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館評估30年:推動公共圖書館事業快速發展的中國經驗

2024-03-25 10:22柯平包鑫劉倩雯張雨琪
四川圖書館學報 2024年2期
關鍵詞:圖書館學圖書館評估

柯平 包鑫 劉倩雯 張雨琪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基于績效和成效集成的公共圖書館評估理論與評估標準創新研究”(19ATQ002)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24-01-02

摘? 要:

我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走過30年的輝煌歷程,有必要對評估的發展與變革進行系統性的回顧與分析。文章從政府的主導作用、評估標準的科學性與時代性、評估過程的系統性與規范性、評估方式的優化、各級圖書館學會支持作用的發揮以及評估的多重保障六個方面,提煉并闡述了公共圖書館評估的中國經驗,為我國乃至全世界公共圖書館評估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借鑒。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圖書館評估;圖書館事業;評估歷程;中國經驗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7136(2024)02-0002-08

Library Evaluation over 30 Years: China′s Experience in Driv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ublic Librarianship

KE Ping,BAO Xin,LIU Qianwen,ZHANG Yuqi

Abstract:

Over the past 30 years,the national evaluation and rating of public libraries above the county level in China has witnessed a splendid journey.It is essential to conduc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the evaluation.This paper distills and elaborates on Chinese experience in public library evaluation from six perspectives: the government′s leading role,the scientific and contemporary nature of evaluation standards,the systematic and standardized nature of evaluation process,the optimization of evaluation methods,the supporting role played by library associations at various levels,and the multiple safeguards of evaluation,so as to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ublic library evaluation in China and even globally.

Keywords:

public library;library evaluation;librarianship;evaluation journey;Chinese experience

從1994年第一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到2023年第七次評估落下帷幕,我國公共圖書館評估歷經30年,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的探索發展道路,形成了評估推動公共圖書館事業快速發展的中國經驗。

1? 政府主導:推動評估的重要力量

自1994年第一次評估以來,我國公共圖書館評估一直采用政府主導的評估模式。政府是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的建設主體,承擔著管理公共圖書館事業、推動公共圖書館發展的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以下簡稱:《保障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以下簡稱:《公共圖書館法》)的先后頒布,更明確了政府保障公共圖書館發展的法律責任。評估定級作為政府管理圖書館事業的有力抓手,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驅動圖書館事業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1]。具體而言,政府在我國公共圖書館評估中發揮著三個重要作用,促進了評估工作不斷優化,以及圖書館事業快速發展。

1.1? 政府主導公共圖書館評估工作規劃

政府統籌評估總體工作,強有力地發揮資源調動作用,有效調動各方力量參與評估。在我國的行政體制下,政府擁有最大的資源調動能力,確保了政府在投資付費、制度供給和監督管理[2]上給予評估工作有力的保障。在投資付費方面,這種保障不僅體現在評估本身的資金投入上,更體現在各級政府為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提供的財政保障上,為響應上級政府的工作要求,對地方各級公共圖書館給予的資源傾斜,在一定程度上切實保障了公共圖書館建設的資金要求。在制度供給方面,歷次評估前,文化和旅游部(原文化部)會組建或委托組建評估標準制定組,面向成人館、少兒館制定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圖書館的六套評估標準;各級文化主管部門向所轄范圍內相關機構下發當次評估定級工作實施方案,對評估原則、評估對象、評估標準、組織實施、評估方式、職責分工、階段安排、工作要求等方面進行規定,為評估工作提供強大的制度保障。在監督管理方面,國家評估組、各省、市、縣文化和旅游部門形成逐級向下的監督管理體系,在指導各級公共圖書館客觀、全面填報評估數據外,承擔著數據審核以及抽查的監管工作,以保證評估工作公平、公正地開展。

