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腕踝針聯合中藥熏蒸對混合痔患者術后肛周水腫及肛門功能的影響

2024-03-22 09:56莊映如黃少鵬李煥容
上海針灸雜志 2024年3期
關鍵詞:腕踝針肛周熏蒸

莊映如,黃少鵬,李煥容

(汕頭市中醫醫院,汕頭 515000)

痔瘡為臨床常見的肛腸科疾病,臨床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三種類型,混合痔主要為發生于肛門同一方位齒線上下、由靜脈曲張導致的團塊,臨床無明顯的界限,可導致患者肛門墜脹、大便出血、肛門疼痛,早期對患者治療,可促使患者恢復,使用效果較好[1-2]。臨床主要采用手術對患者治療,但術后患者常伴有血液循環障礙、炎性滲出,導致患者水腫、肛周疼痛,對患者的術后愈合造成影響[3]。中醫藥在混合痔術后并發癥的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采用四妙散熏蒸治療,可使患者皮膚代謝速度加快,并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增加機體免疫力[4]。針刺患者腕部、踝部,可對機體內經絡進行調節,使患者病變部位疼痛程度降低,促使患者恢復[5]?;诖?本文采用腕踝針聯合四妙散熏蒸對患者治療,分析兩者聯合使用對混合痔患者術后的影響。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取汕頭市中醫醫院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收治的85例混合痔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患者進行篩查,篩查失敗2例,共篩查成功83例患者,剩余83例患者按照隨機分組法分為熏蒸組(28例)、腕踝針組(25例)和聯合組(30例)。3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本研究經汕頭市中醫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批準號20190803號)。

表1 3組一般資料比較

1.2 納入標準

符合《中國痔病診療指南(2020)》[6]中混合痔的診斷標準;經腸鏡檢查確診;均進行手術;精神正常。

1.3 排除標準

心肝腎功能存在異常者;有傳染性疾病者;機體內存在惡性腫瘤者;有精神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者。

2 治療方法

2.1 常規治療

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囑咐患者食用粗糧,24 h內控制排便,并每日更換敷料。

2.2 熏蒸組

采用四妙散熏蒸治療,藥物組成為炒黃柏20 g,苦參20 g,薏苡仁20 g,蒼白術各15 g,川牛膝12 g,明礬10 g。舌苔滑膩者加紫花地丁30 g,苦參30 g,蒲公英30 g;舌淡、脈沉細且血虛腸燥者,加當歸30 g,熟地黃30 g。煎煮前,取出明礬,加入1 500 mL水進行煎煮,煎煮后將明礬溶入,藥汁冷卻至38~45 ℃后,將患者肛門放置于藥浴盆,熏蒸15 min,后坐浴15 min。每日1次,連續治療2周。

2.3 腕踝針組

進行腕踝針治療,選取患者雙側內踝高點上3寸位置,環小腿制作水平線,取“下1”“下6”為進針點,使用碘伏進行消毒,將0.35 mm×25 mm毫針與皮膚呈30°刺入,刺入后針體與皮膚保持平行,向下推進,至針體暴露體外3 mm,留針30 min。每日1次,連續治療2周。

2.4 聯合組

采用腕踝針聯合四妙散熏蒸治療,治療方法同熏蒸組、腕踝針組。每日1次,連續治療2周。

3 治療效果

3.1 觀察指標

3.1.1 便秘癥狀評分

參照《便秘癥狀及療效評估》[7]評價患者便秘癥狀,包括糞便性狀、排便困難、排便時間,重度計6分,中度計4分,輕度計2分,無癥狀計0分。分數越高,患者便秘癥狀越嚴重。

3.1.2 肛腸動力學指標

觀察患者治療前后肛腸動力學指標,使患者處于左臥位,屈髖90°,保持靜息狀態,充分放松患者身體、直腸肛管,接上壓力換能器、導管,使壓力維持于40 kPa,將導管緩慢插入肛內10 cm,至下段測壓孔距肛門2 cm,進行固定,初始充氣量為5 mL,后遞增至20~60 mL,每次0.5~1.0 s,多次進行刺激,記錄患者直腸靜息壓(rectal resting pressure, RRP)、肛管靜息壓(anal resting pressure, ARP)和肛管最大收縮壓(anal maximal contraction pressure, AMCP)。

3.1.3 肛周水腫評分[8]

對患者肛周水腫程度進行評分,0分為肛周未發生水腫,2分為切口邊緣輕微水腫,4分為肛周水腫明顯,6分為水腫程度顯著,可影響創面引流。

3.1.4 視覺模擬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評分

采用VAS評分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價,0分為無痛,10分為劇烈疼痛,分數越高,患者疼痛越嚴重。

