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課程更貼近兒童
——以大班建構活動“鐵軌暢想記”為例

2024-03-25 09:35
好家長 2024年3期
關鍵詞:鐵軌積木高鐵

文 肖 玉

假期結束后,大班幼兒交流著假期趣聞:“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坐高鐵旅游了?!薄拔乙沧^高鐵,速度特別快!”……帶著對高鐵的濃厚興趣,幼兒走進戶外積木區,開展“鐵軌暢想記”建構活動。

一、案例呈現

第一次搭建:鋪在地上的鐵軌

圣倫拿著若干個長方形的積木,一邊搭建一邊說道:“這是高鐵的軌道?!?澤澤說:“我也去拿積木,我們一起搭建?!睗蓾稍谑惖膶γ娲钇鹆髓F軌,說:“我要把我們的鐵軌連接起來?!碧┯嘧哌^來“巡視”了一圈,說:“這是鋪在地面上的軌道呀!我見過的高鐵軌道是架起來的?!?/p>

分享交流:集體評價時,泰余迫不及待地說出疑惑:“我們搭得不對!鐵軌應該是架起來的?!币皇て鹎永?。大家都疑惑了。高鐵軌道到底是什么樣子的?我及時聚焦這一矛盾點,將問題拋給幼兒。程程說:“高鐵是在鐵軌上行駛的?!倍刀嫡f:“媽媽告訴過我,高鐵的軌道是架在高架橋上的?!薄變撼霈F了爭議。

支持策略:在分享交流中,教師對幼兒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合作建構印象中的高鐵軌道表示肯定。泰余不滿足現狀,提出了架高軌道的想法。游戲糾紛是提升幼兒交往經驗的契機。幼兒圍繞泰余的問題提出了很多想法。接下來的游戲會如何發展?回到活動室后,教師鼓勵幼兒查找、收集有關高鐵軌道的圖片、圖書,了解高鐵軌道的結構和架高的特征。同時,倡議家長和幼兒一起去高鐵站親身體驗。

第二次搭建:騰空架起的鐵軌

第二次搭建開始了。不一會兒,圣倫和沐沐就搭成了一道直直的鐵軌。東良說:“你們搭得太直了,鐵軌是可以繞圈跑的?!彼呎f邊用手比畫著。于是,大家又打開平板電腦,觀看前期收集的照片、視頻。經過討論后,大家決定到操場上規劃軌道鋪設路線,一起完成主體鐵軌搭建。宸豪邊搭邊說:“積木與積木連接在一起的時候不要有縫隙,不然高鐵會脫軌的?!倍刀低蝗淮蠛埃骸凹芨叩膱A柱體積木沒有了,怎么辦?”圣倫迅速跑到積木資源架,取來一塊長方形積木說:“長方形積木和圓柱形積木一樣高,也可以用來架高?!庇谑?,大家齊力規劃,分工合作,騰空架高的高鐵軌道終于呈現。

分享交流:當大家都沉浸在成功架高鐵軌的開心時刻,依依卻說:“高鐵在軌道上行駛時是可以拐彎的,我們搭的都是直角,沒法拐彎?!睂τ谶@個問題,我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把幼兒的問題作為下一步探究的出發點。

支持策略:發現問題后,有的幼兒說:“我們一起搭一條和操場一樣長的鐵軌吧?!庇械挠變赫f:“在鐵軌上圍上圍欄,防止脫軌?!庇械挠變赫f:“在每一個連接處增添弧形積木,這樣高鐵就可以拐彎了?!?……可見,教師要創設幼兒自主游戲的環境,給予幼兒自主選擇和持續探索的機會。在建構活動中,我還在積木區投放了《中國高鐵》《搭建技能示范圖》等書本,幫助幼兒學習連接、圍合、壘高、架空等建構技能。

第三次搭建:流暢彎道的鐵軌

建構過程中,大多數幼兒都選用帶有弧度的積木,連接鐵軌的拐彎處,如拱形、弧形、半圓形的積木。當這些積木不足時,沐沐又嘗試用其他形狀的積木,替代弧形積木,如三角形、扇形等。沐沐先用直角三角形連接拐彎處,但是兩邊的空隙太大,無法吻合。他又換成等邊三角形,可吻合度還是不高。沐沐繼續找來扇形積木來連接,但是扇形積木較厚,與其他積木的厚度不一致。這時,杭杭拿掉扇形積木下面的圓柱體積木,用壘高小塊積木的方法調整底座高度,最終取得成功。

