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哌卡因復合舒芬太尼在剖宮產手術中的臨床效果

2024-03-25 09:23龐波波劉秀杰
罕少疾病雜志 2024年3期
關鍵詞:羅哌卡因芬太尼

龐波波 劉秀杰

1.洛陽市婦幼保健院 (河南 洛陽 471000)

2.洛陽市偃師人民醫院麻醉科 (河南 洛陽 471900)

作為婦產科重要分娩方式,剖宮產主要指的是通過手術切開腹部將胎兒從子宮中取出的過程,在解決難產、各類產科并發癥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保障母嬰安全的重要措施[1]。剖宮產手術的成功進行,不僅取決于產科手術醫師的操作水平,而且與麻醉方式與麻醉藥物密切相關。目前,剖宮產多以腰硬聯合麻醉為主,通過在腰椎區域注射藥物,使下半身失去感覺和運動功能,從而實現手術過程中的無痛,具有快速、有效和副作用少的優勢[2]。麻醉藥物以羅哌卡因最為常用,該藥物止痛作用明顯、穿透性強,但副作用大,易引起血壓降低、體溫升高等[3]。本研究復合舒芬太尼,為探究其麻醉效果,研究收集60例我院剖宮產產婦,采用不同麻醉方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入組60例剖宮產手術產婦均為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間婦產科收治產婦,隨機分為n=30例的兩組。觀察組:年齡21~34(28.28±2.58)歲;孕周(39.61±0.94)周,范圍37~41周;其中19例為初產婦,11例為經產婦。對照組:年齡從22歲至36歲不等,均值(28.32±2.52)歲;孕周(39.64±0.88)周(37周~41周);初產婦、經產婦分別為20例、10例?;颊呋€資料經組間比較顯示P值均>0.05,可進行組間比較。入組產婦了解并熟悉研究方案與流程,遵循自愿原則,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入組標準:所有產婦均行剖宮產手術,符合剖宮產指征。入組產婦年齡20~40歲;能夠進行正常的交流、溝通,配合完成研究;個人信息及檢查結果等信息均齊全,不影響觀察結果;體征穩定,無生命威脅;單胎足月妊娠,胎兒發育正常;ASA分級I~II級。排除標準:危急重癥或臟器功能嚴重受損;合并精神科疾??;凝血系統疾病或免疫功能障礙;對研究藥物不耐受或存在過敏反應;存在妊娠并發癥;既往合并剖宮產手術史;嚴重貧血者。

1.3 方法產婦行剖宮產術前均遵照醫囑禁食、禁飲,進入手術室后予以產婦常規吸氧,速率以2~3L/min為宜,建立靜脈通路,持續測定產婦生命體征及臨床指標,并配合心電圖監測。麻醉方式均為腰硬聯合麻醉,體位以左側臥位為宜,選擇L3~3間隙進行穿刺,完成穿刺后,將腰穿針置入蛛網膜下腔,然后回抽,可見腦脊液然后予以麻醉藥物注入。對照組:羅哌卡因麻醉,藥物來源廠家為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3178,規格:10ml:100mg*5支/盒,將1.5ml 0.75%鹽酸羅哌卡因與1mL 10% 葡萄糖溶液混合,稀釋為2.2mL的等比重液,15s內完成注射。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復合舒芬太尼,舒芬太尼藥物廠家為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4171,規格:1ml:50μgx10支/盒,聯合應用1.0mL 1%羅哌卡因與5ug 舒芬太尼,以1 mL葡萄糖注射液進行稀釋,將其稀釋為2 mL等比重液,于15~30s完成注射。麻醉藥物注射完成后,退出腰麻針,經硬外針向頭側置入3cm硬外導管,作為備用。調整患者體位為平臥位,將右臂墊高。術中兩組患者均予以面罩給氧,將收縮壓控制為90mmHg以下,按需予以補液,必要時予以麻黃堿給藥。術后6h,指導產婦保持去枕平臥位。

1.4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麻醉前(T0)、麻醉后10min(T1)、胎兒娩出后3min(T2)、術畢(T3)血流動力學指標,記錄麻醉相關指標,包括麻醉起效時間、手術時間以及鎮痛持續時間,評估麻醉效果,隨訪有無不良反應,判斷其類型,并做好記錄。(1)產婦圍術期血流動力學指標應用邁瑞生命體征監測儀VS-600(上海朗逸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實時監測。(2)麻醉效果評估:0級:麻醉效果不理想,改為全身麻醉;1級:圍術期伴隨中度疼痛,鎮痛效果不理想,存在明顯牽拉痛,需輔助給藥;2級:腹肌處于松弛狀態,鎮痛效果良好,伴隨輕微的牽拉痛;3級:腹肌處于松弛狀態,鎮痛效果理想,患者無不適反應,能夠安靜配合手術。

1.5 統計學方法統計分析軟件為SPSS 26.0,采用計數資料卡方檢驗比較麻醉效果及不良反應,采用t比較血流動力學指標、麻醉指標,計數資料符合正態分布,用(±s)表示。以0.05作為判定界限。P<0.05即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平均動脈壓、SpO2在T0~T3時段降低,心率升高,組間比較觀察組平均動脈壓、SpO2高于對照組,心率低于對照組,經統計學檢驗顯示P值均<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2.2 兩組麻醉指標比較對比兩組麻醉起效時間、手術時間觀察組更短,在鎮痛維持時間方面觀察組更長,組間數據經過統計學處理顯示P<0.05,見表2。

