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腔內注入生理鹽水輔助超聲引導下經皮胃造瘺

2024-03-27 01:46何俊峰石包圣李志遠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2024年3期
關鍵詞:胃腔胃壁瘺管

劉 揚,何俊峰,熊 睿,石包圣,李志遠,王 軍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超聲科,內蒙古 包頭 014010)

腸內營養支持是維持長期無法經口進食患者有效營養的重要手段,不僅能提供代謝能量來源,還可防止腸道菌群移位[1]。經皮胃造瘺操作簡單、創傷小,已成為實施腸內營養支持的重要方法[2],但難以用于無法經口于內鏡下行造瘺或病情較重不便于移動者。本研究觀察胃腔內注入生理鹽水用于輔助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胃造瘺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回顧性收集2022 年6 月—2023 年10月于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11 例接受胃腔內注入溫生理鹽水輔助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胃造瘺患者,男8例、女3例,年齡39~69歲、平均(58.2±9.6)歲;9例食管癌、2例運動神經元病,均因吞咽困難無法進食伴重度營養不良,并短期(4周內)不能經口進食恢復營養,其中5例留置鼻胃管;均存在胃造瘺安全穿刺路徑,無凝血功能嚴重障礙、急性胃腸疾病及胃部以下消化道梗阻等。本研究經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024倫理審查第(L008)號];治療前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

1.2 儀器與方法 采用Siemens ACUSON Oxana 3超聲儀、頻率3.5~6.0 MHz 的6C1 腹部探頭或頻率7.5~12.0 MHz的9L4淺表探頭掃查上腹部,觀察胃腔、胃壁、肝臟及周圍腸道,選擇安全穿刺通道。于Siemens Artis zee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DSA)機引導下經留置鼻胃管以導絲經口腔將5F 單彎造影導管送入胃腔,或于超聲引導下以18G穿刺針(日本八光)經皮刺入胃建立通道并注入1 000~1 500 ml溫生理鹽水,以超聲觀察胃腔充盈及胃壁貼近腹壁后行胃造瘺。穿刺區域常規消毒、鋪巾后,以2%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以刀尖破皮做常約1 cm 切口,鈍性分離皮膚及皮下組織;于超聲引導下及監測下將鮒田式造瘺套裝(日本庫利艾特)中的16F PS針(外配套可撕脫式T 型支撐套)經皮送入胃腔,退出PS針,見生理鹽水涌出后盡快經T型支撐套送入15F造瘺管至胃內,經其尾端側孔注入3 ml蒸餾水充盈造瘺管頭端球囊;之后緩慢撕脫并退出T 型支撐套,調整造瘺管,使其頭端的球囊貼近胃壁內側;以鮒田式皮膚墊盤將胃造瘺管固定于皮膚并抽出胃內殘存生理鹽水。記錄胃造瘺時間(自胃腔注水通道建立后至置入并固定胃造瘺管的時間)。

胃造瘺后24 h 內禁食、禁水,觀察有無穿刺口處出血、胃液滲出及腹部疼痛等;如無特殊不適,則于24 h后間斷經造瘺管注入生理鹽水1 000 ml/d,于患者無不適及不良反應后給予管飼。胃造瘺后常規給予預防性抗生素治療2~3 天,穿刺口處每日換藥。

2 結果

11 例中,對5 例經原鼻胃管、4 例于DSA 透視下經口置5F 單彎造影導管入胃腔、2 例于超聲引導下經皮以18G 穿刺針直接穿刺胃腔建立注水通道;11 例均順利完成經皮胃造瘺(圖1),成功率100%(11/11);胃造瘺時間15~20 min,中位時間17 min。治療過程中患者均無明顯不適,胃造瘺后1 例出現腹部疼痛,查體見局部腹肌緊張,考慮胃液經管周滲出,調整胃造瘺管頭端球囊位置使球囊貼緊胃前壁、并與腹壁貼合緊密后癥狀消失。未見其他并發癥。

圖1 患者男,66 歲,運動神經元病致吞咽困難,接受胃腔注入溫生理鹽水輔助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胃造瘺 A.二維超聲示胃腔內充盈生理鹽水;B.于超聲引導下將PS 針經皮刺入胃腔(箭);C.充盈胃造瘺管頭端球囊(箭);D.超聲引導調整球囊(箭)位置

3 討論

目前主要通過鼻飼管或經胃造瘺[3]實現腸內營養支持,前者適用于短期腸內營養,后者適用于長期腸內營養。胃造瘺方式包括外科胃造瘺術、內鏡下經皮胃造瘺、X 線/超聲引導下經皮胃造瘺及CT 引導下經皮胃造瘺等[4]。

超聲常以生理鹽水作為透聲窗實時監測穿刺過程,可較清晰顯示穿刺點周圍組織結構,引導準確穿刺以減少并發癥[5]。胃為空腔臟器,向其內注入生理鹽水可擴張胃腔,使超聲能夠完整顯示胃部結構。對食管嚴重狹窄或閉塞患者無法經口鼻建立胃腔注水通道,此時可于超聲引導及實時監測下避開重要臟器及大血管將穿刺針經皮刺入胃腔建立注水通道。此后胃排空前存在一定張力,胃壁與腹壁貼合相對緊密,可為超聲引導下置入胃造瘺管提供安全可靠的穿刺路徑,且置入胃造瘺管前無需固定胃壁,避免多次穿刺損傷胃壁及周圍組織;此法對設備要求低,操作難度低、時間短,對病情較重或不易移動患者可于床旁實施[6]。

行胃腔內注水輔助超聲引導下經皮胃造瘺時,應選擇適當穿刺通道,掌握正確操作技巧,避免PS 針損傷胃壁而T 型支撐套未能進入胃腔;需全程監測PS 針走行及刺入深度,避免胃壁穿刺處塌陷或偏轉導致穿刺失??;注入生理鹽水的溫度及劑量均需適中,避免對胃壁造成強烈刺激并確保胃充盈良好、具有一定張力,同時毋因注入過多生理鹽水導致食管反流引起嗆咳。本組11 例均順利完成胃腔內注水輔助超聲引導下經皮胃造瘺,術后1 例出現腹部疼痛、局部腹肌緊張,經調整胃造瘺管球囊位置、使球囊貼緊胃前壁并與腹壁貼合緊密后癥狀消失。未見其他并發癥。

本研究結果提示,胃腔內注入生理鹽水輔助超聲引導下經皮胃造瘺安全、有效,適于臨床推廣。但本研究為單中心回顧性分析,且樣本量小,有待收集更多病例加以驗證。

利益沖突:全體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劉揚研究設計和實施、撰寫和修改文章;何俊峰指導、審閱文章;熊睿查閱文獻;石包圣圖像處理和分析;李志遠和王軍研究實施。

猜你喜歡
胃腔胃壁瘺管
腹腔鏡輔助經胃腔切除術治療胃黏膜下腫瘤12例臨床分析
雙能CT迭代重建技術聯合虛擬平掃對胃壁圖像質量及輻射劑量的影響
豬回腸食糜的取樣方法
超聲引導下經皮胃腔穿刺充氣術在經皮胃造瘺術中的應用
并行導絲法在更換腎造瘺管中的應用:附33例次報道
腔內懸吊聯合置管引流治療瘺管性膿腫
腹腔鏡聯合胃鏡胃腔內手術13例報告*
空腹
胃真的會被撐大嗎
胃壁增厚的CT研究及應用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