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餌料投喂模式對中華絨螯蟹成活率和營養品質的影響

2024-03-22 08:06孟玲玲
科學養魚 2024年2期
關鍵詞:鮮魚河蟹餌料

孟玲玲

(如東縣漁業技術推廣站,江蘇 如東 226400)

近兩年,中華絨螯蟹(又稱河蟹)產業呈現出以下特點:產量高、規格大、成本投入高、大規格成蟹價格下降,而消費者對河蟹品質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養殖戶在河蟹養殖過程中更加關注養殖品質的提高,其中餌料投喂模式是決定河蟹產量和營養品質的重要環節。但是在實際養殖過程中,養殖戶的餌料投喂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隨意性和從眾性,缺乏相應的科學投喂方式。目前,河蟹養殖仍有投喂冰鮮魚和飼料原料(小麥、玉米和餅粕類等)或其組成的混合飼料等方式(劉漢堤,2020),這些飼料可能導致河蟹病害頻發、成蟹品質不穩定,因此一些養殖戶開始注意到使用配合飼料在水質保護和防止病害發生等方面的積極意義。

本試驗研究了不同餌料投喂模式對中華絨螯蟹的成活率和營養品質的影響,以期為今后中華絨螯蟹生態養殖模式的探索和創新提供參考。

一、材料與方法

1.試驗材料與試驗設計

試驗用蟹為如東東牌螃蟹養殖專業合作社試驗基地自養蟹,總計180只,雌雄各半,雌蟹平均體重為(18.67±2.35)克/只,雄蟹平均體重為(21.69±2.71)克/只。試驗時間為2023 年4 月2日—6月5日,共計65天。

試驗分3 組,分別為冰鮮魚組(A)、配合飼料組(B)和混合飼料組(C)。配合飼料組全程投喂商品配合飼料(購自江蘇如東地區),冰鮮魚組全程投喂以鯡科魚為主的海水雜魚(購自如東縣大豫鎮河蟹養殖區),混合飼料組全程使用商品配合飼料混合冰鮮魚投喂。每個處理組設3個重復,每個重復設10只雄蟹、10只雌蟹。每個處理組共計60只中華絨螯蟹。

試驗在循環養殖系統中開展,每天投喂2 次(7:00、17:00),各試驗組日投喂量為河蟹總體重的3%。試驗期間,養殖系統全天不間斷充氧,每天換水10%,保持水溫在(22±3)℃,每天觀察并記錄河蟹的采食、蛻殼及死亡情況。

2.成活率統計、性腺指數和肝胰腺指數的測定

養殖65 天后,結束養殖試驗,統計死亡個數,計算存活率,并采集樣本,分別取各個試驗組的全部河蟹測定體重(精確至0.01 克),同時稱取樣本肝胰腺和性腺組織,用于計算肝胰腺(HIS)和性腺指數(GSI),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HIS(%)=肝胰腺重/體重×100%

GSI(%)=性腺重/體重×100%

3.營養成分測定和分析

從解剖后的各組重復中隨機挑選雌雄蟹各5 只,混勻所取出的全部肝胰腺,在-80℃下密封保存,測定時解凍即可。

(1)氨基酸的測定。取0.5 克河蟹肝胰腺混勻,經處理后進行氨基酸的測定。

(2)脂肪酸的測定。稱取河蟹肝胰腺組織3 克左右,采用索氏抽提法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脂肪的測定》(GB 5009.6—2016)提取脂肪,經處理后進行脂肪酸的測定。

4.試驗數據的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分析,利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檢驗各試驗組間的差異顯著性,用Duncan法進行多重比較檢驗。

二、結果與分析

1.不同餌料投喂模式對中華絨螯蟹成活率的影響(表1)

表1 不同餌料投喂模式對中華絨螯蟹成活率的影響 %

由表1 可以看出,C 組中華絨螯蟹的成活率顯著高于A 組(P<0.05),略高于B 組,但差異不顯著(P>0.05)。

2.性腺指數和肝胰腺指數比較分析(表2)