3.1.5 肛門功能評分

參照排糞失禁嚴重指數(fecal incontinence severity index, FISI)[9]評價患者肛門功能,包括排氣、稀便、黏液、干便,總分為20分,分數越高,肛門功能越差。

3.2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10]評價患者臨床療效。

顯效:肛周疼痛、水腫消失。

有效:肛周疼痛緩解,水腫改善。

無效:肛周疼痛、水腫未改善,或加重。

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4 治療結果

3.4.1 3組臨床療效比較

由表2可見,聯合組總有效率為93.3%,高于熏蒸組的78.6%和腕踝針組的72.0%(P<0.05);熏蒸組和腕踝針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3組臨床療效比較 單位:例

3.4.2 3組治療前后便秘癥狀評分比較

由表3可見,3組治療前便秘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3組治療后糞便性狀、排便困難和排便時間評分較治療前降低,聯合組治療后糞便性狀、排便困難和排便時間評分低于熏蒸組和腕踝針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3組治療前后便秘癥狀評分比較(±s) 單位:分

表3 3組治療前后便秘癥狀評分比較(±s) 單位: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熏蒸組比較2)P<0.05;與腕踝針組比較3)P<0.05。

組別 例數 糞便性狀 排便困難 排便時間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熏蒸組 28 1.89±0.27 1.38±0.211) 2.58±0.34 1.93±0.281) 1.31±0.24 0.52±0.061)腕踝針組 25 1.85±0.25 1.36±0.201) 2.60±0.33 1.90±0.251) 1.30±0.23 0.54±0.071)聯合組 30 1.88±0.26 0.87±0.091)2)3) 2.55±0.31 1.37±0.211)2)3) 1.35±0.26 0.21±0.031)2)3)

3.4.3 3組治療前后肛腸動力學指標比較

由表4可見,3組治療前肛腸動力學指標(RRP、ARP和AMCP)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3組治療后RRP、ARP和AMCP高于治療前,聯合組治療后RRP、ARP和AMCP高于熏蒸組和腕踝針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4 3組治療前后肛腸動力學指標比較(±s) 單位:kPa

表4 3組治療前后肛腸動力學指標比較(±s) 單位:kPa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熏蒸組比較2)P<0.05;與腕踝針組比較3)P<0.05。

組別 例數 RRP ARP AMCP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熏蒸組 28 2.14±0.35 2.95±0.391) 12.59±2.31 14.85±2.631) 11.25±2.41 13.52±2.471)腕踝針組 25 2.12±0.33 2.92±0.351) 12.60±2.33 14.90±2.651) 11.30±2.38 13.55±2.491)聯合組 30 2.16±0.37 3.48±0.431)2)3) 12.57±2.29 17.59±2.791)2)3) 11.27±2.39 15.97±2.951)2)3)

3.4.4 3組治療前后肛周水腫和VAS評分比較

由表5可見,3組治療前肛周水腫和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3組治療后肛周水腫、VAS評分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治療后肛周水腫和VAS評分低于熏蒸組和腕踝針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5 3組治療前后肛周水腫和VAS評分比較(±s) 單位:分

表5 3組治療前后肛周水腫和VAS評分比較(±s) 單位: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熏蒸組比較2)P<0.05;與腕踝針組比較3)P<0.05。

組別 例數 水腫積分 VAS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熏蒸組 28 2.35±0.35 1.14±0.211) 5.48±0.62 2.48±0.311)腕踝針組 25 2.33±0.31 1.16±0.231) 5.42±0.60 2.46±0.301)聯合組 30 2.37±0.38 0.48±0.051)2)3) 5.51±0.63 1.35±0.241)2)3)

3.4.5 3組治療前后肛門功能評分比較

由表6可見,3組治療前肛門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3組治療后排氣、稀便、黏液和干便評分低于治療前;聯合組治療后排氣、稀便、黏液和干便評分低于熏蒸組和腕踝針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6 3組治療前后肛門功能評分比較(±s) 單位:分

表6 3組治療前后肛門功能評分比較(±s) 單位: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熏蒸組比較2)P<0.05;與腕踝針組比較3)P<0.05。

組別 例數 排氣 稀便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熏蒸組 28 10.58±2.03 8.47±0.961) 15.25±2.34 11.25±2.411)腕踝針組 25 10.61±2.05 8.50±0.981) 15.33±2.38 11.30±2.391)聯合組 30 10.55±2.00 5.25±0.631)2)3) 15.22±2.31 9.22±1.031)2)3)組別 例數 黏液 干便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熏蒸組 28 12.26±2.14 9.25±1.051) 13.25±2.41 9.58±1.231)腕踝針組 25 12.30±2.17 9.23±1.021) 13.31±2.48 9.60±1.251)聯合組 30 12.24±2.12 7.02±0.841)2)3) 13.33±2.50 7.05±0.811)2)3)

