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晰“組合”之本掌握“比較”之法激活“復習”之路
——中考古詩文考查新趨勢探究

2024-03-28 03:25上海市吳淞第二中學
課外語文 2024年2期
關鍵詞:組合篇目古詩文

⊙ 沈 蓓(上海市吳淞第二中學)

隨著語文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深入和落實,近年來上海中考古詩文部分的考查正在悄悄發生變化。

一、簡析中考古詩文命題新趨勢(見下頁表)

對比分析近5 年中考古詩文部分,我們不難發現,從2019 年開始,組合式命題正式登上上海語文中考的舞臺。其后4 年,組合的形式、分值都在不斷變化,到2022 年,除了默寫的13 分外,其余部分全部都是組合式命題,且課內外古詩文組合部分的分值高達22 分。

這樣的變化趨勢給我們以警醒,這意味著對古詩文的考查難度正在不斷上升。組合式命題考查的是學生的比較閱讀能力,比較閱讀能力的形成依托于分析比較、歸納判斷等思維能力,這些正是學生的核心素養體現。

綜上,在教學方面,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明晰組合式命題的本質,鍛煉提升“比較閱讀”的能力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二、探究“比較閱讀”的基本方法

既有比較,必有異同,“比較閱讀”的基本方法就在于把握“異同”之間的關系。請看2022年上海中考題:

【甲】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币粌涸唬骸拔乙匀粘醭鲞h,而日中時近也?!?/p>

(5)屋面椽和墻梁:屋面梁和墻梁應為冷彎薄壁鋼構件或高頻焊接H型梁??梢员M可能多地使用連續成員。當柱間距為12m時,使用壁梁,并且沒有壁柱。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乙】

王丹麓病起畏寒,每當雪夕,閉戶謹風。時幼子小能五歲,坐著膝上,曰:“大人寒,故畏風,抑①知風亦畏寒?!蓖鯁柟?,答曰:“風不畏寒,何由喜撲人懷?”

王丹麓座客常滿。有客謂孔子無須,眾詰其說??驮唬骸氨劲凇犊讌沧印?,子思③告齊君曰:‘先君生無須眉,天下王侯不以此損其敬?!手裣穸囗?,誤也?!睍r丹麓子鼎六歲,在側應聲曰:“然則孔子亦無眉耶?”客語塞。

【注】①抑:則,就。②本:根據。③子思:孔子的孫子。

1.【甲】文中孔子因“_____________ ”而“問其故”;

【乙】文中王丹麓因幼子小能說“_________________ ”而“問故”。(4 分)

2.【甲】【乙】兩文中的孩子都給了我們這樣的啟示:

(1) 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4 分)

2022 年中考比較的是《兩小兒辯日》和課外篇目。

基本方法之“同中辨異”

我們先來看第1 題。讀題后我們馬上能從題干獲知兩文的共同點是“問故”,現在需要找到的是“問故”的不同原因,同時我們還要對題目中的引號有敏感度,它意味著我們需要引用文中的語句。這時我們可以先把相同信息在文中圈畫出來,然后抓住不同的人物,聯系前后文進行分析?!炯住课闹袑懙健翱鬃訓|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所以孔子“問故”的原因是“見兩小兒辯斗”?!疽摇课闹小巴鯁柟省痹谟鬃有∧苷f的話之后,所以我們要分析的是小能話語中的信息。小能說:“大人寒,故畏風,抑知風亦畏寒?!痹捳Z中“抑”解釋為則、就,表明小能由“大人寒,故畏風”這個情況推導出“風亦畏寒”的情況,這就是王丹麓“問故”的原因,所以應該填寫“抑知風亦畏寒”。

從這一題的解題過程中,我們可以提煉出比較閱讀的基本方法一——同中辨異,即在相同的前提下辨析不同之處。在閱讀時我們要尤其關注不同文本表述的相同內容,表達的相似情感,體會明晰其深層含義。

基本方法之“異中求同”