表2 不同餌料投喂模式對蟹肝胰腺指數和性腺指數的影響 %

由表2 可知,C 組中華絨螯蟹的性腺指數和肝胰腺指數比A、B 組略高,但差異不顯著(P>0.05)。

3.不同餌料投喂模式對中華絨螯蟹營養品質的影響

(1)肝胰腺氨基酸的比較分析(表3)。由表3可以看出,各試驗組肝胰腺中均檢測出18 種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EAA)有8種。A組的中華絨螯蟹肝胰腺氨基酸總量(TAA)、必需氨基酸總量(TEAA)顯著低于B、C組(P<0.05)。

表3 不同餌料投喂模式對蟹肝胰腺氨基酸組成的影響 %

(2)肝胰腺脂肪酸的比較分析。各試驗組中華絨螯蟹肝胰腺中均能檢測出20 種脂肪酸,其中飽和脂肪酸(SFA)有8 種,單不飽和脂肪酸(MUFA)有6 種,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有6 種。3 組中華絨螯蟹的SFA、MUFA、PUFA 總量沒有明顯差異(P>0.05)。但從單個脂肪酸水平來看,B、C 組高于A組,差異不顯著(P>0.05)。

三、討論

1.不同餌料投喂模式對中華絨螯蟹成活率、性腺指數和肝胰腺指數的影響

中華絨螯蟹的生長發育與餌料投喂模式有直接關系,不同的餌料投喂模式下,中華絨螯蟹的生長速度差別很大(羅詞興等,2018;李旭光等,2011)。目前發現,中華絨螯蟹養殖中逐漸增加配合飼料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中華絨螯蟹對蛋白質等物質的吸收消化率(蔣澤昊等,2022),效果好于單純冰鮮魚投喂組。在生產實際中,有些養殖戶在河蟹育肥期會搭配使用冰鮮魚,本試驗中配合飼料混合冰鮮魚投喂組的肝胰腺指數和性腺指數均有提升,但并沒有顯著性差異。因此,配合飼料搭配冰鮮魚投喂的效果和搭配模式均需要進一步研究??傊?,投喂配合飼料混合冰鮮魚組的中華絨螯蟹成活率更高,同時肥滿度也明顯優于單純冰鮮魚投喂組,說明配合飼料對中華絨螯蟹的生長有促進作用。

2.不同餌料投喂模式對中華絨螯蟹營養品質的影響

不同餌料投喂模式對中華絨螯蟹養成品質的影響也較大,配合飼料的投喂可以加快中華絨螯蟹體內營養物質的合成,從而使中華絨螯蟹對飼料中蛋白質的利用率得到提升(魏建軍,2015),而投喂營養物質來源較為簡單的偏植物性蛋白的飼料原料或單純冰鮮魚,則會降低中華絨螯蟹的成活率和營養品質。

研究表明,中華絨螯蟹體內鮮味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越豐富,則口感越好(鄭海波,2008)。一般中華絨螯蟹的口味好壞與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和丙氨酸(Ala)4種鮮味氨基酸關系很大(彭靜文,2019;王丹青等,2018)。本試驗中,混合投喂組的中華絨螯蟹肝胰腺中檢測到3 種鮮味氨基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水平要明顯高出單純冰鮮魚投喂組很多,表明配合飼料搭配冰鮮魚投喂能夠改善中華絨螯蟹的風味。

中華絨螯蟹肝胰腺中的棕櫚油酸(C16:1)水平也是衡量蟹口味的重要指標(Kimata M 等,2001)。本試驗中,配合飼料與冰鮮魚混合投喂養殖的中華絨螯蟹體內的棕櫚油酸水平均顯著高于單純冰鮮魚投喂組,表明混合投喂能夠提高蟹黃中棕櫚油酸水平,從而使其口味更佳。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兩種很重要的高不飽和脂肪酸,對增強人體免疫力有很好的作用。本試驗中,混合投喂試驗組中華絨螯蟹肝胰腺中的EPA 和DHA 水平要明顯高于單純冰鮮魚投喂組。以上試驗結果均表明,配合飼料搭配冰鮮魚投喂比單純冰鮮魚投喂更能使中華絨螯蟹肝胰腺營養豐富,有益于人體健康。

猜你喜歡
鮮魚河蟹餌料
河蟹池塘高效混養新模式探析
香餌
香餌
香餌
小貓咪
第一次炒鮮魚的收獲
智能精準投餌 河蟹吃飽吃好
河蟹“水癟子”病及防控對策措施
“長江1號”河蟹蟹種培育技術
秘制餌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