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稻+澳洲淡水小龍蝦+蠶豆”有機種養技術

2024-03-22 08:06趙永玉蔣云偉
科學養魚 2024年2期
關鍵詞:香稻蠶豆淡水

趙永玉,唐 毅,蔣云偉

(1.廣西農業科學院桂林分院/桂林市農業科學研究中心,廣西 桂林 541006;2.桂林兆豐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廣西 桂林 541213)

本試驗將香稻、澳洲淡水小龍蝦、蠶豆三種特色農產品有機結合,集成系統性的稻蝦豆共作理論研究成果。香稻、澳洲淡水小龍蝦和蠶豆共作模式可在減少農藥肥料投入的同時增加優質農產品產出,實現“一水雙用、一田三收、生態高效”的效果,符合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要求?,F將技術總結如下。

一、種養技術

1.稻蝦養殖田間工程 秋冬季開始進行稻蝦養殖田間工程,漁溝開挖,加高加固田埂。根據田塊分布做3塊大的稻蝦田,每塊約36畝,按10%以內面積開挖形成環形養殖溝,約3.5畝,溝底寬度1.8 米,溝頂寬度3.2 米,溝底距田面深1 米,截面呈梯形,上寬下窄,邊坡適度并夯實。稻蝦田中間開挖1 米寬、0.4 米深的“目”字形連接溝。加高田埂高于田面0.4~0.5 米,養殖溝外側堆土作為生產道,養殖溝外側設有防逃網,以防澳洲淡水小龍蝦逃走和阻止青蛙、老鼠等敵害生物進入。水源引自基地上游桂林飲用水源地青獅潭水庫干渠,養殖過程中水深控制在0.8~1.2米,pH 7.6~8.2。每個田塊設置1套統一的進排水系統。安裝有小龍蝦養殖進排水防逃逸裝置,防逃逸裝置一般由濾網組成,防逃逸裝置可以防止小龍蝦在流水管處聚集導致堵塞。

2.冬種蠶豆 蠶豆播種時間10 月中旬,水稻收割后畝施有機肥150千克,采用旋耕機一次性旋耙并起廂,在廂面種植行距50 厘米,株距30 厘米,雙株點播,每畝栽培4 500穴。種植的蠶豆品種為“云豆459”,該品種是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選育,抗銹病、赤斑病、褐斑病。植株繁茂生物量大,根系根瘤菌豐富。次年4月中下旬收獲,平均株高120~140 厘米,蠶豆平均產量232 千克/畝。收獲后蠶豆秸稈用旋耕還田,并保持田間5厘米左右的水層漚田。

3.水草栽培 3 月初每畝用100 千克的生石灰化漿后全養殖溝潑灑,3月上中旬在溝坑底部居中位置種1 排輪葉黑藻,每隔0.6 米用人工將1 把輪葉黑藻成草插入土中固定種植,隨著水草的生長,水位逐漸增加,保證水草得到充分光照。5月氣溫穩定后在水面種植水空心菜等浮水植物,種植面積占蝦溝面積的20%左右。

4.蝦苗放養 蝦苗選擇規格一致、附肢齊全、體質健壯、活動力強的幼蝦。4 月底開始放苗,幼蝦放養選擇晴天的清晨或傍晚,放養時將蝦苗運輸袋中的水溫調節與稻田水一致。放養前用2%~4%食鹽水浸泡15 分鐘對蝦體進行消毒。將幼蝦集中放在一段單獨隔離出來的養殖溝內飼喂,待5月底水稻移栽返青后再放到大田。為確保稻田養殖成活率,每畝放養規格為3~5 厘米/尾蝦種1 500尾。

5.飼養及日常管理 澳洲淡水小龍蝦為雜食性,動物性餌料有小雜魚、螺貝等,植物性餌料有大豆、花生麩、南瓜、蠶豆等。本次試驗主要投喂的是桂林某公司定制的蛋白質水平37%的蝦類配合飼料和蠶豆。

每天投食2 次,第1 次在早上8 點,占日投喂量3 成;第2 次下午5:30,占日投喂量7 成。具體投喂量根據季節、天氣、水色、蝦的攝食情況及生長情況適時調整,特殊天氣少投或者不投。

幼蝦階段,剛下塘時以稻田溝中紅蟲輔以小雜魚、肉糜為主。成蝦階段,按體重的6%投喂。在四周稻田淺水區定點投喂,在成蝦達到40克/尾以后加大蠶豆粉的投喂比例。

在水稻生長期間,稻田水深保持在5~10 厘米;隨著水稻長高、蝦長大,可加深至15 厘米。水稻收割前10 天將養殖溝水位降低到0.7 米,讓在田間活動的蝦回到養殖溝,給水稻晾田,方便收割機進入。水稻收割后回水,田面水深在30 厘米以上。

