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任何關于愛的企圖和想法都會失敗。

猜你喜歡
心理戰婚姻家庭
婚姻是一門溝通課
美國對越心理戰中越南女性形象論析
冷戰初期美占區廣播電臺與美國對民主德國心理戰
家庭“煮”夫
婚姻中要“看見”彼此
戀練有詞
淺析信息化條件下的心理戰
尋找最美家庭
那場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尋找最美家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