1.2? 政府主導公共圖書館評估工作流程

政府的主導作用不僅體現在啟動歷次公共圖書館評估工作,更體現在參與到公共圖書館評估過程中,保障評估工作順利開展。尤其在第一、二次公共圖書館評估中,從評估會議的召開、評估標準的制定、評估試點的部署、評估方案的制定、全面評估工作的實施、評估檢查工作的開展到評估定級的總結,原文化部及地方各級文化主管部門分工協作[3],全程參與。政府部門的親力親為保障了處于探索與發展階段的評估工作的有序開展,為后續的評估定級工作提供了重要經驗。從第三次評估開始,行業組織力量逐漸充實到評估主體中:如第三次評估,中國圖書館學會(以下簡稱:中圖學會)及地方學會參與到評估工作中;第四次評估,中圖學會牽頭制定評估標準;第五次評估,國家圖書館研究院修改評估標準細則[3];第六次評估開始,中圖學會承接政府轉移職能,承擔評估的研究與規劃工作??v觀我國公共圖書館評估歷程,政府的角色逐漸從前五次評估的主體[4]作用向第六、七次評估的主導作用演化,政府參與歷次評估流程的程度也受到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傮w而言,政府的職能促進了評估工作的順利開展。

1.3? 政府主導公共圖書館評估工作機制

政府積極發揮上下聯動作用,促進主體間的溝通協作。作為公共圖書館評估的牽頭部門,各級文化主管部門在各級政府與公共圖書館之間發揮著信息溝通、聯動協作的重要作用。尤其在具有開創性意義的第一次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中,各級文化主管部門積極主動地向當地黨、政領導報告工作進展,積極爭取他們的支持,使得各級黨、政領導認識到公共圖書館評估的重要意義,增加了對圖書館工作的關注程度,進一步加強了對圖書館工作的支持。例如,安徽省副省長在聽取了當時省文化廳廳長關于圖書館評估工作的專題匯報后,在省政府財政緊張的情況下,特別撥出50萬元???,用于支持省圖書館購置計算機設備以迎接評估;遼寧省有些市、縣領導親臨圖書館,實地檢查工作并聽取匯報,對圖書館的工作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并給予更多的支持,甚至當場決策、解決問題[5]。這種上下聯動作用有效提升了評估實效。

在政府以評促建、以評促管、以評促效能提升的管理導向下,公共圖書館歷經30年的快速發展,整體服務水平顯著提升(見表1)。上等級館數量從1144個躍升為2723個,翻了一倍,充分彰顯了以政府為主導的評估工作在推動公共圖書館評估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2? 標準優化:評估標準的科學性與時代性

我國公共圖書館評估走過了30年的發展歷程,評估標準也歷經七次變革與發展(見表2),呈現出了科學性與時代性的特點。

2.1? 評估標準的科學性

評估標準的科學性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對不同類型和不同層級圖書館的差異性考慮。評估標準系統考量成人館與少兒館,以及他們在省、市、縣中的職能與定位,對各類型、層級圖書館的評估標準進行區別化設計,形成了成人館與少兒館的省、市、縣三個層級的六套評估標準。其二,充分考慮公共圖書館發展規律??v觀歷次評估,評估標準的制定遵循了公共圖書館發展的內在規律,著眼于圖書館在不同時期、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和挑戰。第一、二次評估為解決20世紀90年代公共圖書館軟、硬件普遍薄弱的問題,對辦館條件與基礎業務建設指標予以傾斜;第三次到第五次評估時,公共圖書館處于高速發展階段,評估標準旨在大力推進圖書館網絡化、數字化建設,在國家重點文化工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第六次到第七次評估,在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引領下,公共圖書館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評估標準旨在進一步促進科學管理、服務效能的提升以及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探索。其三,依托先進、科學的理論工具進行標準研制。我國評估標準的制定經歷了從經驗性到科學性的演進,從“圖書館開展了哪些工作,就評估哪些工作”[6]到第六次以后標準的制定更加凸顯科學性。第六次評估中,標準的制定廣泛參考ISO 11620∶2014《信息與文獻——圖書館績效指標》、美國圖書館協會的《公共圖書館服務成效評估》等評估標準,并進行了科學、嚴謹的標準制定與論證,極大地推進了公共圖書館評估標準的科學化進程。

2.2? 評估標準的時代性

標準的時代性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順應技術發展趨勢。評估指標充分反映出對信息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洞察,確保標準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從第一次評估將計算機自動化作為提高指標開始,歷次評估指標中均充分考慮了信息社會的要求,助推了圖書館網絡化、數字化發展。其二,順應社會對公共圖書館的期待。評估標準的制定注重公共圖書館在社會發展中的角色,關注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社會對圖書館功能的期待。這種關注來自對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組織的規律性認識,如第三次評估對數字資源等數字化服務的要求,第六次評估對創新服務形式的要求,以及第七次評估對智慧應用場景的要求。這些均體現出了評估指標體系緊扣時代需求、與時俱進的時代性。

