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四重邏輯

2024-03-26 19:43趙聃丁曉

趙聃 丁曉

摘 要: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新時代黨在宣傳文化事業方面取得的新成就,是黨領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標志著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在新時代的新發展。為了更好地在實踐中創造中華文明新形態,完成新的文化使命,我們需要從理論淵源、歷史演進、實踐探索和現實需要等維度深刻理解習近平文化思想。這不僅有利于我們深入把握這一思想所具有的方法論意義,也有利于我們切實肩負起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文化使命,不斷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關鍵詞:習近平;文化思想;四重邏輯

中圖分類號:D61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4-5450(2024)01-0010-07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斷思考和應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實踐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時,提出了一系列內涵系統豐富、論述厚重深刻的新思想、新理論、新觀點,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被稱為習近平文化思想。這一思想是由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并不斷完善的關于文化建設與發展的思想理論體系,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作為習近平總書記不斷推進黨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實踐的理論總結,習近平文化思想在科學回答新時代如何“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個重大問題”的問題時,為黨“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進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1]這一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法論指導。為了更好地理解習近平文化思想核心要義與豐富內涵,把握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項“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的極端重要工作,我們需要從理論、歷史、實踐和現實等維度,深刻理解這一思想形成的邏輯。

一、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邏輯

文化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園。馬列經典作家對文化的價值與作用特別重視。文化作為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早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馬克思、恩格斯就論述了經濟與作為意識形態產品和觀念形態的文化之間的關系,他們指出,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3]152,“不是從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各種觀念形態”[3]172。馬克思、恩格斯認為,文化在一定條件下對經濟是具有反作用的,并指出文化對經濟的影響是“以柔克剛”的。恩格斯也在與瓦爾特·博爾吉烏斯的交流中指出:“政治、法、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等的發展是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但是,它們又都互相作用并對經濟基礎發生作用?!盵4]732可見,恩格斯也特別重視文化對于經濟的反作用。受此影響,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也特別重視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強調“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關于文化建設的思想”[5]164。習近平總書記對馬克思文化建設思想的重視,不僅指導了黨的文化建設,也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一)馬列經典作家關于文化的論述

關于文化的本質,馬克思認為,它是人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把自己的本質力量對象化。另外,他還從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出發,對文化的本質作了相關的闡釋。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指出,“人不僅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6]104。受馬克思對于人的本質與文化關系相關論述的影響,恩格斯則進一步強調,人類在“文化上的每一個進步,都是邁向自由的一步”[7]492。恩格斯的這一論述不僅深刻地闡述了自由與文化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辯證關系,也為我們大力發展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理論支撐。恩格斯在與康拉德·施米特溝通中鄭重指出,“物質生存方式雖然是始因,但是這并不排斥思想領域也反過來對這些物質生存方式起作用”[4]691。恩格斯在這里不僅指出了物質的決定性作用,更進一步明確了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并對社會存在有著“第二性作用”。受此理論影響,習近平總書記也高度認同文化對經濟的重要作用,并強調:“從根本上說,文化是由經濟決定的,經濟力量為文化力量提供發揮效能的物質平臺。然而,任何經濟又離不開文化的支撐?!盵8]149與此相關,列寧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時也特別重視文化。1919年,他在《關于黨綱的報告》中就將“文化任務”與“組織任務”“教育任務”合在一起,并稱為黨此時要解決的重要任務之一[9]770。同時,他還將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在《新經濟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員會的任務》中指出,“僅僅掃除文盲是不夠的,還需要建立蘇維埃經濟,而在這件事上,光能識字是無濟于事的,我們需要大大提高文化水平”[10]587。為了更好地實現共產主義目標,列寧將文化建設和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目標的實現聯系起來,重視教育與政治的關系,他深刻指出,“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真正的共產主義者”[10]306,力圖通過引導知識分子觀念改造、教育影響群眾,為建設無產階級文化與社會主義國家奮斗。此外,列寧還強調,只有加強文化建設,持續提高勞工群眾的文化水平,才能為蘇維埃政權奠定穩固的經濟基礎。以此為理論指導,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一文中,特別強調先進的文化思想的重要性,指出“先進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5]164。