我們再來看第2 題。題目要求從【甲】【乙】兩文孩子給人的啟示中提煉出兩點具有共性的內容?!秲尚恨q日》作為課內篇目,其所啟示的較容易概括出來,所以我們可以先分析課內篇目?!秲尚恨q日》啟示為:(1)要看清事物本質,多角度探究,不被表象迷惑;(2)要大膽質疑,積極驗證,不能迷信權威。而后,我們來分析課外篇目。幼子小能分析“風亦畏寒”這一現象時是基于對“大人寒畏風”“風喜撲人懷”的觀察探究,這可以印證《兩小兒辯日》的第一點啟示。鼎回應的“然則孔子亦無眉耶?”一句則是對客人所說“孔子無須”這一斷章取義結論的質疑、反駁,可以印證第二點啟示。

從這一題的解題過程中,我們可以提煉出比較閱讀的基本方法二——異中求同,即在不同的基礎上歸納總結相同之處。在閱讀時我們要注意歸納總結不同人物、不同故事的相同之處,找出共性。值得注意的是,“異中求同”的本質是歸納提煉共性,這個共性是不同篇目都擁有的,所以當我們對課外文本存在困惑時,有時可以借助對課內文本的理解,把“共性點”遷移至課外文本,解決課外難點。

三、基于“比較閱讀”的“組合式”復習建議

明確了基本方法,我們需要多加練習。上海語文中考的古詩文范圍并不小,運用比較閱讀的形式,把課內篇目整合起來進行“組合式”復習是一種有趣有益、一舉兩得的嘗試。

(一)開拓組合縱橫形式,小組合作資源共享

組合式命題帶來了題目的多樣性,在復習時復習篇目的組合同樣也有著多種形式。從縱向的組合形式來說,文本的體裁、作者的朝代、出處的類別等都可以是組合依據,這個形式的組合較為直接、更易梳理。從橫向的組合形式來說,主題式分類更加多元化,勤學好問篇、愛國主義篇、人生感悟篇等可以從文本的中心主旨出發進行深入探索,這個形式的組合較為復雜。有些文本往往有著“多重屬性”需要我們甄別選擇,而這個過程恰恰是我們又一次走進研讀文本的過程。課內篇目較為龐雜,組合分析并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個人作戰,小組分工合作而后資源共享才能事半功倍,快速提高復習效率。

(二)梳理復習基本路徑,比較分析有的放矢

在不同組合的基礎上,古詩文復習的基本路徑應該是明確的、穩定的。我們可以嘗試從這六個方面進行依次分析:1.積累文學、文化常識;2.翻譯重點詞句;3.梳理文本內容;4.領悟中心主旨;5.品味語言表現力;6.分析寫作手法。簡單來說,我們先要注重基礎積累,而后清楚寫了什么,明白為什么寫,進而掌握怎么寫。以這條基本路徑為抓手,我們可以把組合起來的篇目進行比較分析,運用“比較閱讀”的基本方法,深入剖析文本之間的異同,讓“已知”的知識得到檢測,根據結果鞏固正確的認知、修正錯誤的想法,同時也能讓未知的問題得到解答,穩步提升復習質量。

(三)探索實踐多元方式,回歸自主激發興趣

在比較方法、組合形式和復習基本路徑都已經了解的基礎上,我們必須明白實踐過程不能機械化“復制”,更加多元化的形式正在等待我們的挖掘。如思維導圖的繪制可以使文本內容的比較呈現得更加直觀,自主命題式互測可以使解題者和出題者都能關注到文本內容的細節之處,“古詩文”版小桌游制作可以使所有參與者在歡樂中掌握文本的關鍵信息……豐富多樣的實踐方式依托的是自主意識的回歸,明確自己是學習的主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實踐中去,找到學習之“趣”,全方位體現復習的價值。

中考改革仍在繼續,趨勢也一直在變化更新。不變的是古詩文如瑰寶般的魅力與價值,它能引導我們涵養高雅情趣,培養健康的審美意識和正確的審美觀念,它能助力我們養成良好的人格品質。

同學們,請務必明晰組合式命題的本質,掌握好比較閱讀的基本方法,充分激活自主復習的旅程,且行且思,且行且悟。

猜你喜歡
組合篇目古詩文
本刊近五年被四大文摘轉載篇目匯總
古詩文閱讀備考指津
本刊2013-2017年被四大文摘轉載篇目匯總
現階段市場營銷組合及影響因素研究
當前市場營銷組合與影響因素剖析
球類材料的合理利用與組合
河北省第二十五屆人大新聞獎獲獎篇目
引領小學生誦讀古詩文之妙招
對古詩文默寫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詩文教學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