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站紅色短視頻互動儀式鏈分析及其對圖書館紅色文化推廣的啟示

2024-03-25 10:22雷子怡唐義
四川圖書館學報 2024年2期
關鍵詞:參與者儀式紅色

雷子怡 唐義

收稿日期:2023-10-12

摘? 要:

文章基于互動儀式鏈理論,對B站紅色互動短視頻實踐案例《抉擇》的儀式進程進行了剖析,提出互動儀式鏈視域下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的推廣路徑:優化宣傳策略,激活儀式前提;策劃推廣內容,滿足儀式要素;活用儀式產出,鞏固情感能量,以期為公共圖書館相關服務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互動儀式鏈;短視頻;紅色文化;嗶哩嗶哩;公共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7136(2024)02-0049-08

Analysis of Interactive Ritual Chain of Red Short Videos on Bilibili and Its Inspir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Red Culture in Libraries

LEI Ziyi,TANG Yi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active ritual chai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itual process of The Choice,a practical case of red interactive short video on Bilibili,and puts forward the promotion path of red culture in public librarie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active ritual chain: optimizing the publicity strategy to activate the ritual prerequisites;planning the promotional content to satisfy the ritual elements;and making use of the output of the ritual to consolidate the emotional energy,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s to the relevant service work of public libraries.

Keywords:

interactive ritual chain;short video;red culture;Bilibili;public library

0?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地方考察時曾多次強調要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1]。紅色文化作為中國的先進文化之一價值寶貴。建設和推廣紅色文化,有助于培養公民的政治認同感,增強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凝聚中華民族力量。公共圖書館等文化機構組成了國家的紅色基因庫,存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挖掘、建設和推廣紅色文化資源,有效發揮紅色文化的價值是其應有之義。

目前,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推廣仍存在推廣活動主體協作不足[2]、推廣策劃忽視用戶個性化和互動需求[3]、推廣內容缺乏對紅色文化資源的深度挖掘[4]、推廣形式傳統靜態且單一單向[5]、推廣傳播宣傳力度不足[6]等問題。為了解決問題和提升推廣效果,學界提出紅色文旅融合[7]、科技賦能紅色文化資源[8-9]、開發桌游互動文創[10]、出版紅色文化主題連環畫[11]、加強短視頻平臺布局[3,12]等推廣策略,體現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服務對用戶個性化體驗的重視[13],但鮮有將“互動”與“視聽”融合的紅色文化推廣研究。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等文件,意在促進數字化賦能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利用。近年來,隨著數字網絡技術的進步與完善,一種以沉浸性、參與性、游戲性為特征的視頻形式——互動視頻再次出現在大眾視野?;右曨l最早出現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爾第67屆世博會上,近幾年被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定義為一種具有分支劇情選擇、視角切換、畫面交互等交互能力,能為用戶帶來互動觀看體驗的視頻類型[14]。繼2018年Netflix(中文譯名網飛)推出互動式電影《黑鏡:潘達斯奈基》后,國內各大視頻平臺相繼嘗試互動視頻創作。其中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率先探索互動視頻在短視頻領域的可行性,于2019年7月推出互動視頻功能和欄目,上線首月共發布千余個互動短視頻作品[15]?;右曨l不僅符合用戶重視自主選擇、追求個性的需求[16],還充分發揮了數字媒體的交互性特點,用戶在與視頻互動的過程中能獲得動態的知識與經驗再造。

在B站眾多互動短視頻中,人民日報聯合B站制作的融媒體紅色互動短視頻《

【互動視頻3A大作】劇情高能!如果生在那個年代,你會怎么抉擇?》(以下簡稱:《抉擇》)推廣效果較好,而目前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推廣較少討論該類視頻傳播實踐。因此,筆者選擇《抉擇》作為紅色文化推廣互動短視頻實踐樣板,并借助互動儀式鏈理論剖析紅色文化推廣的內在機理,以期為公共圖書館相關服務工作提供參考與借鑒。

1? 互動視頻及互動儀式鏈概述

1.1? 互動視頻

互動視頻是以視頻為媒介形態的數字互動敘事形式,利用非線性的分岔劇本和及時反饋的人機交互技術,賦予用戶參與敘事的自主權,為用戶提供具有開放性和不確定性的沉浸式體驗,使之從中獲得一定的自主感和掌控感[17]。