(二)馬列經典作家關于民族文化的論述

馬列經典作家對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重視,也為新時代以“兩個結合”“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化”[1]提供了理論指導。人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11]121。馬克思的這一理論告訴我們,不同國家、民族在發展本國文化、本民族文化時要重視繼承其傳統文化。同時,在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哲學思想指導下,馬克思也重視不同民族文化間的廣泛聯系,強調各個民族間的關系是由各個民族的生產力及其內部發展程度所決定的,并且“這個民族本身的整個內部結構也取決于自己的生產以及自己內部和外部的交往的發展程度”[12]520。此外,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也指出,隨著生產方式的不斷發展、不同民族間交流不斷加深而帶來分工的徹底消失,“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13]33。這里,馬克思、恩格斯在高度重視各民族文化存在的合理性時,也強調民族文化向世界文化過渡是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列寧也十分重視民族文化,他認為世界各民族都有各自民族的文化。受其產生條件的影響,這些文化既包括部分的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文化成分,也包括資產階級的文化成分。不僅如此,列寧還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對這些民族文化中包含的地主、神父、資產階級的文化進行了批評,進而提出建立“全世界工人運動的各民族共同的文化”[14]337。

總的來看,馬列經典作家對文化的相關論述,既為我們在新時代堅定文化自信,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也為習近平文化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的提出,提供了方法論指導。

二、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歷史邏輯

如何認識和對待文化,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大問題。百余年來,中國共產黨在科學對待文化方面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并在實踐中“形成了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系列文化觀”[15]。樹高千尺有根,水流萬里有源。中國共產黨文化觀的百年演進,見證了習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歷史必然。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文化建設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就特別重視文化對于國家建設和中國社會的作用。李大釗認為“人類之社會的觀念和組織的能力,和文化有相互的影響。文化高的民族,社會的觀念和組織的能力,固然也高;亦為社會觀念和組織能力既高,而文化始有進步”[16]269,強調文化對政黨與國家發展的重要作用,文化程度越高的國家發展會越好。與此同時,李大釗還認識到了文化的整體性,特別指出,“文化是一個整個的,不容片片段段的割裂。文化生活的各體態、各方面,都有相互結附的關系;不得一部分一部分地割裂著看”[17]380。陳獨秀則高舉“民主”與“科學”的旗幟,指出當時中國如果要在世界各國中生存下來,必須要對持續千年的封建官僚制度和個人政治進行徹底舍棄,“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國民政治也”[18]139。由此可見,陳獨秀已經意識到傳統文化中的糟粕不利于我國社會的發展,并強調從思想文化深處去根除傳統文化中的這些糟粕。毛澤東指出,“任何社會沒有文化就建設不起來”[19]110。為了更好地推動革命發展,毛澤東在領導革命的具體實踐中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同時,充分重視傳統文化的作用與價值,形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文化綱領,即“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20]698,也就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20]708。毛澤東以此為指導 ,進一步論述了新民主主義文化與民族的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的關系,提出要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完全地恰當地統一起來”,并“和民族的特點相結合”;另外,“言語必須接近民眾,須知民眾就是革命文化的無限豐富的源泉”[20]708。

(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的文化建設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為了完成社會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高度重視文化建設。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就明確指出,“隨著經濟建設的高潮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將要出現一個文化建設的高潮”[21]345,以此開啟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征程。一方面,為了順利完成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毛澤東提出文化要真正“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22]275的指導思想。以此思想為指導,為了更好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服務,他還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23]143的“雙百”方針,并倡導“藝術上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展,科學上不同的學派可以自由爭論”[23]158。這有利于激發文藝工作者和學術研究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另一方面,毛澤東從歷史的邏輯與文化發展的客觀規律出發,為滿足“國家需要迅速發展經濟和文化的迫切要求”[23]158,在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的基礎上,提出了“古為今用、洋為中用”[23]227的基本方針。他認為“中國的長期封建社會中,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23]42,要發展民族新文化和增強民族自信心就必須剔除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吸收其精華,“向古人學習是為了現在的活人”[23]153-154;對于如何對待外來文化,毛澤東則認為“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有益的東西,我們都要學”[22]192,“向外國人學習是為了今天的中國人”[23]154。不僅如此,毛澤東還強調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要正確開展文化批評,團結知識分子,充分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梢?,毛澤東在這一時期關于文化的基本方針與重要論斷,既為這一時期的文化文藝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還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的文化建設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在帶領人民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和怎么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以及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和怎樣實現發展等問題時,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觀。為了更好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使人民群眾擺脫貧困、實現富起來的目標,鄧小平特別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在文化建設方面提出“兩手抓、兩手都要硬”[24]378,認為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建設同等重要,“光靠物質條件,我們的革命和建設都不可能勝利”[24]144。江澤民也特別重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將其建設與發展作為提升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為此,他特別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目標。為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他強調要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25]537。在這里,江澤民不僅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所具有的馬克思主義內涵,還將文化建設與時代背景緊密地結合起來,強調社會主義文化要與時俱進。為了更好地促進文化發展,胡錦濤明確指出,“文化是民族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26],將文化上升到民族精神的重要位置上。不僅如此,在推進文化繁榮方面,他還特別重視文化的傳承,認為人類社會與文明的每一次躍進和升華“無不鐫刻著文化進步的烙印”[27]751??梢?,胡錦濤也意識到國家文化建設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不斷推動了我國文化的發展。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的文化建設

