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環境下的智慧物流發展研究

2024-03-28 15:32
物流科技 2024年5期
關鍵詞:物流智慧信息

楊 潔

(貴州大學 管理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0 引言

根據IPCC 第六次評估報告,在1.5℃溫升目標(不超過或僅小幅超過該目標)路徑下,全球應在21 世紀中葉前實現二氧化碳凈零排放。我國正處于經濟向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新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驅動經濟低碳綠色發展已成為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和創新增長的關鍵驅動因素。而物流業在驅動國民經濟中的作用雖逐漸增強,但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戶。因此,在“雙碳”、新發展格局交織構成的復雜背景之下,智慧物流成為促進現代物流的綠色發展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議題。

1 智慧物流體系的內涵與現狀

1.1 智慧物流的含義?,F代物流發展是以信息為重點,而傳統物流則是依托于商品?!笆奈濉逼陂g,智慧物流是建設我國現代物流的重點項目。智慧物流可以通過信息化技術、物聯網、大數據等,實施監控物流每個環節,提高物流系統的分析決策能力與自動化操作能力,提升物流工作效率。目前,智慧物流主要包括智慧化平臺、數字化運營以及智能化作業三大應用框架。智慧物流的關鍵技術諸如無線射頻技術(RFID)、全球定位(GPS/GIS)和電子數據交換(EDI)等關鍵技術,使得相關客戶能夠實時監控商品的生產-儲存-銷售過程,這有效地降低消費者、企業、政府部分因信息不對稱而形成的價值磨損,提高物流管控的便捷程度和信息透明度,利用智慧物流更好地提高相關部分的工作效率,減少人財物力的浪費。

1.2 綠色智慧物流的發展。2018 年12 月,《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中指出:我國的物流行業發展應當遵循現代物流發展的新環境、新趨勢,加強現代化信息技術和綠色化、智能化設備的綜合應用,調整貨物運輸新結構,提高各方資源配置,降低產品能耗和排放水平,創建適合我國國情的現代化綠色智慧物流型國家樞紐。綠色智慧物流是我國當前物流行業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方向,其以智慧物流發展為基礎,廣泛運用現代化新技術、新設施,如云計算、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等,整合物流系統和相關配套設備設施,通過對產業結構的調整,實現物流行業對生態發展的進一步創新。綠色智慧物流已逐漸成為推動我國物流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進器,是近些年物流行業發展的新特色和新亮點。

2 智慧物流發展現狀與低碳效益

2.1 智慧物流的現狀。2015 年,我國建立了首批智慧物流配送示范城市,其目的是提高智慧物流系統的基礎建設,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資源使用效率。雖然智慧物流的關鍵信息技術應用范圍逐漸擴大,但仍處于信息收集初級階段。物流系統,如貨物追蹤系統、智能化運輸管理系統、全自動倉庫管理等智能化,正在持續改進升級中?,F代物流發展的核心是信息技術,由此我國的創新投入在逐年擴大,專利申請比例也在提高,這為促進智慧物流水平發展提供基礎。引人注目的是,我國也是目前全球智能倉儲成套設備關鍵技術相關專利申請數量第一的國家。此外,從目前智慧系統發展情況來看,物流自動化改造與應用是重中之重,涵蓋了自動分揀匹配、無人駕駛,倉儲環境的智慧貨架、自動信息采集,配送環節的無人機配送、智能快遞柜等。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1 年我國智慧物流市場規模擴大到6 477 億元,2022 年達到了6 996 億元,同比增長了8.01%。我國自動化物流市場規模相比于2018 年的1 021 億元,2022 年迅速擴張到2 600億元左右,其中自動分揀設備市場規模267 億元左右、智能快遞柜市場規模409 億元,表明我國的物流自動化的應用程度越來越高,逐漸從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為技術驅動型產業,智慧物流建設已成雛形。

2.2 智慧物流的低碳效益。智慧物流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計算系統選擇最佳的運輸路線和工具,減少運輸中能源的消耗以及勞動消耗,達到商品運輸與配送的最優化,從而促進碳減排,實現低碳效益。在商品供貨端,智慧物流利用大數據和大規模優化技術,可以快速根據商品的物理信息進行選擇包裝盒,甚至計算出如何擺放能達到空間利用最大化,同時利用RFID、AR/VR、GPS/GIS、紅外感應器以及3D 激光掃描等設備信息,獲取貨物準確位置。在商品運輸端,智慧物流規劃最優路線,統籌商品統一運輸,提高車載率,降低空車率,減少貨運車在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在運輸端貫徹綠色流通發展理念。在商品需求端,智慧物流通過大數據分析,做出智慧決策,選擇最優配送方案,達到產品規?;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最終降低配送過程中的碳排放。