與傳統視頻相比,互動視頻具有以下三個特點:①沉浸性?!俺两敝競€體完全投入到某種活動中而無視其他事物存在的狀態[18]?;右曨l將角色面臨的困境和考驗轉移到用戶上,使之代理角色影響劇情發展,這種轉移有助于加深用戶的沉浸感[19],從而加強探索故事世界、了解事態發展的欲望,加深對故事和人物的情感共鳴。②參與性。參與性也稱卷入度,與沉浸相對,是批判性思考基礎上的理性參與方式[20]?;右曨l使用戶獲得了干預劇情走向的權力,用戶在視頻中會調動思維、接收信息、作出判斷,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以達到“好結局”[21]。③游戲性。游戲性指可玩性?;右曨l從發展淵源上看,受互動視覺小說、互動影像游戲等的影響深遠。通過游戲化設計,在互動視頻中加入交互、獎勵等游戲元素,能使用戶通過互動獲得類似游戲的體驗。

用戶通過互動視頻獲得的敘事權是有限的,這是因為互動視頻的敘事屬于“預設敘事—生成敘事”之間的敘事[17],用戶對視頻的釋義仍由視頻本身決定。視頻創作者也因此可通過互動視頻進行有效的價值引領,利用互動視頻內嵌的行動項外顯觀眾的內在思維,將用戶精神層面的抽象思考轉化成實際可見的具體行動,從而對觀眾的選擇進行倫理評價,以達到傳遞正確價值觀的教育目的[22]。

1.2? 互動儀式鏈

互動儀式鏈揭示了互動儀式中情感轉化的微觀流程。該理論的提出者柯林斯認為,共同的行動和短暫的情感刺激是儀式開始的前提,互動儀式順利進行需要滿足以下四個組成要素:①身體在場,兩人或兩人以上聚集于同一場所,參與者彼此即使未有意識地關注對方,也能通過身體在場相互影響;②局外人設限,保證參與者知曉誰在參與或誰不在參與互動儀式;③相互關注焦點,參與者將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對象或活動上,并且通過相互傳達關注焦點而彼此知道該關注焦點;④共享的情感狀態,參與者分享共同的情緒或情感體驗,同“相互關注焦點”相互強化和連帶,產生共享的情感或認知體驗[23]100。

互動儀式鏈四個組成要素有效組合可使參與者獲得:①群體團結,一種成員身份的感覺;②個體情感能量,一種采取行動時的自信、積極的感覺;③代表群體的符號,成員通過符號感到自己與集體有關;④維護群體的道德感等體驗[23]101。

基于互動儀式鏈理論,可以總結互動短視頻互動儀式鏈模型,見圖1。

柯林斯還強調,互動儀式產出的符號存在三個層序的循環:互動儀式產生的符號是符號的第一層序循環,產生該符號的互動儀式之外的儀式是符號的第二層序循環,用戶的內在思維是符號的第三層序循環[23]265。從認知敘事學角度,小說的觀眾通過將虛構人物塑造成其他人來理解虛構人物,該部分為用戶體驗到與互動視頻內虛構人物建立聯系提供了理論支持。

2? “互動”+“視聽”在紅色文化推廣中的適用性分析

第二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傾向進一步明顯,手機移動閱讀是其主要閱讀形式,“聽書”和“視頻講書”方式成為新的閱讀選擇[24]。同時,閱讀活動變得豐富多彩,帶科技色彩的新型個性化體驗閱讀活動大放異彩,中華書局創新互動體驗區、中國移動咪咕“全民閱讀元宇宙”粲然可觀[25]。這些結果表明,現代用戶通過移動設備和富媒體形態接受知識和信息的傾向明顯,閱讀方式趨于互動性、沉浸性、泛在化。而紅色文化推廣經常存在敘事性弱、生硬說教等問題[26],以紅色文獻為紅色文化主要載體的公共圖書館開發具有互動性和用戶個性化體驗的推廣活動迫在眉睫。謝黎萍指出,新時代紅色文化資源的傳承、開發和利用需要探索多元深度開發,紅色文化傳播創新需要注重網絡傳播、藝術創作和體驗參與[13]?;右曨l重視用戶參與,強調非線性敘事創作,正好契合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推廣導向。與直接開發紅色文化游戲相比,互動視頻的開發門檻更低,只需要剪輯素材并進行排列組合,就能實現具有超鏈接功能的交互視頻。這為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推廣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3? B站紅色互動短視頻中的互動儀式:以《抉擇》為例