黨的十八大之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以來,受黨對文化建設十分重視的歷史傳統影響,為了更好地完成“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和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新形態,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將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堅持“兩個結合”,在實踐中不斷深化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這一理論成果,并在2023年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這極大地促進了黨的文化思想在新時代的創新發展。

三、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實踐邏輯

實踐孕育文化,實踐鑄就思想。理論隨著時代的變化需要創新發展,但理論也必須在實踐中來進行檢驗和發展。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用來觀察、把握、引領時代的理論,既能立足時代發展實踐、聽取反饋時代的聲音,也能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凝結時代的思想精華??偟膩砜?,習近平文化思想熔鑄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偉大實踐,是對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

(一)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文化自信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定文化自信,不僅關乎民族精神獨立與文化安全,而且事關國運興衰,可以說“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5]33。我們不僅將文化自信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個自信”之中,指出文化自信在“四個自信”中所蘊含的獨特價值與意義,還特別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好地堅持其他三個自信的題之中義。不僅如此,在“四個自信”中,文化自信具有“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8]12。以此為指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1]。在文化建設與發展具體實踐中,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傳承與弘揚并重,踐行“兩個結合”,著重用紅色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培根鑄魂。這不僅能夠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的民族自信心,還能進一步堅定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深入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

(二)在實踐中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根與魂,既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碩果,也是我們在全球文化碰撞與融合背景下站穩腳跟的基礎。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要“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29]18。這一重要講話,為我們在社會主義實踐中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論指導。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已經上升到民族復興和國家治理層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也有了新格局、新境界。具體而言,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同時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既要保持民族特色、維護文化特性,又要適應時代發展需要,不斷實現轉化與創新。其次,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強調要“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30]26。此外,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必須處理好外來文化與本民族文化的關系,加強與世界各國文化的溝通交流。既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又要吸收學習國外先進文化,以此強化國家文化軟實力。最后,習近平總書記闡明了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路徑。既包括理論闡釋和教育普及,又包含文化遺產保護和創新傳播方式等??傊?,為了更好地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不僅親自指揮和部署文化傳承的相關工作,同時,他還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讓文化資源得到統籌管理和高效使用,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基愈發穩固、保護機制愈發完善、現實功能愈發凸顯。

(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

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如果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魂無定所、行無依歸”[31]133。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核心價值觀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32],要從易到難、從近到遠,堅持把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的文化建設中。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國家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的建設與發展。第一,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廣泛培育與踐行。正是因為其深刻回答了新時代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和社會,以及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等重大問題,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廣泛的社會共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在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第二,發揚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及其偉大建黨精神。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實現長久不衰,精神就必須要達到一定的高度。為此,“我們要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5]480。第三,努力提升全社會的文明水平。堅持重在建設、以立為本,營造良好社會風氣,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提高全體人民的道德素質。不僅如此,還要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讓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的構筑更加堅強有力。