4 討論

混合痔為肛腸科的多發病,發病后,患者多伴有肛門瘙癢,局部分泌物增加,臨床主要采用手術對患者治療,因患者肛門局部具有豐富的神經,手術可對患者肛門末梢神經造成刺激,使其血管淋巴結、血管收縮,對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環造成影響,增加患者術后的并發癥發生風險[11]。

混合痔在中醫學中屬于“痔瘡”“痔病”范疇,主要為自身熱、濕、瘀導致的,且長期的便秘、如廁久蹲、辛辣刺激、負重遠行可使患者氣血瘀滯,臨床應使用清熱利濕、益氣活血藥物對患者治療[12-15]。四妙散方中君藥為黃柏、蒼白術,具有健運肺胃、清熱燥濕的作用,苦參可清熱燥濕,薏苡仁可補肺清熱,川牛膝可利尿通淋,諸藥共同使用,可益氣活血,清熱利濕,斂瘡生機,使患者免疫力提高[16-18]。腕踝針為根據肢體縱軸對腕踝部特定部位進行針刺,使患者經絡得到調節,對患者腕部、踝部進行針刺,具有起效快的特點,可使混合痔患者術后疼痛得到緩解[19-22]。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腕踝針聯合四妙散熏蒸對患者治療,可降低混合痔患者術后便秘癥狀,提高患者術后臨床療效。

研究[23-24]顯示,混合痔手術可對肛緣局部組織造成影響,使血管的滲透壓增高,導致肛周膿腫,并引起劇烈疼痛。疼痛可使機體內組織液發生聚集,導致出血、肛周膿腫、滲液的發生,對患者術后恢復時間造成影響,且疼痛可刺激肛門括約肌發生持續痙攣,阻礙肛門周圍的血液循環,導致水腫的發生,使創面愈合受到影響[25]。使用腕踝針進行治療,其施針部位遠離患者疼痛區域,針刺后產生的電位沖動可沿著患者神經纖維傳至大腦,降低患者病灶部位的感覺閾,使肌肉痙攣得到緩解,血液循環恢復[26-27]?,F代藥理學[28]表明,明礬具有鎮靜、抗潰瘍的作用,可促進機體內抗體的生成,使血小板的聚集受到控制,蒼白術可使機體的抗組織缺氧能力得到提升,并改善機體的紅細胞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腕踝針聯合四妙散熏蒸對患者治療,可使患者術后疼痛程度減輕,并降低患者肛周水腫程度,加快患者的恢復速度。原因可能為,兩者聯合使用,可發揮協同作用,使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并緩解肛周水腫,且水腫減輕后,可減少患者疼痛,形成良性循環,具有較好的使用效果。

研究[29-30]顯示,混合痔患者手術后多伴有盆底肌肉松弛的發生,使腸道蠕動動力下降,增加直腸靜息壓,使其耐受度增加,增加排便的感覺閾值,導致直腸、肛門對腸道產生內容物含量感覺障礙,引發肛門功能紊亂。采用四妙散熏蒸對患者治療,可健運肺胃,利尿通淋,促進患者排便;對患者進行針刺,可使胃腸道平滑肌生物電紊亂狀況得到糾正,解除大腦皮層對排便的抑制,改善患者肛門功能[31-32]。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腕踝針聯合四妙散熏蒸對混合痔術后患者治療,可使患者的肛門功能得到改善,促使患者恢復。表明兩者聯合使用,可使患者的肛門功能恢復速度加快,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經腕踝針聯合四妙散熏蒸治療,混合痔術后患者疼痛、肛周水腫程度降低,肛門功能得到改善,表明兩者聯合臨床價值較高。但因本文納入樣本量較少,數據統計時可能存在一定偏倚,具有一定局限性,故后續應進一步研究分析。

猜你喜歡
腕踝針肛周熏蒸
中西醫聯合治療慢性肛周濕疹1例
腕踝針治療疼痛的臨床應用進展
腕踝針聯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療顱腦外傷后眩暈的臨床觀察
硫酰氟熏蒸風險評估與應用(上)
——硫酰氟熏蒸應用技術
中藥硫黃熏蒸歷史研究
中藥熏蒸治鼻炎
腕踝針治療疼痛類疾病的臨床應用及機理探析
延長磷化氫熏蒸有效時間對儲糧害蟲熏蒸效果的影響
肛周子宮內膜異位癥60例治療探討
艾滋病合并結核性肛周膿腫1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