3? 過程完備:評估過程的系統性與規范性

我國公共圖書館30年的評估形成了系統性、規范性的評估過程,這保證了公共圖書館評估過程沿著既定的路徑不斷優化,有益于持續考察圖書館評估全貌并提供科學的改進方向。

3.1? 評估過程的系統性

我國公共圖書館評估的系統性體現在評估流程、評估標準和評估結果應用三個方面。其一,評估流程的穩定性。我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從第一次的摸索,到第七次面對疫情特殊情境的挑戰,仍然保持穩定的、系統性的評估流程。七次評估全流程可概括為五個階段,包括評估準備、評估標準制定、數據采集、分級評估與審核評級。這種穩定、系統的評估流程有助于確保評估的科學性,并為圖書館評估工作乃至圖書館事業的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的指導和參考;這種周期性的評估保證了對公共圖書館事業的持續監督和推進。其二,評估標準體系化。我國公共圖書館七次評估為省、市、縣各級圖書館制定了適用的評估標準,包括圖書館的設施、設備、資源、服務等方面。這些標準涵蓋了圖書館發展的各個方面,為圖書館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指導。其三,評估結果應用系統化。我國圖書館評估結果的應用具有系統性,各級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對評估結果的分析和總結,為圖書館的改進和發展提供指導和支持。此外,評估結果也可以作為政府和社會對圖書館投入和建設的依據,發揮以評促建、以評促管、以評促用的價值。

3.2? 評估過程的規范性

規范性的評估過程對確保評估的公正性、準確性、權威性,乃至實現評估工作的可持續性發展至關重要。我國公共圖書館評估的規范性體現在評估流程的規范性、評估標準的科學性、評估人員的專業性和評估結果的客觀性等多個方面。其一,評估流程的規范性。我國圖書館評估有明晰的流程安排,從開展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的通知、評估標準、評估培訓到評估結果均會在政府和圖書館學會的網站公示。內容涉及責任主體、時間和操作規范等,確保評估流程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其二,評估標準制定的科學性。我國圖書館評估標準是向學界、業界廣泛征求意見和討論后制定的,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其三,多輪評分確保結果公正。參評館提供數據后,多主體協作開展多輪評分,這有助于保證評估結果的客觀性和公正性。以第七次評估為例,評估組的工作分三個階段:初評階段為評估專家線上評分;復評階段評估組實地復審進行二次評分;終評階段為評估組集體評分,確定被評估圖書館總得分,并由文化和旅游部最后審核[7]。其四,評估人員的專業性。評估組織了全國在學術上有理論水平、在管理上有領導能力、在評估上有豐富經驗的專家,他們有圖書館管理機構代表,省、市圖書館的館長代表,大學教師代表[4]。其五,評估結果的客觀性。因評估采用了量化的評估指標,通過對圖書館的各項指標進行量化統計和評價,使評估結果更加客觀、公正。此外,量化的評估結果也有助于對各級圖書館進行橫向比較,找出差距和不足,為改進和發展提供依據,如業界專家根據特定區域的評估排名、評估得分、具體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可以梳理出區域內圖書館近幾年的發展變化,進而提出科學發展策略與規劃[8]。

4? 技術升級:從手工評估到自動化評估

我國公共圖書館評估30年的發展推進了評估方法與技術的優化,突出體現在從手工評估到自動化評估的轉變。

4.1? 手工評估階段

前五次公共圖書館評估的評估過程主要依賴于組織評估檔案和手工操作。評估工作的主要依據是圖書館的檔案材料,包括圖書館規模、藏書量、讀者服務等情況的相關數據和資料,這些檔案材料通常是由圖書館自己整理和提供。評估過程中,評估專家會根據評估標準對這些檔案材料進行審查和評估,并對圖書館的資源建設、讀者服務、信息化水平、學術研究等方面的各項指標進行打分,專家們綜合各項指標的表現,給出最終的評估結果。由于評估工作需要手動整理大量的數據和資料,填寫評估表格,甚至進行計算和比較,這必然會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并且容易受到評估專家的主觀判斷和個人偏見等人為因素的影響。

