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區線路損耗抑制的方法與應用

2024-03-27 07:28吳懷波宋浩杰胡文劍王文林吳長江王紀旋
農村電氣化 2024年3期
關鍵詞:單相臺區三相

吳懷波,宋浩杰,胡文劍,王文林,吳長江,王紀旋

(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黃山供電公司,安徽 黃山 245000)

1 國內外研究現狀

在電網運行過程中,低壓配電網的損耗所占比重最大。受限于各種實際條件的限制,導致低壓配電網不僅設備眾多,元器件數量龐大,而且其線路架構也十分復雜。加上各地區管理標準與技術水平的不統一,導致其線路損耗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因此線損的降低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如何針對不同臺區進行降損規劃也是電網規劃的一大重難點。

2 臺區線路損耗抑制的原理與規劃

2.1 線路損耗抑制方法

對于線損而言,其具有統一形式的表達式,即Ptotal=2I2R。但對于不同的供電方式,即單相供電與三相供電而言,其治理方式則具有較大的差別:對于單相供電方式,其電流I是穩定的,因此對于線損主要為降低為線路上的電阻R;對于三相四線供電方式,其總損耗不僅取決于A、B、C三相相線上的損耗,還有中性線上的損耗。因此在三相四線供電方式中,降低其中性線損耗使其接近于零,是降低線損的有效方式。

對于單相線路損耗的抑制,可以采取增大傳輸導體的橫截面積或減少進戶線和表后線長度的方法降低線損。對于三相線路損耗的抑制,可以采取使三相電流平衡、臺區變壓器一改多以及使變壓器安裝位置盡量在負荷中心的方法降低線損。

2.2 建改臺區與存量臺區抑制線損的規劃

2.2.1 臺區規劃原則

在過去的臺區規劃設計過程中,通常在采用的方法是變壓器容量加大、導線變粗、電桿加長、表箱換新等簡單粗暴的思路。而在變壓器位置、低壓網絡拓撲、桿塔落點等往往更多的是考慮到施工便利、減少破占等因素,而對于接戶線、進戶線長度、負荷中心點、線路迂回曲折、無功補償精度、線損率等指標則考慮較少,設計方法低水平重復、對新技術的運用不足且缺乏科學理論支撐,因此降損成效不明顯。相較于此,在臺區規劃時應該遵循:變壓器經濟選擇,而非一味的小容量換成大容量;導線選型需合理且曲折迂回小,而非單純不斷加粗導線橫截面;保證中性線電流和無功電流趨零;臺區一改多,降低線損率和末端壓降。

各項指標基準值如表1所示。

表1 低壓電網經濟運行四類區域典型指標基準值

2.2.2 建改臺區規劃

為了在建改臺區讓中性線損耗近零,須充分考慮變壓器中心偏移、曲折系數、功率因數、單相供電長度、進戶線長度、末端壓降以及分布式光伏電源等因素??梢园凑找韵虏襟E對建改臺區進行設計。

負荷及入戶點調查:逐戶調查用電負荷及設備工況特性,實現表箱近零入戶、計量方式合理、無功就地補償平衡。

表箱及表計調查:確定表箱落在入戶點近零處,建立表箱與用戶表計的關聯關系。

變壓器容量選擇:根據全年365天96點負荷曲線,計算建改范圍內的總容量需求,選擇最佳經濟運行容量。

科學規劃分區:以“短半徑、密布電”為原則,實現變壓器組成方式不同形成多種規劃分區方案。

精準選容布點:確定每個區域的容量需求,應滿足最大月份用電量占比與總容量占比相匹配,再計算每片區的負荷中心,支撐現場配變落位。

靈活拓撲方式:根據現場房屋布局,巧用母排、墻壁(或電纜)分接箱接續表箱等方式,實現檢修運維更便捷。

智能路徑規劃:人工標識衛片障礙物和航拍建模等多種方式,機器學習驗證立桿排線并校驗,以迂回、曲折系數最小不斷優化路徑走向。

理論線損計算:按規劃拓撲開展理論線損,給出單相用戶接入相別,標相施工、核相驗收。

方案確定:對比多種設計方案的經濟效益、運行效益,綜合確定最合理設計方案,出施工圖。

2.2.3 存量臺區規劃

對于存量臺區的中性線損耗近零與三相不平衡治理,其工程實踐的流程分為四步。

臺區現場基礎模型采錄:臺區三相平衡優化需要精確的拓撲模型進行仿真分析,模型如果與現場實際情況不一致,會直接影響三相不平衡治理效果,甚至加重三相不平衡影響程度,因此,為保證三相不平衡治理效果,須在臺區現場進行模型繪制,借助移動繪圖終端App、測距儀、核相儀等設備進行現場模型采錄。

