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敲低CD73 的表達對人肺腺癌H1975 細胞增殖、遷移、侵襲能力的影響及其機制△

2024-03-22 03:00肖文華黃真劉鳳娟張弘蘇紅孫榮麗
癌癥進展 2024年1期
關鍵詞:空白對照腺癌培養基

肖文華,黃真,劉鳳娟,張弘,蘇紅,孫榮麗

1 青島大學青島醫學院,山東 青島 266042 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青島市中心醫院)2 院長辦公室,3 藥物臨床試驗中心一期病房,4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5 基層醫療科,山東 青島 266042

中國國家癌癥中心統計報告顯示,肺癌是中國發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1]。肺癌的常見病理類型為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NSCLC 中又以肺腺癌最為多見,占所有NSCLC 病理類型的50%以上,且呈持續上升趨勢[2]。肺腺癌患者的病死率一直處于較高水平,中晚期肺腺癌患者的5 年生存率不足20%[3]。CT 等影像學檢查的普及明顯提高了早期肺癌的診斷率,降低了病死率,但對于中晚期肺癌患者無明顯受益[4]。近年來,隨著免疫檢查點的發現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應用,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且不良反應發生風險較低,表明免疫治療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5-6]。盡管如此,仍然有一部分患者不能從現有的免疫治療中獲益。因此,積極探索新的潛在治療靶點至關重要。胞外5’-核苷酸酶(5’-nucleotidase ecto,NT5E),又稱為CD73,是一種多功能跨膜糖蛋白,參與細胞外腺苷的生成,與免疫、炎癥和腫瘤等多種病理、生理反應相關[7]。有研究表明,CD73 在多種腫瘤中高表達,且患者大多預后不良[8-11],但其促進腫瘤發生、發展的具體作用機制尚未完全清楚,特別是CD73 促進肺腺癌發生發展的機制鮮有報道。本研究探討敲低CD73的表達對人肺腺癌H1975 細胞增殖、遷移、侵襲能力的影響,并進一步探索其可能的機制,以期為肺腺癌的發生、發展機制和治療方法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細胞和試劑

人肺腺癌H1975 細胞購自武漢普諾賽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慢病毒HBLV-ZsGreen-PURO 購自上海漢恒科技公司。胎牛血清購自以色列Biological Industries 公司,Matrigel 基質膠、RPMI 1640 培養基、Transwell 細胞培養小室均購自美國Corning公司,CD73、磷脂酰肌醇3 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p85a 抗體均購自英國Abcam 公司,磷酸化PI3K(phosphorylated PI3K,p-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稱AKT)抗體均購自美國ImmunoWay 公司,磷酸化AKT(phosphorylated AKT,p-AKT)抗體購自美國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公司,E-上皮鈣黏素(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辣根過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羊抗兔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抗體均購自武漢愛博泰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研究經過青島市中心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KY202217502)。

1.2 人肺腺癌H1975 細胞培養與轉染

將人肺腺癌H1975 細胞培養在含10%胎牛血清、1%青霉素/鏈霉素雙抗的RPMI 1640 完全培養基中,置于37 ℃、5% CO2的恒溫箱中常規培養。細胞消化離心后置入完全培養基重懸,配制1.5×105/ml 的細胞懸液,并加入6 孔板中(每孔接種1 ml)。待細胞密度生長至50%左右,將原培養基棄去,每孔加入5 μg/ml 聚凝胺混合培養基1 ml。然后每孔加轉染慢病毒60μl[感染復數(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40],4 h 后將混合培養基補齊至2 ml。轉染24 h 后棄去含病毒的培養基,換為新鮮完全培養基,置于培養箱中繼續培養。轉染72 h 后置于熒光顯微鏡下觀察綠色熒光蛋白表達情況,若細胞狀態穩定,換上濃度適當的含嘌呤霉素(本研究嘌呤霉素濃度為3 μg/ml)的新鮮完全培養基進行篩選培養,待無明顯細胞死亡后視為未轉染的正常細胞已全部殺死,此時更換新的完全培養基繼續培養,定期重復篩選。將轉染慢病毒HBLV-ZsGreen-PURO NC 的人肺腺癌H1975細胞作為H1975-NC 組,將轉染3 種不同位點敲低CD73表達的慢病毒HBLV-h-CD73短發夾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ZsGreen-PURO 的人肺腺癌H1975 細胞分別作為H1975-shCD73-1 組、H1975-shCD73-2 組、H1975-shCD73-3 組,以未轉染人肺腺癌H1975 細胞作為空白對照組。