4.2? 自動化評估階段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9],此后,我國更加注重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廣度與深度,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補足公共文化服務短板,公共圖書館也在深度參與多個文化工程的建設中貢獻了重要力量。在公共圖書館事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傳統的手工評估方式已不能滿足高效統計各種異質性數據的時代性需求。彼時,技術飛速發展,智能化統計嵌入圖書館管理中,為高效的自動化評估工具取代傳統的手工評估方式提供了技術保障。第六次圖書館評估轉向完全基于網絡的無紙化操作,鼓勵圖書館將數據接口連接到評估平臺。華博勝訊(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為評估定級信息化系統的研發單位,負責提供和維護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管理與服務平臺[10]。評估定級前,該平臺會發布通知公告,開放線上評估培訓,更新工作動態,并支持標準文檔、數據采集規范、用戶手冊、專家課件等文獻的隨時下載,以及關于必備條件、服務效能、業務能力、保障條件、平臺填報問題的隨時提交。評估期間,所有與評估相關的文件提交、處理和反饋都通過平臺完成[11]。第七次評估依據評估標準中定量指標的數據計算要求,明確規定自動采集的數據規范,輔助參評館完成評估系統的數據上報工作。數據采集依托區塊鏈技術支撐,按照各省級鏈路節點分散加密、脫敏存儲,匯總統計結果上報,保障數據的安全傳輸、有效可控[12]。從手工評估向自動化評估的轉變為公共圖書館評估提供了更加快捷、準確和環保的方法,促進了評估過程的現代化和高效化。

5? 學會增能:圖書館學會的支持作用

在歷經30年的七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中,中圖學會以及各地方圖書館學會積極配合政府文化主管部門開展各級公共圖書館的評估工作[4],逐步形成政府主導、學會支持的格局。

5.1? 圖書館學會的職能定位

從中圖學會與地方圖書館學會的職能定位來看,各級圖書館學會均發揮著多重作用。一是在評估中發揮重要的聯絡協調作用。中圖學會在文化和旅游部與各省級圖書館學會之間承擔著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工作上傳下達的重要作用;省級圖書館學會則在省級文化主管部門、中圖學會與省域圖書館之間承擔著溝通、聯絡職能。中圖學會與地方圖書館學會的上下聯動,極大地保證了評估工作在全國范圍內的順利開展。二是通過評估規劃與指導,組織評估工作的具體落實,在政府文化主管部門主導下,中圖學會主要負責統領全國評估工作的實施,承擔公共圖書館評估標準細則的編制、評估工作相關規則的制定以及評估工具的改進;地方圖書館學會在文化主管部門以及中圖學會的主導下,負責地方評估工作的具體落實,從評估動員、資格審查、評估培訓到評估開展與問題整改,將評估工作落到實處。

5.2? 圖書館學會在評估中的作用

從各級圖書館學會在評估歷程中作用演化來看,圖書館學會在評估中職能范圍越來越廣,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見表3)。第三次圖書館評估中,原文化部采取了委托行業組織進行評估的方式,由中圖學會及地方圖書館學會代為組織實施,圖書館學會作為重要執行力量參與到評估工作中。第四次圖書館評估中,原文化部委托中圖學會為評估標準制定相應的評估細則[13],進一步增強中圖學會在評估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第六次評估正值中國科協所屬學會承接政府轉移職能試點工作的展開階段,在這個背景下,中圖學會充分把握機遇,積極進行探索,確立了以中圖學會為主體的評估工作領導地位。南開大學柯平教授擔任專家組組長,負責評估標準的制定工作。各級學會的力量貫穿整個評估過程,形成了一個以信息化手段為依托、線上線下評估相結合的全新模式。這一新模式實現了圖書館學會發揮第三方評估主體職能的一次重要躍遷。