表2 兩組麻醉指標比較

2.3 兩組麻醉效果比較經過麻醉效果評估,可以發現觀察組3級多于對照組,經過等級資料秩和檢驗,顯示P值<0.05,詳細結果見表3。

表3 兩組麻醉效果比較(%)

2.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不良反應例數分別為4例、12例,經卡方檢驗顯示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3 討 論

調查研究發現,近年來晚婚晚育現象日益普遍,高齡產婦增多,剖宮產率居高不下[4],一項研究表明,我國部分城市剖宮產率已經高達50%,受到了臨床的高度重視。作為一種有創助產術式,剖宮產術會刺激產婦腹腔臟器,術中不可避免會出現牽拉反應及疼痛,一方面干擾手術的順利操作,另一方面對產婦、胎兒會產生負面影響[5]。文獻報道,剖宮產術后產婦會釋放大量兒茶酚胺,持續2d左右,催產素分泌受到抑制,弱化了子宮收縮能力,因此選擇合理的麻醉方式、最大程度上降低應激刺激、減少不良反應是關鍵[6]。剖宮產主要麻醉方式為腰硬聯合麻醉,穿刺腰椎,并將藥物經穿刺點注入,藥物進入脊髓神經根附近的神經組織,從而實現麻醉效果[7]。這種麻醉方式可以使產婦在手術過程中感覺無痛,同時還能減少手術期間和術后的疼痛感。

作為一種酰胺類局部麻醉藥物,羅哌卡因能夠對鈉離子內流產生抑制作用,通過阻斷神經傳導,產生麻醉效應。與其他麻醉藥物相比,羅哌卡因敏感性高,藥物維持作用持久,不僅能夠減輕對心血管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的毒性,而且鎮痛效果好[8~9]。但羅哌卡因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對內臟神經阻滯效果不佳,在剖宮產手術過程中容易出現內臟牽拉痛,尤其是胎兒取出操作中,會加重牽拉痛,產生應激刺激,進而對血流動力學產生影響,增加了不良反應風險[10]。此次研究觀察組患者平均動脈壓及SpO2在T0~T3時段降低,心率升高,組間比較觀察組平均動脈壓、SpO2高于對照組,心率低于對照組,經統計學檢驗顯示P值均<0.05,從血流動力學指標波動情況看,觀察組波動小,表明該麻醉方式有利于維持圍術期血流動力學穩定。舒芬太尼作為一種強效鎮痛藥物,常用于剖宮產手術中的鎮痛和麻醉,在剖宮產手術中,舒芬太尼可以通過靜脈注射或硬膜外注射的方式給予患者,不僅能夠減輕疼痛不適,而且有利于減少應激刺激[11]。中樞神經系統中存在μ-阿片受體,舒芬太尼進入機體后與其產生反應,可有效阻斷疼痛信號的傳遞,從而緩解疼痛。與其他鎮痛藥物相比,舒芬太尼起效快、作用持久,且對呼吸、循環系統無明顯影響[12]。

本研究比較了兩組產婦麻醉指標,顯示觀察組麻醉起效更快,手術用時短,且鎮痛維持時間長,體現了羅哌卡因復合舒芬太尼的優勢。舒芬太尼可作用于脊髓和腦部,由于其較好的親脂性,可更快透過血腦屏障與血漿蛋白結合,該藥物具有較小的分布容積,在達到理想麻醉效果的同時,可維持更久的麻醉鎮痛[13~14]。本研究觀察組麻醉效果3級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明顯,在不良反應方面,觀察組少于對照組,體現了該麻醉方式的安全性。舒芬太尼復合羅哌卡因的聯合使用可以減少舒芬太尼的劑量,從而減少可能出現的副作用,有助于降低呼吸抑制、低血壓和心律失常等嚴重副作用的風險。

鄧國魁,李云現[15]等人在研究中以隨機數字表法對80例剖宮產產婦分組,每組40例,對照組與觀察組分別行單純羅哌卡因麻醉與羅哌卡因復合舒芬太尼麻醉,通過對產婦血流動力學指標的觀察,發現觀察組血流動力學指標波動小,且不良反應低于對照組,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羅哌卡因復合舒芬太尼,可維持剖宮產圍術期血流動力學穩定,效果可靠,不良反應少,有推廣價值。

猜你喜歡
羅哌卡因芬太尼
瑞芬太尼與芬太尼在全身麻醉術中的應用效果對比
芬太尼與曲馬多復合羅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兒術后鎮痛中的應用對比
分析舒芬太尼、鹽酸羅哌卡因在無痛分娩中應用效果
咪達唑侖聯合舒芬太尼無痛清醒鎮靜在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術中的應用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臨床藥理學和毒性特征
羅哌卡因在臨床麻醉及疼痛治療中的應用分析
瑞芬太尼與芬太尼用于腹腔鏡手術麻醉效果對比觀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聯合應用對兔小腸系膜微循環的影響
小劑量低濃度羅哌卡因與布比卡因蛛網膜下腔阻滯在混合痔術中的效果比較
0.375%羅哌卡因與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滯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的效果及安全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