3 智慧物流發展困境

3.1 缺少相關法律政策支持以及政府扶持。首先,傳統物流缺乏國際競爭力,智慧物流水平相較于國際一流水平仍有差距,物流成本過高是影響經濟結構轉型的核心問題,而我國缺少相應的激勵保護措施,導致很多物流企業無法更進一步實現技術研發來提高智慧物流發展水平。其次,管理部門未出臺相關政策來有助于資源的協調,導致資源使用效率低下。我國東部地區技術發展水平迅速,智慧物流市場投入過大,導致資源閑置,而中西部地區由于智能供應技術跟不上,導致長期處于物流資源短缺狀況。最后,未建立一個具有公信力的信息共享平臺。雖然物流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到智慧物流的發展中,但企業之間的信息系統是割裂的,并未達到信息資源共享,這導致信息不對稱程度加深及收集重復信息成本增多,智慧物流功效無法發揮最大。

3.2 基礎設施薄弱。智慧物流的發展最大的問題來自于基礎設施建設的不足,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物流企業之間競爭大,合作意識淡薄,使得基礎設施投入不足。我國物流企業規模較小、整體布局分散,而物流智慧化轉型所需資金較為龐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型物流企業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動力。中大型物流企業雖擁有雄厚的資金,但其內部結構復雜,容易牽一發而動全身,對于智慧化這種風險較大的投資項目十分謹慎。其次,由于缺少統一標準,不同部門之間的智慧化程度的差異可能會影響企業整體的智慧化發展,而無法實現高質量發展。此外,物流行業競爭激烈,資源信息屬于企業的競爭優勢,由于缺乏龍頭企業進行引領,導致物流行業各個企業之間存有信息壁壘,無法實現資源整合共享。

3.3 技術發展水平仍存差距。我國智慧物流設備的智能程度較低,物流分揀技術、路由分單技術、電子面單技術和末端配送技術仍需要加大創新突破力度。我國的物流自動化水平雖然不斷提升,但仍存在“卡脖子”技術問題,物流自動化設備很多核心零部件僅靠現有技術是難以生產的,這導致我國的物流自動化設備同質化程度較高。因此,我國智慧物流發展水平相對較低。

3.4 智慧物流專業人才短缺。智慧物流的發展要依托于信息技術、分析技術、經濟技術等多方面技術。然而從事物流行業的高級人才嚴重缺乏,從學歷構成看,大學本科有7.42%,研究生及以上僅有0.47%;從技術等級看,高級技師占比0.22%,高級工占比3.60%。所以,我國目前除了缺少包裝、倉儲、配送、運輸等領域的專業人才,同樣還缺乏綜合掌握供應鏈管理、經濟技術、電子商務、信息技術等相關知識的高級復合型人才。然而一些企業并未意識到該問題的嚴重性,依舊在靠低廉勞動力來為企業提供競爭優勢,這嚴重阻礙智慧物流未來發展。

4 智慧物流綠色發展建議與對策

4.1 完善相關法律政策、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首先,政府加強信息標準化建設,建立公共信息平臺,企業利用該平臺進行收集、獲取、交換信息資源,在數據層、交換層和應用層實現通暢的銜接,最終建立完整的智慧物流信息平臺。其次,可以提出相關法律,對綠色智慧物流的發展進行約束與激勵。最后,給予企業相關優惠措施,比如通過稅收優惠提高物流企業參與積極性;以及降低貸款條件,緩解創新型物流企業的融資約束。

4.2 加強人才培養,提高智慧物流技術水平。要發展和培育物流高端智慧人才,首先,需要改變社會公眾對于物流職業的認知。這需要政府、學校以及相關機構共同努力。國家也可以專門建立智慧物流專業學科及專業學院,對相關專業及院校的學生給予優惠引進政策,優化市場配置。其次,國內高校利用校企合作項目,制定實用的智慧型人才的培養方案,培育出一批能夠用理論指導實踐的復合型人才。最后,我國物流企業可以通過招攬海外具有智慧物流研究經驗的技術人才,實現“用中學”的創新模式來培養適合我國物流行業的高技術人才,促進智慧物流技術水平的提升。

4.3 夯實基礎,完善智慧物流基礎建設。首先,升級物流平臺。政府輔助龍頭企業制定相關技術標準,建立具有公信力的信息共享平臺,小型物流企業可以通過該平臺獲取信息資源進行技術創造,同時其技術創造又能夠為中大型物流企業提供支持,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其次,實現供應鏈“短鏈化”。通過縮短供應方和需求方的距離,減少信息傳遞層,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實現雙方價值共創。最后加強智慧機器人發展。通過無人化轉型,智慧物流系統可以替代物流作業的各個環節中低質量作業,提高工作效率,它能夠更滿足未來存儲、運輸、配送等一體化的配送業務需要。

5 結束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對環境重視程度的提高,智慧物流的發展是未來物流企業的發展必然趨勢,也是實現低碳經濟和綠色發展的重要方向。智慧物流不僅能提高物流企業的經濟效益,還能提高其環??冃?,積極響應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為國家實現高質量發展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歡
物流智慧信息
本刊重點關注的物流展會
“智”造更長物流生態鏈
企業該怎么選擇物流
訂閱信息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運輸優化
展會信息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決定成敗
智慧往前沖,統計百分百(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