6? 保障有力:評估開展的重要基礎

30年間,我國已順利開展了七次公共圖書館評估,這得益于評估的制度、組織、資金、人才、技術五個維度的保障。

6.1? 制度保障

我國公共圖書館評估是促進公共圖書館快速發展的國家意志的體現,是依據國務院文化主管部門制定的評估政策開展的,這種以政府為主導的模式為我國圖書館評估提供了強大的制度保障。評估的制度保障主要呈現兩個特點。①制度保障法治化。區別于前六次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僅以當次制定的評估政策為制度保障,第七次公共圖書館評估拉開了依法評估的序幕,《保障法》第二十三條要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有公眾參與的公共文化設施使用效能考核評價制度”[18],《公共圖書館法》第四十七條要求“國務院文化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應當制定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對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水平進行考核”[19],為我國公共圖書館評估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②制度保障層級化。我國歷次公共圖書館評估的開展是以國務院文化主管部門發布的評估政策為綱領,省級文化主管部門依據本省的具體情況制定相關政策,并予以落實。這種層級化的制度安排有效地保障了我國東中西部地區評估工作的切實推進。6.2? 組織保障

我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工作是由政府主導的,各級文化主管部門為評估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政府文化主管部門負責并參與評估的籌備、標準的制定與培訓、評估工作的正式實施,推動評估工作的順利進行。從30年公共圖書館評估歷程來看,第五次及以前的評估,政府發揮著重要的主體作用,其在組織保障方面的作用更為顯著;在第六、七次評估中,中圖學會承接了政府職能的轉移,在整個評估過程中發揮了更為重要的作用。相應的,政府參與度相較前幾次評估有所降低。如何在今后的評估中進一步明確政府職責,建立有效的評估機制,強化評估的組織保障,以提升評估定級的影響作用,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6.3? 資金保障

歷次公共圖書館評估工作所需經費均由政府撥付,是我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工作的關鍵保障環節?!豆矆D書館法》第四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公共圖書館事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所需經費列入本級政府預算,并及時、足額撥付”,這一法規不僅明確了政府對公共圖書館的財政責任,也確保了評估工作的正常開展。在各地圖書館評估中,由“各地政府文化主管部門負責安排專項經費用于指導、檢查評估工作”[14]133,這種制度性的經費保障機制為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工作的持續進行提供了基礎。這一體制下的資金保障機制不僅有助于評估工作的有序推進,也為公共圖書館提供了可持續的財政支持,助力了圖書館事業的全面發展和提升。經費的穩定撥付不僅確保評估工作的正常進行,也為圖書館評估進一步的改進和創新提供了有力的財政支持。持續的經費保障是公共圖書館評估成功的關鍵之一,為圖書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6.4? 人才保障

我國公共圖書館評估是政府主導的,且有著較為完備的制度保障,這有益于文化主管部門或承接評估工作的圖書館學會依法依規進行評估人才隊伍建設。人才保障體現在評估工作的整個流程中:①標準研制。從第六次評估開始,由中圖學會負責組建專家團隊制定評估標準,如第六次委任中圖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南開大學柯平教授為專家組組長,負責評估標準的研制工作。此外,中圖學會還通過研討會等方式就標準廣泛征求專家意見。②評估培訓。如第六次評估成立了由15名專家組成的評估定級宣講工作專家委員會,并由中圖學會委派進行全國范圍內的評估標準宣講工作,16期各級各類培訓班共培訓相關人員4000人次,保障了評估標準的有效執行。③正式評估。如第六、七次評估中,先在各地文化主管部門和中圖學會指導下,成立評估定級專家組進行本地市、縣級公共圖書館的評估工作,后再由國家文化主管部門和中圖學會組織成立12個評估專家組,先后共120余人對全國參評的省級和副省級公共圖書館進行評估,再對市、縣級參評館進行抽查,有效地保障了評估工作的順利開展。

6.5? 技術保障

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支持了公共圖書館評估從原來的紙質、手工評估向數字、網絡評估方式轉變[20]。第六次評估中,中圖學會委托第三方公司研發、構建了“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管理服務平臺”,至此之后實現了評估信息自動采集、識別,極大地降低了館方準備紙質材料的人力、物力成本以及專家審查評估材料的時間成本,確保了評估工作的科學性和高效性。隨著智慧化技術的持續發展以及在評估中的應用,技術會進一步賦能公共圖書館評估事業,為評估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強大的保障。