1.3 蛋白質印跡法(Western blot)篩選敲低效果最明顯的轉染細胞

分別收集空白對照組、H1975-NC 組、H1975-shCD73-1 組、H1975-shCD73-2 組、H1975-shCD73-3組細胞至1.5 ml 離心管中,加入適量的放射免疫沉淀(radio-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RIPA)裂解液和苯甲基磺酰氟(phenylmethylsulfonyl fluoride,PMSF)混合液(100∶1)于冰上裂解30 min 后低溫離心,取上清液,加入適量蛋白上樣緩沖液置于100 ℃金屬浴鍋中加熱10 min,提取總蛋白后進行電泳,然后轉移至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膜上,封閉后加入適量抗體溶液進行孵育(抗體溶液根據說明書進行稀釋),然后將配制的發光液滴加在PVDF 膜條帶上,于暗室內進行曝光處理。曝光結束后采用ImageJ 軟件分析蛋白條帶相對灰度。選取敲低效果最明顯的轉染細胞進行后續實驗,作為H1975-sh 組。

1.4 CCK8 法檢測細胞增殖能力

選取H1975-NC、H1975-sh 組細胞,制備濃度為5×104/ml 的細胞懸液。接種至6 孔板中,每孔中加入100μl 細胞懸液,加入100μl 完全培養基培養4、24、48、72 h 后,每孔加入10 μl CCK8 溶液,置于培養箱中靜置培養2 h,采用酶標儀檢測H1975-NC、H1975-sh 組細胞450 nm 處的吸光度(optical density,OD)值,酶標儀以H1975-NC 組為對照調零。

1.5 細胞劃痕實驗檢測細胞遷移能力

選取H1975-NC 組、H1975-sh 組細胞加入至6孔板中,并接種等量細胞(H1975-sh 組細胞可適當增加接種量)置于培養箱中培養,顯微鏡下觀察到6 孔板內長滿細胞后消毒,用200 μl 槍頭沿直尺垂直底部橫線從頂部向底部劃線。然后每孔加入2 ml 含1%胎牛血清的RPMI 1640 培養基后于鏡下拍照,拍照完畢后繼續于培養箱中培養,分別在培養24、48 h 時再次于鏡下拍照,觀察細胞遷移情況。

1.6 Transwell 實驗檢測細胞侵襲能力

將Matrigel 膠加入RPMI 1640 培養基按照1∶40 稀釋,每個細胞培養小室中加入100 μl 稀釋好的Matrigel 膠,置于培養箱中靜置4 h 后取出,吸走小室內未凝固的培養液,每個小室下方加入600 μl 完全培養基。收集H1975-NC 組、H1975-sh組細胞,用不含血清的RPMI 1640 培養基制備濃度為2.5×105/ml 的細胞懸液,每個小室內加入200 μl 細胞懸液,每個實驗組設置3 個復孔,然后將孔板繼續置于培養箱中培養。培養16 h 后將孔板拿出,將小室浸入甲醇溶液中固定細胞,然后用磷酸鹽緩沖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清洗風干后將小室浸入0.1%結晶紫溶液中染色,染色完成后用PBS 沖洗2 次,再將小室倒置晾干。最后將小室放在載玻片上置于顯微鏡下觀察,隨機選擇5 個視野進行拍照并計算侵襲細胞數目。

1.7 Western blot 檢測上皮-間充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PI3K/AKT 信號通路標志蛋白的表達水平

Western blot 檢測方法同1.3 部分,檢測H1975-NC 組、H1975-sh 組EMT 通路標志蛋白E-cadherin、vimentin 的表達水平以及PI3K/AKT 信號通路標志蛋白p-PI3K、PI3K、p-AKT、AKT 的表達水平,計算p-PI3K/PI3K、p-AKT/AKT。

1.8 統計學方法

采用GraphPad Prism 8.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多組間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Western blot 檢測細胞CD73 表達情況

慢病毒CD73shRNA 分別轉染人肺腺癌H1975 細胞后,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到穩定表達綠色熒光即表示轉染成功,通過嘌呤霉素篩選轉染成功細胞并殺死未轉染細胞,穩定傳代進行后續實驗(圖1)。采用Western blot 檢測空白對照組、H1975-NC 組、H1975-shCD73-1 組、H1975-shCD73-2 組、H1975-shCD73-3 組的CD73 表達情況,結果顯示,5 組細胞的CD73 表達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其中H1975-shCD73-2 組細胞CD73敲低效果最明顯,選取該組(即H1975-sh 組)細胞進行后續實驗。(圖1、圖2、表1)