(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文化事業

在文化建設中,努力做到舉旗幟、聚民心、興文化,堅持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扎根人民、服務人民及其成果由人民共享。任何國家文化的發展與進步都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藝存在的根本價值所在?!盵28]161文藝工作者只有在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中去感受、體驗,才能創作出人們喜歡的優秀文藝作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思想,不是一句空洞口號,不能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是要落實到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中,體現到人民群眾的切身感受上,把發展思想轉化為發展實踐,尤其在文化建設方面更應該如此。要為人民造福,就必須落實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事業之中。

習近平文化思想踐行于中國特色社會文化的實踐中,其在文化建設方面所做的努力最終指向于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為此,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達到新高度,驅動全民族的文化創新與發展。此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還必須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不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提供道德上的滋潤、現實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力量。

四、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現實邏輯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一個國家的富強和一個民族的復興,不僅需要堅實的物質基礎,而且離不開強大的精神力量。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29]42-43。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紛繁復雜,國家富強與民族復興進入關鍵期,還伴隨各種風險與挑戰。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對文化建設與發展提出的新考題比以往更艱難、更復雜,以及文化建設所面臨的新問題、新形勢等構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現實邏輯。

(一)面對世界機遇與挑戰的現實需求

在“兩個大局”加快演進且深度互動的背景下,人類社會有諸多共同問題亟待解決,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也面臨著一系列新的重大課題。隨著經濟、信息全球化的進程加快,文化在世界格局變化、人類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也愈加凸顯,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從復雜的國際局勢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境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迫切需要中華文化影響力的不斷增強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不斷提升。思想文化領域的國際傳播力影響力對提升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代,給中華文化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要實現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就必須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發揮文化在國家與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此外,為了更好地推行人類命運共同體、應對文化霸權主義,也迫切需要科學文化理論的指導。文化作為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識和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支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如此,由于當今世界文化的交流更加活躍、交融日益加深、交鋒愈發尖銳,我國也迫切需要習近平文化思想來指導實踐。

(二)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客觀需要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來,我們亟須堅定信心、統一思想,匯聚全國人民的磅礴力量,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堅定文化自信迫切需要科學文化理論的指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豐富人民群眾精神生活的迫切需要,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鮮明標志,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柱。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也明確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29]42的要求。不僅如此,習近平總書記還將文化建設作為“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1],指出要不斷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化建設。為此,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也肩負起了完成新時代文化使命的重任,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與價值。我們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胸懷,在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奮斗和實踐中展現新氣象、新作為,推動中華文化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取得新的輝煌,這些都需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科學指導。我們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科學把握黨的二十大關于文化建設的相關部署,在新征程上進一步擔負起做好各項文化工作的使命與責任,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增強文化自信。加強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以增強信心為重點,以強化輿論導向能力為關鍵。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時代所需、使命所系、群眾所盼,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與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為國家富強與民族復興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堅強有力的思想保證。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J].求是,2023(17):4-11.

[2] 本報評論員.不斷開創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N].人民日報,2023-10-13(1).

[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習近平著作選讀: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6]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 習近平.之江新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9] 列寧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 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12]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 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4] 列寧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 邢紅梅.中國共產黨百年文化觀的演進邏輯與理論品格[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2(3):55-63.

[16] 李大釗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7] 李大釗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8] 陳獨秀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9] 毛澤東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0] 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1] 毛澤東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2] 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3] 毛澤東文藝論集[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

[24] 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5] 江澤民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6] 胡錦濤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順應時代要求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N].人民日報,2010-07-24(1).

[27]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

[28]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

[29]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0] 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32] 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N].人民日報,2014-05-05(2).

The Quadruple Logic of Xi Jinpings Cultural Thoughts

Zhao Dan, Ding Xiao

(College of Marxism,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500)

Abstract:Xi Jinpings cultural thoughts, as the new achievements of the Party in the field of propaganda and culture in the new era, are the theoretical summary of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Partys leadership in propaganda and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work. And it marks the new development of Marxist cultural theories in the new era. In order to better create a new form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fulfill the new cultural mission in practice, 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Xi Jinpings cultural thou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oretical origin, historical evolution,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al needs. This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our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thought, but also conducive to our conscientiously shouldering the cultural mission of building a strong socialist cultural country, constantly promoting the building of a strong socialist cultural country, and achiev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 words:Xi Jinping; cultural thought; quadruple logic

【責任編輯:李 菁? ? 責任校對:劉北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