筆者調查發現,《抉擇》 在建黨百年紅色文化推廣上明效大驗。該視頻設計了“紅色起點”“歸國巨輪”“圓夢茶鄉”三個不同時代背景的故事分支,用戶可以自行選擇情節。

為便于剖析紅色文化推廣的內在機理,筆者將紅色互動短視頻的互動儀式分為兩個子互動儀式場:一是參與者與互動短視頻之間模擬對話的虛擬互動儀式;二是參與者彼此圍繞互動短視頻內容,通過社交平臺開展的人際互動儀式,互動短視頻在該儀式中成為參與者們的共同關注焦點。

3.1? 沉浸與暫?!獏⑴c者與互動短視頻的互動

紅色互動短視頻利用人類的想象力,允許用戶在規則內進行想象和發揮,通過與視頻互動創作自己的個性化敘事??铝炙怪赋?,“大眾生活在擁有成員意義和具有建立在以前互動基礎上的一定水平的個體情感能量符號世界”[23]311?;右曨l在故事情境中開啟了觀眾和作品之間的雙向交流:觀眾通過交互選項“告訴”視頻自己的選擇,視頻“回復”觀眾該選擇產生的結果。在這里,互動視頻通過選項激發用戶想象的欲望[27],用戶和視頻的互動內化為用戶的豐富情感。用戶與虛構人物發生了“想象參與”,與之產生聯系[28],這種聯系在現代認知敘事學中得到了肯定[29]。想象作為一種思維活動,是符號的第三層序循環,是內化的會話,屬于發生在大腦內部的互動儀式鏈[26]。借助想象,用戶得到打破“次元壁”的觀看體驗,在觀眾和角色之間來回切換,歷史人物形象變得更加生動,情節變得更加個性化,用戶參與感也得到增強,沉浸式感受建黨、建國、投身科研與建設祖國的艱辛和取得勝利的喜悅。

3.2? 觀影與對話——參與者之間的互動

3.2.1? 互動儀式鏈的啟動條件

(1)共同的行動或事件

多渠道傳播推廣,能有效擴大潛在參與者?!毒駬瘛吠ㄟ^微信公眾號、客戶端平臺等媒體進行推送,視頻推出后半個月內在《人民日報》兩微一端的觀看互動量達1000萬余次[30],截至目前,B站內播放量高達20.5萬次,彈幕多達3834條,評論多達1048條。用戶了解并共同選定《抉擇》,聚集在互動短視頻播放頁面形成際遇群,營造觀看《抉擇》的情境。

(2)短暫的情感刺激

迎合年輕一代興趣和個性需求的創新產品往往更容易刺激用戶的情感?!毒駬瘛吠ㄟ^“互動”+“視聽”融合對紅色文化進行新穎的挖掘。用戶出于對形式創新的新奇感,對游戲化機制的喜愛,喚醒自有文化符號的儲備,啟動亞文化元素的被認同感等各種各樣的短暫情感刺激儀式。

3.2.2? 互動儀式鏈的構成要素

(1)身體在場

臨場感與互動儀式鏈強度成正相關,場景營造得越逼真、越動之以情,越能強化互動儀式?,F代技術為虛擬在場提供了可能,新媒體技術延展用戶的感官,使用戶即使未親身在場也能產生類似親身在場的連帶作用。在網絡虛擬空間中,用戶以虛擬ID的身份聚集在《抉擇》互動短視頻播放頁面成為互動儀式的參與者。隨著視頻劇情的推進,參與者變得逐漸投入,心理位置位移到視頻的互動敘事世界,并感受到他人在場,場內參與者開始彼此影響。