圖1 熒光顯微鏡顯示慢病毒CD73 shRNA轉染人肺腺癌H1975細胞

圖2 Western blot檢測各組人肺腺癌H1975細胞CD73表達情況

表1 各組人肺腺癌H1975 細胞CD73 蛋白表達水平的比較(±s)

表1 各組人肺腺癌H1975 細胞CD73 蛋白表達水平的比較(±s)

組別空白對照組H1975-NC組H1975-shCD73-1組H1975-shCD73-2組H1975-shCD73-3組F值P值CD73蛋白表達水平0.942±0.053 0.887±0.047 0.446±0.063 0.312±0.049 0.513±0.145 36.23<0.01

2.2 敲低CD73 的表達對人肺腺癌H1975 細胞增殖能力的影響

采用CCK8 實驗檢測H1975-NC 組、H1975-sh組細胞的增殖能力,結果顯示,轉染4 h,H1975-NC組細胞與H1975-sh 組細胞OD 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轉染24、48、72 h,H1975-sh 組細胞OD 值均明顯低于H1975-NC 組細胞,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2)

表2 轉染不同時間H1975-NC組、H1975-sh組細胞OD值的比較

2.3 敲低CD73 的表達對人肺腺癌H1975 細胞遷移能力的影響

采用細胞劃痕實驗檢測H1975-NC、H1975-sh組細胞遷移能力,結果顯示,培養24、48 h,H1975-sh組細胞的劃痕面積愈合率分別低于H1975-NC 組細胞,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圖3)

圖3 轉染不同時間H1975-NC組、H1975-sh組細胞遷移情況

表3 轉染不同時間H1975-NC 組、H1975-sh 組細胞劃痕面積愈合率的比較

2.4 敲低CD73 的表達對人肺腺癌H1975 細胞侵襲能力的影響

采用Transwell 侵襲實驗檢測H1975-NC 組、H1975-sh 組細胞侵襲能力,結果顯示,轉染16 h后,H1975-sh 組細胞侵襲數目為(146±15),少于H1975-NC 組細胞的(254±2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176,P﹤0.05)。(圖4)

圖4 Transwell侵襲實驗檢測H1975-sh組、H1975-NC組細胞侵襲情況

2.5 敲低CD73 的表達對EMT 通路標志蛋白E-cadherin、vimentin 表達的影響

Western blot 檢測各組人肺腺癌H1975 細胞EMT 通路標志蛋白的表達情況,結果顯示,空白對照組、H1975-NC 組、H1975-sh 組細胞E-cadherin、vimentin 蛋白相對表達量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其中H1975-sh 組細胞E-cadherin 蛋白的相對表達量高于空白對照組和H1975-NC 組細胞,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20.95、10.62,P﹤0.05);H1975-sh 組細胞vimentin 蛋白的相對表達量低于空白對照組和H1975-NC 組細胞,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31.30、7.77,P﹤0.05)。(表4)

表4 各組人肺腺癌H1975 細胞EMT 通路標志蛋白E-cadherin、vimentin 相對表達量的比較(±s)

表4 各組人肺腺癌H1975 細胞EMT 通路標志蛋白E-cadherin、vimentin 相對表達量的比較(±s)

組別空白對照組H1975-NC組H1975-sh組F值P值E-cadherin蛋白0.216±0.033*0.394±0.110*1.214±0.076 134.50<0.01 vimentin蛋白1.000±0.034*0.732±0.138*0.091±0.037 91.03<0.01

注:*與H1975-sh組細胞比較,P<0.05

2.6 敲低CD73 的表達對PI3K/AKT 通路蛋白表達情況的影響

采用Western blot 檢測H1975-NC 組、H1975-sh組人肺腺癌H1975 細胞PI3K/AKT 信號通路蛋白的表達情況,結果顯示,H1975-sh組細胞p-PI3K/PI3K、p-AKT/AKT 均低于H1975-NC 組細胞,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5)

表5 H1975-NC 組、H1975-sh 組人肺腺癌H1975 細胞p-PI3K/PI3K、p-AKT/AKT 的比較(±s)