臺區三相不平衡優化分析:在三相不平衡優化軟件中導入分相到戶的運行數據,結合全相拓撲模型參數,進行三相負荷平衡優化。

現場調相:根據三相四級平衡優化的調相方案,進行現場調相,調相后,借助核相儀設備進行用戶調相后的相位核對工作。具體調相過程中有兩種情況:單相二線接入表箱、三相四線接入表箱。因此,調相時需要根據相應表箱接線方式進行調相。

治理效果評估:調相結束后,首先將調整后的相位信息更新臺區模型中;其次結合實測運行數據,進行全相理論線損計算與同期線損計算,并進行雙率比對;然后根據計算結果與方案前評估數據進行同期線損比對、理論線損比對、治理成效、收益分析等方面的評估,形成試點單位示范臺區治理分析報告。最后同步更新PMS、GIS源系統相應臺區拓撲及參數數據。

3 臺區線路損耗降低的案例

3.1 存量臺區案例

3.1.1 單相供電方式降損案例

某地區臺區改造前,線路迂回過長,其進戶線從電線桿下戶后環繞房屋后側一圈接表,導致最長處進戶線超過35 m,表后線超過60 m,臺區線損率達到4.74%,遠遠超過標準要求的2%。

臺區改造后,原低壓架空線路改為沿墻敷設,減少電桿成本,降低工程投資,同時減少迂回線路長度,大幅縮短單相供電線路,線損率由改造前的4.74%下降到1.51%,降損效益顯著。

3.1.2 三相四線供電方式降損案例

湖北省某地區的臺區,配變容量200 kV·A,用電客戶67戶,其中居民客戶54戶,三相動力客戶13戶,動力用戶電量占比60%,臺區11月線損率16.99%。

其按照存量臺區臺區現場基礎模型采錄、臺區三相不平衡優化分析、現場調相、治理效果評估的順序進行降損治理與評估。

在未做大范圍改造的前提下;對客戶單相接入的進行優化調相表箱17處共35戶,經過調整后,臺區線損治理前12月份日線損率平均在16%左右,治理后12月28日降至4.19%。

3.2 建改臺區案例

安徽淮北某村莊臺區房屋布局錯落,成排房屋與零散住戶并存。一臺配變位于整個村莊的西南側,負荷均在變壓器的東北側,單邊供電情況嚴重。低壓線路布局較為雜亂、飛線嚴重,到戶多為4表位及6表位表箱且表箱串接,進戶線最長35 m,表后線最長40 m,存在末端到戶低電壓現象,如圖1所示。

圖1 某村莊臺區航拍圖

建改人員按照負荷及入戶點調查、表箱及表計調查、變壓器容量選擇、科學規劃分區、精準選容布點、智能路徑規劃、靈活拓撲方式、理論線損計算、方案確定的步驟進行,過程中的部分步驟如圖2所示。

圖2 表箱入戶點確認

最終經輔助平臺校核參數對比,并結合方案各自優缺點綜合分析,選擇方案為:新建100 kV·A配變2臺,新建配變15 m電桿4基,新建10 kV線路路徑0.356 km。新建380 V低壓線路路徑長約為0.455 km,新建接戶線路徑長約0.612 km,新增單相1表位表箱61只,三相單表位表箱2只。項目投資36.78萬元,戶均投資5 838元。在降低線損的情況下,采用較小的投資完成了較高質量的臺區建改工作。

猜你喜歡
單相臺區三相
三相異步電動機保護電路在停車器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降低臺區實時線損整治工作方法
基于PI+重復控制的單相逆變器研究
一種新型斬波AC/DC/AC變換的單相DVR
三相PWM整流器解耦與非解耦控制的對比
三合一集中器作為臺區線損考核表計的探討
多功能低壓臺區識別設備的研制
基于DSP和FFT的三相無功功率測量
采用干擾觀測器PI控制的單相SPWM逆變電源
基于新型開關表的DPC在三相光伏并網中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