(2)局外人設限

局外人的屏障使用戶感知到誰在場與誰不在場,從而將儀式內化成自身經歷去感知?;右曨l的特性構成了兩種隔絕局外人的屏障:首先視頻播放頁面形成了排除局外人的屏障;其次分支敘事又形成了次一層屏障。參與者只有點擊對應選項才能獲得觀看和在對應分支視頻中發送彈幕的資格,獲得志同道合的趣緣體驗,強化彼此的情感紐帶和視頻圈層傳播能力。

局外人界限的設置,體現柯林斯對參與者如何利用自身文化資本儲備解碼信息的關注[31]。紅色文化推廣選擇大眾喜聞樂見的經典紅色符號更利于舉辦成功的互動儀式?!毒駬瘛吩跉v史背景中引入錢學森、開國大典、五四運動等經典紅色文化元素,在互動環節滲透以國家利益為重等偉大的紅色精神,在角色扮演上設計海歸青年、愛國青年、選調青年進行紅色文化的內嵌,同時設置呼應“抉擇”的家國利益沖突,逃亡、解密等情節波折,引起用戶的情感共鳴。

(3)相互關注焦點

設置并引導用戶關注共同焦點能夠維持互動儀式的順利展演,同步、同時的互動有助于歸屬感和身份認同感的強化。在《抉擇》互動儀式中,視頻本身是參與者共同關注的焦點,彈幕和評論是感知他人和傳播關注焦點的互動方式。與傳統視頻相比,視頻的互動功能進一步增強聚焦力,強化參與者對其他用戶的所作所感的感知。參與者能夠更明顯注意到選擇相同分支的其他用戶。

(4)共享的情感狀態

設置情感抒發的渠道有助于用戶感知并共享彼此的情感狀態。彈幕機制為參與者提供共享情感狀態的渠道,彈幕文本承載參與者的情感并傳遞參與者的關注焦點。隨著儀式的進行和節奏的連帶,參與者的關注焦點逐漸集中、協調,內容認知漸趨深化,共享的情感體驗增強,情感體現出其支配性。當內容和情感狀態發生共鳴,參與者會紛紛發送彈幕,此時參與者獨自使用移動設備觀看視頻的場景交疊為沸沸揚揚的社交場所,獲得短暫但高度的情感共振[32]。紅色文化符號作為該儀式中最為重要的變量之一植入視頻各處?;右曨l不僅實現了從被動視聽到親身參與的轉換,還提供了現實用戶彼此社交的功能。在個人經驗的解讀下用戶的認知興趣出現上升,并開始主動檢索、了解相關內容,從而達到紅色文化深度浸潤的目的,實現紅色基因的傳承。

3.2.3? 互動儀式的產出

當上述組合要素得到有效的綜合疊加,情感連帶積累到較高程度的時候,參與者會獲得群體團結、個人情感能量、代表群體的符號、道德感等體驗[23]101。

(1)群體團結

群體團結可以衍生出身份歸屬感和民族認同感,凝聚中華民族共同體。參與者在《抉擇》高潮會喚醒和強化自身作為中華民族一分子的共同體意識,發送“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人民的力量是強大的,祖國萬歲”“為了祖國,就要勇于獻身”等彈幕,抒發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蓄積紅色情感能量。

(2)個體情感能量

個體情感能量可以促進參與者采取重新體驗紅色文化推廣活動和了解紅色文化的行動。

情感能量是一個連續統,存在從自信、熱情等積極感覺的高點到消沉、缺乏主動性等消極感覺的低谷的變化范圍。

柯林斯認為成功的儀式會使情感能量遠離連續統的低端,并促使參與者尋找和加入下一場互動儀式,不斷的儀式進一步填充情感能量儲備。當一個分支敘事探索完畢,參與者會回到視頻開頭,反復觀看視頻,繼續探索《抉擇》其余分支敘事線,致力達成一氣呵成、全部通關的成就。此外,參與者還會以彈幕和評論提供的補充信息為線索體驗《隱形守護者》互動影像游戲,了解錢學森、趙世炎等紅色經典人物故事,觀看《覺醒年代》主旋律影視劇等。