表5 H1975-NC 組、H1975-sh 組人肺腺癌H1975 細胞p-PI3K/PI3K、p-AKT/AKT 的比較(±s)

組別H1975-NC組H1975-sh組t值P值p-PI3K/PI3K 1.298±0.322 0.416±0.211 2.33 0.017 p-AKT/AKT 2.485±0.805 0.694±0.364 7.33 0.042

3 討論

肺癌嚴重危害人類健康,是全球腫瘤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發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趨勢[12]。由于吸煙、職業危害、人口老齡化及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肺癌發病率居高不下。盡管現有治療手段較前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但肺癌仍是中國發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確診時已發生遠處轉移的晚期肺癌患者的5 年生存率僅為6%[13-15]。新靶點的發現和免疫治療的出現將肺癌患者的5 年生存率提升至15%~50%[15],明顯延長了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時間。盡管如此,也只有部分患者能從中獲益。因此,探索新的潛在治療靶點和進一步明確肺癌的發生、發展機制尤為重要。

CD73 可將腺苷一磷酸(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水解為腺苷后與其受體結合,通過降低T 細胞、自然殺傷細胞和樹突狀細胞等免疫細胞的免疫活性來減少免疫因子,增強主要免疫抑制因子的活性,從而引起免疫抑制,促進腫瘤的發生、發展[10]。此外,CD73 還可充當黏附分子,可以調節細胞與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相互作用,從而促進腫瘤細胞的侵襲、轉移[16]。CD73 在多種腫瘤中高表達,說明其對腫瘤的發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但具體機制仍有待進一步探索。

EMT 是各種生理、病理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與胚胎和器官的生長發育、組織再生和纖維化、腫瘤進展和腫瘤干細胞特性密切相關[17]。EMT 過程中,上皮相關基因E-cadherin的表達受到抑制,而間質相關基因vimentin的表達增強[18],且受到諸多如轉化生長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WNT/β-catenin、Notch、Hedgehog 和受體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TK)等信號通路的共同調節[18-19]。有研究表明,PI3K/AKT 信號通路可促進EMT 的發生并導致腫瘤進展[20-23],但CD73 是否能促進肺腺癌EMT 的發生及其具體機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本研究探討CD73 在肺腺癌細胞中的生物學作用及其機制,利用慢病毒CD73shRNA 轉染人肺腺癌H1975 細胞構建CD73敲低細胞株,選取CD73敲低效果最明顯的細胞進行后續細胞增殖、遷移、侵襲實驗,結果顯示,敲低CD73的表達后,人肺腺癌H1975 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能力均受到抑制,說明CD73可以促進肺腺癌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為進一步探討CD73 促進腫瘤細胞發生發展的具體機制,本研究采用Western blot檢測各組細胞上EMT 通路上皮標志蛋白E-cadherin、間質標志蛋白vimentin 以及PI3K/AKT 信號通路標志蛋白的表達差異,結果顯示,H1975-sh 組細胞E-cadherin 蛋白的相對表達量高于空白對照組和H1975-NC 組細胞,vimentin 蛋白的表達量低于空白對照組和H1975-NC 組細胞,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敲低CD73的表達促進了E-cadherin 蛋白的表達,抑制了vimentin 蛋白的表達,從而表明敲低CD73的表達抑制了肺腺癌細胞EMT 的發生;此外,PI3K/AKT 磷酸化程度反映該信號通路的激活程度,本研究結果顯示,H1975-sh組細胞p-PI3K/PI3K、p-AKT/AKT 均低于H1975-NC 組細胞,表明CD73 可能通過PI3K/AKT 信號通路促進肺腺癌EMT 的發生,進而導致肺腺癌進展。

綜上所述,CD73 能促進肺腺癌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其機制可能與PI3K/AKT 信號通路和EMT 過程有關。

猜你喜歡
空白對照腺癌培養基
例析陰性對照與陽性對照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益肺解毒方聯合順鉑對人肺腺癌A549細胞的影響
過表達H3K9me3去甲基化酶對豬克隆胚胎體外發育效率的影響(內文第 96 ~ 101 頁)圖版
鏡像治療截肢后幻肢痛的隨機對照試驗
蛹蟲草液體發酵培養基的篩選
各種培養基制作應注意的幾個事項
HIF-1a和VEGF-A在宮頸腺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KBM581培養基:人T細胞誘導與擴增培養基應用指南
8 種外源激素對當歸抽薹及產量的影響
GSNO對人肺腺癌A549細胞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