分享交流:游戲結束后,我和幼兒一起觀看游戲視頻。沐沐和杭杭還向大家介紹了搭建方法。建構游戲是深度學習的一種物質載體,搭建的過程是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解決具體問題的綜合體現,涉及排序、對稱、相等、累加等數學知識點。幼兒通過自主參與、自主探索,提高了解決問題的有效性和靈活性。

支持策略:杭杭發現沐沐選用的扇形積木太厚,提出疑問,沐沐接納意見,兩人共同合作找出原因和解決方法。在分享環節,教師對幼兒之間合作商議、接納同伴建議、分工合作的表現給予肯定?!?~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鼓勵幼兒用繪畫、照相、做標本等辦法記錄觀察和探究的過程與結果?!币虼?,我還引導幼兒將自己的游戲計劃、猜想和驗證等探究過程進行記錄,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支持他們進一步探索。

第四次搭建:上山入海的鐵軌

持續幾天的搭建,幼兒對高鐵軌道的探究興趣愈發濃厚。澤澤說:“我在電腦上看到,高鐵可以在高山上盤旋行駛?!贝T碩說:“對,在《中國高鐵》這本書里,高鐵還能鉆入大海里呢!”琪琪說:“我們來搭爬高山、鉆大海的鐵軌吧!”我肯定了幼兒的想法,并提出疑問:“用哪些材料搭建呢?”于是,幼兒開始尋找適宜的搭建材料。浩南滾來一個舊輪胎,呼喚著同伴:“快把那邊的輪胎都滾過來,這些輪胎可以壘成高山?!边@個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贊同。笪朔和星辰從沙池區滾來兩個鏤空滾桶,并排橫放在鐵軌中間,自豪地說:“看,可以用它們搭隧道?!倍刀岛秃己紡呐逝绤^找來兩個人字梯,在人字梯中間放上四層木板。我好奇地問道:“這是什么?”他們介紹說:“這是我們設計的立體路線?!辈痪?,新一輪的挑戰在積木區拉開帷幕。

分享交流:大班幼兒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總能想方設法尋求答案,在探究過程中能與他人分工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思考問題的靈活性和變通性越來越強,搭建主題和內容都沒有被空間、環境和材料限制。他們增加了輪胎、滾筒、攀爬架等多種材料,并根據游戲拓展的需要自主選擇。

支持策略:在游戲中,教師要發現幼兒的興趣點,不斷利用身邊的資源支持幼兒探索,創新游戲玩法,推進游戲深入開展。幼兒是游戲的天生創造者。教師要時刻保護幼兒的天性,鼓勵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不斷提升游戲水平。

二、案例感悟

在游戲中,面對挑戰,不斷探究,這是幼兒學習態度的體現;同伴之間討論交流,分工合作,這是幼兒學習行為與習慣的詮釋;在進展不順利時,幼兒認真思考,想方設法解決問題,這說明幼兒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思考節點。這些都體現了幼兒在游戲中積極主動,認真專注,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造的良好學習品質。

善于“遷移與應用”知識經驗,是深度學習的特征之一。在建構高鐵軌道的過程中,幼兒多次遷移已有經驗:第一次,因為木板太短,幼兒自發遷移“多個高架更穩固”這一已有經驗,采取“增加圓柱積木”的方法,以增加鐵軌面的穩定性。第二次,搭建輪胎高山時,為了讓“高山”既高又穩,幼兒增加底層輪胎數。

在架設鐵軌的過程中,幼兒遇到鐵軌拐彎處沒有弧度的問題,他們學會使用不同的帶弧度的積木和輔助材料來替代;鐵軌面高低不平的時候,他們拆掉底座,用疊加積木的方法逐一嘗試,幼兒對底座積木的大小、厚薄、長短的甄選和運用有了新的認知體驗。

在建構活動中,教師要扮演觀察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引導幼兒在建構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游戲構想,促進幼兒主動探索和學習。

猜你喜歡
鐵軌積木高鐵
第一次乘高鐵
這塊積木能給我嗎
星鉆積木
山上有座高鐵站
高鐵會飛嗎
鐵軌之間:一戰停戰百年鑒
鐵軌接口處為什么有縫
人地百米建高鐵
鐵軌時光4
有趣的積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