(3)代表群體的符號

符號能有效調動用戶過往儀式積累的情感連帶。在新的互動儀式中產生的代表群體的符號會成為參與者的符號儲備之一。當參與者通過互動儀式產生團結感時,還會傾向采取尊重和維護符號的行動[23]101。

(4)道德感

道德感能夠引導參與者做有利于紅色文化傳承的行動,使儀式發揮價值引領的作用。道德感是指維護群體的正義感。參與者會尊重和維護代表群體的符號,對違背群體團結或符號的行為產生正當的憤怒。相對的,破壞群體團結的參與者則會產生不得體之感,這種背德感可能使其反思并重新參與到群體團結的維護中。

以柯林斯的互動儀式鏈理論為基礎,通過對觀看《抉擇》互動短視頻的互動儀式解析,可以得到參與者彼此互動的紅色互動短視頻的互動儀式鏈模型,見圖2。

4? 互動儀式鏈視域下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推廣路徑

紅色互動短視頻《抉擇》為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推廣提供了良好的互動儀式實踐樣板。對此,筆者嘗試探討紅色互動短視頻對圖書館紅色文化推廣的啟示,并構建互動儀式鏈視域下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推廣路徑。

4.1? 優化宣傳策略,激活儀式前提

用戶采取相同行動形成際遇群是互動儀式的啟動前提之一,每個人將與誰、以何種儀式強度進行互動,取決于用戶所有的際遇機會,雙方彼此能提供什么,來吸引對方加入互動儀式[23]214。對此,公共圖書館應當優化紅色文化推廣的宣傳策略,促成互動儀式啟動。

第一,公共圖書館要多平臺、多媒介、線上線下聯合推廣紅色文化,提高推廣活動的曝光度。首先,要積極入駐社交平臺。目前,公共圖書館短視頻平臺賬號開通率總體不足,如入駐B站的公共圖書館僅有44家。公共圖書館應積極開拓傳播陣地,增加曝光機會,吸引不同平臺的用戶群體。其次,要綜合利用圖文視聽等媒介形態。公共圖書館可以圍繞某一具體的紅色文化主題,制作圖文并茂、可視化、生動有趣的復合媒體推廣內容,將平臺用戶引流到產品發布平臺。每個平臺發布的內容要有細微差異,避免單純復制搬用的同質化現象。 最后,還可以在場館放置可交互的視聽設備和內嵌二維碼的宣傳展板,方便用戶接觸推廣內容。

第二,公共圖書館要利用好“第一印象”,刺激用戶的情感。首先,封面標題是用戶第一眼接收的信息,能顯著影響視頻的傳播效果。有研究表明,不多于10字的疑問句式標題和非視頻截圖的封面配圖能顯著提升傳播認同度、參與度和傳播廣度 [33]。公共圖書館要精心設置能激發用戶好奇心和準確傳達視頻新意的標題和封面,同時要注重自身作為官方公共文化機構的性質,避免“標題黨”等有損形象的行為。其次,要選擇并強調和用戶聯系緊密的紅色文化符號,喚醒用戶的文化符號儲備,貼近用戶的興趣點。

4.2? 策劃推廣內容,滿足儀式要素

4.2.1? 打造沉浸式場景,增強用戶臨場感

數字技術拓展了用戶的互動場景,《抉擇》的臨場感是通過視頻構建生動的互動敘事世界和恰當的游戲化交互設計實現的,而線下互動仍是實現“親身在場”的不二選擇。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推廣增強用戶臨場感亟須線上線下并行不悖。

線上推廣方面,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加強臨場感提升紅色文化主題推廣的互動儀式鏈強度,只要用戶遠程產生的連帶作用越接近“親身在場”,互動儀式鏈的強度也就越接近親身在場的效果[23]120。公共圖書館還可以將紅色文化線上推廣設計為數字文創產品,開發出可互動的數字互動桌游,如紅色劇本殺、狼人殺、阿瓦隆等。

