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觀彌散系數評估TACE 治療結直腸癌肝轉移短期效果

2024-03-27 01:46袁光鷗宋春明侯雪妍翁文采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2024年3期
關鍵詞:百分比一致性病灶

袁光鷗,宋春明,侯雪妍,艾 琦,翁文采*

(1.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放射科,遼寧 大連 116021;2.武漢市肺科醫院放射科,湖北 武漢 430040)

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見惡性腫瘤,疾病發展過程中,約半數患者出現肝轉移[1-2],而未經治療的CRC 肝轉移(CRC liver metastasis,CRLM)患者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MS)僅約6.9 個月[3],同時,僅20%的CRLM 患者在確診時符合手術指征[4]。TACE 能 有效延長CRLM 患者總 生存期[5],但單次TACE 后復發率往往較高[2];早期評估TACE治療CRLM 效果對于指導治療決策至關重要。表觀彌散系數(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是彌散加權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e,DWI)的定量參數,可量化組織中水分子彌散程度[6-7],適用于評估腫瘤對于TACE 的反應。本研究觀察ADC 評估TACE治療CRLM 短期效果的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回顧性收集2016 年4 月—2021 年6月于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接受TACE 的28 例CRC患者,男15 例、女13 例,年齡41~89 歲、平均(63.9±12.2)歲;其中7 例肝轉移癌灶單發,21 例肝轉移癌灶多發(選取較大者進行分析,每例患者最多選取3 個病灶),共納入60 個目標肝轉移癌灶。納入標準:①手術病理確診為CRC,結合臨床及影像學診斷肝轉移癌,且常規腹部MRI 資料完整;②均接受至少3 個周期規律的TACE 治療。排除標準:①TACE 后未定期隨訪;②ADC圖質量無法達到測量要求;③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本研究經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021-082-01);治療前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儀器與方法

1.2.1 TACE 采用島津Bransist Safire HC9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DSA)機為引導設備。常規消毒雙側腹股溝區,以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采用Seldinger 技術穿刺右側股動脈,置入5F 動脈鞘(Terumo),利用0.035 in 超滑導絲(Terumo)引入4F/5F RH 導管(Terumo,長度80/100 cm),以3~4 ml/s 流率注射12~16 ml 碘克沙醇(320 mgI/ml)對比劑行腹腔干、腸系膜上動脈造影,觀察CRLM 位置、大小及其供血動脈等;緩慢灌注化學治療藥物奧沙利鉑(130 mg/m2)后,以2.7F 微導管(Progreat)分別超選各供血動脈,先以5~10 ml 罌粟乙碘油注射液及2 mg 雷替曲塞混合乳劑、后以100~300 μm 栓塞微球予以栓塞;之后復查造影,以無腫瘤染色為栓塞終點。見圖1。之后每間隔21 天重復TACE,直至CRLM 病灶達完全緩解(complete response,CR),或患者無法耐受時停止治療。

圖1 患者女,56 歲,CRLM A.首次TACE 前DSA 圖示肝內大片狀腫瘤染色;B.TACE 后復查造影未見明顯腫瘤染色

1.2.2 MR 檢查 采用Siemens Magnetom Avanto 1.5T MR 儀、6 通道相控陣體部柔性線圈于首次TACE 前行上腹部平掃及增強檢查并于后次TACE前復查,掃描范圍自膈頂至肝下緣;平掃參數:T1WI,TR 160 ms,TE 2.4 ms,矩 陣208×256;T2WI,TR 2 200 ms,TE 90 ms,矩陣190×320;DWI,TR 2 500 ms,TE 77 ms,矩陣109×192,b=50、400、800 s/mm2;層間距均為1.8 mm,層厚均6.0 mm,FOV 均380 mm×380 mm。以3 ml/s 流率經靜脈注射釓特酸葡胺0.2 mmol/kg 體質量,于注射后24~32、59~67、119~127 s 采集動脈期、門靜脈期及平衡期增強圖像,TR 4.89 ms,TE 2.38 ms,層間距0.7 mm,層厚3.5 mm,矩陣177×320,FOV 380 mm×380 mm。

1.3 圖像評估 由分別具有2 年及8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影像科住院醫師及副主任醫師各1 名閱片,于軟件自動生成的ADC 圖顯示靶病灶最大層面中避開大血管及膽管勾畫病灶ROI,盡量使TACE 前、后ROI 位于相同層面,測量TACE 前(ADCpre)、首次TACE 后(ADCpost1)及再次TACE 后(ADCpost2)ADC,均重復測量3 次取平均值;并于增強動脈期T1WI 中測量靶病灶最大徑。計算ADC 變化值(ΔADC)及ΔADC 百分比:ΔADC=ADCpost-ADCpre;ΔADC 百分比=ΔADC/ADCpre×100%。

