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技能與素養有效融入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2024-03-29 00:40張立濤
當代體育科技 2024年4期
關鍵詞:職業技能職業院校教學內容

張立濤

山西工程職業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9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職業分工越來越明確和精細,工作節奏越來越快,這使得職業勞動呈現出復雜化、智能化、高強度以及高效率的特點,用人單位對于職業人才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也隨之提出了較高要求。本選題研究則定位當前的弱勢問題,提出職業院校體育教學與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相結合的具體方案,根本目的是解決當前職業院校體育教學存在的現實問題,為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的長遠發展提供支持。

1 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現狀調查

通過調查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的現狀發現,由于大部分職業院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有限,所以體育教學現狀不盡如人意。為妥善解決該問題,則迫切需要新方法、新內容提供支持。

1.1 方案方針不完善

當前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管理仍比較松散,具體表現為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重點是以選項課的方式呈現,體育教學的內容以傳統體育項目為主,如田徑項目、球類項目等,這導致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為妥善解決該問題,需要迫切完善相關方針方案[1]。如圍繞學生的未來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體育教學方案的形成,指導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但結合實際發現,職業院校缺乏圍繞學生未來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體育教學內容,并且缺乏相應的方針方案支持,這導致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1.2 教師綜合素質有待提升

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相結合的體育課程改革與實踐方案,具體包括了基本體能、職業核心素質以及終身體育行為等要素。而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會直接影響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的質量[2]。例如,部分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師缺乏對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重視,體育教學依舊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主,導致體育教學內容與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脫節,從而出現一定的現實問題[3]。

1.3 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指向不明確

在人才培養方面,職業院校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為此,體育教學實踐需要與學生的未來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相結合。但從目前的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實際情況看,體育教學與學生職業素養的結合不夠深入,僅停留在淺表層次,缺乏深入的探究。為解決該問題,明確的職業素養的指向是關鍵,也是當前職業院校體育教學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2 職業院校體育教學與未來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有效融入的優勢

與未來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相結合的體育課程內容的設計,要堅持以提升職業院校學生的職業素養為前提,打造涵蓋基本體能、職業核心素養、終身體育行為三大模塊的教學方案。在基本體能要素當中,體育教學的重點圍繞力量、速度、耐力以及柔韌等基本素質展開,職業核心素養涉及職業體能與職業特殊體能、職業素養、職業保健等方面,保證職業素養在體育課堂上占據較大比重。而終身體育行為的養成,更多是以興趣體育的培養為主,一旦該教學內容得以生成,勢必會為未來職業院校的體育教育改革提供新方案[4]。對未來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融入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的優勢分析具體如下。

2.1 強化學生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

職業院校將體育教學實踐與未來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有效融入,對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有積極意義。當前,大部分職業院校在指導學生參與體育學習時,更多是以強身健體為目的,這導致大部分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下降,學習體驗感下降。而圍繞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體育教學內容的改革,打破了職業院校學生對傳統體育教學的認知,能夠更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教學實踐中,強化自身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因此也更能適應未來社會對于職業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需求[5]。

2.2 增強學生團隊合作意識

隨著市場經濟的現代化發展,就業壓力劇增,而高職學生之間的競爭尤為激烈。在這種環境下,職業院校學生的團隊意識較差,無法適應未來的社會競爭與發展。團隊的合作是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集中反映,也是未來職業技能的主要組成部分。為了進一步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職業技能情況,需要在職業院校的體育教育實踐中挖掘內容要點,以此來強化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例如,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引入團隊性的競賽活動,鼓勵和引導職業院校的學生通過團隊協作解決具體問題,培養職業院校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在良性競爭中有所收獲,不斷成長[6]。

2.3 促進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改革

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改革與實踐,要始終堅持以學生健康成長成才、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為前提。但從當前的教學情況看,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內容、方法、模式等依然千篇一律、循規蹈矩,學生學習效果一般,對學生的參與程度產生了影響。為解決該問題,圍繞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職業院校體育教學實踐顯得至關重要,體育教學方向的變革,推動著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進程,使得學生的成長環境和成長空間得到進一步延伸。

3 職業院校體育教學與未來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有效融入策略

職業院校體育教學與未來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有效融合,打破了傳統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模式,為廣大職業院校的大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新選擇,對強化職業院校學生的綜合素養具有積極意義。要想重點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需分別從方針方案、體育教學流程以及保障機制的建立入手,打造全新的體育教學方案,為廣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

3.1 形成全新的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方針方案

從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視角出發,提出基于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培養的體育課程新要求。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職業院校面臨新的改革環境,職業院校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偏重應用和實踐,以學以致用為核心。因此,將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積極有效地融入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中,其形勢刻不容緩。并且在該基礎之上,要形成以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為核心的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目標,并進一步細化目標,使其能夠滲透到每一個職業院校學生的培養與實踐中,形成全新的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的方針方案[7]。

其一,形成完善的教學方案。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實踐,重點要以職業院校學生的成長為核心,重點關注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的強化。體育教學作為基礎載體,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完善的、具體的教學方案的形成顯得尤為重要,可以圍繞職業院校學生的職業綜合素養展開,如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熟練掌握健身運動基本方法、測試和評價自身健康狀況、改善心理狀態等,最終目的是保證教學目標更明確。當然,除了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的支持外,還需要對體育課程進行整體設計,按照“專業類型—職業特征—對人體的影響—職業身體素質—職業素養—職業病及預防—選擇項目”的流程來確定體育教學項目,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的體育教學內容的優化,能發揮出體育教學的顯著效果,為優質的職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提供堅實保障。完善的教學方案和合理的教學內容,能夠為職業院校學生未來職業技能的強化和職業素養的提升提供堅實保障[8]。