線下推廣方面,公共圖書館可以利用沉浸技術,增強用戶的空間臨場感,讓用戶身臨其境地體驗紅色征程。如通過構建三維立體的沉浸式場景,設置逼真的環境音效,利用數字虛擬人塑造豐富生動的可互動NPC(non-player character,非玩家角色),同時拓展多元交互方式,如表情識別、手勢識別、重力感應、語音輸入等,使參與者獲得立體、多維、逼真的感官體驗,仿佛置身于虛擬空間。公共圖書館也可以在線下場館設置數字互動裝置、交互大屏,打造沉浸式實體體驗空間。此外,公共圖書館還可以增加紅色文化推廣的互動元素,增強用戶的參與感和社會臨場感,讓用戶更深地融入紅色故事中。

總而言之,一方面,公共圖書館可以增強現有紅色文化線上推廣與用戶的雙向互動,增加用戶黏性。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可以在線下嘗試ARG

(alternate reality game,另類實境游戲),它是發布謎題并邀請用戶參與的游戲類型,在國外已有公共文化機構開展實踐探索[34],通過以現實世界為平臺開展游戲化互動,實現用戶對紅色故事更加深入的探索。

4.2.2? 聚焦用戶注意力,引導用戶關注共同焦點

共同關注焦點是互動儀式的關鍵要素之一?!毒駬瘛吠ㄟ^明確的故事主題和波折的情節吸引用戶注意。公共圖書館在開展紅色文化推廣時,需要聚焦用戶的注意力,引導用戶將注意力協調到圖書館想要傳達的文化主題上。

首先,公共圖書館要在紅色文化推廣中“講好紅色故事”,吸引用戶投入推廣內容中。紅色文化資源蘊含豐富的紅色故事,公共圖書館可以圍繞重要歷史人物和事件,以起承轉合的敘事節奏設計游戲化互動內容,活動內加入集章、答題、解密等富有挑戰的內容激發用戶的勝負欲,有效讓用戶聚焦到活動主題上,全神貫注地參與推廣活動。

其次,公共圖書館還要設置有效的關注焦點。在推廣內容上,應在策劃階段明確紅色文化推廣主題,并保證用戶對內容的解讀方向和圖書館想要傳達的紅色精神和價值觀一致。公共圖書館還可以結合當地的紅色革命和建設歷史,在有效設置內容焦點的同時體現公共圖書館的自身特色,避免同質化。

4.2.3? 有效設計推廣內容,激發用戶情感共鳴

共享的情感體驗需要使用戶的情感需求得到滿足,并對文化主題產生情感共鳴?!毒駬瘛返臄祿憩F證實敘事型和成就動機導向的互動短視頻更受用戶喜愛,這是因為此類視頻通過設定明確的任務目標,賦予了用戶自主性,設立了能使用戶體驗把控感的中等難度挑戰,并通過NPC滿足用戶和他人進行聯系的需求,滿足自決理論的“自主性”“能力”“聯系性”三要素,充分滿足了用戶的情感需求,從而成功調動用戶的行為動機[35]。圖書館要重視用戶的情感體驗,了解用戶特點,與用戶積極互動,讓用戶和公共圖書館產生聯系感,以帶動用戶分享各自的體驗,這一點可以通過聯動圖書館文創的抽獎等激勵政策來實現。此外,紅色文化推廣內容還應該親民化,避免說教式灌輸,且與用戶的日常生活產生聯系。公共圖書館需要深挖紅色文化內涵,通過情節矛盾引發更深的情感和思考,從而深化對紅色文化精神內涵的認知?;佣桃曨l《抉擇》就是通過詮釋感人的紅色故事,激發用戶深切的情感共鳴。

4.3? 活用儀式產出,鞏固情感能量

4.3.1? 推廣活動常態化,積累個體情感能量

用戶通過單次互動儀式獲得并存儲的個體情感能量會因一段時間內重復舉行的互動儀式重新喚醒并長期貯存[36],因此,推廣活動應常態化,以避免個體情感能量隨時間衰退而削弱互動儀式的情感吸引力[23]235。首先,公共圖書館可以圍繞紅色文化主題,以交互性、游戲化、故事化為底層邏輯定期推出各種活動變體,將短暫情感刺激轉化為長期穩定的情感能量,使紅色精神深深根植于用戶心中。其次,公共圖書館還可以線上線下聯合開展推廣,通過互動儀式場域的轉移鞏固用戶的情感能量。再次,公共圖書館還要及時補充科普信息,開展營銷,推介視頻內容設計的故事背景、人物,引導用戶在情感能量的驅動下主動深入地了解紅色文化,增強對祖國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最后,公共圖書館要帶動用戶對紅色文化主題的推廣內容進行二次傳播,利用抽獎、集贊等活動鼓勵用戶利用社交媒體的分享機制實現圈層推廣[37]。

