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潁上縣:錨定增綠添智發力推動稻米產業提質增效

2024-03-26 01:31
農產品市場周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稻米稻田主體

?數字生態稻田示范片

潁上縣位于淮河、潁河交匯處,黃淮海平原南端,耕地面積185.5萬畝,長江中下游北緣優質食味秈稻常年種植面積70萬畝。近年來,潁上縣堅持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為指導,全力厚植“綠色”底色,全面筑牢“生態”底盤,緊緊扭住“增值”關鍵,積極探索稻米產業全要素全鏈條綠色低碳高質高效發展模式,通過構建穩定的稻田生態系統、推行低碳的綠色稻作技術、培育多元的綠色經營主體、打造數智的稻米全產業鏈、開拓順暢的生態溢價通道等,推進潁上稻米產業優勢更優、特色更特。

構建穩定的稻田生態系統

將重構健康稻田生態系統作為實現農業綠色發展的根本途徑。推行稻麥輪作農田地力保育。集成應用基于氮肥激發的秸稈深還技術、基于惰性有機物料的肥沃耕作層構建技術、基于保護性耕作的關鍵配套栽培技術等耕地地力保育技術30萬畝次。稻麥輪作農田地力保育技術應用區耕層土壤有機質提升40%以上,小麥、水稻產量分別提高10%、20%以上。開展數字生態稻田建設。開發基于水稻生長發育機理模型、物聯網技術的低碳稻田數字孿生平臺,聯動精準灌排、無人農機、生態防控等智能控制系統和水、氣、土三個在線檢測體系。在田間實施生態化、清潔化工程措施,將數字化技術納入稻田管理系統,建成數字生態稻田技術應用核心區5000畝。2023年《數字生態稻田建設技術》被列入安徽省農業主推技術。

推行低碳的綠色稻作技術

探索農業綠色低碳發展和糧食安全有機協同的現實路徑。選育推廣綠色品種。傳承保護的“莊紅貢米”入選全國農作物十大優異種質資源。創新《綠色氮高效碳減排水稻品種評價技術規范》,篩選出寧香粳9號、旱優73、隆兩優1307等6個區域適應性強、產量水平高、氮利用率高、碳排放量少的綠色低碳水稻品種,推廣綠色氮高效碳減排優良食味品種20萬畝次。構建綠色生產技術標準。創建淮河生態經濟帶農業綠色低碳發展研究院,編撰《沿淮稻米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推薦技術指引》《沿淮稻米全產業鏈生產經營管理技術規范》《稻田生態—農田碳匯—耕地地力—資源減耗—產能品質—減排固碳多目標協同跨越技術》等創新技術10余項,探索稻米產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創新發展路徑。推廣新型肥料及先進施肥技術30萬畝次,建成稻田害蟲生態控制技術核心區2萬余畝、稻田物理生態控草技術核心區3萬余畝。

培育多元的綠色經營主體

培育“綠色環境—綠色資源—綠色生產—綠色管理—綠色形象”的綠色經營主體,推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從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轉變。提升小農戶綠色發展水平。出臺《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改革方案》,多途徑多形式為小農戶應用綠色生態技術提供政策支持和指導服務。以農業生產托管貸投放為引導,激勵50余家農業生產性服務組織將一家一戶沒意愿、沒能力應用的綠色生態技術引入到一般農戶。培育規?;G色經營主體。創制《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綠色低碳發展水平評價技術規范》,認定了縣級農業綠色低碳示范主體89家、綠色加工企業17家,組建稻米生態產業化聯合體6家。培養了具有綠色生產技術與經營管理知識的復合型新型職業農民100余人。促進經營主體聯合。全縣已采用“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基地+農戶”“經營主體+基地+農戶”等新型利益分享與共贏模式聯合發展的綠色經營主體61家,初步形成“龍頭企業連市場、合作社抓組織、家庭農場和小農戶管生產”的協同推動農業綠色轉型格局。

打造數智的稻米全產業鏈

搭建綜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稻米全產業鏈質量監控物聯網平臺。稻米種植“天空地”一體化管理系統。自主研發智慧生態無人農田作業裝備系統,建設“生態無人農場”240畝。選擇典型區域布設水稻“四情”物聯網采集系統,利用北京佳格—耘境,構建“知天,知地,知水稻”的“生態稻田+智能種植”管理系統,提高稻米產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稻米加工倉儲數字化管理系統。圍繞“加工減損、營養減損、風味減損”,通過傳感節點、控制節點、視頻和無線通信網絡等設備,實現稻米烘干、加工、倉儲等設備狀態智能實時控制。稻米產品品牌沉浸式體驗系統。以數字化技術覆蓋稻米生產、加工、經營規模以上主體,對稻田、生產、加工、倉儲、品牌、營銷等數據多維度、可視化、體驗式上圖入庫,實現“一網管產業、一圖觀稻米”。

開拓順暢的生態溢價通道

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作為推動產業發展與綠色低碳“協同雙贏”的“加速器”。做大水稻產品。創制《潁上縣綠色稻米品牌創建輸出和營銷路徑》,建成稻米生產“三品一標”示范基地16處、培育稻米產品“三品一標”品牌25個,打造“潁上大米+企業品牌”的稻米生態產品公用品牌體系。推廣“潁上大米”云交易、云招商模式,搭建生態產品供需線上線下無縫對接體系。做優調節服務。研發《綠色品種—種間互作—增密減氮—碳氮協同—控灌增氧—生態調控—物理防控—循環利用》全鏈條綠色清潔生產技術,重構基于生物多樣性保護利用和生境調節的稻田“免疫系統”,創建濕地生態稻田示范基地3000畝,為生態調節服務交易和異地價值轉化奠定基礎。做活文化創意。研發《沿淮稻作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利用技術規范》,將淮河文明、創意農業、稻作文化與旅游服務、親子游樂有機結合,打造“原種質資源開發+原稻田生境保護+原生態種養模式+原風味稻米加工”四位一體的“濕地風光展現+稻田畫廊觀光”的稻米文化園300畝,推動淮河稻作文化煥發新機。

?稻蛙生態種養示范片

猜你喜歡
稻米稻田主體
隱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香噴噴
稻田摸魚記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稻田里的寫真
發揮內外因作用 促進稻米業發展
稻田里的稻草人
稻田迷宮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論多元主體的生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