1.4 評估療效及分組 基于首次TACE 后MRI,根據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評估療效,分為CR、部分緩解(partial response,PR)、疾病進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及疾病穩定(stable disease,SD)。將CR 和PR 病灶歸為反應組(n=38),PD 和SD 病灶歸為無反應組(n=22)。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7.0 統計分析軟件。以表示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上下四分位數)描述非正態計量資料。采用Mann-WhitneyU檢驗比較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組內相關系數(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評估觀察者間測量ADC 及靶病灶最大徑的一致性:ICC≤0.2 為一致性較差,0.2<ICC≤0.4 為一致性一般,0.4<ICC≤0.6 為一致性中等,0.6<ICC≤0.8 為一致性較強,0.8<ICC≤1.0 為一致性很強。應用Spearman 相關系數法分析兩變量間的相關性。繪制受試者工作(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計算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AUC)觀察ΔADCpost1評估TACE 治療CRLM 短期效果的效能。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者間測量ADC 及靶病灶最大徑結果的一致性均很強(ICC=0.836,0.987,P均<0.001),故取1名醫師的測量結果進行分析。

2.1 ADC 相關參數 組間ADCpre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484);首次及再次TACE 后,反應組病灶ADCpost1及ADCpost2均較ADCpre升高(t=-6.069,P<0.001;Z=-2.125,P=0.034),而無反應組ADCpost1及ADCpost2與ADCpre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1.366,P=0.186;t=-1.130,P=0.265)。首次TACE 后,反應組ADCpost1、ΔADCpost1及ΔADCpost1百分比均高于無反應組(P均<0.05);再次TACE 后,組間ADCpost2、ΔADCpost2及ΔADCpost2百分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及圖2。

圖2 患者男,67歲,CRLM A、B.首次TACE前腹部軸位DWI(A,b值=800 s/mm2)示肝臟S4段內類圓形高信號病灶(箭),ADC 圖(B)示病灶中心呈高信號、邊緣呈低信號,ADCpre 為1.10×10-3 mm2/s;C、D.首次TACE 后腹部軸位DWI(C,b 值=800 s/mm2)示病灶較前縮?。?,ADC 圖(D)示病灶ADCpost1為1.39×10-3 mm2/s

2.2 相關性分析 首次TACE 前靶病灶最大徑為3.50(2.76,5.42)cm,首次TACE 后靶病灶最大徑為3.00(2.06,4.48)cm,較TACE 前縮?。╖=-4.712,P<0.001);靶病灶最大徑變化值為(-0.48±0.93)cm,與ΔADCpost1呈負相關(rs=-0.347,P=0.007)。

2.3 ROC 曲線分析 以首次TACE 后ΔADCpost1評估TACE 治療CRLM 短期效果的敏感度為60.53%,特異度為81.82%,AUC為0.717;以0.20×10-3mm2/s為截斷值時,約登指數0.423,見圖3。

圖3 以ΔADCpost1 評估TACE 治療CRLM 短期效果的ROC 曲線

3 討論

TACE 能延長無手術機會CRLM 患者生存期[8],但可刺激腫瘤鄰近血管再生而致局部復發[6]。TACE后早期評估療效有利于臨床制定治療后續方案。ADC 能反映組織彌散情況。既往研究[9-11]報道,以DWI 及ADC 評估肝細胞癌對TACE 的反應具有可行性;ADC 能區分活性腫瘤組織與壞死組織,用于評價消融治療肝癌效果的價值較高;ADCpost和ΔADC 可作為評估CRLM 對于經化學治療的反應的可靠生物學標志物。

本研究納入60 個CRLM 病灶,根據RECIST 標準將其分為反應組和無反應組;2 組TACE 前ADC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首次TACE 后CRLM 病灶DWI 信號降低、ADC 圖信號升高,反應組TACE 后ADC 較前升高,與VOGL 等[12]的結果相符;原 因在于TACE 栓塞腫瘤供血動脈后,腫瘤細胞因缺血缺氧而減少,導致其內水分子彌散受限減低。本研究反應組首次TACE 后ADC、ΔADC 及ΔADC 百分比均高于無反應組,表明TACE 療效較好的CRLM 的ADC 變化幅度更大;再次 TACE 后,組 間 ADCpost2、ΔADC 及ΔADC 百分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可能與ADC 明顯變化發生于TACE 后1~2 周,3~4 周后則逐漸恢復有關[13]。

針對CRLM 的國際共識[14]指出,病灶大小變化是評估治療反應的關鍵指標。本研究中,首次TACE 后靶病灶最大徑較前縮小,且與ΔADCpost1呈負相關,以ΔADCpost1評估TACE 短期效果的敏感度60.53%,特異 度81.82%,AUC 為0.717,提示以ADC 評估TACE 治療CRLM 短期效果的效能良好。

綜上,ADC 能有效評估TACE 治療CRLM 短期效果,具有臨床實用價值。但本研究為單中心、小樣本回顧性分析,且手動勾畫靶病灶ROI,難以避免誤差,有待后續進一步觀察。

利益沖突:全體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袁光鷗查閱文獻、研究實施、統計分析、撰寫文章;宋春明和侯雪妍查閱文獻、研究實施;艾琦圖像分析、審閱文章;翁文采研究設計、審閱文章、經費支持。

猜你喜歡
百分比一致性病灶
關注減污降碳協同的一致性和整體性
注重教、學、評一致性 提高一輪復習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測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腎透明細胞癌術后復發或轉移病灶診斷中的作用分析
普通照明用自鎮流LED燈閃爍百分比測量不確定度分析
術中超聲在顱內占位病灶切除中的應用探討
肝癌患者外周血Treg、Th17百分比及IL-17水平觀察
基于事件觸發的多智能體輸入飽和一致性控制
環保車型最多的美國城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