4.3.2? 注重文化符號的喚醒和創造

《抉擇》內嵌的紅色文化元素都是大眾熟知的紅色經典,激發出用戶在其他互動儀式中積累的紅色文化符號,更容易喚醒用戶的共情基礎。公共圖書館應調查不同用戶的需求,開展分眾化推廣,使活動適配不同用戶群體的文化符號儲備,激活用戶以往獲得的情感能量并提高到參加該互動儀式要求的情感水平。

在推廣活動中創造獨特的符號,也有利于紅色文化推廣滲透進其他互動儀式?!毒駬瘛窂椖恢卸啻纬霈F“前排推薦隱形守護者”“容齋六筆只有五筆”“肖途”等代表紅色互動影像游戲《隱形守護者》的符號。這就證明了優質內容能在互動儀式情境外出現。公共圖書館要系統規劃紅色文化線上推廣內容的文化符號,可以設計圖書館紅色文化專題推廣LOGO和擬人化的視覺形象,撰寫簡短的宣傳標語等。在推廣中植入以上文化符號,通過有效的互動儀式將其納入用戶的文化符號儲備,使用戶的個體情感能量得到有效存儲。

5? 結語

互動視頻作為近幾年國內新興的視頻形式,是以視頻為主要敘事媒介的交互敘事形態,因其具有沉浸性、交互性、游戲性,在紅色文化主題推廣實踐上取得了較好的傳播效果。圖書館在紅色文化推廣時,不僅可以直接運用互動視頻的形式,還可以利用其成功舉辦互動儀式的經驗,促進傳播的積極要素融入紅色文化推廣中,使推廣具有更強的參與性、趣味性和故事性,從而更好地發揮紅色文化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 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EB/OL].[2023-09-12].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1-05/15/c_1127446859.htm.

[2]卜淼.公共圖書館紅色主題閱讀推廣路徑探索:以31家省級公共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2(12):120-128.

[3]趙發珍.面向紅色文化資源的圖書館閱讀推廣:價值、模式與路徑[J].圖書館學研究,2021(14):87-94.

[4]徐媛蘋.提升地方紅色文獻館藏及利用的思考和建議[J].浙江檔案,2021(10):63-65.

[5]劉鄭.區域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路徑研究:以北京市西城區圖書館紅色文化傳承工作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1(增刊):146-149,167.

[6]劉麗華,朱丹,魏小貞.我國省級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服務現狀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2021(10):96-102.

[7]胡娟,袁珍珍.我國公共圖書館與紅色旅游高質量融合發展模式與路徑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21(20):30-40,44.

[8]陳姣鳳,徐浪.建黨初期湖南地區紅色文獻的傳播及其啟示:基于文化書社運營模式分析[J].圖書館,2021(9):85-91.

[9]黎少玲.基層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收藏與服務創新:以大嶺山圖書館東縱文獻為例[J].圖書館雜志,2021,40(11):84-89.

[10]畢紅,楊光.基于TRA理論的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創產品運營策略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2(7):97-103.

[11]張勝峰.基層公共圖書館地方革命文獻開發與推廣:以《翔安紅色記憶》系列連環畫編輯出版為例[J].圖書館雜志,2020,39(10):32-37.

[12]王春迎,朱坤豪,周知.我國省級公共圖書館紅色文化資源建設與發展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22(2):38-47,67.

[13]謝黎萍,程煥文,蘇智良,等.繼承百年傳統 賡續紅色血脈:紅色文獻整理與研究專家筆談[J].圖書館雜志,2021,40(7):4-17.

[14]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互聯網互動視頻數據格式規范:GY/T 332-2020[S/OL].[2023-09-20].http://www.nrta.gov.cn/module/download/downfile.jsp?spm=chekydwncf.0.0.1.pGQpsv&classid=0&filename=ddc05567 edaa4fd3838f 003b2da8e076.pdf.