回首過往是為了更好地面對未來。我國30年公共圖書館評估有效地發揮了以評促建、以評促管、以評促效能提升的關鍵作用,這得益于政府主導作用的發揮,評估標準的科學性與時代性,評估過程的系統性與規范性,評估方式的不斷優化,各級圖書館學會支持、保障評估工作的開展。過往的評估經驗會助力我國圖書館評估應對新的機遇與挑戰,形成更為優化的評估模式,也將作為中國經驗為世界范圍內的公共圖書館評估提供借鑒和啟示。

參考文獻:

[1]柯平,張海梅,張藍.公共圖書館事業管理的“三駕馬車”:政策法律、發展規劃與評估定級[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9(8):32-38,69.

[2]席濤.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中的政府責任[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7(6):36-40.

[3]陸紅如,陳雅.公共圖書館績效評估比較研究與策略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7(7):14-20.

[4]賈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的新階段:柯平教授談第六次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7(7):62-69,79.

[5]劉德有.乘評估東風,邁上新臺階[J].中國圖書館學報,1995(2):3-9,25.

[6]柯平,蘇福.基于功能定位的公共圖書館評估[J].圖書館,2016(8):1-4.

[7]哈爾濱地區評估專家組圓滿完成第七次全國縣級公共圖書館實地評估工作[EB/OL].[2023-11-19].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M0NTAwMg==&mid=2650601267&idx=1&sn=1e3150bd5e5abb175808 3d3bfc7335d8&chksm=bf34b9368843302099cec9bbb3452 c0d3227d233a7374f8729d714e0af1b288f44dfbb3505b6&sc ene=27.

[8]陳宏宙.西部地區縣(區)級公共圖書館發展與思考:以寶雞市縣(區)級公共圖書館第六次評估為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8(12):55-60.

[9]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2023-11-19].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10]第六次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有哪些新變化?[EB/OL].[2023-11-19].http://www.jxxtsg.com/newsinfo.asp?id=819.

[11]文化之聲|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的五大方向和六大重點[EB/OL].[2023-11-19].https://www.sohu.com/a/156131591_99941692.

[12]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管理與服務平臺[EB/OL].[2023-11-19].https://eva.ggwh.net/hopshine/evaluation/home.

[13]李丹,申曉娟,王秀香,等.新起點 新視野 新任務:第五次全國公共圖書館(成人館部分)評估定級標準解讀[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3,39(2):4-17.

[14]任競.守正創新,砥礪前行的四十年:從評估定級看中圖學會發展[C]//中國圖書館學會.中國圖書館學會成立40周年紀念文集.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9:129-133.

[15]江蘇省圖書館學會.關于組織參加第六次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的通知[EB/OL].[2023-11-19].http://www.jslib.org.cn/qt/xglj/njlib_tsgxh/njlib_xhgg/201703/t20170306_126716.htm.

[16]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第七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的通知[EB/OL].[2023-11-19].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ggfw/202206/t20220602_933319.html.

[17]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關于開展第七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的通知[EB/OL].[2023-11-19].https://wlt.fujian.gov.cn/zwgk/wlyw/ggfw/2022 FS07/t20220713_5953137.htm.

[1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EB/OL].[2023-11-22].http://www.npc.gov.cn/zgrdw/npc/xinwen/2016-12/25/content_2004880.htm.

[19]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EB/OL].[2023-11-22].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zcfg/fl/202012/t20201204_905426.html.

[20]劉旭青,柯平,劉文寧.公共圖書館評估信息化[J].數字圖書館論壇,2017(5):8-17.

作者簡介:

柯平(1962— ),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任職于南開大學商學院。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知識管理、文獻學等。

包鑫(1987— ),女,南開大學商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知識管理。

劉倩雯(1994— ),女,南開大學商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知識管理。

張雨琪(2000— ),女,南開大學商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信息咨詢。

猜你喜歡
圖書館學圖書館評估
圖書館
評估依據
去圖書館
立法后評估:且行且盡善
寂寞與喧囂:當代圖書館學研究現狀剖析
中國圖書館學之當下:反思與瞻望
廣西圖書館學會2013年年會暨第31次科學討論會在貴港舉行
廣西圖書館學會2012年年會暨第30次科學討論會在南寧舉行
最終評估
EMA完成對尼美舒利的評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