其二,形成具體的教學管理方案。在職業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教學的重點需圍繞就業展開。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既要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也要強調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強化,形成具體、完整的教學管理方案,在根本上為職業院校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教學管理的實踐過程要以市場化為導向,改善人才的培養方案,重視市場對于職業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需要,從而針對性地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完成對課程的合理設置與安排,并做好對大學生的職業生涯的管理,積極推進職業生涯教育的展開。教學管理要完善各項基礎性的細節,保證教學管理的價值進一步提高。只有將職業院校的教學管理具體化、細致化,才能確保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實踐環境得到改善。

對于職業院校的學生群體而言,參與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強化身體素質,并通過體育教學實踐強化自身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以適應未來的職業和崗位需要。完善的方針方案的生成,其最終目的是保證職業院校的體育教育更加有效,因此,應始終圍繞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制定教學方案。

3.2 打造基于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體育教學方案

除了完善的方針方案,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實踐要始終以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強化為核心,優化體育教學全過程?;诼殬I技能和職業素養的體育教學方案的形成,具體實踐策略如下。

其一,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創新性設計課程模式,開發“1+1+2”的課程模式,即一學期的基礎課加一學期的選項課,加兩學期的與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相結合的課程模式,此新課程模式結合了當前職業院校體育教育現狀,旨在強化職業院校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并不斷增強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其中基礎課程負責學生基礎體能的強化,選項課程用以強化學生的終身體育行為,而職業技能型的課程重點關注學生的職業核心素養,不同的課程和教學模式圍繞職業院校學生的成長展開,重點關注職業院校學生的成長空間的拓展,服務學生的體育學習和實踐。教學模式的開發為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提供了新思路,為廣大職業院校的學生參與體育學習提供了堅實保障[9]。

其二,與未來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相結合的體育課程內容的具體設計,要堅持以提升職業院校學生的職業素養為前提,打造涵蓋基本體能、職業核心素養、終身體育行為三大模塊的教學方案,在基本體能要素當中,體育教學的重點要圍繞力量、速度、耐力以及柔韌等基本素質展開。職業核心素養涉及職業體能與職業特殊體能、職業素養、職業保健等方面,要保證職業素養在體育課堂上占據較大比重。而終身體育行為的養成,更多是以興趣體育的培養為主,一旦該教學內容形成,勢必會為未來職業院校的體育教育改革提供新方案。例如,圍繞職業體能和職業特殊體能的要點,體育教學需要有所側重,要明確不同學生群體的職業特性,開展專業性的體育鍛煉與實踐,目的是強化職業院校學生的職業素養,為未來更好地適應職業崗位的基本要求打好基礎。

其三,除了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的優化之外,還需要從教學評價上著手。教學評價的重點要圍繞每一個職業院校大學生的成長展開,結合職業特性和專業建設的基本情況,有效衡量和剖析當前體育教育改革的效果。除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之外,還需要嘗試引入新的方案,挖掘其中的具體價值,讓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模式得到優化。從實踐全過程看,該階段重點是探索圍繞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的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重構體育教學體系,為職業院校學生的成長提供堅實保障。

圍繞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的改革與實踐,教學全流程的優化顯得至關重要。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流程的優化與革新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讓廣大職業院校的學生成長空間得到拓展,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教學各個細節的優化與分析推動了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的改革。

3.3 建立基于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導向的體育教學保障機制

職業院校更突出職業教育的屬性,對學生的教學實踐側重點是以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為主,保證學生形成以職業特點為依托的職業技能,以適應職業需要和崗位要求。為了確保職業院校體育教學與未來職業教育和職業素養的有效融合,還需要建立保障機制。

其一,強化教師的綜合素質。對于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師而言,其自身要對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有更深刻的認識,能夠充分意識到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的重點和基本方向,堅持以職業導向為根本,全面增強學生的職業素養。當然,對于體育教師而言,也需要高度關注自身綜合素質與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適切性,不斷通過多途徑實現自我綜合素質的強化,最終為教師的綜合素質的提升打好基礎。

其二,建立與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相匹配的職業生涯教學內容。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實踐,圍繞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教學改革,使得體育教學的潛在價值被挖掘。當然,除了對體育教學內容的優化外,還需要在其中引入與之相匹配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教學內容,使得職業生涯規劃全面融入體育教學實踐中,釋放和挖掘其中的潛在功能,最終為廣大職業院校學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堅實保障,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

其三,為廣大職業院校學生提供廣闊的實訓空間。職業院校要積極與學校周邊的基地開展合作,包括實訓基地、體育訓練基地等,在適合的場地環境中強化廣大職業院校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10]。

4 結語

總之,現代教育改革與實踐所取得的成果直接決定著教育改革的成效。從本次的實踐可以看出,職業院校體育教學與未來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有效融入,打破了傳統的體育教育模式和發展僵局,提供了新的體育教育改革方案。

猜你喜歡
職業技能職業院校教學內容
大英縣職業技能培訓調研
太倉市服裝定制職業技能競賽舉行
如何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淺談職業院校中的美術教育
挖掘數學教學內容所固有的美
“啟蒙運動”一課教學內容分析
努力開創職業技能培訓的新局面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支持水利職業院校發展
職業院校不能僅培養一線普通工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