[15]各大視頻網站紛紛試水互動視頻,B站互動視頻總播放量近億[EB/OL].[2023-09-20].https://finance.sina.cn/2019-08-22/detail-ihytcitn1170944.d.html?cre=wappage&mod=r&loc=2&r=9&rfunc=87&tj=none &cref=cj.

[16]鄭琪,方愛華.互動視頻發展瓶頸和路徑優化探析[J].當代電視,2020(5):87-90.

[17]施暢.作為迷宮的互動敘事:冒險故事、分岔情節及多重未來[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22,44(2):99-104.

[18]CSIKSZENTMIHALYI M,ABUHAMDEH S,NAKAMURA J.Flow[M]//ELLIOT A J,DWECK C S.Handbook of competence and motivation.New York:Guilford Press,2005:598-608.

[19]張夢雨,黃心淵.互動劇發展的機遇、挑戰和對策[J].中國電視,2021(7):57-62.

[20]陳家洋,陳艷冰.看劇/玩?。赫摼W絡互動劇的互動機制[J].電影文學,2022(21):18-22.

[21]丁忠偉,高靜.5G技術下互動劇敘事特征及發展[J].電視研究,2021(6):86-88.

[22]謝周浦.互動電影的“互動幻覺”批判[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21(11):44-50.

[23]柯林斯.互動儀式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24]第二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成果[EB/OL].(2023-04-23)[2023-09-20].https://www.nationalreading.gov.cn/wzzt/dejqmyddhzq/cgfb/202304/t20230423_713063.html.

[25]第二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22年我國成年國民綜合閱讀率為81.8% 大江南北 書香濃濃[EB/OL].(2023-04-24)[2023-09-20].https://www.gstv.com.cn/yw/593668.jhtml.

[26]陳實,王穎.數字化時代紅色文化傳播新載體:以“劇本殺”為例[J].學習與探索,2023(3):174-181.

[27]陳鋼,李昌顯.互動電影的縫合機制研究[J].藝術探索,2022,36(6):117-122.

[28]SMITH M.Altered states: character and emotional response in the cinema[J].Cinema journal,1994,33(4):34-56.

[29]SCHNEIDER R.Toward a cognitive theory of literary character:the dynamics of mental-model construction[J].Style,2001,35(4):607-639.

[30]文創學院.活動回顧|2021“云端文創談”七校聯合上海交大專場講座順利舉行[EB/OL].(2021-11-27)[2023-09-20].https://icci.sjtu.edu.cn/news/view/1000.

[31]諸葛達維.政治社會化與互動儀式鏈:主流媒體新聞游戲的價值傳播研究[J].中國出版,2021(11):59-62.

[32]鄧昕.互動儀式鏈視角下的彈幕視頻解析:以Bilibili網為例[J].新聞界,2015(13):14-19.

[33]王妍.科普互動視頻信息傳播效果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以B站為例[J].科普研究,2022,17(3):26-37,106.

[34]Celebrating 100 years: the Centennial Exhibition[EB/OL].[2023-09-20].https://www.nypl.org/press/celebrating-100-years-centennial-exhibition.

[35]劉研.電子游戲的情感傳播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4.

[36]費芩芳,王壽銘.互動儀式鏈視域下青年紅色網絡教育研究:基于網劇《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的分析[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21,40(3):55-62.

[37]李力.新聞如何更好地實現二次傳播[J].新聞愛好者,2021(7):43-46.

作者簡介:

雷子怡(1999— ),女,福建師范大學社會歷史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

唐義(1986— ),男,博士,副教授,任職于福建師范大學社會歷史學院。研究方向: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

猜你喜歡
參與者儀式紅色
休閑跑步參與者心理和行為相關性的研究進展
紅色是什么
十歲成長儀式
紅色在哪里?
儀式感重要嗎?
淺析打破剛性兌付對債市參與者的影響
追憶紅色浪漫
海外僑領愿做“金絲帶”“參與者”和“連心橋”
Talking strategies
常數輪理性秘密分享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