適時加注新水,保持水體有一定的肥度。根據水質變化及蝦生長等情況通過換水或按《水產養殖微生物制劑使用技術規范》(DB 33/T722—2008)使用微生物制劑調節水質。其次,用生石灰、“硬殼寶”等調節水體pH以增加水體鈣質,有利蝦脫殼。

平時經常檢查防逃網、田埂有無漏洞,及時清除或驅離蛙卵、老鼠、蛇、水蜈蚣、搖蚊幼蟲、鳥類等敵害生物。暴雨期間加強巡察,及時排洪、清除雜物。

6.水稻有機栽培 澳洲淡水小龍蝦+水稻綜合種養過程中不使用化肥和任何除草劑等農藥,因此水稻品種選擇米質好、抗倒伏、抗病和抗蟲能力強的品種。前期通過引進試種十幾個香稻品種,最終選擇“野香優莉絲”和“農香32”兩個生長整齊、抗倒、抗病的香稻品種。

水稻育秧播種時間為5月上旬,選擇一塊大小合適、平整的稻田進行物理阻隔育秧,采用20~40 目防蟲網全程覆蓋秧田育秧,阻隔介體昆蟲傳毒,預防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等病毒病。

水稻秧苗移栽前15 天耙田1 次,水稻秧苗移栽前3天耙田1次,有利于抑制田內雜草生長。第2 次耕田前,每畝施放200 千克有機肥,耙勻后讓田內泥漿沉淀兩天待機器移栽。在秧齡達到15~18 天時采用機插移栽方式進行移栽工作。每畝插10 000~12 000穴,每穴3~4株苗。在水稻分蘗后期將水位放低適時曬田,提高水稻抗倒性。

田埂保留禾本科雜草,種植誘蟲植物香根草,誘集螟蟲成蟲產卵。田埂種植芝麻、大豆等顯花植物,涵養蜘蛛、寄生蜂、瓢蟲、黑肩綠盲蝽、草蛉、青蛙等害蟲天敵。在水稻鉆蛀性螟蟲越冬代和主害代稻縱卷葉螟始蛾期,集中連片使用性信息素,群集誘殺成蟲或干擾交配,降低田間卵量和蟲量。選用持效期3個月以上的誘芯和飛蛾誘捕器,平均每畝放置1個。稻田安裝頻振式殺蟲燈,誘殺二化螟、三化螟,兼治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稻黑蝽等害蟲。稻縱卷葉螟、水稻螟蟲始盛期釋放稻螟赤眼蜂,每代放蜂2~3 次,間隔3~5 天,每次每畝放蜂8 000~10 000 頭,均勻放置5~8個點。

9月初水稻收割前10天,將稻田水排至干涸狀態,讓在田間活動的蝦回到養殖溝,采用機械收割稻谷。

7.病害防治 水稻田禁用菊酯類、有機磷農藥和除草劑。蝦類病害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養殖期間每月使用生石灰15~25 克/米3化漿全溝潑灑1~2 次。發生蝦病,盡可能采取隔離措施、一般寄生蟲防治可以用硫酸銅與硫酸亞鐵潑灑或掛袋,也可用1~2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液或飽和鹽水浸洗。對癥用藥,藥物使用符合《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NY 5071—2002)。本次試驗在養殖過程中預防得當,沒有暴發大規模的疾病。

8.成蝦收獲 澳洲淡水小龍蝦一般在9月中旬后規格能達到50 克/尾以上,可以開始捕捉上市。根據市場需求及氣候因素,用地籠適時誘捕,捕大留小,捕撈方法以地籠誘捕為主(在地籠中放入雜魚肉、雞、鴨內臟等),最后10月底放干水進行人工捕撈。由于澳洲淡水龍蝦耐水能力較強,可采用在塑料泡沫箱中放少量水草進行干法運輸,但需要注意通氣,避免擠壓。

二、效益分析

基地試驗田塊水稻每畝產量320千克,加工出有機大米200 千克,平均價格16 元/千克,畝產值3 200 元,除去水稻種子、機耕、生物制劑等成本1 000 元/畝,畝效益2 200 元。9 月中旬開始將澳洲淡水龍蝦上市銷售,平均規格在50~70 克/尾,畝產80 千克,市場批發價為110 元/千克,蝦的畝產值為8 800元,除去飼料、苗種、生物制劑、人工成本4 500元/畝,畝效益可達4 300元?;夭墒盏男Q豆全部用于飼喂澳洲淡水小龍蝦,節約飼料開支。該模式實現綜合畝效益6 500元,對比單純的水稻種植,效益顯著。

猜你喜歡
香稻蠶豆淡水
增香栽培對優質香稻品質和產量的影響
早秈型香稻三系不育系禾5A的選育與應用
中國香稻不育系育種進展
不簡單!一口普通的淡水蝦塘,他們竟能做到畝產2000多斤,獲利3萬多/畝
蠶豆花開
且將蠶豆伴青梅
鯨豚趣多多之它們愛淡水
跳到海里喝淡水
蠶豆大嘴巴
基于蠶豆產業鏈的研究與開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